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

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

平心而論,公孫珣年少封侯,然後戴上紫綬金印以後,明顯是有些飄了。

邯鄲城在前,他先是早早的遣了呂範去邀請田豐;又讓審配直接回家探親,並順便幫他邀請河北知名的沮授;最後居然把婁圭和韓當這貼身的一文一武也遣了出去, 只是去打探太平道和張角的情形。

而這個時候,早已經孤身一人的他居然還是萬事滿不在乎……聽聞那個擔任郎中令的趙平正在城南,又居然只派出了牽招和幾個新來的義從去拿捏對方,然後便自己一個人直接入城,去面對一整座邯鄲。

紫綬金印,白馬呼擁,又是此城專居,自然是一路通暢。

然而,等公孫珣直接來到國相所居的官寺處以後,卻陡然發現,自己果然還是小瞧了天下人……

“君候小心!”

一衆侍從七手八腳的涌上來,把公孫珣給扶了起來,順便將絆倒了自家君候的那條藤蔓給碎屍萬段。

“那什麼?”公孫珣起身後幾乎是用顫抖的手指着地上喝問道。“這是怎麼回事,爲何堂堂國相官寺內長滿了野草,地上藤蔓遮蓋住了道路?我從遼東到洛陽,這輩子就沒見過這種官寺!”

“回稟……回稟君候。”一旁兩個立在草叢中的郡吏渾身發抖,直接嚇得跪地請罪。“春夏之間萬物勃發,幾日前又下了雨,一不小心這草木便茂盛起來,我們也是始料未及。”

這話如此有道理,公孫珣居然無言以對。

不過,他馬上還是反應了過來:“這是春天還是夏天的事嗎?我問你,向栩……向國相平日裡居然不在官寺裡辦公嗎?莫非王上賞賜給了他一處偏殿用於公務?若是如此, 你們爲何還要引我來此處?”

公孫珣這麼問是有理由的,因爲邯鄲是古城, 是六七百年的古都,而且從前漢時就一直爲諸侯王居所, 那趙王王宮幾百年修葺下來,更是巍峨壯觀。

再過幾十年,甚至還會有一位本地文士寫下著名的《三都賦》,專門稱讚邯鄲、鄴城、洛陽。其中《趙都賦》如此言道:

都城萬雉,百里週迴,九衢交錯,三門旁開,層樓疏閣,連棟結階。

趙王宮和邯鄲城的雄偉壯麗可見一斑。

既如此,那向栩嫌棄官寺破爛,找趙王要一處沒人住的王宮偏殿來用,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這樣的話,也自然就能解釋爲何國相官寺會長滿野草了。

不過,如果向栩不在這裡,這兩個郡吏爲何又把自己引入如此荒蕪可笑的地方?是得了誰的叮囑,刻意讓自己鬧笑話嗎?!

“回稟君候!”一名年長一些的郡吏大概是閱歷豐富,猜到了對方所想,便當即在地上苦笑不止。“我等如何敢戲弄君候?實在是我家國相自來邯鄲快兩載,便一直都在這官寺中。”

公孫珣四下張望,茫然若失,實在是不曉得這位國相是如何生活在這種地方的。

“只是他向來只喜歡在官寺後院的房中高臥,”一旁的年輕郡吏也是趕緊解釋,“除了吃飯如廁外,兩年間我們也未曾見他下過幾次牀,那牀板被他躺的都有人影了,何況是這邊院中長草?”

“確實如此,”年長郡吏繼續言道。“其實若是從後院進入,彼處有一條送飯送水、漿洗衣物,兼掏糞除污運送穢物的小道,倒是日常行走,地面乾淨。可君候初次上任,前來拜會國相,我們又怎麼敢讓您從後院小門走呢?”

公孫珣到底是反應了過來,便編掙脫自己侍從的扶持往前走了數步,就在這門內站直身子,並望向了眼前的趙國國相的官寺大院。然而,無論怎麼看,滿院子碧綠的野草藤蔓,還有那幾朵隨風搖曳野花……都讓他心中升起一種荒謬絕倫的感覺!

這裡可是趙國權力核心所在,那國中權柄最大的國相向栩就在眼前的官寺內,可怎麼就長草開花了呢?!

其實,從趙國最北面的柏人縣入境之時,由於當地縣長申毓申仲彥乃是劉寬的學生,公孫珣的同窗之一,所以他專門在彼處停下來打探了一番趙國和邯鄲的局勢……什麼本地大姓都有哪些,豪強又有哪些,治安如何?什麼太平道在此處有何影響?最近邯鄲可有什麼大事?

該問的不該問的全都問了!

