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重聚與祭祖

第149章 重聚與祭祖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禮記》

子時一過,禮部、太常寺還有常駐皇陵的官員、陵戶便輕手輕腳的忙碌開了。譬如在祾恩殿各陳設牲犢酒醴、香燭制帛等物;在方澤壇擺設祭壇、靈幡、法器、牌位……

總之請神的請神,擺桌的擺桌,列隊的列隊,無聲無息爲皇帝祭祀做着準備。

朱元璋父子也早早在北壝門外的金殿中等候了。

卯時,太常卿便進來請道:“皇上,吉時快到了,請和殿下移駕方澤壇吧。”

朱元璋卻紋絲不動道:“不急,再等等。”

“是。”太常卿哪敢廢話,只好躡手躡腳退下,在外頭等待。

外頭天光亮起時,見金殿內還無動靜,他實在等不下去,只好硬着頭皮再次進去相請。

“皇上,吉時已到,再不移駕怕要耽誤祭祀了。”

“不急,再等等。”朱元璋卻依然不起身。

“父皇,時間確實不早了。”朱標也幫着勸道。

“耽誤一會兒沒事兒,咱家裡人還沒到齊呢。”朱元璋攏一攏寬大的青色袍袖道:“你爺奶肯定也想多見幾個孫子。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生氣呢?”

“父皇是說?!”還矇在鼓裡的太子一下站起來。

“嗯。”朱元璋高深莫測的一笑道:“他們應該快到了。”

“你不早說!”朱標話沒說完,轉頭提着袍子跑出去。

“早說了就是這結果。”看着兒子消失在殿門口,朱元璋苦笑道:“一個人坐這兒,很悶的。”

~~

朱標一口氣跑出皇城,過去金水橋,又跑上長長的神道,便看到遠處櫺星門下,走進來五個穿着祭服的親王,不是他五個弟弟又是誰?

“老……”朱標想要大聲叫他們,卻喉頭顫抖,怎麼也發不出聲來。

“大哥!”五個弟弟也看到了太子,馬上撒腿狂奔過來。

暌違大半年的兄弟們,終於在神道中央,三十對石像生的見證下,終於重聚了。

“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朱標盡全力伸長了胳膊,想把弟弟們都抱在懷裡。

“大哥,嗚嗚……我們想死你了……”兄弟六個抱成一團,痛哭失聲。

遠處金水橋上,朱元璋擦了擦眼角,回頭看看自己父母的大墳頭,咧嘴笑道:“爹,娘,高興吧?咱老朱家又人丁興旺了。”

說完便轉身吩咐道:“讓他們趕緊過來,誤了吉時,他們爺奶會怪罪的。”

“喏。”太常卿恭聲應下,心說麻痹……

~~

初秋風颯颯,皇陵祭無聲。

卯時三刻,皇家祭祖大典正式開始。

陪祭百官皆着青袍,在方澤壇前整齊列隊。儀式莊嚴,沒有奏樂。

儀式開始,典儀官唱:“執事官各司其事。”

內贊官唱:“位。”

朱元璋便神情肅穆的登上祭壇。

太子落後他一個身位。

在太子身後,是秦王、晉王、燕王、吳王、楚王。

再往後,纔是韓國公率領的勳貴公卿,文武百官……

各就各位後,內贊官唱:“上香。”

朱元璋便至香案前,擔任執事官的中山侯湯和捧上香盒,請皇帝三上香。

完畢,內贊官唱:“行四拜禮。”

朱元璋便退後半步,在御案前,對着父母的陵寢,緩緩行四拜叩頭之禮。

衆皇子和所有陪祭官也跟着行四拜叩頭禮。

起身後,內贊官唱:“奠帛。”

執事官便捧帛至御案前,然後跪奉給朱元璋,朱元璋接帛獻於御案。

內贊官唱:“行初獻禮。”

朱元璋又行叩拜禮,同時所有陪祭官也行叩拜禮。

內贊官唱:“讀祝。”

由讀祝官跪讀祝文,朱元璋及陪祭官都跪聽。

“維洪武八年孝子皇帝朱元璋,敢昭告於皇考仁祖淳皇帝聖靈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旁徨,俄爾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閤家守喪。

“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

“既葬之後,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計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值天無雨,遺蝗騰翔,里人缺食,草木爲糧。

“予亦何有,心驚若狂,乃與兄計,如何是常?兄雲去此,各度凶荒。兄爲我哭,我爲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兄弟異路,哀慟遙蒼。

“汪氏老母,爲我籌量,遣子相送,備醴馨香,空門禮佛,出入僧房。居未兩月,寺主封倉,衆各爲計,雲水飄颺。

“我何作爲,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侶影相將,朝突炊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趍蹌,仰窮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淒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佒佯……”

