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天下大吉

第219章 天下大吉

曹孟德被拽起來並不是因爲太平道謀逆,而是因爲這廝居然是趴在那裡睡的!

有經驗的人可能都知道,宿醉的人如果趴在牀榻上睡眠,很可能會被自己的嘔吐物給淹死,而很顯然,丁夫人就是這麼一個很有經驗的之人。

這些年, 曹孟德讀書習武不斷,但也酒色不停,真真是活得痛快。

但痛快歸痛快,一個在洛陽滿大街都是的議郎職銜,卻終究不足以讓他第一時間就獲悉朝中‘大事’的發生。

沒錯,唐周的出首讓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一件‘大事’!但也僅僅就是一件大事的程度而已。

有人要謀反了, 還勾結了兩個中常侍,這些宦官果然可惡!

然後再一問, 居然還有個叫馬元義的反賊頭子領着十萬荊州揚州而來的流民青壯渡過了黃河,然後在鄴城那裡轉向西面的河內郡,準備佔領孟津……很顯然,這個反賊居然是想用這種方式繞過洛陽東面的汜水關、玄門關等等關卡,然後跟這兩個大宦官裡應外合,直接攻取洛陽!這更得嚴肅對待!

最後再一問,什麼唐周,什麼馬元義,居然都只是那個張角衆多徒弟之一,而張角潛心多年,設立大小三十六方,居然遍佈全國!

事情脈絡暫時清楚了,而帝國中樞的精英們也立即連夜佈置好了應對方案。

首先,洛陽的安全最重要,河內的馬元義和那十萬流民距離洛陽只有一條黃河, 必須要立即決斷,趁着對方還不知情,連夜派遣精銳幹吏按照唐周提供的情報去直接逮捕此獠歸案!

其次, 急速詔書給冀州官吏, 讓他們同樣採取逮捕首腦的方式,立即拿下張角!

然而,這兩條緊急措施佈置下去以後,接下來,關於各地渠帥和他們三十六方的成員,可能是因爲牽扯太多,中樞這裡第一次卻發生了分裂與爭論!

看看那兩個投靠了太平道的中常侍就知道了,黃門監的大宦官們速來跟太平道就有所牽扯,所以他們儼然不願意見到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情形,於是這些人紛紛建議天子從渠帥這一層就可以公開赦免了……漢室威德在此,天子聖名如故,都是漢室的子民嘛,受到了匪首的蠱惑而已,一封詔書下去自然就能迷途知返,何必一定要弄的你死我活呢?

但是,三公也好,尚書檯的諸位也罷,雖然也紛紛覺得此事應該儘量消弭於無形之中,千萬不能因爲擅自擴大打擊面而產生全面性的動亂,但卻又普遍性認爲,渠帥等反賊骨幹必須要嚴懲!否則漢室威儀何在?

對此,天子有些疑慮,這個聰明人在西園荒廢了太多時間,已經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他當然知道此事很嚴肅,必須要認真對待,但也知道這兩撥人不同態度中的些許貓膩,所以不免有些懷疑。

“需要時日。”王叔治正色答道。“糧食、布帛是充足的,鑄鐵、木材也是夠的,但做成軍械、軍服、旗幟全都需要時日,沒有軍械,又如何出戰?”

“若是從城中臨時再加招募又如何?”公孫珣依然沒有放棄。

“郭刺史畢竟是一州方伯,其餘郡國應該會全力發援兵吧?”稍待片刻之後,呂範也是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公孫珣無言以對。

呂範立即放棄了幻想,卻是讓對方趕緊去休息……實際上,這個義從在雁門追隨公孫珣之前便是當地邊軍的斥候,向來是這方面的行家,呂子衡也是一開始就從骨子裡相信了對方的判斷。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不要說中樞那些人,怕是連張角都沒想到……沒辦法,各地官府太過於不堪一擊了!

數日間,中樞之前的軍事命令尚未得到反饋,洛陽那邊卻先一步見到了各地主動快馬送來的傳訊文書,文書顯示,幽冀兗豫青徐荊七州二十八郡居然一時全面告急!尤其是在冀州、兗豫這兩處地方,黃巾軍簡直勢如破竹!各地長吏紛紛棄官逃竄,官寺空無一人,在清河和安平,兩國封王居然都被活捉!

不要說就地剿滅了,大漢朝在這兩個地方的統治都幾乎已經全線崩潰了!

