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

將近晌午時分,但聽前院傳來一陣笑聲,只見常山與孟小虎、趙匡義步入中庭院井,緊接着洛逍遙、常青青的身影,身後卻是馬希蘭、林婉真二人。

原來洛逍遙帶着郭榮的旨意,領着常山三人回到汴京,來到分閣別院的路上,卻是遇上了馬希蘭與林婉真,驚喜之中結伴而回。

見禮之後,洛寒水自是詢問洛逍遙爲何會來到汴京的事由,當得悉他們參與的高平之戰,大感詫異,又聽到洛逍遙奉有郭榮旨意之事時,楚南風夫婦與洛寒水震驚不已。

洛寒水聞言與楚南風對視一眼,對着洛逍遙道:“君貴是讓通寶閣相助查明,官員勾結寺廟私賣營田之事?”

“皇上……還想請父親在賑濟災民一事上,大力支持。”

“銀兩之事,爲父倒是早有安排。”洛寒水轉而望向楚南風,臉有苦澀道:“南風,對於協查私賣營田之事,你如何看法?”

楚、洛二人這一兩日還在言及郭榮未有滅佛之舉,此下洛逍遙將郭榮的意思表明,不僅有對佛寺查處的苗頭,且要通寶閣相助,對洛寒水來說自是有苦難言。

“想是君貴不會在折中與王溥言及要通寶閣相助之事,此事日後再說……逍遙,你先與小師弟帶上青青,去王溥府邸,將密摺與他,回來後到書房一下,爲師與你父親有事詢你。”

洛逍遙自是未有遲疑,帶着孟小虎三人由箭衛引路去了中書侍郎府上。

⋯⋯

申時,別院書房中,洛寒水對着洛逍遙道:“爲父前些日子恰好遇上明無大師,聽聞去年在鎮州賑民之時,你曾遇上一個道長?”

洛逍遙想是未料到洛寒水詢問此事,神情略一驚,點了點頭,“孩兒是遇上了一位道長……”

“那道長可是告訴你他的仙號?當日他與你說了什麼?”洛寒水緩聲道。

“譚道長未曾告知孩兒仙號……”洛逍遙略一遲疑,望向楚南風,“他曾說與師公相處在太白山一段時日,也曾見過幼年時的師父……”

“姓譚?曾見過我?”楚南風一愣,猛然想起一人,訝然道:“竟然是他……”

“南風認得譚道長?”洛寒水一時驚訝。

“這道長姓譚名峭,在先師建立書院之前,已在太白山住一段時日,他精通黃老之術,修爲當稱高深莫測,那時已可辟穀不食。

當初我尋上巫山劍派之時,他也在巫山修真,那掌門特地請他見證比武,就是想借他的威望,證明自己是按江湖規矩與我相鬥,也幸是如此,我得他暗中相助,才勝了那掌門……”

楚南風言語一頓,望向洛逍遙,“聽明無大師言及,你好像早已與譚道長認識?”

“是。那日師父讓弟子回太白書院之時,在途中與他遇見……”洛逍遙目光掃了一下楚、洛二人,卻是停言不語。

“嘿嘿,行走了一兩趟江湖……就開始與爲父玩江湖套路了?”洛寒水何等人物,一見洛逍遙遲疑,便是笑道:“將與他如何相遇如實道來……”

洛逍遙臉色一紅,遲疑片刻,點了點頭,將路遇高保融被擄,與一僧人相鬥爲譚道長所救之事一一言出。

楚南風與洛寒水愈聽愈驚,已是明白擄去高保融之人是爲智光與龍從雲,但知洛逍遙與智光交過手,二人心中更是震驚不已。

洛寒水雙目一凝,沉聲道:“此等大事,事後你何以未曾與爲父及你師父言知?啊?”

洛逍遙想是未見過洛寒水如此嚴厲的語氣,一時吶言,紅着臉垂首道:“望父親與師父寬恕,譚仙長有所吩咐……說是此事涉及道家與佛門恩怨,弟子纔不敢言傳。”

楚南風望了一眼臉色緩和的洛寒水,點了點頭,“你承人恩情,爲人守密也是應當,但爲師與你父二人卻非是你隱瞞的對象……那在鎮州之事又何以不言出?難道又是譚道長吩咐你不可與人言及?”

