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轉運

淮安府沿海一帶自古就是著名的鹽場,由於大大小小的鹽場分佈於淮河故道入海口的南北,故名兩淮鹽場。

其中在淮河以北的叫淮北鹽場,在淮河以南的稱淮南鹽場。原先是淮南鹽場更加興盛,但黃河奪淮以後,帶來了大量的泥沙和淡水,迫使海岸線向東擴展,使淮南鹽區距海日遠,給鹽業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所以從元朝起,淮北鹽場就超過淮南鹽場,成爲兩淮主要的產鹽地。因爲鹽漕河在海州,所以淮北鹽場的中心也在海州。

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在海州設有轉運倉,每年接近百萬擔的淮鹽,由各處鹽場彙集至轉運倉。淮鹽轉運倉一共有兩個碼頭,一個海碼頭一個河碼頭,前者在海邊,負責海運;後者在鹽漕河上,負責漕運。

這次軍糧轉運,用的就是淮鹽轉運倉的海碼頭。因爲河碼頭在入海口內數裡,早已被凍的結結實實,根本開不進船去。所以軍糧船隻能在距離河道四里外的海碼頭上卸貨。

爲此,兩淮鹽場的官吏和鹽丁在大道上灑了兩天的水,硬是人造了一條四里長的冰道出來。

這樣冰車自鹽漕河上岸後,就能直接開到碼頭了。這樣就能用船上的木製桔槔吊車,直接把一包包糧食吊到冰車上了。

這都是裝船的時候便包好的。每十袋糧食用網兜包成一包,方便用桔槔吊上船。所以每一包正好是一千斤,一輛冰車裝上兩包就可以開走了。

所以卸船要比裝船快多了,三百條糧船全部卸完也就是兩天多……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排隊進港,等待卸貨上。

當十五號夜裡,朱楨率領最後一批車隊抵達碼頭時,前頭的第四隊剛剛滿載而去。最後六十條運糧船也緩緩靠上了碼頭。一切都配合的天衣無縫。

這也是朱楨爲什麼要讓車隊分作五隊,前後間隔兩天出發的原因。這樣時間上配合的剛剛好,效率遠比一股腦都擠到碼頭上高多了。

“六哥實在是太厲害了!”看到這一幕的老十一,佩服的五體投地。“都說古代留侯武侯運籌帷幄,調度有方,我看怕也比不了六哥。”

他可是全程觀摩了這次‘正月運糧行動’,整個行動橫跨北平、山東直隸三省八府,參與人數多達幾十萬,有多少環節需要對接,多少方面需要協調,多少人員需要調配?想想就讓人覺得恐怖。

但更讓人覺得恐怖的是,六哥居然把所有環節都對接的絲滑無比,所有方面都協調的同心合力,所有人員都調配的井井有條。這份能力就連他這種菜鳥都覺得可怕至極。

“呵呵,無他,唯手熟爾。”朱楨便笑道:“打日本徵雲南,我乾的都是軍需官的差事,一開始也是手忙腳亂,但幹着幹着手就熟了。”

“這可不是光熟練就行的。”十一搖頭道:“人都說衙門因循苟且,六哥卻能讓這麼多部門如臂使指,這是何等的威信?”

“哈哈,也是巧了。”朱楨笑道:“這次配合我的,不是老部下就是新朋友,沒有外人。大家都捧場纔能有這個效果,你說是吧師兄?”

他最後一句卻是跟前來拜見的韓宜可說的。

韓宜可已經年逾不惑,常年操勞奔波,讓他兩鬢有些斑白,原本白皙的皮膚也變成了古銅色。但穿着那身一品官袍,還是顯得過於年輕了。

他先規規矩矩的對三位殿下行禮,然後苦笑着對老六道:“初一那天,爲臣剛下了早朝,準備去給老師拜年,半道就被太子爺叫去,結果給我佈置了這麼個大活。”

說着他指了指自己的兩眼道:“看這黑眼圈,從初一到今天,我加起來沒睡十二個時辰。”“看不出來,你本來臉就黑。”朱楨大笑着開起了韓宜可玩笑。

知道兩人有話要說,十一便拉着十二去看吊車卸貨了。

韓宜可這才笑道:“王爺現在可真謹慎啊,太子爺說之前我啥都不知道。”

“我都不吃駱駝肉了,現在不謹慎不行啊。”朱楨苦笑着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道:“咱現在是大宗正,皇族表率,得帶頭講規矩啊。”

“王爺還是海政總理,海政衙門的正經一把手,提前跟下官打個招呼,讓我有個心理準備,也沒問題吧?”韓宜可道。

“話雖如此,要是讓我大哥看出你有心理準備,他會怎麼想?”朱楨淡淡道。

韓宜可一愣,以前王爺可絕不會說這種話。

朱楨點到即止,便又沉聲問道:“最近的大案,不會牽扯到你們吧?”

