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

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

歷史經常會給人帶來錯覺。

譬如說何進身死到董卓廢立,前後五日罷了,所以人們常常會忽視其中袁氏一度掌握政權的事實。

再譬如說,從關東聯軍興起開始,董卓就起了遷都的念頭,然後只花了半個月就下定了決心, 兩個多月就迅速完成了這一導致士民死傷無數的舉動,於是很多人就本能以爲是關東聯軍取得了戰術勝利,逼迫董卓不得已爲之。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這個後患無窮的過程完完全全掌握在董卓手中,是他主動爲之。

而原本的歷史上,在董卓遷都過程中,關東聯軍幾乎全部坐視不理,雖然有曹操、孫堅這樣想要有所作爲的人,卻也根本無法插手。反倒是董卓完成了遷都後, 返身遙控河南諸將主動出擊,雙方纔開始正式交戰,卻依舊是董卓三面全勝!

那麼回到眼前,即便公孫珣的到來給了關中、弘農極大的軍事壓力,可董卓留在河南的諸部,卻依舊在把那些關東英豪們給吊起來打!

當然了,平心而論,被人吊着打不丟人,也代表不了什麼東西。

沒有誰一開始便會打仗的,從這些關東英豪到他們的士卒全都如此,無非是敗幾仗,死幾個人,經歷一些絕境,然後以這些人的才智和關東的人口財富, 他們很快就能學會如何打仗,如何統軍,然後變得比他們的對手更強大, 更善戰!

不過話還得說回來, 可能多年後,這些英傑會爲自己這麼早便學到這些東西感到慶幸,但回到眼前,回到一開始的時候,這個過程對當事人而言卻不免沮喪。

話說,曹孟德和劉玄德在虎牢關外,已經足足兩月沒有半點進展了。這真不怪他們,因爲不是他們不想打,而是他們指揮不動酸棗會盟的各路諸侯,那麼面對着虎牢關這種險關,你讓各自只有幾千兵的曹劉二人怎麼打?

虎牢關這種地方……當然,正如潼關此時被稱爲桃林塞一般,也可以稱之爲汜水關、旋門關……總之,這個地方,南面是嵩山山脈,北面是黃河,身後是重鎮成皋,身前是汜水橫過,真不是可以輕易奪取的。

別的不說,因爲汜水橫在關前的緣故,你連兵馬都鋪陳不開,蟻附攀城都做不到,那到底怎麼打?

於是乎,去年冬天呂布跨河打了袁紹,曹劉二人在虎牢關外一起看風雪;董卓遷了都,曹劉二人在虎牢關外一起看凌汛;公孫珣打穿了幷州,到了河東,曹劉二人在虎牢關外一起看桃花;甚至袁紹痛定思痛,來到酸棗督戰,兩位英雄還在虎牢關外繼續看風景!

不過,等到董卓所部河南諸將聯手打了孫堅,曹劉二人終於可以不用培養感情了,因爲,駐守虎牢關的中郎將,騎督華雄主動出戰了。

“之前未曾請戰,乃是要細細觀華雄及其部虛實。”劉備面不改色,坦然作答。“而這幾日,我仔細看了彼輩作戰時的情形,大致心裡有了數,而且如今戰機已現。”

一時間,劉玄德面色不變,心中卻暗自紛亂。

“如何荒謬?”廣陵太守張超忍不住插嘴爲自己兄長助威。“都說了,大家都是敗軍之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那是幽州突騎,如今多半在衛將軍麾下……”

這當然可以理解……同僚們不管是新人舊人,涼州人幷州人都在立功,唯獨他華雄在虎牢關苦挨,這未免讓這位出身董卓親衛的涼州武將頗顯不甘。

“非是我苛刻,而是心不服罷了!”鮑信一聲嘆氣。“天子蒙塵、國家板蕩,我們這些人號稱盡起義兵,可數月間卻無半點進展,好不容易打了幾仗,卻場場落敗,若是不讓這三位有所見識,怕是將來他們會因此輕視我們這些人。”

