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靖海三策

第311章 靖海三策

封舟上,聽楚王殿下道出‘汪大淵’這個名字,那汪家父子齊齊瞳孔一縮。

“殿,殿下怎麼知道……汪大淵的?”汪德福瞠目結舌問道。

“我就是知道。”朱楨道出一句口頭禪,然後笑道:“其實是本王師父看過你的《島夷志》,對你非常推崇。你一說自己去過非洲,本王就一下想起伱來了。”

“殿下的師父是?”

“家師劉伯溫。”朱楨便自豪道。

“原來是青田先生!”汪德福露出恍然之色,然後跪地謝罪道:“殿下恕罪,小老兒確實是汪大淵,汪德福是我在海外的化名。”

“你爲啥用化名呢?”朱楨問道。

“唉,這……”汪大淵羞赧道:“一來,在海外雲詭波譎,很容易招惹仇家,所以海商們一般都有很多的化名。二來,老朽本系南昌人士,家中本是書香門第,家父對我寄予厚望。故取《論語》中‘煥乎其有文章’中,‘煥章’二字爲我表字。老朽卻不務正業,漂泊海上,不想讓先考失望,故而用了化名。”

“哎,汪先生此言差矣。”朱楨卻大搖其頭道:“你的航海事業可是光宗耀祖的,日後你一定最有名的姓汪的……之一。”

“託殿下吉言了。”汪大淵眼圈有些溼潤,他雖然一把年紀,卻也需要有人認同啊!“青田先生真的很推崇小老兒麼?”

畢竟在讀書人眼中,下洋出海的都是利慾薰心的亡命之徒。

“那當然,本王還能騙你不成。”朱楨眼都不眨的‘假劉基言’道:“我師父常說,元朝百般不好,但擁抱大海的心胸是值得學習的。未來大明要想永遠富強,就要學習宋元大搞海外貿易,所以像汪先生這樣卓越的航海家,就是大明最寶貴的財富。”

“青田先生……真這麼說麼?”汪大淵的眼淚奪眶而出。

“當然是真的啦。”朱楨點點頭道:“不信的話,就跟本王一起回南京,當面問問他就是。”

“不不,小老兒信了,絕對相信。”汪大淵垂淚道:“我只是以爲朝中諸公都支持海禁呢,沒想到還有青田先生,是支持開海的。”

“你不要沮喪,如今朝廷暫時海禁,是爲了消滅倭寇,待到海上平靜了,還是會重開市舶司的。”朱楨雖明知道不是這回事兒,依然安慰他道。

“原來如此。”汪大淵點點頭,鼓起勇氣道:“可恕小老兒直言,朝廷越是海禁,倭寇就越是猖獗。”

“我知道,越是海禁,走私的獲利就越豐厚,所謂‘倭寇’自然就壯大。”朱楨瞭然的點點頭。

“正是如此……”汪大淵震驚的看着這位少年殿下,不禁讚歎道:“真是名師出高徒啊,殿下一語就道破天機。”

“呵呵,那是。”朱楨矜持一笑,心說這些事兒上,我纔是我老師的老師好麼。

“不過呢,現在朝中也是有些保守的聲音,在不停鼓吹全面海禁。”朱楨又嘆口氣,半真半假道:“我父皇也是搖擺不定,所以派本王來海上瞧瞧……”

“這樣啊。”汪大淵自以爲明白,堂堂親王爲何在海上出現了。

“本王希望回去後,能拿出個方略來,說服父皇不要海禁,不知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朱楨虛心求教道。

“容老朽想想。”汪大淵早胸有成竹,略一思索便道:“以老朽愚見,可有三策。”

“哦?”朱楨大喜道:“先生請講。”

“一是,主動出擊,倭寇來自海上。如若只在陸上防守,就太被動了。所以應該組建強大的水師出洋、剿滅賊船、搗毀賊巢,禦敵於國門之外,方可保國境平安。”

“說得好!”朱楨拊掌大讚道:“海防海防,必防之於海,先生見識高明!”