聽到這兒,朱樉朱朱棣朱橚朱楨幾個,已經哭成了淚人。這些原是哥幾個早就耳熟能詳的事蹟,但經過了這一年在鳳陽的風風雨雨,他們終於真真切切體會到了父皇當年的艱難絕望,也明白了父皇爲什麼要折騰他們。

尤其是老六,聽到‘朝突炊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趍蹌’,簡直快哭抽抽過去。沒要過飯的人,體會不到這裡的心酸啊……

“……思往昔之艱難,痛今朝之音容杳絕。三十二年罔極之恩,何從以報?謹獻牲醴於陵下,伏惟昭鑑。”

讀完祝文,內贊官唱:“俯、伏、興、平身。”

君臣皆行此大禮。

然後,再由太子行亞獻禮、韓國公行終獻禮。皆同初獻禮,但不奠帛、不讀祝。

三獻禮完畢。內贊官唱:“四拜。”

君臣又行四拜叩頭之禮。

拜畢。典儀官唱:“讀祝官捧祝、進帛。”

讀祝官捧祝,執事官捧帛,至御案前燎爐焚燒,禮成。

~~

祭祀完畢後,禮部官員帶着七名陵戶,挑來了七擔取自陵區之外、土質潔淨、顏色純正的黃土。

朱元璋要給父母墳頭培土。

太常寺官員將護履跪獻給皇帝、太子、秦王、晉王、燕王、吳王和楚王。

所謂護履,就是一種特製的鞋。用黃布做成,輕便柔軟,走起路來輕巧無聲這樣,登方城,上寶頂時,不會驚擾長眠於地宮裡的祖先。

皇帝去鞋、除襪,穿上護履,挑起了土筐。

太子也穿上護履,挑起了土筐,跟在父皇后面,緩緩而上。

然後是五位親王……

登上寶頂,到敷土處,朱元璋和兒子們舉筐將土倒在寶頂上,然後用手虔誠的拍實。

朱五四夫婦泉下有知的話,當是很欣慰的。

ps.第一更。

(本章完)

第1190章 青州有齊王第851章 火併天守閣第380章 死因與包圍第971章 陳兵第1054章 攤牌了第429章 無路可逃第931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433章 殿下出徵第966章 習慣了第129章 秦王鼻息正雷鳴,萬狀千聲驚不得第1054章 攤牌了第526章 鐵拳之下,勢如破竹第332章 喜相逢第883章 抄家第551章 等你第1202章 聖教至寶第281章 上墳與挖墳第207章 錦衣衛第909章 所謂老賊第458章 糧票危機第328章 大捷第1046章 最有力的震懾第782章 大將軍第1300章 王之怒第732章 一動不動是兲第511章 王氏有好女第1192章 到底啥意思第1077章 勢不兩立第888章 敬酒不吃第1402章 拉出去砍了第974章 兵敗如山倒第1101章 一個打十個,怎麼贏?第742章 距離不是問題?距離很是問題第23章 爸,我回來了!第36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927章 你聽說過孔明燈嗎第571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129章 秦王鼻息正雷鳴,萬狀千聲驚不得第588章 飯難吃第534章 扯皮第719章 永嘉侯與東莞伯第1114章 兵敗如山倒第726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第371章 我太難了第479章 隱情第1206章 地獄無門自來投第1027章 不白乾第1304章 誰先繃不住第405章 敗軍之將第619章 這纔是人吃的飯第293章 爸爸之戰第1186章 善後事宜第218章 兒子們的禮物第24章 眼睛是會騙人的第241章 空耳天后第1205章 單刀直入第1013章 壩子第321章 六大海商第415章 貼加官第535章 逛第763章 李仕魯擲笏第1300章 王之怒第262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308章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第771章 天助我也第460章 高,實在是高!第1238章 山東父老真熱情第460章 高,實在是高!第160章 架火燒自己第180章 朱老闆的老闆第490章 你究竟有多少小秘密第833章 見鬼了第236章 營銷仙人第1126章 開考第177章 帝王術第877章 林方伯第264章 書呆子第17章 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第694章 胡德和驢都嚇到了第890章 專業對口第462章 王府建在哪兒?第318章 異想天開第1184章 又瘋一個第147章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第1208章 助你平安第397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135章 我自狂歌踏浪去第407章 老六的戰爭第489章 楚王來了第611章 搖身一變第843章 海峽之戰第811章 手下留情第366章 太子監國第37章 皇長孫第975章 急救所第1174章 魯王檀第358章 法海哥哥的金山寺第1104章 至此已成英雄!第112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612章 大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