既然如此,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國相是誰,又是何等人物?公孫珣自然不會遺漏。因爲這可是邯鄲城內理論上唯一一個權柄超過他的大人物,也是他的頂頭上司。

而且講實話,當聽自己師兄說趙國國相乃是黃河邊上的‘故人’向栩,又聽說此人整日只知道‘高臥’的時候,公孫珣是一萬個放下心來的。畢竟在他看來,那種廢物,天生就是和高焉一樣讓自己這種人攬權的!只要先拿那個郎中令趙平給殺雞儆猴一般立個威,再逼迫驚嚇一下這個向栩,那恐怕很輕鬆就能拿捏住這位只會背誦孝經的河內名士,然後把這廝架空,再從容侵佔郡府的權力吧?!

到時候,豈不是跟遼東一樣自在嗎?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公孫珣死活都沒想到,這向栩的‘高臥’居然這麼離譜!官寺裡都長草開花了好不好?

長草開花了!

“兩位請起,”被滿院子荒草給震住了以後,公孫珣倒是收斂了不少,居然朝着兩個郡吏微微拱了拱手。“敢問兩位,國相平日裡都是怎麼辦公的?”

“回稟君候,”起身以後,那個年輕些的郡吏見到對方態度緩和起來,也是當即鬆了一口氣,便直言不諱起來。“我們國相併不辦公。”

“郡中事物……”

“郡中事物,若是訴訟、稅收、治安這些類別,自然是郡丞與各曹主官爲之。”

“郡丞與各曹主官又都在哪兒?”

“他們日常在家中辦公,”年長郡吏猛地插了句嘴。“今日君候來的太快,又直接到此,他們怕也是趕不及,不然一定會在此處迎接……不過,等到明日後日,王上和本郡大戶都見過了君候以後,想來也是一定要拜會的。”

“且不說這個,人事任免、賞進罰退這種事情,向公也不管嗎?”公孫珣心中愈發不安起來。

“自然是不管的。”

“那這國中吏員就沒人老病離職,以至於缺員嗎?”公孫珣實在是難以理解。

“君候說笑了,”年長郡吏聞言不由乾笑。“我們國相來此處不到兩年而已,也不管事,也不賞罰,哪裡就會空出多少人事來?”

“也確實不瞞君候,這國中上下,便是我二人,也都還是他到任前的任命……”年輕郡吏也是插嘴言道。“便是國中功曹掾年紀漸長,不也是在家辦公嗎?自然有他子侄幫忙處置公務的。”

公孫珣連連點頭,大概是表示自己是真長見識了。

不過,既然這兩個郡吏頗爲乖巧配合,那他便乾脆繼續問了下去:“那去年的孝廉……”

“孝廉乃是國中諸姓公議的,推出了魏氏的麒麟兒,然後國相把他喊來,讓他在牀前背誦了一遍《孝經》,又考教了一番《尚書》,覺得不錯後也是直接用了印的。”

“公議?”公孫珣聞言一愣,儼然是有些警惕。“那若是有其他郡國的公文,還有州中來文呢?”

“這倒是沒有耽誤。”年長郡吏此時也是坦誠作答。“這種事情國相都能從容應對,直接在牀上寫文書回覆過去。至於說州中有人來查看,開始確實有人來質問,甚至刺史王公還親自過來了一趟,意圖督促國相,但卻被國相給罵了回去!到了後來,刺史那邊也不敢派人過來了……”

公孫珣欲言又止……他也是陡然反應過來,人家向栩乃是河內名士,而且是大大的名士,還是袁隗親自舉薦,一出仕便是兩千石,誰又敢惹他呢?再說了,人家只是懶政,懶政就註定不會犯什麼大錯,沒犯錯的話刺史也無可奈何啊,對不對?

那麼你來督促他,人家罵回去,你又能如何呢?你還不許人家心思放在宇宙玄黃,星辰大海上嗎?!

只是……只是從公孫珣的角度來說,他是要準備奪權的。可向栩這廝抱着自己的官印,整日躺在牀上,你去招惹他他只罵回來,又如何能奪權呢?

而且,這位趙國國相的權柄到底在哪裡?!要是這權都不存在,公孫珣又如何去奪?

是,有官印在……可是官印又怎麼奪呢?難道要像黃河邊上那次一樣,把當衆抽暈過去,然後搶走他的官印?可真要是這麼幹了,信不信之前被向栩罵回去的冀州刺史王考,立即就能從幾十裡外的鄴城趕過來,把你這個以下欺上的邯鄲令給治了?

總之,一進門便乾脆利索地栽了一跤後,一刻鐘前還信心滿滿的公孫珣此時頗有些手足無措。

當然了,不管如何,人還是要見的,這可是自己的直屬上官。

官寺後院,屏退了侍從的公孫珣在兩個郡吏的帶領下來到了臥房之前。其實,誠如這些郡吏所言,此處倒還算乾淨,甚至還有幾個年輕漂亮的官婢在周邊伺候,此時見到公孫珣到來便趕緊驚慌躲避……趙國出美女嘛,而且無論如何,誰也不敢真就怠慢了這位一國主政。

餓死了算誰的?