“二是,斷其根源。其實倭寇一直都有,但在之前並沒有那麼強的破壞力。是自從張士誠、方國珍的舊部,還有江浙土豪逃亡出海後與倭寇聯手,倭患的危害才一下子嚴重起來。”

“嗯。”朱楨點點頭。

“對此,可以剿撫結合、雙管齊下。在堅決剿滅罪大惡極的倭寇團伙的同時,派出使者招安願意歸順者,還可將其編爲水師,攻打其餘倭寇。”

“此外,倭寇來自日本,如果我們能讓日本的朝廷禁止他們的人出海爲寇,嚴厲打擊倭寇,倭患自然就會如釜底抽薪,日漸消弭。”汪大淵接着道。

“但是聽說,那日本國對我們很不友好啊。”朱楨搖頭道:“國初時,他們還殺了我們的使者。”

老六說的是朱老闆剛登基時,下詔書命周邊的藩屬國向大明稱臣。什麼高麗、安南、占城之類都很快遣使前來稱臣納貢。唯獨日本曾僥倖擊退蒙元兩次入侵,所以自認爲可以與天朝平起平坐,於是理都不理。

這讓朱老闆很生氣。加之沿海鬧起了嚴重的倭患,讓朱老闆認爲這都是日本造成的。便又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詔書,像老子訓兒子一樣,把日本天皇訓斥了一番,說什麼:

‘如臣則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朕當命舟師,假報帆諸島,縛其王。’

你要是願意臣服,就趕緊來奉表稱臣;不願意就趕緊厲兵秣馬,等着咱派水師到島上把你抓起來。

這話太霸道了,氣壞了日本的懷良親王,就把使者給殺了……

那懷良親王還回了朱老闆一封信:

‘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

得知使者遇害,又看到那封嘲諷拉滿的信,朱元璋自然異常氣憤,準備發兵攻打日本。

但劉伯溫以元朝攻日,兩次鎩羽而歸的例子,勸諫朱元璋攻日一定要謹慎。而且當時王保保還活着,四川、雲南都沒平定,怎麼能跑去海上打日本呢?

朱老闆是什麼檔次的軍事家?冷靜下來之後,也意識到眼下顯然不是攻打日本的時候。這才憤憤作罷。

“其實,那是因爲我們的使者找錯人了。”汪大淵淡淡一笑道:“日本國現在類似我國南北朝,有兩個天皇,兩個政權。使者出使的南朝政權,正是倭寇的後臺,自然不會有好結果了。

“不妨再找北朝政權看看,只要能削弱南朝政權,他們一定很樂意的。”

(本章完)

第1338章 初生牛犢第70章 朱氏養成計劃第1132章 無獨有偶第743章 胡相的轉變第906章 打死就記住了第634章 男人,不止一面第322章 太極第1110章 決戰(下)第1176章 小太監立大功第1184章 又瘋一個第174章 又一個討飯和尚第693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924章 贏家通吃第401章 捲起來第1099章 王之決斷第1386章 重操舊業第78章 變形計第1252章 又讓老子當壞人第473章 攢勁的節目第1233章 洪武十九年第732章 一動不動是兲第161章 尋牛記第821章 第一站第1231章 五哥駕到第396章 該死的勝負欲第525章 俊傑第300章 神機妙算楚裝王第934章 後浪推前浪第1328章 天女散花第251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636章 困獸猶鬥第792章 最後一夜第506章 跟着我,沒錯的第776章 既怕兄弟過得苦第812章 宋濂有個好學生第820章 出征第1011章 蜜月第690章 什麼,黑手竟是我?第51章 差生的愛第421章 皇家禮炮第1072章 生活的滋味四天四十更,繼續求月票啊!第57章 破案了第1215章 安丘城的賈隊長第631章 潛夫哥的豬隊友第1230章 誰也別想白吃六王爺的飯第221章 莊周曉夢迷蝴蝶第537章 王之威懾第843章 海峽之戰第1229章 計劃通第406章 灰太狼精神第197章 王與將軍擼熊貓第205章 劉伯溫聽了都直搖頭第165章 史上最高規格秋收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916章 楚王的人選第609章 如朕親臨第1288章 平平無奇第249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1326章 宿敵第906章 打死就記住了第42章 正旦節第124章 加入我們,走上人生巔峰第586章 東陽馬生第1164章 啓程北上第1232章 不要讓雲長比下去第645章 辭舊迎新第535章 逛第534章 扯皮第264章 書呆子第924章 贏家通吃第1139章 衆人皆罪第744章 驚天大改革第63章 上架感言第771章 天助我也第812章 宋濂有個好學生第1192章 到底啥意思今天有點卡文第383章 都是演員第1118章 泥首禮第1372章 定國公第761章 衍聖公橫刀立馬第852章 打擊倭寇,人人有責第1237章 朱老六又回來了第794章 雖遠必誅第337章 約法三章第229章 兩場婚事一座宅子第953章 抽籤第849章 更好的在後頭第147章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第1150章 經常上吊的朋友都知道第830章 還有更好的選擇第815章 又斷一條腿第493章 魏武遺風第1173章 三寶流浪記第368章 萬事開頭難第787章 賭國運第442章 勝負第241章 空耳天后第1099章 王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