洛逍遙臉色愈發漲紅,擡頭瞄了一眼楚、洛二人,復是垂首,低聲言道:“那倒沒有?”

“哦?那你爲何不說……”洛寒水言出一半,也自覺好笑,“呵呵……你是怕言出之後,前面與譚道長相遇之事也瞞不住了?”

洛逍遙神情忐忑的點了點頭。

楚、洛二人心頭一時苦笑,但知洛逍遙生性敦厚,若有承諾於人,絕不輕易毀諾。而二人自己也是守諾之人,若非此事關係到洛逍遙、郭榮的生死,卻也是不會難爲於他,楚南風嘆了一聲,“且將鎮州之事慢慢說來……”

“是。那日弟子施粥棚前與譚道長相遇,見過禮後,道長便問弟子……體內精血是不是到了凝結本命胎丹的契機,但知道長他修爲了得,弟子雖有驚訝,卻也如實相告。

道長又說弟子入了抱丹小成,原先得人相助隱住的氣機會重新顯現,問弟子願不願意將氣機再次隱去……弟子心中自是萬分願意,便是請道長賜教。

那時道長說他有篇獨門的行氣功法,在凝結胎丹的契機時日,只要依着這功法調息,行氣周天,將氣機凝在丹元之中,便是可以使氣機收發自如,隱顯隨念。

然後就將口訣告知弟子,待弟子熟記之後,道長還交代了一事……”

“何事?”洛寒水言道。

“道長言說,他日若有一絲機緣,也要力求將‘五太心經’中除‘太極心經’之外的四門功法學上……”

“哦?”楚南風倒吸了一口氣,沉言片刻,點了點頭,“爲師知道了,你且先退下吧……”

“且慢,譚道長可是告訴你他的行蹤?”洛寒水急道。

未待洛逍遙作答,楚南風接言道:“修真之人,若是他不願見你……你卻是尋他不得,想必有緣纔可相見,寒水兄莫費心思了。”

洛寒水一愣,旋而搖頭苦笑,望向洛逍遙,“你去吧。”

“是。”洛逍遙暗暗鬆了一口氣,忙向洛、楚二人行禮告退而去。

“看來朱先生是爲這譚道長的門中之人。”洛寒水望向楚南風,“而他質問智光從‘無量觀’盜走‘地脈回朔經’言語來看,應也是知道佛劫之事。”

“嗯。”楚南風點了點頭,“甚至於那時他已看岀逍遙是護道人的身份……看來這‘平龍認’的望氣之術,連無氣不窺的‘漏盡通、天眼通’也是難以相比。”

“哦?!”洛寒水驚訝之下,但想楚南風所言不無可能,便是言道:“文益大師曾言,若非扣住逍遙的脈門,迫使他體內氣機波動,護道之氣纔會顯化。但如南風料想的話,這‘平龍認’功法當是天下無雙……”

頓了一下,笑着又道:“那譚道長傳與逍遙的獨門心法應該也是‘平龍認’,倘若如此,那即使扣住了逍遙脈門,也是無法迫出他體內的護道之氣,好,好,哈哈……”

楚南風一愣,復而一笑,也未作答。

略顯激動的洛寒水但見楚南風神情,突是覺察什麼,笑聲一頓,卻又搖頭嘆息,“唉,所謂關心則亂,言到壞處,便想到極壞之處,講到好處……也往極好的方向作想,真是慚愧了。”

但知習武之人,脈門被扣,乍然間必是會牽引體內所有氣機反抗,本命胎丹丹元亦不例外,屆時氣機驟失,反會使藏在某中的護道之氣脫離而出,洛寒水是武學大家,如何會不知此理,正如他自己所言,關心之下,講到好的地方,便是往最好的方向作想。

楚南風聞他自嘲般的言語,微微一笑,旋而神色凝重,言道:“智光他們擄去南唐燕王,又將荊南王劫擄……看來是有易換真龍的圖謀,此事定要查個清楚。”

“你我身遭無有通曉堪輿術法之人,如何查法?這二人被擄之事皆是發生了一年多,此下君貴已經登基皇位,依我看他們所謀應是無果了……何況這譚道長應是窺得了一些天機,若是真龍有變,他當不會現身傳逍遙功法……”

見楚南風沉吟未答,洛寒水又道:“依我看來如何尋找機緣,讓逍遙學到‘五太心經’是爲關鍵所在……”