所謂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叛亂前,廣陽郡那裡不過只有太平道一個大方,一開始起事時也就是小一萬人的樣子,但區區數日後轉向涿郡這裡時卻陡然變成了兩三萬人不止……當然不止,他們可是打下了廣陽郡數座城以後纔過來的,那裡必然有留守。

無人應他,畢竟這個問題不問自明。

預料之中的事情……涿郡是幽州門戶,其中涿縣、范陽兩座大城若是能落入這些幽州黃巾軍手中,那便可以立即連通他們在冀州的大本營;而且還能反過來以進可攻、退可守的姿態威脅北面的幽州其他郡國。

“沒有!”王修當即修正道。“之前罰做城旦、司寇的壯丁也有千餘人,這些人可以協助守城,卻需要人看顧。而且,入城百姓也有兩三萬,這麼多人,其中必然有太平道信衆,也需要人看管、震懾。”話到此處,王叔治坦誠言道。“君侯若此時出戰,以此城安穩爲念,怕是隻能帶那一千五百騎兵……”

實際上,就眼前來說,這四位‘三國名將’加一塊,恐怕還不如一旁公孫越、韓當、魏越這三人中隨意一個見識的戰事多呢?!然而,即便是同爲‘三國名將’,所謂‘江表虎臣’的韓當,之前在堂中聽聞消息後不也是面帶憂色嗎?

要知道,此時涿縣城中諸人的任務可不是守城……而是要迅速覆滅即將到來的兩萬多廣陽黃巾,還要驅除即將進入涿郡的五萬冀州黃巾!

虧得他公孫珣笑得出來。

“問的好啊!”公孫珣不怒反笑,卻是將手中毛筆擲於桌上,然後緩緩靠在了身後太尉椅椅背之上。

“算上之前臨時招募的遊俠、擴充的郡卒,現在是三百義從,一千兩百騎卒,一千六百郡卒……”

此時距離張角鉅鹿起兵不過區區七八日,但公孫珣卻已經陡然得知了黃巾軍大部隊的蹤跡。

實際上,何止是天子呢?平日間直接掌握帝國權力的中常侍們、三公尚書們,這些對人心、律法、政治把戲透徹到極點的大人物們,又有幾個能想象的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呢?

說到底,此時看來,這終究只是一個在千鈞一髮之際被揭穿的謀逆舉動而已!

話說,眼前這個局面便是公孫珣忽然從中山換到涿郡所導致的必然惡果了!

婁圭怔了一下,然後趕緊搖頭:“不是這個,這個我還不知道……是審正南那邊派人傳訊,說冀州那邊張寶親自提大軍五萬北上,儼然是往范陽去了!”

實際上,公孫珣一開始便認爲,只要幽州黃巾軍還有一點點戰略思想,就一定會盡全力拿下這兩座城的。

堂下其餘四人齊齊愕然。

廣陽郡和涿郡接壤,或者乾脆說與涿縣接壤,其失陷的南部諸城完全可以直達涿縣,距離也不過幾十里而已……只要來攻,大部隊最多也就一日,而幽州多馬,攻取了多個城池的黃巾軍前鋒以騎兵姿態而來的話,說不定半日就能趕到。

“不是這意思。”一旁的呂範皺眉插嘴問道。“我問你,廣陽不是隻有太平道一個大方嗎?算上我們涿郡南邊的這個太平道小方,就算是加一塊,也不該過兩萬人吧?”

公孫珣面無表情的走出官寺,在官寺前上馬時卻儼然已經面帶笑意了,等公孫越、劉備、關羽、張飛、牽招、魏越、楊開等人在韓當的帶領下走上城樓去面覲這位涿郡太守之時,他居然已經在彼處和婁圭談笑風生了。

規模大了一些,組織更嚴密了一些而已……難道還能動搖了大漢的天下不成?難道外面的鄉野之間已經開始‘天下苦漢久矣’了?!

於是乎,外面開始急速追捕,但朝中卻依舊沒有往軍事動態上思索,只是從刑律角度爭執不休……好像那三十六方的渠帥個個都能手到擒來一般。

王修捧着一卷文書,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回覆道:“這要看君侯是想守還是想攻了?”

只是,這個數字依然有些讓人吃驚和緊張。

“君侯,范陽怎麼辦?”婁圭無奈問道。“敵軍五萬去攻范陽,廣陽黃巾又已經越境而來,郭刺史此時便想退回到咱們這裡,怕也是來不及了吧?”

