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連載56

57連載56

高三的期末考,是市區和縣城的統一聯考,俗稱一模考試。學校老師和高三學生都對它非常的重視,就連考試的形式也於高考一致。

於是高一、高二放寒假回去之後,空出來的教室,便正好給高三的孩子做了考場。

考試這天,氣溫降到了零下,清晨開始落下細雪,孩子們都穿着厚厚的,吸着紅通通的鼻子,不停地搓着手,小跑着往考場趕。

澤陽把錦瑞送到她的考場,因爲距離考試還有些時間,倆人便在走廊邊,聊了會天。

“你家的地賣了沒有?”澤陽拿出一個削好的蘋果,遞給錦瑞。

錦瑞接過,咬了一口:“賣了,反正以後也不種,賣了也省心。”

澤陽點點頭說:“拿了多少錢,差不多的話,我就把教育中心轉給你爸媽了。”

錦瑞舔舔有些發乾的脣,輕聲說:“按人頭算的,每人2萬5,我家這次多了康康,剛好分了十萬。”

錦瑞的蘇家村因爲地理位置不錯,前有國道,運輸便利;地勢又平坦,便於建廠房;農村人口衆多,廉價勞動力便是現成的。

很多老闆來他們村子看地,打算買地建廠,錦瑞前面的稻田就被村委統一規劃賣給了一個紡織老闆。這老闆做的挺大,年收入也有好幾千萬,爲人也挺闊氣,說了這次建廠房,順便也會幫村子裡修水泥路。

錦瑞聽錦瑞爸媽說起這事,心裡不無感慨,村子正慢慢地朝着她重生前的樣子變化着,以後錦瑞家的村子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子建設起來,也將越來越富裕。隨着村子現代化發展的同時,原本春種秋收的氣息也將漸漸淡去,錦瑞的心裡在村子變得乾淨整潔而高興的同時,也爲少了自然的淳樸而感到可惜。

也許錦瑞這幾天看書看了晚了些,心裡又有些多想,人就有些上火,嘴脣紅豔豔的,還有些發乾。澤陽便成了一個定時鬧鐘,每次飯後一段時間,總讓錦瑞吃點水果,好下下火氣。

錦瑞吃完了蘋果,澤陽便拿出紙巾給錦瑞擦了擦嘴角。澤陽這舉動,招來錦瑞的一個白眼:“澤陽,都和你說了多少次了,別在公共場合做這麼親密的動作,會別人看笑話的。”

澤陽不以爲意:“別人羨慕還來不及,會笑話什麼!”

正巧監考老師目睹了倆人的親密舉動,他看了眼倆人身邊的孩子,他們都拿着書,低聲誦讀着,而錦瑞倆人就這麼站着,還餵食蘋果,顯得與周邊埋頭苦讀的孩子那樣地格格不入,這情景直接使得監考老師進入考場的時候皺起了眉頭。

“澤陽,差不多到點了,你去你的考場吧。”錦瑞見大家紛紛涌進考場,便催促澤陽。

“嗯,好。”澤陽微微笑了下,映着走廊外飛揚的白雪,說不出的清朗俊秀。

錦瑞匆忙板過澤陽的身體,推着他走了幾步。眼不見爲淨啊,這小子青天白日的,總是勾引她!

澤陽還轉過頭來,說:“考完了,記得和我一起吃午飯,別被其他男的給拐了啊!”

錦瑞低着頭,掩飾霎那間的怦然心動,紅着臉,說着知道了知道了,直接進入考場,。

澤陽對錦瑞的“不耐煩”,很無奈地摸摸鼻子離開了。

因爲這次是一模考試,所以考題的難度比較大,孩子們做題的速度便慢上許多,後面的大題更讓孩子們面有菜色,一道道題簡直無法下筆,難以理出一個頭緒來。

監考老師是校長新招的縣一中的名師,正教高一,對錦瑞和澤陽這兩個頗有名氣的學生,倒不怎麼了解。這名師年紀一大把,思想也特別古板,他所教的班級的孩子們全都怨聲載道,覺得他們的班主任那老古董的,教學模式是上世紀的不說,就是教育心理學也完全不過關,他簡直不是把他們當高中生看,而是當小學生看了!整天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的,最好他們能像小學生一樣,老師說什麼是什麼最好!

這監考老師因爲對錦瑞有了不好的印象在前,考試的時候就老喜歡在她旁邊轉悠,這轉悠幾圈,便發現錦瑞下筆神速,正確率極高,就連後面的大題,略略思考之後,就寫出答案。

這讓他對錦瑞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轉變,而這場經歷,也讓他在後來的小朋友面前常常提起。

大致上就是這麼說的:“你們男女交往什麼的,老師我也不是說絕對反對,但凡你們考試的時候,能像老師我上次監考的一女生一樣,老師我肯定不會阻止了,而且還非常支持。做學生能做得像他倆一樣淡定從容的,別說是考試前搞搞小甜蜜,就是整個學期都在甜蜜,老師那也沒有半點意見的。”

錦瑞和澤陽的舉動,無意間竟然改變了一個古板老師對於“男女生正常交往尺度”的標準,後來的孩子們心裡都時不時要感謝一番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一女生”,對那“一個蘋果”的故事,也廣爲流傳。

有一次張甜和沁玉聊起這個故事,錦瑞才後知後覺地知道,這故事主角不就是她和澤陽嗎?她把這故事和澤陽說了,澤陽爲他無心舉動竟然解放了一大批可憐的孩子而捧腹大笑,他特別壞地說:“錦瑞啊,以後咱對你做些親密的舉動,你可別拒絕了,這一不小心,咱們可就是又一批可憐的娃兒們的救世主啊!”