帳中登時一凜,二張也是面色肅然。

這當然合情合理,關東諸侯們也沒有反對的意思……然而,連續數日,所謂各郡國名將領着各路兵馬,卻紛紛在華雄和他的西涼鐵騎身前敗下陣來。

張邈、張超雖然憤恨,但着實不願意被扣上‘心懷叵測’這樣的帽子,而且這二人雖然有保存實力的本心,卻也真的沒有枉顧大局的意思。於是乎,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後,到底是捏着鼻子點頭稱是,算是向袁紹服了軟,也算是願意表態盡出精銳以對了。

“原來如此!”袁紹見是劉備,倒是心中一動。“玄德素來隨衛將軍征戰,也是善戰之人,既然是你說戰機已現,那想來便是可戰之時了!不過,萬人敵之言……”

“好了,潘鳳既已戰死,多說無用。”袁紹不以爲意道。“事在人爲,如今我們應該精誠團結,方可勉力爲當前事!諸位以爲如何啊?”

“我部有一人,素稱萬人敵。”笑聲剛停,劉備卻忽然開口,惹得帳中一時鴉雀無聲,不知從何接口。

“什麼冀州上將,不過如此。”

“是我弟益德。”劉備倒也不隱瞞。“我本以爲他已經隨我兄往徵幷州了,卻不想其人居然還在清河,便寫信與他求援,而他接信以後聞得我在此處,便單騎而來,兩日前剛到!”

唯獨袁本初此人世出名門,卻不想如此激烈狠厲,倒是讓人不知道該佩服還是該警惕了。而且那個鮑信,之前聽說在洛陽時因爲董卓的事情與袁紹已經生分,此時卻如此配合,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二人重新和好了。前者倒也罷了,若是和好,那兗州刺史劉岱又算是什麼呢?劉岱這些日子不是在拉攏鮑信,以求圖謀東郡太守橋瑁嗎?

到此爲止,華雄已經連勝五場,氣勢更盛,而聯軍愈發沮喪……轉回營中,諸侯更是議論紛紛,一時人心浮動。

袁紹不由肅容以對:“敢問是哪位將軍?”

座中最後一位的劉備盯着此人走出門去,卻是一時蹙眉……他有自己的門路,也是知道一些內情。

“但是,敵有三千鐵騎,僅憑益德一人,也難有所爲。”劉備豁然扶劍起身,朝着袁紹揚聲而言。“盟主,請許我三百河北精銳騎士,以作益德援護!”

畢竟,如果十餘萬人的大軍居然不敢接受三千騎兵的挑戰,那他們可就真的是顏面盡失了。實際上,便是袁本初聞訊後也專門從身後酸棗趕來,準備親自督戰,以求務必拿下這討董以來的第一勝!

然而,戰鬥開始後,尷尬的情況再度出現了——華雄領着三千騎兵,在汜水東面的平原之上橫衝直撞,根本毫無顧忌,而諸侯大軍居然一時拿對方沒轍!

大丈夫建功立業,豈能久久在此不能前行?

潘鳳更無話可說,便微微一拱手,然後轉身而去。

那將略顯遲疑,剛要應聲,旁邊一人卻忽然失笑出列,卻正是如今家在冀州,人在袁紹幕中的辛評辛仲治。

“你以爲我是在嘲諷你們無能嗎?”袁紹怒極反笑。“我之前所言,乃是覺得有些人坐觀成敗,只想保存實力,不欲討董成功!我是在說你們包藏禍心!”

“諸位恐怕不知道,”辛評團團拱手。“這位潘鳳潘將軍,乃是冀州上將!其人若出手,雖華雄驍勇,怕也要束手就擒的!”

袁紹勃然大怒:“這是一回事嗎?!我當日雖敗,卻也是一時力戰不敵,而且大軍一旦迴轉,照樣逼走了呂布。可你們呢,十萬之衆竟然不能精選精銳以破三千敵軍?簡直荒謬!”