在中山,他辛苦三年,不僅囤積了大量軍備物資,設置了完備防線,而更重要的一點,他還打着治安的旗號,以所謂什伍之法,在郡中編練了一個多達五六千人的‘治安’軍。

而張寶固然是什麼地公將軍,但冀州黃巾軍目前的主攻方向必然是南面魏郡那邊,北面幽州註定只是一個偏師而已,怎麼就能在旬日間變出五萬人出來呢?!

答案很簡單,說到底,天下欲反久矣!最起碼河北腹地這裡是如此!

政治腐敗、土地兼併、天災人禍,官府、諸侯王、宦官、世族、豪強,層層盤剝,處處吸血,平民無立錐之地,不反是死,反了也是死,爲什麼不跟着太平道一起反?!

還有那些豪強,一邊作威作福、肆意妄爲,以至滋養野心,一邊又無上升渠道,求不得名、當不成官,對漢室憤恨難平……那他們爲何不能腦子一抽跟着張氏兄弟賭上一把?

就眼前而言,甚至是往後一段時間來說,黃巾軍都應該會急速膨脹纔對。攻城略地之下,每下一城,實力便能增長一分,每略一地,兵員就多上一堆……也就難怪會有‘這麼多賊兵’了!

哪像現在?

但還是那句話,若是在中山……此時早就打出去了!何至於只能枯坐城中,任人兵臨城下?!

不過,四人的這種憋屈,隨着婁子伯慌慌張張從外面進來以後,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喏/是!”呂範和王修趕緊應許。

二月十七,連夜審訊無誤以後,馬元義被公開車裂,同日,按照馬元義同案被執的太平道骨幹,外加兩名中常侍及其心腹的招認,洛陽關閉城門,三公、尚書檯、黃門監、司隸校尉府齊出,從被收買的宮禁衛士開始大索全城,數千太平道信徒被捕下獄。

而到了此時,天子和中樞諸公才徹底醒悟過來……但卻又反過來慌亂到不知所措的地步了。

當然,回到眼前,從公孫珣的角度來說,現在並不是能夠感慨的時候,實際上這些念頭也只是在他心裡轉了幾圈而已,始終沒有說出口……

“義公去軍營召喚諸將到城頭,子伯現在就隨我去,一邊觀察城防,激勵士卒,一邊等候敵軍到來,窺其破綻。”公孫珣說着,卻也不披甲,只是經直接握着腰間那柄斷刀走出了官寺大堂。

衆將面面相覷,卻又暗自佩服……要知道,這些人裡面,別看大多都是什麼‘三國英豪’,然而但以此時而論,卻有一多半是沒上過戰場的!

公孫大娘故事中,那個看對方主將向來都視爲插標賣首之徒的關雲長此時只殺過人,還真沒打過仗!

張益德雄壯威武,公孫珣與對方認識了六十天,卻也從沒懷疑過此人是個如關雲長一般的‘萬人敵’,然而這位涿縣本地出產的萬人敵卻只殺過豬,也沒打過仗!

“廣陽居然也有兩三萬黃巾賊嗎?而且衝我們這裡來了?”停了半響,還是婁子伯自己忍耐不住,連連追問求證。“這應該是受了張寶的軍令,前來擋住我們的意思吧?”

沉默不語良久的公孫珣此時終於幽幽嘆了口氣:“何止是方伯?整個刺史部如今都在范陽,盧師家眷也在范陽,就連正南(審配字)都在范陽西側的北新城屯駐……哪裡能不救呢?而且便是不計較這些,范陽、涿縣,一南一北連結一線,堪稱幽州門戶,一旦范陽失陷,我們涿縣這裡又能安穩幾日呢?范陽必救!”

“若是在中山就好了!”就在這時,許久沒有吭聲的呂範此時忽然泄氣的插了句嘴。

“三千兵馬?”

總之,天子覺得自己需要再聽一聽、想一想。

這件事,滿城人都能作證!

至於嘴上沒毛的劉玄德,不要說什麼昭烈帝了,此時更是個只知道收人家馬販子保護費的黑社會頭子!還是扯着公孫珣的大旗才幹成這票生意的!