“向公?國相?”敞開的臥房前,公孫珣長呼一口氣後終於是鼓起勇氣邁步入內。“國相在否?新任邯鄲令公孫珣前來拜見。”

“我記得你!”剛一入內,臥房最裡面的牀榻上,便有一個眼窩深陷的,包着紫色幘巾的高瘦男人陡然翻身出聲,將公孫珣嚇了一大跳。“你是當日在黃河邊打了我的人!”

公孫珣初時嚇了一大跳後,但馬上不急反喜……因爲他看來,最怕的其實是這廝就這麼躺下去不找事不做事,而只要這位河內名士找事做事,哪怕是找他公孫珣的茬,那他也有一萬個法子讓對方掉坑裡,然後順勢而爲。

“國相說的不錯!”一念至此,公孫珣當即上前,昂然承認了當日之事。“那日在孟津,正是我打了你!”

“我一直在尋你。”見到對方承認,眼窩深陷的向栩居然呼啦一下子從牀上站了起來。“當日在孟津醒來以後,我就問過渡口的吏員之前打我的是誰,他們卻說不認識;到了洛陽將此事說與別人聽,他們也都說不知道;好不容易打聽到了是你,我卻要來趙國赴任……聖人在上,今日居然讓我向栩又親眼見到了你?!”

公孫珣偷偷看了眼對方身後牀板上的人形印痕,也是微微感慨,然後便依照禮節正色拱手:“正是在下所爲,不知國相有何見教?”

身後跟着的兩個吏員面面相覷,幾乎就想要逃出去……天可憐見,爲啥這倆位大人物會有私仇,這讓自己兩個吏員如何自處?論實權和現管,當然是國相向栩更重一些,可此人卻是個廢物;而眼前這位新來的邯鄲令分明也是個難得一見的奇葩人物,千石縣令,標準的國相下屬,卻掛着紫綬金印,這難道就好得罪嗎?

眼前二人若是在這裡爭執起來,自己二人莫不是要被坑死?你說,怎麼就跟了這麼一個國相呢,但凡這向栩稍微正常一丁點,也不至於讓自己二人如此爲難吧?

正在兩個吏員驚慌失措之際,那邊向栩已經拖拉着木屐,瞪着眼睛,幾步來到了公孫珣身前:

“我正要與你理論!”

還好不是互毆。

“請國相直言。”公孫珣也是愈發挺直了胸膛。“我公孫珣並不懼與你理論。”

“你說,”向栩抖動手指,憤然言道。“當日日食褪去,渡口秩序井然,難道不是我吟誦《孝經》所致嗎?你爲何貪天之功,無視道德文章,卻對別人說日食下渡口無亂,乃是你殺馬立威的功勞呢?!血光之災,焉能治退日食?道德經典,如何又被人無視?”

公孫珣目瞪口呆。

“可恨那些愚民愚婦,也恨那些朝中無知蠹蟲,明明知曉我在河邊唱誦《孝經》,卻依舊被你矇騙,只說你如何如何臨危不亂,卻不言我的功勞?不言我的功勞倒也罷了,爲何要無視《孝經》呢?國家能夠長存,士人之所以爲士人,百姓能夠安穩,難道不是這些經典的功勞嗎?”言到此處,向栩居然掩面嚎啕大哭。“可憐我一身才學,卻要來此污穢之地,連個辨經的人都沒幾個,然後今日還要與你這種人做同僚,甚至要同城而居……嗚呼哀哉!”

公孫珣回過神來,看着眼前回到牀上嚎啕大哭的國相,心裡則是三分憋屈三分無奈又有三分煩躁,最後還有一分可憐!

他寧願讓董卓來做自己上司,也不願意跟此人打交道!

一念至此,公孫珣看也不看此人一眼,也是直接轉過身來,拂袖而去!

兩名剛纔同樣被自家國相給嚇到的郡吏,此時也是鬆了一口氣,然後便隨着公孫珣悄然退了出來。

“我剛纔還覺得你們郡中吏員不在官寺辦公,乃是無人管束之下欲在私宅行苟且之事。”公孫珣走出後院,回到了草長螞蚱飛的前院,也是搖頭感慨。“可現在卻能懂他們了,天底下哪有人能與這位國相相處一地還能堅持辦公呢?”

