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咱就相信秦王的判斷

葉伯巨主張的是什麼?分封太奢!要限制藩王權力,分割他們的封地,剝奪他們的軍隊,防止他們尾大不掉,威脅到皇權。

哥幾個纔剛從前線回來,還以爲會被當成英雄歡迎呢,沒想到成了朝野公敵,甚至還有人串通賊兵伏擊他們,他們當然覺着委屈了。

“武將怕我們把軍權搶去也就罷了。”老三也憤懣道:“那些文官又爲什麼要對付我們?”

“防止什麼七王之亂、八王之亂唄。”老六聳聳肩膀,繼續涮他的駱駝肉。

“西漢有七王之亂不好,那東漢讓宦官外戚權臣輪流專權就好了?出了董卓曹操就好了?”老三猛喝一杯燒酒,胡亂擦嘴道:“西晉有八王之亂不好,那世家大族輪流坐莊的東晉就好了?出了桓溫桓玄之流就好了?”

“這不明擺着麼。”老四冷笑道:“他們當不了七王八王,但當權臣還是有希望的。”

朱楨一邊點頭,一邊不停炫肉,轉眼就清空了一盤。

“大哥怎麼說?”這時老三忽然問道。

“三哥,你就別擔心大哥了。”朱楨嚥下口中肉,揪起帕子擦擦嘴道:“他不會猜忌我們的,更不會允許旁人欺負我們。”

“那肯定。”老三點點頭,失笑道:“我就怕他身邊那些人胡說八道多了,讓大哥和咱們生分了。”

“那,不可能的!”二哥斷然道:“俺,保證!”

“好,咱就相信老二的判斷!”朱棣一拍桌子,端起酒碗道:“幹!”

“幹!”哥幾個碰一杯,終於體會到了憂讒畏譏的滋味。

老三飲盡杯中酒,捻着空酒盅,不禁感慨道:“我從前看史書,常見歷朝歷代的皇子,都活得憋屈無比。要麼捧着卵子過河,戰戰兢兢;要麼就花天酒地,得過且過;要麼就口蜜腹劍、處心積慮,把父皇兄弟當成敵人算計。

“我看着都替他們心累,同時又慶幸無比,咱們家不是那樣的……”說着他眼角噙着淚花道:“現在才知道,那些帝王家原來也不是那樣的,是被逼着變成那樣的。”

“別胡說!”老四瞪老三一眼道:“我們家永遠不會變成那樣的,有父皇,有大哥在,我們啥也不用瞎想!”

“你那是把難題都拋給大哥!”老三搖晃手指道:“我不會的,我會主動替父兄分憂——回京後,我就上書父皇,要求把封地換到遼東去,這下總行了吧?”

“你那是賭氣,料定了父皇不會答應的。”朱棣悶聲道:“再說我封地在北平,伱去遼東什麼意思?給我鎮守關外麼?”

“我會求父皇,把你封去漠北的。”老三沒好氣道。

“其實三哥說得有道理。”這時老六終於吃了個七分飽,擱下筷子道:“我們的封地位置,有些不妥啊。”

“就說我吧,我的封地在武昌,手裡除了三護衛外,按說將來整個湖廣的軍隊,都歸我節制。”朱楨淡淡道:“父皇、大哥當然不會猜忌我,可未來大侄子呢?會不會擔心我或者我兒子?擔心楚王會率兵順江而下,進逼南京?”

這番話讓哥幾個一下子醒了酒,尤其是老三老四這種聰明絕頂之輩,頓時明白這幾乎是必然的。

“換位思考一下,真不怨人家,咱們的身份、權力、軍隊、位置,都太有嫌疑了。”老六擡出自己的神主牌道:

“我師父也說,未來的皇帝肯定會忌憚藩王,所以將來一定會削藩,而削藩一旦開始,所有人都沒有退路了。”

頓一下,他緩慢而沉重道:“到那時,天家就是修羅場,不會有例外的。”

“……”聽劉伯溫也說這種話,哥幾個的臉色登時難看了數倍。

如果說,原先還只是發發牢騷,現在他們真的給催生出危機感了。

“那……你師父沒說,我們該如何化解?”哥幾個巴望着老六問道。

“他送我們兩句話……”朱楨故意頓一頓,賣足了關子才道:“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麼?”

