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祖宗成法我來改

老六跟老劉一直在琢磨着,到底該怎麼救大明?

有人可能會覺得,兩百多年後的事情,他們鞭長莫及,有心也操不了那麼遠。

但其實是能管得着的,因爲四個字——祖宗成法。

大明的士大夫就是用這是四個字,把後世的皇帝逼尿了的。嗣君們只能在洪武皇帝定下的規矩中,帶着鐐銬起舞,難以越雷池半步。

最簡單的例子還是四個字——免死鐵券。

這玩意兒在朱老闆這,說不好使就不好使,完全沒有保命效果。

但到了後世皇帝那就牛逼了,它是真能免死。憑着這玩意兒,兩百多年間,勳貴們的不肖子孫胡作非爲,就真沒被砍過頭。

因爲這玩意兒是皇帝祖宗發的。後世的皇帝不能公然違背祖宗的意志,那是他權力來源,統治的合法性所在。誰敢開這種玩笑?

偏生朱老闆又是個設定狂,給他的子孫、臣民、朝廷、軍隊,定下了無數的條條框框。毫不誇張的說,大明之後兩百多年,基本就是在他定下的框架中運行。

這套祖宗成法不能說不成功,因爲它讓大明平穩運轉了兩百多年。但糟糕也是真糟糕,大明日後的各種弊端,乃至亡國的原因,基本也都來源自於此。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用在大明和這套祖宗成法上,實在合適不過了。

而現在,朱老闆還沒寫他的《皇明祖訓》,祖宗成法還沒形成呢。這時候設法推動朱老闆,制定更合理的法律制度,廢除那些貽害無窮的弊政,讓祖宗成法變得更合理,就是師徒倆眼下最該做的事情。

~~

“當然是讓戶部真正的掌管全國錢糧收支了。”於是,老六便不假思索道:“各州縣的稅收要如數上繳朝廷,由中央統一分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不許坐收坐支了。”

“這需要很大的動作啊……”太子沉吟半晌,苦笑道:“這已經超出我的能力範圍了,而父皇,一直很得意他制定的這套就近供給、不擾百姓的體例呢。他老人家認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

“其實是有法子的。我養過牛我知道,你順着它來,它就聽你的。”朱楨給朱標出主意道。

“臭小子,怎麼說父皇呢?他跟牛一樣啊?”太子敲他腦袋一下,說完自己也笑了。“好像還真差不多。好吧,你繼續說。”

“父皇廢行省、權分三司,說白了還是爲了加強中央集權,對吧?”老六便問道。

“對。”太子點頭。

“那任何將財權向中央集中的法子,父皇都不會反感吧?”老六又問道。

“嗯。”太子繼續點頭。“不會的。”

“那爲什麼不趁這次地方權力重組,向地方派出戶部官員,直接接管地方的官倉官庫呢?”老六接着道:

“當然,直接接管縣一級的倉儲太不現實,可以先折中一下,把稅糧從縣裡解送到省裡嘛,這樣戶部只需要派出十二個工作組,就可以實現中央直接管理各省的倉儲。”

“嗯。”太子眼前一亮,追問道:“伱方纔說,收支兩條線。現在收我知道了,又該如何支出呢?”

“奏銷制。”老六沉聲道:“父皇不是設立了布政使司,管理各省的財政嗎?正好由他們集中向戶部進行奏銷。”

“奏銷?”太子感覺自己像是個小學生,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就是向朝廷奏報開支,由朝廷審覈後,從各省賬目中,註銷掉相應的數額。”朱楨解釋道:

“日常開銷可以按年度奏銷,年初預算,年底決算即可。若有戰事或者大工,亦可隨事奏銷,這樣並不麻煩,便可以掌握各省的實際財政狀況,進而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保持國家整體財政的平衡。”

“若能奏效,那各省財權也爲朝廷掌控,”太子怦然心動道:“朝廷能調動的財力,怕是要十倍於眼下!”

“沒錯。”朱楨笑眯眯的問道:“大哥覺得,這對父皇的誘惑大嗎?”