一模考試,就這麼過去了,不出意外,倆人在這次縣、市聯考中,紛紛奪得了文理科的狀元,這可讓任校長那個高興的,這傲人的成績,將是他申報省一級重點高校重要的籌碼啊!

今年的寒假比起去年,對於錦瑞來說輕鬆了不少,因爲她不用忙前忙後地搞裝修,發傳單了,但澤陽卻比去年更忙碌了。

澤陽這次寒假雖然如同上次洗溫泉時候說的那樣,從江城回來早了許多,但是因爲他要給他爸媽開書店,所以依然忙得如同陀螺一樣,錦瑞在閒暇的時候,也會去他新開的書店幫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除此之外,錦瑞又接了幾個熟人的孩子,做一個爲期10天的短期培訓,這樣差不多也就到除夕夜了。

在錦瑞做短期培訓之間,澤陽說到做到,讓陳方雲出面,以江城企業急需用錢的理由,低價把教育中心轉入給了錦瑞爸媽。

錦瑞爸媽這一年來花在教育中心上的心血不可謂不大,又見證了它確實是能賺錢的生意,便花了十萬,咬咬牙,把店盤下來了。

錦瑞爸媽今年一年收入,差不多有個7萬塊,再加上以前的3萬元存款,也有十萬元,更別說今年賣地分到的十萬塊,對於盤店面花掉了十萬元也能接受,雖然很肉痛,但是想到以後每年十萬的收入,甚至還會更多,臉上因爲希望而充滿了美麗的光彩。

外出打工回來,不見錦瑞爸媽一年的鄰居親戚都要問一句:“這老蘇家的兩口子,今年是怎麼回事,那模樣看着可比以往年輕多了?”

知道內情的人,就不無羨慕地說一句:“那老蘇家今年交了好運了,那小學對面開的那家培訓班啥子的,是他們家的了,以後見面可得喊聲蘇老闆!”

一年十幾萬的收入,這在04年底,05年初的時候,也算是高薪了。

錦瑞家的變化,也直接改變了他們家在錦瑞外婆家的地位。

去年的除夕,錦瑞家是在自己家吃的,按照慣例,今年就得到外婆家去吃了。

宋冰瑩家在城裡,大年夜的來去不方便,便沒有下鄉來。小姨家正好和錦瑞外婆家同一個村子,除夕也就一同在外婆家過了。

錦瑞一家過去的時候,天色還早,大年夜忙着宰雞燒鴨燉豬肉,倆個老人也忙不過來,錦瑞媽便說要早點過去幫忙。

兩老見到錦瑞一家,比起以往倒是熱情了不少,兩老雙雙迎了出來,伸手把錦瑞提着的東西拿進屋去。

外公外婆的態度變了許多,錦瑞一家子對待兩老的態度卻並沒變什麼。

錦瑞媽一到,便彎起袖子,幫着做事。錦瑞爸燒菜的手藝好,他就自然地從外婆手裡接過菜勺,準備晚餐。

康小子既然正正經經是錦瑞家的人了,自然是一起來了。小傢伙見到兩個老人乖巧地喊:“外公、外婆。”

錦瑞的外公外婆,見到小傢伙長得白白淨淨,脣紅齒白的,很是討喜,倒是沒有什麼厭惡神色,歡歡喜喜應了一聲。外公圓圓的臉,笑得如同彌勒佛一般,晃晃悠悠去裡屋抓了一把糖,塞到康康手裡,說着:“娃兒,吃,吃,就當自己家,不要客氣。”

康康有些怕生,輕聲道了謝,然後端坐在堂屋裡的矮凳上,坐了一會,可能覺得大家忙着,他閒着,有些不好意思,就跑到錦瑞媽身邊,說:“伯母,我幫你剝筍。”

錦瑞媽還沒有開口,一邊拾掇着鴨子的外婆,高聲說道:“大年夜的,小娃子就該好好地玩,這些活大人會做的,瑞瑞,你也別幹了,沒事做的話,帶弟弟去你小姨家玩。”

錦瑞正幫外婆拔鴨毛,聽外婆這樣說,便應了一聲,洗了洗手,拉着有些不自在的康小子往小姨家去。

讓大家久等了,今日起恢復更新,最近幾天都會雙更,以表達對大家的歉意之情。第二更在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