這是一個充斥着當地豪強子弟和良家子,然後有組織的根植於中山各城縣、鄉里的半職業軍事隊伍,完全可以在亂起之後迅速動員起來,並擴充爲一個一萬人以上的職業軍隊,窮兵黷武一點,以此爲骨架拉出來兩三萬兵也未必可知……若真還在中山,那便是有更大規模的太平道來寇,不敢說立即反撲,可禦敵於國境之外公孫珣還是很有信心的。

“援軍幾乎是必然的,拋開塞外不說,幽州這邊也有好幾個郡的太平道力量薄弱不堪,但這裡面有兩個說法。”婁圭立即迴應道。“其一,廣陽失陷,隔斷道路,援軍能有多少,幾時能到,未必可知;其二,五萬黃巾圍攻范陽,彼處郭刺史到底有幾分本事,能不能等到援軍,也同樣未必可知。”

“君侯!義公、子衡、叔治,賊人的兵力你們知道了嗎?”滿頭大汗的婁子伯甫一入門便慌里慌張的問道。“我在門口遇到信使,見他辛苦便先讓他去休息了,若你們還不知道我便代他說明……”

“換言之。”公孫珣微微點頭道。“單以守城論,大概是無憂了?”

二月十八,冀州刺史部在朝廷使者的催促下試圖逮捕張角,但尚未成行,便已經有多個藏匿在州中的內應泄露了消息。張角得到訊息,不再猶豫,即刻在鉅鹿提前起事,並同時用盡了一切手段四面傳遞消息,號召各地大方小方一起起兵。

實際上,許久之後呂範方纔鐵青着臉難打破了沉默:“到底哪裡來的這麼多賊兵?!”

二月十六,暫時沒有刺史在任的冀州刺史部在鄴城接到了朝廷正式旨意,同日,馬元義被押回到了洛陽。

婁圭、韓當自然也是各自凜然應命。

還有牽招,公孫珣並不知道這個和張飛一樣滿臉絡腮鬍子的親信義從,在另一個時空裡是什麼曹魏名將,邊疆柱石,所謂秉義壯烈,威績顯著……但毫無疑問,此時這牽子經也絕無半點軍事經驗。

至於後幾日,準確的說是聽到東面廣陽郡大半個郡都被太平道攻下來以後,他其實是在努力的遷移涿縣東側的百姓。

當然,這七八日間他也沒閒着,前三日他基本上在清理涿縣城內和涿縣北面太平道的核心成員,將半個涿郡的太平道事端努力控制在了‘案件’的範疇內……至於說涿郡南邊的很快就造反並佔據了方城的那個太平道小方,基本上只能放棄了。

當然了,以六十天的任期而言,公孫珣其實也已經做到了極致,他最起碼盡全力將范陽和涿縣這兩個郡中大城給做到了守城有餘……而且耗下去的話,也應該能夠積攢力量反撲出去。

堂中三人,外加門內侍立的韓當,全都一時沉默。

王修張口欲言,卻又主動閉嘴……他其實是想建議從北面良鄉、西面遒國調兵,但轉念一想,且不說能調多少兵,便說如今人心不定,調了兵後萬一有人作亂又如何呢?豈不是抱薪救火?

按照原本的計劃,應該是先努力收入城中,然後再儘量往涿郡西北側的山區移動。然而,這種事情剛剛做了幾日,只是收攏了區區兩三萬人口,東面突然就傳來消息,說是廣陽郡的黃巾軍主力放棄了對廣陽剩餘城池的攻擊,反而是匯合了更東面漁陽郡的黃巾軍,直接往涿郡而來。

щшш _тт kān _¢o

“守能有多少兵?”

“那我要是想出城野戰迎敵呢?”公孫珣繼續問道。“能有多少兵?”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對方來的如此之快!

此時,距離張角起兵不過七八日,距離當日魏攸前來詢問之時也不過十一二日,距離他公孫珣上任涿郡太守也不過區區六十日罷了!

“多少人?”官寺內,鶡冠佩刀卻在低頭寫着文書的公孫珣明顯怔了一下,然後立即擡起頭來。

這義從趕緊搖頭:“回稟呂君,彼輩都是剛剛謀逆之人,行軍並無章法,怕是做不出疑兵來……平原之上,遮天蔽地,必然是兩萬五千大軍以上!而且,這支大軍幾乎全都是從東面廣陽郡越境過來的,並沒有見到東南方有賊軍匯合的情形。”

“不錯。”

“若守的話,城中現在就有四五千人手,緊急時刻,招募世家子、良家子,再動員城中青壯話,可有萬餘人手!”王修稍一思索便給出了一個確切答案。

“子伯說的不錯,不能將指望放在別人身上。”就在這時,久坐不動的公孫珣忽然面無表情的扶刀起身,然後緩緩言道。“而依照現在局面來看,所謂大勢之下,身不由己,我們爲今之計,其實也只有一策而已……那就是先誘廣陽黃巾到涿縣城下,一邊借堅城消磨其銳氣,一邊全力動員城中良家子、徒附、刑徒,以求速速成軍,然後出城應戰,先破當面之敵,再引精銳南下,以解范陽之圍!要快!”

