第九十七章 改弦易轍

此人一身白色儒袍,全身上下不見一絲污點,除了頜下長髯微微顫動,整個人穩如山嶽般地站在那裡,正是被皇上李璟勒令閉門思過的宋齊丘。

李弘冀看着宋齊丘一臉平靜無波、微微含笑的表情,心中也是暗暗佩服,不愧是曾經權傾朝野的“宋公”,兩次被下放節度使,一次被命令閉門思過,這氣度倒益發顯得灑脫了!

李弘冀立刻堆起了滿面笑容,微微躬身請這位老大人坐下,親自過去掩上了書房門,並親手爲宋齊丘沏了一杯茶。

宋齊丘穩穩地坐着,待茶水即將充滿茶盞的那一瞬間,輕輕起身,躬身致謝。

“宋公,上次你來得匆忙,去得匆忙,連杯茶也未曾飲過。此爲他人捎來的今春清明茶,乃從半山腰的獨立茶樹上所摘,味道尚可,請宋公一品!”李弘冀在宋齊丘的側面坐下,伸手作出了一個請的姿勢。

宋齊丘慢慢端起茶盞,用杯蓋邊緣輕輕拔開水面上的幾根茶葉,放到面前輕輕嗅了一下,開口嘆道:“色翠、香高,想來味道必定醇厚!”

“宋公評價十分精彩!”李弘冀也端起茶盞嗅了嗅。

一時間,兩人沒有再說話,只是靜靜品味手中的茶。

此時,李弘冀的心裡可不像表面上這麼平靜。

昨天晚上,宋齊丘突然破天荒地第一次且無比神秘地造訪燕王府,開門見山地向李弘冀提出:建議燕王主動向皇上提出,到地方上去嘗試推行大唐變革!

宋齊丘旗幟顯明地宣佈改弦易轍,支持變革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李弘冀又喜又驚。

喜的是,一直在南唐立弟立嫡問題上沒有表過態的宋齊丘突然找到自己提出此議,這說明不甘寂寞的宋齊丘現在想要選邊站了,而且他選中的是自己!依宋齊丘在朝中的影響力,這絕對是自己以後晉位的最大助力。但是驚的是,變革歷來是困難重重,自己並沒有把握。這可是一場勝負未卜的大賭博啊!

正是出於這個顧慮,李弘冀當時沒有表態,只是說自己需要考慮一下。宋齊丘當時微笑一禮,直接告辭而去。

宋齊丘喝了兩口茶水,緩慢開口道:“燕王殿下,請恕宋某斗膽直言,現在殿下可謂是前有狼,後有虎,處境堪憂啊。”

一句話,立刻讓李弘冀心中一滯,將手中的茶盞放在了桌上,心神恍惚之下,茶盞中的水中灑出了兩滴。

對於宋齊丘的暗指,李弘冀心如明鏡。這個狼指的就是自己的叔叔——齊王李景遂,自前唐末落以來,皇位“兄終弟及”可是在江南江北司空見慣的事情,雖然李景遂多次力拒皇太弟的稱呼,但現在大唐軍事變革正在啓動,李景遂一片雄心壯志,沒有人能擔保他不會改變心意!

虎呢,自然是指自己的寶貝弟弟——李重光。這隻虎裝出了一副多才多藝的模樣,本就甚得父皇喜愛,現在不知從哪兒找了一個林楓出來,推動國家變革風聲水起,那個寶貝弟弟也隨之水漲船高,父皇哪次見到他不是笑得合不攏嘴?自己雖然現在算是嫡長子,但這隻虎實在太過咄咄逼人!

特別是在今天,自己隨父皇、皇叔、弟弟一同參加了掄才大典,看到父皇與弟弟兩人在參觀的路上笑語殷殷,激情吟詩,言語之中對林楓極爲讚賞,心裡特別不舒服,甚至產生了一絲害怕。不得不說,宋齊丘選擇的這個建議時機恰到好處啊!

宋齊丘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桌上的兩滴茶漬,沉聲說道:“我唐變革大勢已成,與其旁觀失落,不如借勢而行!林楓關於變革需要試點的想法完全可以借鑑,老夫認爲這正是燕王此時突破困境的最好方法!”

自變革起始以來,李弘冀多次在心裡考慮過自己的未來,若想有朝一日上位,基本上只有兩條路好走:一是想辦法擁兵自重,在武力平定天下過程中居功至偉;一是努力融入到變革當中,並積極爭取到領導地位。但是,這兩條路現在基本上都行不通。父皇和皇叔目前都是春秋鼎盛,南唐國家承平日久,現在若自己提出到禁軍中任職或者到地方上領兵,必定立遭懷疑,只怕連燕王頭銜和當前的安穩處境都難保了。而國家變革,從一開始自己就沒有抓住機會,此起若想強勢介入,難啊!

思來想去,李弘冀知道宋齊丘這個提議是將自己心中的兩條路融合爲一條似曲實直的大路,是當前最好的解決辦法,只怕以後手掌部分兵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需要考慮的事情還是很多啊!

