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朱老闆回鄉

第137章 朱老闆回鄉

洪武八年七月廿三,是洪武皇帝回鄉的日子。

這一天,中都城萬人空巷,鳳陽臨淮兩縣的百姓傾巢出動。那些瘋狂崇拜朱元璋的老鄉親就不說了,就是那些山西、江南來的移民,誰又不巴望着一睹這位土生土長的傳奇皇帝,那模樣到底是圓是扁的呢?

毫不誇張,這天起碼幾十萬百姓出來迎接洪武皇帝的聖駕,從中都城門一直到幾十裡外,官道兩邊都是烏泱泱,扶老攜幼的人羣。

鳳陽四衛的兩萬官兵,全都穿上了簇新的軍裝,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甲冑鮮明、軍容整齊的立在官道兩旁。

軍官們頭戴頂攢紅纓的鳳翅盔,按品級高低身穿金色或銀色的山文甲,腳踏着鋥亮的牛皮戰靴,手搭在腰間鯊皮刀鞘、金箍刀柄的佩刀上,更顯威風凜凜,令百姓不敢逼視。

卯時三刻,爲聖駕作前導的虎賁衛騎兵到了,全身甲冑的騎兵,操着高頭大馬,排着整齊的隊形,一列列從百姓眼前開過。

人們目瞪口呆的發現,連馬蹄的步點都整齊劃一,把新墊了黃土灑了水的官道,震得一顫一顫,也讓人們的心,不由自主跟着一震一顫。

虎賁騎兵過後,便是穿着同樣精美甲冑的金吾四衛官兵,他們沒有徑直開過,而是在鳳陽衛的警戒線內側列隊,設置第二條警戒線。

然後纔是威風凜凜、華麗無比的皇帝鹵簿儀仗。什麼龍旗十二面,分列左右;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後。

什麼虎豹各二,馴象六,分列左右。

什麼門旗、日旗、月旗等布旗六十四面;木、火、土、金、水五星旗,五嶽旗,熊旗,鸞旗及二十八宿旗,各六行,林林總總幾百面……

而且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執旗,四人執弓弩護衛。

隨後便是皇帝的五種車駕,也就是所謂的五輅,即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

五輅並行,朱元璋就在中間那輛玉輅上,即所謂的‘玉輦’。再配上車頂的黃傘蓋,即所謂的‘天子御玉輦,蔭華蓋’了。

至於後頭那些數不清的團扇、金瓜、金節、燭籠、青龍白虎幢、班劍、鐙杖等物皆校尉擎執,不必一一贅述。

老百姓哪能看懂這些五花八門、千種多樣的儀仗?一個個眼都看花了,卻都不捨得眨眼。這很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一次目睹皇帝儀仗的機會了。

~~

沈六娘也在人羣中,她卻不是來看熱鬧的。她是來告御狀的。

原本她對洪家兄弟還抱着些期待,畢竟救命恩人韓知縣說了,他們能幫自己。

可她跟着洪家班在鳳陽縣轉悠了一個月,還給他們演了一個月的潘金蓮,洪家班愣是沒敢進中都城半步。

顯然,他們是被洪灝洪基的遭遇嚇到了。

尤其知道請他們的是明教之後,哥幾個不想再惹麻煩的心情,她完全可以理解,也從沒怪過他們。

但這五個貨回臨淮後就杳無音訊,她還去金橋坎找了一次,發現他們招呼都不打,就已經搬家了。問張虎張虎也不說,她就難免失望了。

這時正好得知洪武皇帝要返鄉,於是她決定自己來。

眼看着聖駕到了眼前,沈六娘忽然衝出了人羣,趁着鳳陽中衛的士兵沒反應過來,迅速突破了第一道防線。

然而當她想趁勢衝過第二道警戒線時,忽然被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按在地上,然後用牀大棉被一蓋一卷,繩子一捆,便讓她動彈不得,也發不出聲,無聲無息就被拖走了……

整套動作行雲流水,從沈六娘衝出來到被捲起來帶走,攏共不超過五息時間。

人羣對此毫無波瀾,哪怕近在咫尺的老百姓,都沒看清楚她是幹啥的,還以爲是個瘋子呢……

沈六娘消失的地方,卻落下了一方寫着血紅冤字的白布。

處理現場的金吾左衛官兵趕緊撿起來,交給自己的指揮使。

金吾左衛指揮使叫李祺,是李善長的長子……

他身爲韓國公長子,自然愛惜羽毛,所以看也不看,便將白布交給一旁的丁斌。輕聲笑道:“看來你們在鳳陽太安逸了,反應慢了不少啊。”

“哼,咱們換換位置都一樣。”丁斌接過那血字白布,展開一看,又塞回給李祺道:

“是你堂弟家的逃奴,你們哥倆看着辦。”