楚南風點頭道:“嗯,寒水兄所言有理。逍遙已經修有‘太初’、‘太素’兩門功法,向前輩的‘太始心經’功法倒有可能,但那‘太易心經’倒是難以學到…”

“你想讓向嘯天教洛逍遙‘太始心經’,但凡大成武學心法是爲不傳之秘,何況聽聞向嘯天門戶之見甚深……即使你對她女兒有救命之恩,若向他提出傳授功法與逍遙,恐是有挾恩索報之嫌……”

“即如先師與武師父他們,當初也是合創了‘混元功法、‘落英劍法’傳與書院學子,而自身的絕學卻也只是傳與自己所鐘意的弟子,除了我兼習了武師父的‘無極功法’,正華、秋白他們卻是沒有學到先師的‘太初心經’……”

楚南風頓了一下,沉吟片刻,又道:“這譚道長的指點,想必是大有用處,我讓逍遙回莫忘島,看看能不能與計先生結個緣份……”

“計經海?”洛寒水略一遲疑,搖了搖頭,“計先生雖然至情至性之人,若說對逍遙加以指點倒有可能,但要將師門絕學傳授與他,恐是會讓他爲難……”

“嗯。”楚南風點頭道:“計夫人這些時日經常會帶他的公子計金玉到島上,若讓逍遙將‘太初心經’傳與他的公子……”

“你是說讓逍遙收他公子爲徒?”洛寒水疑道。

“若是如此倒多了講究,逍遙收了他兒子爲徒,計先生總不能也收逍遙爲徒吧?”

楚南風搖頭一笑,“但若逍遙不講門派禁忌,將‘太初心經’傳與計金玉,計先生或有感觸,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向前輩對這個外孫也是疼愛,屆時計先生若將‘太始心經’傳與逍遙,想是他也無異議。”

洛寒水若有所思,“互換絕學?此舉倒是可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藥王谷中,苗修竹看着手中常青青寄來的書信,對皇甫秀笑道:“呵呵,青兒倒是有了福緣,被當今皇帝封賜爲高平郡主,她要珂雪這次隨袁伯,少文、嚴秋他們一起去汴京,師妹你看如何?”

皇甫秀神情惆悵,“從江先生帶了一衆孩子來學醫,谷中也多了諸多人氣,如今一下子都要離開,冷冷清清的,卻是讓人難受……”

“匡義,不是又帶來了三十餘位兵衆嗎?”苗修竹道。

“這些兵衆都是三大五粗的漢子,豈是比了上一衆孩子的天真活潑……”皇甫秀嘆道:“若非青兒來信要求,我倒是不願再花心思與朝廷製藥,此下他們離去,哎,卻是不知何時回來看你我二人?”

“這些子弟本就是朝廷派來學醫的,如今學有所成,朝廷又有戰事,他們回去效力,也是理所應當,至於珂雪與青兒……皆是女孩子,他日長大成人,也都是要嫁爲人婦,終是要離開,只待你我蒼老之時,時常來探望,不枉我們撫育之情也就心滿意足了。”

“青兒知道自己非你我親生,將來出嫁離去倒是可以,珂雪的身世除了青娥之外,無人知曉,我是不准她外嫁。”皇甫秀瞪了苗修竹一眼。

苗修竹苦笑一聲,“我何嘗不是如此作想,但若此下一衆孩子都是離去,以珂雪的脾氣如何肯安心在谷中?屆時定會一人偷偷尋去汴京……”

“唉。”皇甫秀嘆息道:“我就是擔心她好勝心強,在谷中大家都寵她讓她,要是到了汴京,再耍小性子,沒人約束她,或是會惹出禍端……”

苗修竹皺了皺眉頭,一時沉言,過了許久方道:“她已到豆蔻之年,諸多道理也會慢慢知曉,而青兒性子溫柔善良,凡事都是讓珂雪三分,青兒亦也知她脾性,此下來信讓她前去,自會容她讓她。”

“而讓珂雪見見外面的人情世故,也未必不是好事,待在谷中反助長她的公主脾性,讓她不知天高地厚……”

“你是說我寵壞了她?”皇甫秀哼了一聲,旋而又苦笑道:“我對她與青兒一視同仁,從未偏心,唉,想是如爹爹當日所言,她在孃胎裡就有了爭強好勝之心。”