“是這樣嗎?”袁紹冷笑不止。

話說,當日袁紹河內兵敗,損失慘重,相對應的,負責向袁本初提供兵員、甲冑、戰馬的韓馥也不免心生腹誹,於是一邊稍微減少了供給,一邊卻派遣了自己信得過的將領親自引兵過來,頗有監督和保全兵馬之意。

“河北兵馬不是幾百年來都素以善戰聞名嗎?”

而潘鳳想無可想,只能低頭對着袁紹承諾。

“不錯。”張超面色煞白,也立即起身解釋。“不是我們不想聚精兵強將而爲,實在是之前盟主未至,無人調配……”

“袁車騎莫要血口噴人!”被袁紹專門盯住的陳留太守張邈也趕緊起身駁斥,卻不免少了三分硬氣。“真不是我們刻意避戰,而是華雄確實驍勇,更兼西涼鐵騎縱橫難當,委實難制。”

其部屬和之前幾次一樣,紛紛潰逃回了聯軍大營中,而面對聯軍如此龐大營寨,西涼軍也不好追趕,唯獨潘鳳本人受傷嚴重,據說剛送回營中不久便不治身亡了。

帳中諸將多有遲疑。

“你是說……?”

不過,袁紹倒是痛快,其人坐在上首位中,左右環視,卻是忽然指向身側一將:“潘將軍,你爲冀州上將,素來爲韓冀州所重,可能替我等去試一試華雄斤兩,也順便堵一堵中原諸侯的嘴,讓他們莫要再以爲韓冀州只是空口坐談之輩?”

大帳兩側十餘位諸侯,聞言表情各不相同,有人面不改色,有人仰天長嘆,還有人冷笑以對……這不是沒有緣由的,早在袁紹成了盟主後,便一改之前的禮賢下士,最起碼是對這些關東諸侯變得格外倨傲起來,故此多有人感到不忿。

“十萬之衆。”袁本初扶刀而起,一邊在帳中反覆而行,一邊盯着座中諸位諸侯放聲呵斥。“真的沒有精兵強將嗎?湊一湊,擠一擠,總能選出三千精銳之士吧?仔細找一找,問一問,總有萬人敵的勇將吧?依我看,四日內四敗於華雄之手,不是你們不能爲,而是有人想以此爲藉口,繼續拖延不前,坐視董卓傾覆漢室……畢竟嘛,若漢室不亡,你們這些人如何能割據一方,稱孤道寡?!”

所以,在妥善安排了成皋和虎牢關的防務後,這位新鮮出爐的中郎將華雄居然主動出關,每日只率三千騎兵越過汜水,頻頻向十餘萬關東聯軍發起挑戰!

關東諸侯不可能不應戰。

“哪來的萬人敵?”又有人忍不住冷笑。“便是自稱萬人敵恐怕也信不得,諸位不見那些什麼上將、名將的,個個皆是自誇之輩嗎?”

帳中諸侯、文士、將領,齊齊驚疑失色。

張氏兄弟一時惶急,偏偏又無話可說……平心而論,他們兄弟和曹操關係反而是各路諸侯中數得着的,但是,大家因爲曹操地位低、實力弱,更兼其人其實爲袁紹代言人,所以不想聽其人指揮,卻也是事實。至於臧洪,袁紹想要挖牆腳,張超不捨得,也是人之常情嘛!

而矛盾,就是這麼一件件來的。

“此人萬人敵之稱不是我說的。”劉備平靜的看着上首袁紹,從容作答。“乃是我兄公孫文琪親口所言!”

半晌,倒是曹操好奇詢問:“玄德弟,前幾日未見你出聲,如何今日主動請戰?而且,你部皆是從丹陽招募來的新兵,如何有‘素稱’萬人敵的人物?”

“袁車騎慎言!”兗州刺史劉岱一時驚恐呵斥。

“諸位真是能耐啊!”三月下旬,上午時分,袁紹端坐在大營之中,睥睨左右。“區區三千人,居然都能無可奈何嗎?”