“正要跟王爺說這事。”韓宜可馬上不再操心,那些他不該操心的事。低聲道:“聽說吳庸和毛驤已經把戶部都察院掀了個底朝天,兩個衙門到現在還癱瘓着呢。據說他們對侍郎以下官員都用了刑,得到了好多口供,下一步會抓捕其他衙門的人。我們海政衙門肯定也跑不了。”

“那當然,你們是負責運糧的嘛。”朱楨點點頭:“你們不會也參與進去了吧?”

“絕對沒有!”韓宜可先矢口否認,又有些心虛道:“至少我絕對沒有。”

“你這話我怎麼聽着這麼害怕?”朱楨無語道:“看來海運司的屁股也不乾淨。”

總理海運衙門下設五個清吏司,其中總務司是負責庶務的,船舶司是負責造船的。市舶司負責海上貿易。

還有一個九州司,是負責日本事務的。說白了就是管日本金山銀山的。

再一個就是負責漕糧海運的海運司了。

其他四個清吏司都不沾漕糧,這次基本上沒什麼危險。但負責漕糧海運的海運司,可是深度參與其中,就連韓宜可也不敢保證,他們沒問題。

“下官已經命各司自查了,尤其對干係重大的海運司,直接派了楊士奇帶人進駐,徹查。”韓宜可向朱楨稟報道:“半個月來,真的查出了不少問題,小到吃拿卡要,大到在賬目上動手腳,以漂沒等理由誇大漕糧損耗,然後在海上倒賣給同夥……堪稱觸目驚心!”

第85章 親兄熱弟第107章 知道真相的三哥第985章 任重道遠第1042章 保留節目第1059章 王爺實在給太多第575章 科舉改制第284章 審訊第1213章 髡刑第206章 背後的原因令人暖心第474章 過火第567章 師父第407章 老六的戰爭第530章 投資考察團第1162章 學習六哥好榜樣第1092章 小場面第397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396章 該死的勝負欲第728章 不要內卷要外卷第30章 關門第518章 置換第595章 我們中間出了個叛徒第1134章 稟性難移第59章 馬皇后講價第745章 朱老闆的決心第820章 出征第259章 祖宗成法我來改第1277章 偷營第343章 重聚第1286章 僵局第714章 皇醫寺第921章 六下惠第1274章 有王之民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331章 金蓮院立功了第740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554章 迎黃冊第686章第1109章 決戰(中)第480章 收穫第662章 圖窮匕見第454章 王之沐浴,大開眼戒第437章 雙向奔赴第619章 這纔是人吃的飯第543章 綠茶仙子第1139章 衆人皆罪第136章 老三老四不三不四第500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209章 青梅竹馬有盡時第1137章 玩把大的第484章 曾泰離大譜第496章 同行是冤家第849章 更好的在後頭第806章 廢丞相第396章 該死的勝負欲第431章 打虎親兄弟第864章 海王瓷第611章 搖身一變第125章 太子罵爹第744章 驚天大改革第28章 爹,你咋慫了?第1120章 自覺第34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63章 朱雄英第844章 昨日重現第630章 橫豎都是錯第427章 漢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間第407章 老六的戰爭第770章 還得看胡相第669章 忍無可忍第1065章 千屯鎮雲南第563章 朱雄英第624章 提線傀儡第587章 規矩比宮裡都多第656章 軟禁第448章 胡相出館再也不來第735章 朱允炆第855章 叒見佐渡島第474章 過火第500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953章 抽籤第810章 可惡的老賊第981章 還有頭鐵的第134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第1358章 燕王的倔強第1021章 還得你去抱歉,有點卡文。第1013章 壩子第1307章 原來在這裡第1107章 首戰即決戰第394章 階下囚們第253章 超級辯辯辯第750章 和尚吃雞蛋,聰明無極限第1332章 朕也難第68章 徐達第117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19章 給老賊一巴掌第380章 死因與包圍第989章 虎蹲炮第1389章 朱老闆看着你呢第1367章 天地之間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