“啥,啥意思?”這話對老二來說,難了點兒。

“這話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學霸三哥便給老二解釋道:

“說劉表娶了小老婆後,很寵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長子劉琦。劉琦十分擔心自己會遇害,就苦求諸葛亮幫自己想想辦法,諸葛亮便對他說了這兩句話。劉琦就依言請求離開襄陽,去做了江夏太守,成功逃過了繼母和蔡瑁的迫害。”

“你還是沒,沒說,這兩句話,到底啥,啥意思?”老二還是不懂。

“這兩句話裡的申生和重耳,都是春秋時晉獻公的兒子。他們的處境跟劉琦類似,都是父親偏愛小老婆。小老婆意欲剷除他們,讓自己兒子上位。結果長子申生不聽勸告,堅持留在國內遇害;而次子重耳因爲提前離開了晉國,最終保存下來。”老三又解釋道。

“我們都封到西安、太原、北平、武昌、蘇……呃,還不夠外麼?”老四悶聲道。

“當然不夠了,漢地十三省對天子來說,都是國內!”老六沉聲道:“對我們來說,都還不夠外。”

說着他舉例道:“什麼算外?高麗那才叫外!如果咱們誰被封在高麗,你們想想,是不是跟在國內大不一樣?”

“唔。”哥幾個不禁紛紛點頭,他們都去過高麗,知道那裡與大明山海相隔,朝廷鞭長莫及,很難像內地省份一樣直接管轄。所以高麗一直有很強的獨立性,元朝用了幾十年功夫,都沒將其消化掉。

哥幾個閒聊時未免替父兄發愁,日後朝廷該如何統治這個‘高麗承宣布政使司’?可別成爲大明背不動、丟不下的沉重包袱啊。

但思路一下打開了,看問題角度也變了。面目可憎、讓人討厭的高麗,登時變得眉清目秀、招人喜愛起來。

“那裡纔是獨立王國。”老三摸着發青的下巴,神往道:“封在那裡,才能威福自專、成爲真正的國王。”

“那纔是列土封建啊。”老四也喃喃道:“咱們這種封國,不過是一城之地,甚至連城主都不算不上,不過是個大號總兵官罷了。”

“差太遠,太遠了……”連老二都這樣判斷。

第501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451章 三王凱旋,二王改封第849章 更好的在後頭第992章 朱老闆茶飯不思第585章 同舍皆奇才第93章 鐵鍋豆腐肉燉魚第159章 一夜入秋第537章 王之威懾第751章 亂世佳人楚海王第300章 神機妙算楚裝王第816章 似是故人來第555章 兄弟重聚第1074章 冬訓第415章 貼加官第1216章 散夥第695章 胡相的決斷第1201章 南孔北孔第34章 親兄弟結拜——親上加親第450章 朱老闆的嘴臉第1199章 孔孟之後第169章 真假花鼓詞第606章 再不來了第1154章 真傻了?第672章 血第1120章 自覺第599章 四哥的家庭矛盾第593章 起名專家朱元璋第790章 一物降一物第1066章 新家第698章 擊暈療法第882章 楚王有高招第793章 一切爲了失敗第1317章 漠北草原第984章 我的鍋第642章 拿人第952章 不讓寧河王獨美第399章 真能用第531章 糧票補完計劃第549章 阿芳不是小芳第89章 作家第356章 無視第1315章 渴第797章 老賊第1246章 新帥人選第1037章 撥雲見日第14章 六!第914章 迎接第443章 倒黴的老六第1108章 決戰(上)第707章 反他孃的第1290章 不如投降第406章 灰太狼精神第709章 姓胡的瘋了第658章 忠勤伯偶露崢嶸第279章 白鬍子和黑鬍子第687章 回家第53章 家父朱洪武第1307章 原來在這裡第283章 危局第1014章 危局第187章 久違了,大本堂第785章 蚍蜉撼大樹第1038章 蘿蔔開會第400章 二蛋第221章 莊周曉夢迷蝴蝶第1347章 上下齊心第250章 老憤青第390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200章 誰是老大第812章 宋濂有個好學生第1211章 朕也難第763章 李仕魯擲笏第1130章 複覈第395章 老六就是花活兒多第931章 大塊頭有大智慧第1294章 痛苦的釣魚佬第1153章 給太多就好說第185章 送禮的門道第1058章 誠意第783章 這喝湯,多是件美事啊第837章 好戲還在後頭呢第735章 朱允炆第1052章 英雄有傷第554章 迎黃冊第285章 小神算,預判你的預判第647章 避暑第894章 宅男將軍第587章 規矩比宮裡都多不寫了,睡覺了。第1090章 朱孟煵第426章 終於找到你,還好我沒放棄第43章 鳳陽花鼓第184章 孤自騎牛過御道第314章 市舶司第1118章 泥首禮第867章 頑石第41章 黑心老闆朱元璋第410章 太子難第415章 貼加官第1324章 及時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