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唐新村(一)

九月九日早起,林楓慢悠悠地完成了晨練,帶上了張斌、風驚雲,悄然來到宮城西門處等候。

當太陽升起不多久,穿着儒袍的皇上李璟、齊王李景遂、燕王李弘冀、鄭王李煜帶着戶部尚書陶潛,還有六名帶刀便裝侍衛一起出現在西門。自然,“金陵第一保鏢”胡學力也在其中。

走在最前面的胡學力極快地掃了風驚雲一眼,眼睛並沒有停留,只不過是輕微地皺了一下眉頭。風驚雲則是輕輕一擡頭,不露痕跡地瞪了胡學力一眼。這個細節落在了有意觀察他們兩人的林楓眼裡,自然知道這兩人均出身興龍會,還都當過二堂主,只怕往日裡並不太對付。

因爲說好了是微服私訪,林楓自然也懶得上前行磕頭大禮,上前拱手稱呼道:“李公子,小人在此恭候大駕多時了!”

也許是因爲很少有人這樣子稱呼自己吧,“李公子”李璟笑容滿面,擡手一個將嫩綠色的絲綢香袋遞給了林楓,笑道:“今日是重陽節,朕……我去看望母后……母親,她塞給了我幾個放了茱萸的香袋,就送你一個吧!”

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

早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了重陽節佩茱萸的記載。到了唐代,這個風俗更加盛行,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當然了,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除了佩戴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到了宋代,民間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戴的。到了清代,北京過重陽節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以“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已經是頭上簪菊的變俗了。

陶潛眼帶羨慕地看着躬身致謝的林楓,自己今天早上已經陪着皇上好一段時間了,也沒見皇上送自己一個香袋!這種私物,正代表了皇上的無比信任和親近啊!

很快,三輛沒有任何裝飾的馬車趕了過來,李璟、李景遂招呼林楓坐上了第二輛馬車,李弘冀和陶潛上了第一輛,李煜一人上了最後一輛車,胡學力等人以及風驚雲、張斌隨車步行,警惕地衛護四周。

車輪啓動,緩緩而行。

煞是寬敞的車廂中,李景遂隨便問了兩句林楓大唐科學院、新村的建設進展,就將話題轉了,擔憂地問道:“至善,西行準備如何?”

林楓立即做出了自信滿滿的神棍狀態,微笑着說:“萬事俱備,靜待出發。”

李景遂不由地白了林楓一眼,不滿地說:“至善,實在想不通你爲何會如此盲目樂觀!記得到了武昌,好好以後輩的姿態請教劉仁贍大人,務必取得他的戮力支持,可以邀請劉大人挑選精兵陪你們入楚!”

你們這是不放心我啊!林楓搖了搖頭,說道:“齊王,微臣認爲,握而不發的拳頭、搭而不射的弓箭最具有威懾力!所以我並不準備勞駕劉大人出兵。”

李璟聽到這裡也有些不滿了,冷哼了一聲:“至善,你切不可貪功大意啊!”

林楓趕緊拱拱手,解釋道:“選擇三十人同行,是臣反覆思慮過的,絕非妄自尊大。馬氏兄弟目前只是初陷糾爭,方向前景未定,如果我們大隊兵馬高調進入,等於將楚國上下甚至天下各國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我們身上,由暗變明,變數增多,不利於我們輕鬆得利。

據微臣瞭解,加上馬希萼現正招集的蠻兵人數,馬氏兄弟兩人手下兵力相差無幾。說穿了,馬希萼需要的只是有一個大國在後面支持自己的心理安慰,他考慮到自己衆多手下還有楚國百姓的想法和心態,只怕內心裡也不會希望我們的軍隊大搖大擺地到楚國境內大打出手。”

聽到林楓的解釋,李璟臉色緩和了下來,依然叮囑道:“前路兇險,愛卿務要謹慎行事!”

林楓趕緊低聲回道:“微臣時刻銘記在心!陛下賜微臣香袋,微臣自然知道陛下佑臣平安的心意,微臣必以死相報,奉功而還!”

在李璟點頭的同時,馬車已經趕到了清涼山下的新村村頭。

“哇,這……這……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啊!”李煜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三間爲一棟的房屋依山而建,隨着山勢高低起伏,共計二十二棟。每一棟都是嶄新的,不少人正在整理門窗、張貼對子,空氣中還飄着濃濃的漆味。

“父皇……不,父親……”李煜跑過來,欲想拉住李璟手,被李璟眼睛一瞪,一吐舌頭,趕緊改口。

“父親,我以前來過這裡,村子的變化太大了!原來,您的前方腳下是個污水灘,根本無處下腳,過往的人都得繞行!還有那裡,我記得原來就是丫丫的家!”李煜像一個愛現的小孩兒,不停地向李璟顯擺着。

林楓迎上了在村口的村長李明善李老,暗中打了一個手勢,李老立刻小步快走幾步,拱手禮道:“幾位老爺好,林大人好!”