“盟主所言甚是。”有人嗤笑道。“反正如今這個局面,總不能任由華雄在關前肆意妄爲吧?再這麼下去,此間衆人,有一個算一個,天下人怕是要將我們都視爲犬豚之輩的。”

“本初想多了。”就在這時,倒是曹操起身解了圍。“孟卓、孟高俱是國家忠臣,他們之前不願意合力聚集精銳,依我看,未必是有心保存實力,而是一時輕敵,以爲華雄可以輕易擒拿……如今已經知錯了,想來也願意合力破賊。”

“聽說袁車騎麾下本就有韓冀州派來的援兵,能否讓我們見識一下河北名將的風采?”鮑信也是乾脆直言。“不管勝敗,只要出戰,便算是理順了人心……而若勝,自然不必多言;而若敗,我等也絕不推辭,必然盡出精銳,再行合兵之事,那也來得及吧?”

“不錯,雖然華雄驍勇,其部也確實精銳,但連勝五次,華雄本人早已經驕橫難耐,而連戰五日,其部雖然表面氣盛,但內裡其實早已經疲憊……正是出戰的好時機!”

衆人不由尷尬苦笑。

而這潘鳳,貌似便是後來新來的冀州將領了。

鮑信想起昨日當面允諾之事,自然無話:“若能敗華雄,何吝一將?只是不知玄德準備怎麼打?既然有一位萬人敵,何不聚攏精銳騎兵三千,當面敗之?反而向我索要區區一部步卒?”

“那你意欲何爲啊?”袁紹乾脆問道。

等到盟主袁紹自酸棗大營趕來,已經連敗了四場不說,居然還死了兩位領兵將領!關東聯軍非但沒能取勝,反而士氣愈挫。

“是關雲長還是張益德?”曹操倒是恍然大悟。

“速去準備吧!”袁紹輕鬆言道。“我此行帶了兩萬餘大軍,湊出三千精銳總是有的……”

當然,雖然明白袁本初有借刀殺人的意思,但劉備卻並未有絲毫動容……因爲沒必要,如果這個潘鳳真的有本事,最起碼也能全身而退吧?而若其無能,如今天下大亂,便是不死在這裡,一個將軍,難道還能指望他繼續活下去嗎?

便不是將軍,只是此帳中的這麼多諸侯,或是出身高貴,或是飽讀經書,再過幾年,又有幾個能活下來呢?

“胡扯!”袁紹扶刀看向張超,滿臉嘲諷。“我又不是瞎子聾子,兩日前的晚上,孟德設宴請你們全力而爲,也向你們求精兵合力,你們卻只都不應,氣得孟德直接拂袖退場,這難道是假的嗎?還有之前青州刺史焦和病重,我讓臧洪去青州查探局勢,結果你也推三阻四……之前搪塞,如今當面扯謊,你們兄弟二人到底想做什麼?莫不是覺得此處你們兄弟獨大,兵馬強盛嗎,果真起了異心。”

座中諸侯,還有諸侯身側、身後的將領、文士,紛紛側目以對。

曹操不由大喜。

袁紹滿意點頭,剛要回身到上首主位中說話,卻忽然聞得身後有人出聲抗辯:“華雄驍勇,我等無能,須合力爲之,如此固然可行;而虎牢關天下雄關,我等勞師頓挫,數月無進,也是事實。但是,盟主同樣須知道,這天下間還有比我們更可笑、更包藏禍心之人……彼輩坐擁州郡,號稱討董,其實卻是半點兵馬都未到前線,也未曾見識彼輩如何爲天下大局而盡力!今日,車騎將軍只敲打我們,未免讓人不服!”

衆人半是自嘲,半是嘲諷他人,卻是一時鬨笑。

“說的不錯。”袁紹也是一聲乾笑。“故此,我已經下定決心,盡出我部精銳,無論是誰出戰,都任其調遣使用,總之,一定要盡全力擊敗華雄,也望諸位都不再吝嗇手下兵馬。不過,我今日在高臺上親眼見那華雄和其親衛格外驍勇,恐怕非萬人敵不可輕易當之。”

這麼多內訌的苗頭,真要是鬧起來,討董大局又該如何?