苗修竹聞言不禁一笑,“師妹你也莫過於擔心,青兒說了,待助方前輩將流民安置好,便會辭了郡主封號回谷與你我同住,何況你我也可常去探望。”

皇甫秀點了點頭,“倒是青兒孝順,不負我疼她之心,那就讓青娥隨珂雪同去,也好有人約束於她。”

“這樣也好,珂雪雖說是我倆撫養長大,從小到大的起居倒是青娥照顧,若說她心中的體己之人,你我倒是未必比了上青娥……”

“那等下就做安排,讓珂雪他們一兩天啓程……若非趕着煉製傷藥,我倒想隨珂雪去汴京一趟。”

苗修竹心知她想着常青青,聞言一笑,“剛與青兒分別月餘,師妹就如此想她,呵呵,剛剛還說青兒外嫁也無不可,我看青兒他日有意中人了,你定是會想方設法他招上藥王谷……”

皇甫秀白了他一眼,笑道:“難道你不是如此作想?”

苗修竹聞言哈哈大笑,“我倒是巴不得青兒與她的如意郎君,他日奉你我終老,哈哈……”

袁伯得悉常青青被封賜爲郡主自是大喜,但聽要讓他前去汴京,卻也不願,對着苗修竹道:老奴有幸隨青青來此,蒙先谷主與谷主不棄,能在藥王谷鋪曬草藥,做些雜活,也算是快活……若是去京城閒養,倒是不痛快,叫匡義帶話與她,好好幫方先生濟民安生,有空回來便可。”

苗修竹但想袁伯已是年邁,藥王谷這清靜之地倒是適合他養老,而一衆孩子離去,谷中雜事也須他打理,聞言也不相勸,“如此也好,只是尋常恐是要多勞累於你。”

袁伯他這兩年多管理草藥存放,卻也是知曉一些製藥的程序,此下嚴秋等人離去,自也少了諸多幫手,聞言之下,望向趙匡義帶來的二三十位兵土,“谷主莫要擔心,過些日子,這些兵士熟悉了,老奴也就輕閒了,呵呵……”

兩日後清晨,趙匡義、苗珂雪,嚴秋等當初同來學醫的近十位少年,坐上幾輛馬車,帶着行軍丸、金創藥離開藥王谷向開封而去。

這日來到許州,已是天色漸晚,但想離開封還有近三百里路,衆人便在許州城中尋了一個客棧落腳。

一衆少年想是周車勞頓,用過飯後,便各自回房休息,到了亥時,已是入睡的趙匡義隱隱中似覺有人站在牀前,睜開睡眼望去之時,卻覺眼前一花,便是昏睡過去。

待到醒來,卻是發現自己身在一個山洞之中。這洞穴高有三丈餘,洞頂有諸多形態不一的巖峰倒垂,四周皆是巖壁,卻是無有洞口。唯見東面石壁前有丈餘之地,透着由上而下照射而來的月光,趙匡義便是心猜這入洞之處應是從東面巖壁由上而下。

挨着西面是由南至北三面環壁,長有十丈的池子,中間有一道長兩丈、寬三尺雲團狀、發着白光的氣體將池子分隔而開。說也奇怪,那雲團似被風吹一般緩緩涌動,卻是凝而不散,像是凝固在池子中間。

趙匡義幾疑夢中,坐正身子,揉搓一下雙眼,轉首回望,卻是發現身後打坐着兩位鬚眉皆白、面容枯瘦的老僧,忙一翻身而起,驚道:“這、這是什麼地方?爲何要將我帶來……”

“阿彌陀佛。”左首而坐的老僧合什道:“小居士莫要驚慌,老衲發現小居士身有貴氣,與這雙龍池祥氣似爲契合,纔將小居士帶來此處,善哉,善哉。”

趙匡義猛然想起在客棧堂上用飯之時,依稀間是有一個僧人從店前走過,卻未看清僧人的容貌,此下心猜那個路過的僧人就是眼前與自己講話之人。

但聽僧人所言自己身上有貴氣與這所謂的雙龍池祥氣契合,趙匡義心下詫異,下意識的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身子,舉目望向隔有兩丈餘遠的池中雲團,一臉茫然。

“善哉,善哉。”右首的老僧站了起來,“小居士且隨老僧近前一觀……”