看到李弘冀的爲難神色,宋齊丘微微一笑,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依宋某考慮,燕王殿下此刻心中恐是有三重顧慮,一者,擔心變革失利,弄巧成拙。二者,遠離金陵,遠離聖上;三者出去容易回來難。但在宋某看來,此三者皆不足爲慮。”

不愧是宋公!李弘冀見宋齊丘準確無誤地點出了自己心中所有顧慮,立刻滿懷敬意地擡頭看向宋齊丘。

“請燕王聽老夫細細分析一番。就從變革說起,昔日,老夫以一名布衣的身份輔佐先王,積極推行六項強國舉措,也可謂以變革起家,對我唐如此繁盛局面算是盡了綿薄之力。在老夫看來,變革者,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只要堅定變革決心,找好變革途徑即可!”齊宋丘侃侃而談,稍喘了一口氣,接着說道,

“依老夫看來,當前林楓發起的這場變革,不同於以往變革,看似來勢兇猛,全面開花,但在落足點兒上和方式選擇上也稱得上巧妙,循序漸進,步步爲營,以一個超級市場打破大家的思想桎梏,以一場小範圍禁軍比武帶動全軍比武,以一場恩科聚集人才,推動了榮譽勳爵、市易法、專利法,只怕那個什麼科學院將是他推進各方面變革的一大利器!依目前趨勢來看,大唐變革很有可能成功!因此,燕王毋需擔心變革一事。”

說到這裡,宋齊丘也是微微搖頭,面上浮起了惆倀、惋惜、追悔的神色。他自己也是靠變革起家的,誰知,一輩子獵鷹最後卻被鷹啄去了眼睛,一開始就站錯了立場,極度抗拒林楓發起的這場變革。其實,自己當時完全可以取得變革領導地位的!

聽宋齊丘這麼一剖析,李弘冀眼中頓時泛起了光彩,是啊,變革大勢已成,自己只需要順水推舟即可。

宋齊丘微微搖頭,似乎要將那種後悔的感覺徹底甩掉,繼續說道:“其實,只要燕王在朝堂上向聖上提出此議,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變革失利也罷,遠離金陵和聖上也罷,擔心再回來不易也罷,影響其實並不大!”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李弘冀脫口而出:“謝謝宋公指點!”是啊,最關鍵是在變革的起始階段大張旗鼓地表明自己支持變革、積極進取的態度!難道父皇還真的會因爲變革一點失利而責怪自己不成。這樣子一想,似乎離開金陵遠離父皇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再說了,如果成功了,自己完全就可以成功塑造出一個文治武功俱佳的有爲形象!

宋齊丘拈鬚微笑,將杯中茶一飲而光,李弘冀趕緊起身,再度將他的杯子注滿。

“請問宋公,宜選何處?”這一次,李弘冀打消了顧慮,主動開口問道。

宋齊丘起身走到書房牆上的一副簡易地理區劃圖前,指向了一個地方。

“東都?”李弘冀不由地驚呼出聲。

第三十七章 你可是怕了?第八十七章 開業盛典第十章 歡樂日(二)第九十四章 血盟之約(一)第七十三章 難啃的骨頭第八十六章 菜市場論第七十四章 烈火焚城第四十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四)第七十二章 援兵連至第三十三章 大麻煩還是來了!第六十五章 亂初起第九十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四)第七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七)第七十八章 佳人如水情似網第九十四章 血盟之約(一)第九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四章 內奸?第十章 夜悲泣第九十五章 臨大事須有靜氣!第五十三章 環城賽第一百零二章 庶民之碑(二)第六章 西邊來人了!第六十一章 佳人嫣然浪子怒第九十八章 官二代對戰(二)第九十三章 《大唐見聞錄•掄才大典》第一百零二章 桂州大戰(一)第一百章 轉輪打火槍第二十七章 援兵紛至(一)第六十三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零一章 感情難題第一章 舉賢不避仇第六十四章 兄弟齊心第十八章 僵持第十三章 歡宴第七十九章 錢荒的徵兆第六十八章 第三課(四)第六十九章 血腥拷問第七十八章 擊敵之弱第三十章 咱改換門庭吧第八章 挑邊站第四十九章 就依此議!第十八章 事懸一線第八十五章 內外呼應第十九章 驚豔第二十七章 第一課(一)第七十八章 戰爭檄文第一百零二章 庶民之碑(二)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三賢歸(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希望第五十九章 戰間小遊戲第一百章 禁軍比武(二)第一百零七章 未竟的戰事第九十九章 老虎與牛犢(一)第三十三章 十大罪狀(二)第一百二十章 影響歷史的會唔(一)第八十七章 前赴後繼第七十八章 佳人如水情似網第八十七章 訴苦大行動第九十九章 禁軍比武(一)第七十三章 製圖六體第七十四章 該我不放過你了!第四十七章 鶴裘藜杖第六十二章 君子可以欺第九十二章 掄才大典(二)第八十六章 壽州道德法(一)第十七章 啓程第九十五章 神人處處有(一)第八十四章 不對等談判第六十六章 第三課(二)第五十七章 風光一小把第九十七章 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第十九章 撿漏第十三章 你改行吧第四十一章 我要辭官第五十二章 運輸大隊長第一百零二章 福州大戰(四)第二十一章 搶劫是個技術活兒第九十八章 老而不死第七章 刃之誕生第九十三章 噩夢之初(三)第二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零八章 城市的良心第八十六章 菜市場論第二十六章 擊掌爲盟(一)第六十二章 人才第六十六章 鬩牆恨(一)第七章 三璧與三策第七十三章 反伏擊第六十五章 亂初起第五十九章 軍事顧問第七卷 鏖戰 第二章 真正的城市規劃第三十四章 十大罪狀(三)第六十二章 決裂第二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二章 這是一場你必輸的局第八十八章 城欲摧第五十章 佳人之約第八十六章 猝不及防第四十章 耍橫?我陪你!第一百零五章 一擊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