林楓趕緊接話:“李老,這是咱京城的幾個高官富商,想來參觀參觀咱們的村子。”

李老笑得臉都成一朵花了,大聲說道:“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幾位老爺這邊請。”

李老從腰間拿出一串鑰匙,顫抖着打開了村頭的第一間房屋,身子側讓到一邊,請衆人進去,嘴裡則絮絮叨叨地說道:

“多謝城裡的皇上和好心老爺們,給我們捐錢蓋屋子,特別是林大人,多次來我們這裡查看。我們村子裡的老少都說我們是三生有幸,碰到了一個好皇上和一羣好大臣,才住上了這樣的好房子!我們都準備在家裡供奉當今聖上的聖牌呢!”

沒人不愛聽奉承話,特別是不知情地狀態下聽到這些,李璟的臉上不由地浮起了微笑,雙眼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房屋。

這棟房屋的三間房子是打通的,正中間並排放了三張破舊的桌子,周邊圍了一圈木凳子,而兩邊的房間裡則是零散放在地上的蒲團,並不像是住有人家的樣子。

李景遂開口問道:“請問老丈,此處沒有住人吧?不知日常作何用途?”

李老躬身答道:“回這位老爺,這算是我們村子裡的議事堂,村子裡有大事要議的話,村長、副村長還有村民代表都要聚過來,一塊兒開會討論,舉手表決通過。我們已經在此通過了拿鬮分房、村民公約等事項。”

李老這番話一說,現場除了林楓,一衆人都皺起了眉頭,陶潛立刻不客氣地問道:“你們村子裡沒有里正管理嗎?”

陶潛心裡十分窩火,你們自己這樣子亂搞,難道在這京城邊上、天下腳下,你們還想成爲化外之民不成?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舊恩怨第四十一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五)第七十五章 戰略目的第六十三章 殺!殺!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屍山血海(五)第三十三章 人事大變動第八十一章 南方困境(二)第八十五章 第一次約會第七十二章 沒有任何條件第一百章 快樂總被悲傷誤第三十八章 林紅式挑戰第三章 只能出絕招了第二十九章 有些人就是屬狗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都是棋子(一)第十一章 真理越辯越明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一)第二章 你能給我什麼?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膽大包天第九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四)第六十九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八十八章 蓮開並蒂第四十七章 不快樂的慶功宴(三)第五十八章 謝謝兄弟們!第一百零二章 千奇百怪的三件實事第八十二章 舌戰(一)第三十五章 模特培訓第四章 就是要打擊你第一章 勝戰論第九十五章 臨大事須有靜氣!第九十七章 官二代對戰(一)第三十六章 開業前夕第五章 忽悠暈了第六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一)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四)第一百零九章 都是有心思的人第五十七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四)第七章 刃之誕生第四十四章 動力!動力!第七十六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零八章 咱搞個特區好不好?第六卷 爲政 第五章 入微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天時間第十四章 討賬大遊行第三十三章 人事大變動第四十九章 先打了再說第七十二章 千奇百怪的訓練(三)第九十四章 咱就下一盤大棋第二十四章 桃花劫第八十二章 告泉漳百姓書第七十四章 打土豪 分田地第八十七章 前赴後繼第七十八章 想報仇嗎?第六卷 爲政 第九章 大危機(二)第四十三章 變態的防守第二十一章 大生意(三)第六十一章 佳人嫣然浪子怒第五十六章 力阻其議第二十七章 勳爵天下(一)第十四章 打假記第六十三章 不是流言的流言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遺書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二十一章 搶劫是個技術活兒第五十章 超級市場(七)第九十四章 血盟之約(一)第五十六章 做個交易吧第一百一十章 發衝冠(一)第四十三章 歷史舊帳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二十五章 南下!南下!第二十章 東京情報站第五十三章 可笑之極第七十七章 可惜了這大好楚地三十五章 機械化生產設想第八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二)第八十四章 讀書之道第九十六章 太監將軍第八十六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二)第二十五章 公共大課第六章 地獄開啓(二)第八十五章 內外呼應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三)第四十七章 武器大升級第二十四章 十大天想(三)第二十一章 禁軍大選拔(二)第五十八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都是棋子(二)第一百零四章 自古兄弟多鬩牆第七章 刃之誕生第四十九章 正宗鐵公雞第三十章 心無旁騖第七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一)第三十三章 行業大會(一)第十二章 歡樂日(四)第七卷 鏖戰 第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十五章 剪徑大盜第六十七章 這裡也有城管?第四章 就是要打擊你第十一章 只願長醉不願醒第六十章 就怕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