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衍聖公的作用

這就不得不簡單提一下,文法吏和儒生的漫長鬥爭了。

後人都以爲,科舉取士始於隋唐,但其實用文化考試選拔官僚的方法,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選出來人才,就是文法吏。

這些人一般出身小地主或沒落士人,通文墨但不讀經史,而是專修法條、律令之類。通過考試之後,他們可以馬上執行具體行政事務,所以在壓力拉滿的戰國時期,深受各國君主的喜愛。

李斯、李悝、申不害等一批戰國名臣就是其中傑出代表。

最重用文法吏的,便是接受了法家思想的秦國,而秦王也在這幫高效嚴酷、崇尚嚴刑峻法、賞罰分明的文法吏的輔佐下,奮六世餘烈,一統六合。

當然,秦朝的滅亡,也跟文法吏過於嚴酷有關。別的不說,陳勝吳廣劉邦,都是因爲耽誤了朝廷的期限,按律當死,才造反的。

所以到了西漢,皇帝一面繼續重用文法吏治理國家,另一方面也開始將儒生引入官僚體系,來教化百姓,柔化統治,以避免重蹈暴秦的覆轍。

因此漢朝的官僚隊伍,便分爲對立鮮明的兩大羣體,文吏和儒生。文吏依舊掌握着國家機器,儒生卻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壟斷了話語權和釋經權,漸漸佔據了上風。

及至東漢後期,名士集團崛起,士林輿論漸能操縱選官,施行幾百年的‘以能取人’的選官制度,變成了‘以孝行品德取人’。

這下儒生便徹底壓倒了文法吏,壟斷了清流高官,只將那些事務繁巨、吃力不討好的濁官,留給文法吏。

到了隋唐,皇帝設六學一館、分科取士,其實都是想扭轉這一局面,給文法吏一個出口。無奈已經轉化爲文化貴族的世家大族,竟能將政策扭曲爲只重進士科,讓儒士依然保持着對朝廷和官府的統治地位。

儒家也隨着儒士的崛起,地位不斷的上升,最終在宋朝成爲國教——儒教,到達了巔峰。

宋朝的儒士非但徹底壟斷了官位,徹底將文法吏驅逐出官員隊伍,變成沉淪下僚、永無出頭之日的吏員。還要竭力抹去文法吏在歷史上存在的印記。

好讓後人提起讀書人,就跟儒生劃等號,以爲歷朝歷代都是靠他們治理的,歷史都是他們的締造的一般……

~~

朱元璋起先也這麼認爲,好在他身邊有人間清醒的劉伯溫。

加上儒士在元朝的影響力降至低谷,他纔沒有陷入儒教締造的謊言。

而且他自己在跟隨宋濂等人學習四書五經之後,也確實沒找到什麼治國的方子,知道光靠儒生是治理不好國家的。

再說自己都當皇帝了,憑什麼還讓個死了快兩千年的孔老二騎在頭上?到時候,那些儒教門徒肯定要像宋朝那樣,把他關進聖人之言編成的條條框框裡。

這是朱元璋這樣白手起家的皇帝,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的。於是他開始動起了‘貶儒’的心思。

洪武元年三月,徐達攻克濟寧,天下大勢已定,元朝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早就修煉的嗅覺靈敏、身姿柔軟的孔家,馬上向朱老闆稱臣。

但彼時的衍聖公孔克堅,是元朝冊封的,還當過元朝的山東廉訪使、禮部尚書、國子祭酒等高官,擔心會被朱老闆清算,所以只派兒子孔希學去拜會徐達。

之後徐達將孔希學送往南京朝見朱元璋。孔希學還特意向朱老闆解釋了,父親因病臥牀不起,纔不能親來朝賀天子的。

可朱老闆不吃這套,他給孔克堅下了一道手諭,明確說明‘稱疾則不可’,不可以裝病不來哦……嚇得孔克堅‘惶恐兼程進京’。之後朱元璋雖然處於統戰目的,原諒了他。但沒給孔克堅一官半職,還將大明的首任衍聖公直接封給了他兒子孔希學。

並於洪武二年下詔:‘孔廟春秋釋奠,止行於曲阜,天下不必通祀。’

就是說以後留曲阜一個孔廟祭祀孔子就夠了,別處就不要再一起祭祀了,當然也就沒必要建什麼孔廟了。

所以老六爲啥敢在國子大學不設孔廟,是因爲他爹當年就想這麼幹。

但朱老闆當年那次對儒教的打壓很不成功。激起的反對聲不亞於今時今日,當時中書省帶頭,各部尚書集體發聲,說什麼‘孔子垂教萬世,天下共尊其教,故天下得通祀孔子,報本之禮不可廢’云云。