“大,太大了。”太子重重點頭道:“而且在現有的制度上改進即可,不必推倒重來!父皇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那當然。”朱楨笑着點頭。

明朝的財政收入本來是不少的,尤其是隆慶開關以後,天下三分之二的白銀涌入大明,可惜一直無法爲中央所用,三大徵掏空了國庫後,直接沒錢打建奴。

就是因爲沒有一套統一的財政制度,朝廷沒法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只能一味的壓榨北方農民,結果被農民起義推翻。

其實朱楨這套奏銷法,就是崇禎末年被逼出來的。這一套如果搞起來,就能建立統一的財政制度,朝廷想用多少,就有多少錢,砸都能砸死野豬皮。

可惜那時候國家機器已經爛透了,這套制度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大明就噶了。結果便宜了滿清,讓他們能用極少的人口,統治偌大的中國……

無論如何,建立統一的財政制度,都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奏銷法至少比他爹那套近似於無的財政制度,至少先進兩百年,而且不會水土不服。

所以朱楨打着劉伯溫的旗號,向大哥大力推薦。

~~

哥倆又就此聊了很久,直到後宮快關門,太子才依依不捨送他回去。

“日後有空就來多聊聊,等聊透徹了,咱哥倆一起跟父皇稟報。”朱標親熱的拉着他的手道。

“呃,還是大哥自己跟父皇說吧。”朱楨很有自知之明道:“我跟父皇犯相,說着說着非捱揍不可,不如大哥自己說。”

“唉,父皇嘴上不說,其實很欣賞你的。”朱標嘆口氣,想摸摸他的頭,發現弟弟已經到自己肩膀了,再摸頭已經不合適了。便改爲拍了拍他的肩道:

“老六,你真是長大了,長進太多了,大哥都迫不及待等你學成出徒了。”

說着他壓低聲音道:“父皇準備讓我處理國政,大哥我心裡真沒底啊。若有你幫忙,我心裡就踏實多了。”

“大哥,別報太大希望,我就是嘴炮。真幹活怕是隻會給你添亂的。”朱楨就很有自知之明。

“沒事,我要學,你也要學嘛。以你的聰明肯定能學會的。”太子信心滿滿道。

第839章 筆談第718章 真的勇士第1210章 求情第816章 似是故人來第976章 勢如破竹第1138章 殿試第606章 再不來了第767章 太子爺的光輝暖人心第1242章 結果還是本王的事兒第1333章 不要過來第318章 異想天開第6章 另一個選擇第218章 兒子們的禮物第738章 國子大學第530章 投資考察團第924章 贏家通吃第720章 王之應援第250章 老憤青第127章 脫胎換骨的兄弟們第924章 贏家通吃第484章 曾泰離大譜第428章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第627章 真相第1275章 思維定式第735章 朱允炆第771章 天助我也第145章 少年初現王者風第1103章 刀廝郎之死第1347章 上下齊心第254章 反殺第194章 到底誰是學生?第607章 攜美夜遊第996章 瘴癘第276章 沒什麼好選的第1065章 千屯鎮雲南第1252章 又讓老子當壞人第1031章 重擔第894章 宅男將軍第521章 天下無丐第93章 鐵鍋豆腐肉燉魚第611章 搖身一變第574章 恐怖降臨第131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851章 火併天守閣第1157章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第1063章 王爺的主義第1348章 一看就是親爹第356章 無視第819章 再見了,四哥第8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141章 理直氣壯第1382章 求情第394章 階下囚們第375章 楚王繞柱跑第190章 遲來的父愛第1064章 雲南有好鹽第396章 該死的勝負欲第906章 打死就記住了第1387章 拿人第12章 達定妃的定力第358章 法海哥哥的金山寺第240章 新年第252章 審案日第1084章 回京第353章 還得問專家第754章 成熟第734章 有鬼第1252章 又讓老子當壞人第193章 這很合理吧?第24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1062章第1233章 洪武十九年第1131章 南院放榜第1200章 誰是老大第1202章 聖教至寶第599章 四哥的家庭矛盾第412章 又見寶船廠,爲什麼要說又?第399章 真能用第1262章 守門第784章 徐仁杰第1228章 熊二真聰明第358章 法海哥哥的金山寺第252章 審案日第679章 又鳥第393章 機會第268章 使團第1198章 衍聖公,但是新的第327章 宿命第1096章 頂不住了第1200章 誰是老大第790章 一物降一物第750章 和尚吃雞蛋,聰明無極限第373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092章 小場面第960章 人心散了第419章 側舷向敵第553章 再見,南昌第873章 法場第1062章第1354章 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