“說的好像咱們不是哥倆似的。”李祺只好接過來,塞入袖中,若無其事。

“我跟伱是,但他不是。”丁斌又哼一聲,似乎很瞧不上韓國公的大侄子。

~~

在千乘萬騎簇擁下的朱元璋,根本看不到這一小小插曲。

他穿着龍袍,立在御輦上,滿面春風,頻繁向父老鄉親們招手。

父老鄉親們也紛紛報以山呼萬歲聲,一陣又一陣。連綿不絕的萬歲聲中,百姓望塵拜舞,虔誠跪拜着大明王朝的締造者。

李善長一身隆重的朝服,被恩准登上了御輦。他收斂了所有的傲氣和霸氣,畢恭畢敬侍立在朱元璋身側,小心給皇帝捧哏。

就像他過去二十年乾的那樣。

“每次回鄉,老家都大變樣。這次回來,又跟洪武四年那回大不一樣了,真有個一國之都的架勢了。”朱元璋一邊跟鄉親招手,一邊感慨道:“老李你居功甚偉啊。”

“上位謬讚了。鳳陽能日新月異,全賴上位皇恩浩蕩,澤被蒼生啊。”李善長謙虛笑道:

“上位這些年,攏共返鄉三回。頭一回是龍鳳十二年四月,建國前夕爲先帝后改葬皇陵之時。第二回是洪武四年二月,爲的是審定中都規制佈局方案。老臣就算有些微苦勞,也只是在第二回之後,萬不敢貪天之功。”

“哦,哈哈哈哈!”朱元璋不禁捧腹大笑,攬着李善長的肩膀道:“你個老李,怎麼還是這麼會說話?怪不得咱最喜歡你!”

“老臣也最喜歡上位了。”李善長憨厚笑着,不嫌肉麻道:“這些年見不着上位,老臣真是吃不香睡不好,害了相思病一樣。”

“哈哈哈!會說話你就多說幾句。”朱元璋看着右手邊的圜丘,忽然想起什麼,又是一陣大笑道:“要是劉先生有你一半會說話,咱也不會看着他就煩。”

“呵呵,劉先生是神仙,老臣是凡人。”李善長的心卻一縮。

ps.第四更,20500訂加更。

(本章完)

第899章 撞了南牆得回頭第1068章 俞總旗的煩惱第298章 什麼是開國之君?第101章 導演,我也想演戲第714章 皇醫寺第330章 太子第634章 男人,不止一面第1098章 思倫發第632章 千古艱難惟一死第646章 另外三件事兒第852章 打擊倭寇,人人有責第196章 社牛王爺第264章 書呆子第557章 朱元璋訓子第938章 願賭就得服輸第553章 再見,南昌第166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870章 有馬比無馬強第195章 你叫我小師叔?第309章 臥龍鳳雛第559章 王的夢想第429章 無路可逃第1044章 真好喝第557章 朱元璋訓子第782章 大將軍第265章 聽牆根第336章 雙向奔赴第445章 犒賞宴第508章 遺物第1199章 孔孟之後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796章 三天不打第231章 君權相權,你站哪邊?第1248章 岳父出手第50章 計劃通第1078章 開解第1111章 圓方陣第950章 欲去還留第905章 記吃不記打第572章 貞沒了第1107章 首戰即決戰第1231章 五哥駕到第520章 丐幫大會第330章 太子第1370章 得意忘形第547章 私教之爭第143章 月黑風高夜(求月票)第1135章 會館第893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185章 治好了第761章 衍聖公橫刀立馬第737章 求錘得錘第368章 萬事開頭難第842章 堵船第1277章 偷營第1295章 關鍵第659章 地下有知第260章 去高麗第899章 撞了南牆得回頭第392章 空手套白狼第1192章 到底啥意思第272章 又見耽羅第241章 空耳天后第367章 胡相高見第400章 二蛋第1268章 誰跑誰是狗第1042章 保留節目第831章 哈哈士奇說得對第623章 司業的溫柔第729章 高手過招第813章 救救宋太史第1096章 頂不住了第342章 援兵(上一章序號錯了,應該是340,第338章 小馬哥第194章 到底誰是學生?第580章 你是真的勇士第800章 躺平仙人第249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1038章 蘿蔔開會第840章 求援第1231章 五哥駕到第1340章 天燈第513章 未曾設想的可能第442章 勝負第1178章 仙藥第182章 朱老闆的第一刀第1211章 朕也難第877章 林方伯第797章 老賊第1184章 又瘋一個第1243章 人人自危第943章 攻城第767章 太子爺的光輝暖人心第341章 殺一人者爲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爲十第505章 來龍去脈第158章 算總賬(求月票)第1241章 轉運第594章 秦淮河車神第202章 老朋友們第821章 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