真不怪這些中樞精英……太平了一百多年,最多就是涼州羌亂狠一點,誰見過眼前這種局面呢?!

甲子年二月廿六日,幽州涿郡。

“已經知道了。”呂範無奈嘆氣道。“兩萬五千人以上,自廣陽越境,直奔我們涿縣而來……”

“回稟君候。”堂下這名義從趕緊言道。“約莫有兩三萬人……最少兩萬五以上!人太多,而且主要是賊軍行軍無度,章法太亂,我們不好細緻估計……今日晚間或許便能見到賊軍前鋒了。”

話到此處,公孫珣直接點了名:“子衡、叔治,你二人現在就開始在城中全力動員,一邊招兵一邊急速打造軍械!帶上那個簡雍,此時不許有人閒着!”

事情到了這一步,中樞已經有些慌亂了,但終究還是穩住了陣腳。他們先是在御前中止了那可笑的刑罰爭執,然後難得團結一致,以極高的效率制定了軍事策略,並隨即在天子的催促之下快馬傳訊於各地郡守、刺史、校尉,讓他們調度兵馬,以軍事手段就地剿滅這些黃巾賊!

二月十五,太平道最受信重和實力最大的一位渠帥馬元義被捕,手到擒來。

“叔治,城中現在有多少可用之兵?”人一走,主位上的公孫珣就立即握着筆轉而看向了另一邊一直沒說話的王修。

黃巾軍哪裡來的這麼多‘兵’呢?

於是乎,旬日間,無數黃巾信徒頭裹黃巾,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三十六方,分佈七州,一時俱起!

而張角又自稱天公將軍,其次弟張寶自稱地公將軍,幼弟張樑自稱人公將軍,各自按照之前計劃聯絡調度,攻打官府,殺官吏祭天!

“諸位。”涿縣東面城門樓上,看到諸將到來,公孫珣停止了和婁圭的談笑,但側過身時卻也依舊笑意不止,只見他一手扶刀一手指向了東面那平坦的地平線。“你們也該都知道了,廣陽黃巾不下三萬就在眼前,今日不至明日也要到的……一羣土雞瓦狗,我欲十日覆滅此獠,以報國家,諸君可能爲我吞之啊?”

除了面紅的關雲長,諸將俱皆色變。

——————我是談笑風生的分割線——————

“光和年末,黃巾猝起,時珣爲涿郡守方六十日,郡中兵馬未足、糧草俱缺,又半分刺史郭勳於范陽,乃愈見不足……一日,其在城上與諸將立,忽有報曰:‘廣陽黃巾三萬將至。’衆以城中三千兵不足,皆色變。獨珣緩緩而笑:‘彼輩土雞瓦狗爾,且借諸君雄武,試吞之。’諸將遂安。未幾,又有報曰:‘安平舉國失陷,其王被擄,賊酋張寶引兵十萬已至范陽。’衆複色變,以目視珣,其乃緩緩扶刀應曰:‘如此,諸君當速吞之,復助吾拒張寶於范陽也!’”——《漢末英雄志》.王粲

PS:繼續推書——《今天開始做項羽》,一句話,什麼烏江自刎,什麼霸王別姬通通都見鬼去吧!

還有7k

(本章完)

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492章 當頭退避也應難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第55章 望氣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23章 不疑(6.6k)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307章第156章 謀斷第78章 撤屯(終)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94章 只見舊人哭(下)第127章 巡遊第326章 揮刀斷虛繁第197章 不聞新人來(下)(熬夜8k補償)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42章 請和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108章 中臺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11章 災異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66章 插曲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86章 霜降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聖君第91章 疾趨第105章 渡口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55章 狂言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395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127章 巡遊第125章 無生晚上別等第76章 撤屯(中)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1章 楔子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85章 首尾第49章 不見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321章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220章 匹夫之勇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第531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上)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174章 兵臨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19章 大案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329章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117章 相邀第46章 幘巾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329章第1章 楔子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15章 熊孩子附錄5:新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娜斯塔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22章 借刀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97章 處置(中)第464章第42章 請和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76章 撤屯(中)第79章 遠迎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