兩個郡吏不由相視苦笑。

“你二人辛苦守在此處,且不說相見也是有緣,也算是恪盡職守了,都叫什麼名字啊?”公孫珣帶着候在這裡的義從擡腳便走,然而走到官寺大門前卻又忽然回頭。

“王冉,字啓明,現爲國相佐車。”年紀大的吏員趕緊下拜回覆。

“這個職務也是辛苦你了。”公孫珣聞言不禁恍然。

佐車,也就是御車,都是一個意思,其實就是管理着郡國中的公車,然後負責着太守或者國相出行、徵召、傳信,還有和護衛等工作的職務,平日裡應該算是一等一的美差,權責也很大。然而,攤上這麼一位整日躺牀上的國相,這個職務也就只能看大門了。

“佐車副史。”一旁的年輕吏員也是尷尬回覆。“李明,字易之。”

“兩位都很辛苦!”公孫珣同情的看了看這兩個吏員,也是直接擺手而走,卻是直接往隔了兩條街的縣寺赴任去了。

而等到下午時分,牽招也引着一大堆人從城外過來了。

不過,剛剛在縣寺安定下來的公孫珣纔在堂上問了幾句話,便有不速之客忽然到來。

“我家王上恭請無慮亭侯赴宴!”

回頭瞥了眼僵立在一旁的郎中令趙平,又看到坐在堂上的公孫珣黑着臉一言不發,來送信的使者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王、王傅俱在等候!”

“等我先辦完這個案子。”公孫珣隨口言道,然後便再度扭頭看向了那個趙平。“郎中令趙平,你剛纔說你沒有強搶民女?”

“千真萬確!”趙平聞言趕緊再度賭咒發誓,繼續了使者到來前的話題。“城南諸人都是親眼所見,君候你的使者到達前我便已經讓人掉頭轉向了……君子好逑,發乎情止乎禮也,人家秦姑娘不願意,我自然要扭頭便走!”

“秦氏女。”公孫珣幾乎有些氣急敗壞了。“他所言是真的嗎?你不用害怕,直言便可,須知道我本就是邯鄲令,專此縣一切政務,只要敢在我的轄地犯下此等惡事,便是郎中令亦可殺!”

陡然回過神來的採桑女秦羅敷也是恍然作答:“不敢欺瞞君候,實在是這位郎中令確實忽然間主動退去,羅敷、羅敷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秦羅敷的聲音越來越小,趙平則喜上眉梢:“君候,不止是秦氏女,便是我之前在趙國納的數個小妾,也都是情意相投的……”

都已經成了你的妾,然後結了姻親,還能如何?公孫珣心中膩歪的不得了,只能黑着臉打斷對方:

“不管如何,踩踏青苗總是真的吧?!”

“下吏願意受罰!”趙平聽到此言,甚至有些欣喜若狂的感覺。“削俸、罰銅,我這就讓人去取錢來賠償戶主,並交納罰金,還願意去尋國相自認削俸!”

公孫珣聞言左思右想,也是無可奈何,最後只能豁然起身,喊上那個使者,又喚起幾個侍從,便帶着一肚子無奈徑直往巍峨瑰麗的趙王宮赴宴去了。

———————我是草長螞蚱飛的分割線———————

“昔,本朝太祖遷邯鄲令,會向栩爲趙相。栩,河內名士也,性素卓詭不倫,及到官,略不視文書,日夜但坐於榻上,或長嘯,或高臥,乃至舍中生蒿萊。太祖入內,與之言語,三言即走。左右怪而問之,太祖嘆曰:‘使漢室亡天下者,皆此類假譎人也!安可相交?’”——《世說新語》.假譎篇

PS:向栩的荒唐事……一言難盡

(本章完)

第29章 峰迴路轉第115章 夜訪第25章 勤奮苦讀第447章 幾人虛費一生心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174章 兵臨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128章 爺們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135章 何從第6章 夜襲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107章 內堂第216章 郭公之願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172章 直入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169章 獻策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184章 檐下多蓬蒿第24章 緱氏山下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329章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25章 勤奮苦讀第28章 洛陽城中第69章 大饗(上)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316章 翩翩河邊走(上)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154章 張儉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26章 緱氏縣中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74章 秋風第48章 務實第83章 拿下第61章 中軍第257章 盡道亡人在無極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67章 大人(上)第144章 盛意(上)第58章 驚變第2章 盧龍塞第154章 張儉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101章 大事(中)第218章 歲在甲子第364章第10章 家暴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272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上)第41章 邀請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145章 盛意(中)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125章 無生第10章 家暴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7章 激戰第114章 兇淫(9.6k假設羣裡有人考了700分的第94章 放火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320章第29章 峰迴路轉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115章 夜訪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24章 緱氏山下第496章 三杯拔劍刺虎穴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89章 移鎮第159章 定策(下)第48章 務實第11章 遠方的訊息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