趙匡義狐疑中倒退兩步,定了定心神,隨着那老僧來到池邊,頓然才發覺這池中竟是空蕩蕩的,池底也是一片白色,隱隱透出幽光。

那老僧望着趙匡義,似睡非睡的眼神精光一閃,微笑一笑,“小居士且將右手伸向池中……”

趙匡義看了看右手掌,又看了一下老僧,略一遲疑,便將手伸直,忽覺食指似是一癢,一滴血水從食指尖滴落而下,落到如玉石般的池底上,竟是化作一縷青煙,向那中間的雲團疾飄而去,瞬間融入其中。

趙匡義大感驚訝,收回伸出的右臂,看了一下食指,望向那老僧,“這……這是爲何?”

“智光師弟所料不差,小居士身上的貴氣與這雙龍池祥氣果然契合。”老僧眼中一亮。

原來這兩位僧人正是智苦與智光。

“貴氣?祥氣?”趙匡義此下好奇之心卻是壓下了恐懼。

“所謂貴氣,就是帝王將相之氣象。”智苦望着趙匡義驚疑的眼神,笑道:“而小居士你的貴氣是王侯之氣,註定他日榮華富貴,但子孫後代就不好說了。”

趙匡義此下已是年近十六歲,又岀身官貴之家,對於榮華富貴的命數之說也是講究,聞言驚道:“這是爲何?”

只見智苦右手一舉一彈,便見一滴血水從他手上而出飛落池底,也是化作一縷青煙,卻是直升而上,傾刻間化爲烏有。

“小居士身上的貴氣就如剛剛化去的青煙一般,待榮華命數氣盡,也就煙消雲散,若是在世積德,會有些許福氣留給後世,若是行惡,則是將自身或子孫福氣消去。”

“那……那爲何剛纔我的化煙血氣會融入那雲團之中,”趙匡義指着池中如堤徑的雲團道。

“這雙龍池乃天地靈氣所聚,就是坊間風水大師所尋的靈氣福地。尋常之人的祖陵也好,居宅也罷,若非是靈氣福地,即使自身有一時的貴氣福氣,也難澤及子孫後代。”

“就如小居士現在這般,如果沒有這雙龍池運道的加持,身上的貴氣福緣也至多是一生時光之數,日常若有行惡之舉,卻是會消減福份……”智苦緩聲道。

趙匡義聽得若有所思,目光望了池中的雲團一眼,“大師將我帶來的用意,就是試探這雙龍池的運道是否與我契合,那……那如何能使這運道爲我所得?”

智苦但見他此下懼意全無,神態中透有不符合他年齡的鎮定,似是嘉許的點了點頭,“小居士可否將岀身來歷告知老僧,府邸在何處?”

趙匡義聽他答非所問,又反問自己的來歷,想是有所用意,略一思索,言道:“小子趙匡義,家父是大周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府邸在汴京城東……”

“善哉,善哉。天下間不凡有與小居士一般身懷貴氣之人,能與這雙龍池運道契合的人也有幾個,但此池名爲雙龍池,並非是一個貴氣福緣加身之人可以承載其重。”

趙匡義似是明白智苦所言之意,眼神瞬間一閃,卻也不再言語。

“此次小居士到了此處,勿對外人言及,要知事不密而禍生。”智苦望了他一眼,笑了一笑,轉而低聲道:“從雲……”

但見東面巖壁透有月光的空地上,飄落而下一位身材魁梧的漢子,正是龍從雲。

龍從雲望了一眼趙匡義,向智苦行禮道:“弟子謹聽師父法旨。”

“將小居士送回許州客棧,莫要驚動他人。”

龍從雲點了點頭,倏忽右手向趙匡義身上一拂,身形一閃,挾起將要昏睡而倒的趙匡義,從東面巖壁處躍身而起,傾刻間不見蹤影。

智苦望向打坐在地上的智光,“此子年紀輕輕,臨驚不亂,倒是個人物,若是他家中有兄弟也是身懷貴氣,那就不必再費心思尋找他人了,還是麻煩師弟你去一趟汴京,查探他的家人……”

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十二章 救人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九章 破敵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六章 敵襲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一三八章 驚變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戰(一)第十二章 救人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三章 送親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三章 送親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七十九章 言謊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二十章 舌戰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七二章   出海(下)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四章 南下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