話說,袁紹果然早有準備,上午匆匆定下潘鳳迎戰之事,中午去送了戰書,下午居然便能出戰……然而,潘鳳雖然號稱冀州上將,卻也是在關東諸侯登高圍觀之下,乾脆一戰而敗。

怎麼說?

很簡單,人家華雄不是傻子,不可能真要玩三千對十萬,實際上他專門下了戰書給對面的諸侯聯軍,說的很清楚——或步卒五千,或騎兵三千,他都可應戰,一日一戰,但若圍毆或車輪,他就不伺候了!反正三千騎兵,一溜煙便能過橋歸入關內。

“允誠兄!”劉備復又轉向濟北相鮑信。“我曾見你營中有一別部司馬,喚做于禁於文則,其部三千人紀律嚴明,堪稱精銳,可能借我一用?”

袁紹連連搖頭:“我既然至此,河內張太守便要負責洛北三津一線戰事,何談未至前線?而韓冀州和我弟,雖然未到軍前,但南北兩處兵馬的輜重、補給全賴二人。甚至我部將佐兵員,孫文臺處的士卒兵馬,也全靠這兩位分別在後方供給……濟北相苛刻了。”

“非也!”鮑信搖頭應聲道。“我所言之人,乃是說河內張楊、冀州韓馥、南陽袁術……這三人,不敢說寸功未立,但終究未至前線,讓人難以信服。”

當然了,關東聯軍之前展現的可笑戰鬥力,也讓他膽氣愈壯!

袁紹正在案上寫着什麼,聞得此言也是頭也不擡便直接應許:“既然是衛將軍親口稱讚的萬人敵,那便是真的萬人敵了……如何不許?你還要什麼?”

“袁車騎!”其中最看不慣的袁紹的張邈第一個抗聲而言。“豈不聞孟子有言,‘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不可笑百步’……用在此處,恰好應景。”

袁紹回過頭來,看到是濟北相鮑信,倒也不覺得奇怪,反而是依舊從容落座,然後方纔緩緩詢問:“濟北相總不會是在說我吧,還是在說陶恭祖他們?陶恭祖那些人我們如何管得到?”

“若只求一勝,早兩日便讓我弟張益德出馬了!”劉備昂然作答。“明日必斬華雄,兼下虎牢,方可一雪前恥!”

過了許久,曹操才第一個打破了沉默:“益德與于禁去斬華雄,我大概能懂,也大概猜到了玄德的計策,可誰去下虎牢?虎牢是這麼容易下的嗎?”

“自然是我親自去下!”劉備緩緩抽出腰中長劍,顧盼自若。“唯獨孟德兄務必要將樂文謙和其所部兩千人借我一用方可。”

—————我是經驗比你們豐富的分割線—————

“初平元年,關東聯軍起,共行討董,至虎牢,有都督華雄塞雄關以守,兼以驍勇,多敗聯軍。日久,諸侯擁軍十萬,唯置酒高歌,不敢言戰。紹自河內至,促軍往戰,五日連敗,益囧。將沮,備拔劍而起,自請一日斬華雄、破虎牢。軍中半爲驚悚,半壯其氣。”——《典略》.燕.裴松之注

PS:抱歉,睡着了,醒來後還感冒了……所幸碼完了。

(本章完)

第62章 臨陣(上)第159章 定策(下)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135章 何從第7章 激戰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97章 處置(中)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486章 新策聞故地第126章 速殺第140章 慷慨(上)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第120章 崩壞(中)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140章 慷慨(上)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174章 兵臨第398章 莫將生死較疏親第84章 檻車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117章 相邀第24章 緱氏山下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57章 歸家第157章 親厚第12章 請賞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378章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126章 速殺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37章 汝南買士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87章 表文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請來領獎!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109章 道旁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89章 移鎮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17章 歸家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82章 雞湯(下)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43章 僞書盜印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124章 待死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153章 無力(下)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80章 贈刀(8k)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188章 老雉望河嘆(補昨日)晚上別等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89章 移鎮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第24章 緱氏山下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165章 霧氣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17章 歸家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9章 戰後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