總之就是,你不讓天下通祀孔子,我們就不幹了。

當時朱老闆還沒站穩腳跟,也沒現在的自信,還得依靠儒教的統戰作用,所以只好收回了成命。

但朱老闆這種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拖拖拉拉一直到洪武四年,纔在士林千呼萬喚中重開科舉,然後不到三年又以儒士不習政體,難堪大用爲由,又把科舉給停了……

科舉可是儒教的命根子啊,不能通過科舉當官,誰還會拜入儒教門下?別看現在儒教聲勢浩大,可沒有新鮮血液加入,根本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支撐不了幾年,就要頹勢盡顯了。

這纔是此番士林反應如此強烈,甚至擡出二聖牌位,豁出一切也要鬥爭到底的原因。

~~

按說孔家和儒教是一體的,當然要共同進退,力挺士林到底了。

但那得衍聖公夠硬氣,而且身正不怕影子歪才行。

說來也巧,這兩條孔希學一條都不具備。

前者,孔家已經連續投降金元二朝了,祖傳軟骨病,哪還有什麼硬骨頭?

後者,跟張天師家在江西一樣,孔家是山東最大的地主,張家的罪狀他們一樣不少。

更巧的是,過年時,南張北孔還齊聚京城,在朱老闆的安排下,張大真人跟衍聖公聯誼了好幾次。

目的就是讓張懋丞現身說法,以自家的遭遇和慘痛教訓,來教育孔希學,回去管好子弟,提前清退田產人口,不要等在山東清丈造黃冊時,再重蹈張家的覆轍。

那樣丟的是他祖宗的臉……

孔希學已經被朱老闆連敲帶打收拾服帖了。比起擔心儒教日後的興衰,他更擔心的是孔家一屁股屎被翻出來。他很清楚這次要是不配合朱老闆,回頭孔家就要跟張家一樣遭殃了……

“爲臣這就去阻止他們,不讓他們盜用我祖宗的名義,行欺君罔上之事!”衍聖公便趕忙自告奮勇道。

第1224章 納哈出第1027章 不白乾第591章 突如其來的修羅場第128章 真正的目標第488章 聳人聽聞第412章 又見寶船廠,爲什麼要說又?第1202章 聖教至寶第319章 沒那麼簡單第767章 太子爺的光輝暖人心第907章 朱老闆的套路第402章 我也要第1302章 收買第587章 規矩比宮裡都多第293章 爸爸之戰第106章 中都城下第34章 親兄弟結拜——親上加親第357章 楚王一視同仁第530章 投資考察團第712章 五哥的勝利第295章 圖窮匕見第1001章 父子奏對第1279章 悲喜兩重天第683章 兌子第1355章 分道第500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367章 胡相高見第988章 一個師傅教的第900章 高端局第681章 官怨沸騰第1359章 好大兒第543章 綠茶仙子第1400章 被三年前的子彈擊中第137章 朱老闆回鄉第1268章 誰跑誰是狗第752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89章 作家第544章 雙刀王所圖第1024章 試驗田第804章 笑刑第407章 老六的戰爭第450章 朱老闆的嘴臉第1318章 重任第1048章 老刀第1345章 光練不說傻把式第1155章 馬皇后治病番外一: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飄第63章 上架感言第237章 諦聽第130章 旱地行舟第761章 衍聖公橫刀立馬第1395章 安排第599章 四哥的家庭矛盾第135章 我自狂歌踏浪去第842章 堵船第1270章 回馬箭第855章 叒見佐渡島第789章 以卵擊石第1383章 公主碰壁第1280章 慶雲山中第1394章 結束咯第573章 不一樣的第240章 新年第828章 騎兵第336章 雙向奔赴第869章 急遞第836章 好飯不怕晚第917章 老畢摩第1107章 首戰即決戰第1132章 無獨有偶第129章 秦王鼻息正雷鳴,萬狀千聲驚不得第446章 以一敵百第807章 前所未有的絲滑第1092章 小場面第937章 我也有份兒?第250章 老憤青第694章 胡德和驢都嚇到了第54章 你方唱罷第1274章 有王之民第1071章 洞房第1176章 小太監立大功第93章 鐵鍋豆腐肉燉魚第400章 二蛋第466章 噩耗第41章 黑心老闆朱元璋第216章 有女夜奔第1334章 不速之客第824章 雙刀王第819章 再見了,四哥第1299章 虎父犬子第222章 你真美第1059章 王爺實在給太多第660章 你將是我們的英雄第1384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98章 一炮而紅第460章 高,實在是高!第346章 天塹變通途第960章 人心散了第17章 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第723章 家家一本難唸的第954章 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