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送親

清晨卯時三刻,衆人俱皆醒來,楚南風望着孟、常二人片刻,沉吟着對孟小虎道:“你所說的宋州有個舅舅,可是見過?”

孟小虎搖了搖頭:“孃親說在我一歲時候曾來過宅中,以後都未見過,已是有好幾年音訊未通,孃親都未敢肯定能夠尋到。”

言罷卻是拉着常山跪下磕頭道:“請恩公收我倆爲徒吧。”

他二人見楚南風等人昨晚離開山洞之時,騰雲駕霧般瞬間飛縱而去,覺得就是平時父母故事裡的神仙般人物,心裡都想着拜他爲師父,學上武功爲父母報仇。

楚南風蹲下身子,看着兩雙猶是紅腫的眼睛,微笑道:“想學武功?”

“我們想學好武功爲爹孃報仇。”

“對,殺了那些契丹人,爲爹孃報仇。”

“報仇?你們可知道殺死你們父母的契丹人長的什麼模樣?叫什麼名字?他們去前方打仗,沒準都會戰死在沙場上,你們找誰報仇?”

兩個小孩聞言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楚南風站了起來又道:“難道要殺盡契丹人嗎?並非個個契丹人都是惡人,漢人中也有惡人。像你們身上發生的事情,江南,吳越,楚地也都在發生,真正造成這人命如草芥是這亂世……”

但覺得自己所言,這兩個小孩未必聽得懂,便是止言嘆了一口氣:“起來吧。”

二人聞言一喜,常山道:“那恩公是答應收我倆爲徒?”

楚南風搖了搖頭,望了趙印山一眼,似有所思:“我自無暇教與你們,不過,我替你們尋個師父,有沒有緣份,就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

“印山、行武,武師父、華師父二人平常也是清閒,我想與他們兩個尋上關門弟子,呵呵,你們看如何?”

趙印山一怔之下,旋即笑道:“也好,免得兩位師父天天抱着歸來醉喝,哈哈……”

“那面位師弟可先將這小虎、常山送回書院去。”

趙、閔二人聞言一愣,閔行武道:“那山長不去懸空寺嗎?”

楚南風聞言遲疑了一下:“下次有緣再去吧。這位受傷的兄弟治癒後若是要走,給些盤纏便是,若是要留在書院,就安排些雜活。”

那漢子聞言一喜,捂着右胸,站了起來道:“程阿牛已是家破人亡,願在書院做牛做馬報答恩公。”

楚南風笑了一笑:“逍遙,取些銀兩給趙師叔,買輛馬車,路上方便顧應。”

趙印山接過洛逍遙遞來銀兩,與閔行武對視一眼,對着楚南風行禮道:“那山長多保重。”

“你們路上也要小心,此下戰事應未開始,儘量從速趕到大周境內。”楚南風言罷與衆人拱手作別,與洛逍遙縱身上馬,一路疾馳,終在午時時分趕到了太原府。

二人牽着馬匹尋到了太平街“通寶閣”樓前,望了一眼招牌,洛逍遙正欲上前詢問,突見南面趨步而來一位身材肥胖,穿着藍錦綢袍的漢子,卻是行禮對楚南風問道:“尊駕可是楚先生?”

打招呼的正是從程正宅回來的許廣智,他一路上本是念想着楚南風何時能到,回到通寶閣樓前,望見駐足觀看的楚、洛二人,心有所感,立馬上前招呼。

楚南風打量了一下眼前這身材肥胖之人,微笑着回禮道:“在下楚南風,見過許管事。”

他雖未與許廣智謀面,但從來人猜出自己的身份,心中便是猜定眼前之人應是分閣管事許廣智。

許廣智但聽來人正是楚南風,心中自是大喜,忙對門口的箭衛道:“快將楚先生的坐騎牽去安頓。”

轉而望了洛逍遙一眼,心中一震,但覺這少年相貌與閣主洛寒水有幾分相像,心中便自有數,便是笑道:“大駕光臨,許某榮幸之至,楚先生請進閣一敘。”

待將楚、洛二人迎到客廳入座,並未落座的許廣智望向洛逍遙,略一遲疑,拱手道:“公子是?”

洛逍遙略顯靦腆站了起來:“逍遙見過許伯伯。”

“果然是少主,”許廣智大喜:“屬下許廣智見過少主。”他之所以不敢入主位就坐,就是猜出眼前之人是自己的少主洛逍遙。

通寶閣主一向行事低調,雖分閣遍佈各朝國,但從不插手江湖恩怨或朝堂爭鬥,各分閣能知道總閣所在,見過閣主的人卻也不多。每年有資格到總閣述職,也只有各朝國都城所在地的分閣管事,許廣智便是其中一位。

洛逍遙幼年喪母,八歲時候便被其父“通寶閣”閣主洛寒水送到太白書院,隨楚南風練文習武,每年正月都會由總閣的長老去接回去小住半月,後來洛寒水續絃娶妻,洛逍遙便再沒有回去總閣,自也跟許廣智有六、七年未見,而許廣智身材肥胖,洛逍遙印象深刻,自然是認得出來。

洛逍遙見他執主僕之禮,忙道:“逍遙尚在師門受教,許伯伯不必過於講究,快快請坐。”

許廣智見他禮儀得體,謙恭有禮,心中甚喜,卻也不敢到主位入座,走到楚南風對面坐下,待僕人奉茶退下後,便是笑道:“楚先生來的及時,剛剛許某纔到程大人府上,程夫人還特意打所楚先生行程。”

“此次有勞許管事費心,我稍後便會過去,這次來到這裡有一事相求。”

許廣智忙道:“楚先生有事但請吩咐,許某定當全力以赴。”

“你們閣中規定,我自不能破例,我本有安排,但因路上有了一些變故,所以初十那天,待我護送甥女出城後,煩請將家姐夫婦二人接送到城南外面,我自會尋去相見。”

“在城東外三十里處的村鎮上有一個客棧,毗鄰着一個宅院,都是本閣的產業,不若將程大人夫婦接去此處安置等候,待楚先生將程小姐帶到後再做安排,若從城南連夜岀發,恐讓程大人夫婦受驚,不知楚先生意下如何?”

他也恐楚南風初十之日未能趕到,也做了安排,而通寶閣在城東外置有的客棧,用來接待因城門關閉,無法入城的南北商賈,毗鄰處還有一處宅院,是其銀庫所在之地。

楚南風但覺許廣智所言有理,頷首道:“也好,就如管事安排。”

許廣智一喜:“那請楚先生與少主移步到本閣城中別院,這兩日且先在那別院休息,也好熟悉路程。”

楚南風點頭道:“逍遙,你且先隨許管事先去,爲師先去師姑那裡。”

“是,師父。”

“那別院就在隔街之處,尋常之時住着閣中的長老,少有人知曉,許某將少主送去後,回來在此等候楚先生。”

楚南風微微一笑:“如此有勞了。

八月初九,晴,烏衣巷程宅大門上披掛着紅花布,專門請有“茶酒司”的司人在那裡唱和着某某某大人禮到之類。因是皇帝賜婚,故程正在朝上同僚多有送禮來賀,劉旻自然也叫宦官送來了名貴玉佩。

雖是初十岀嫁,但有女方提前一天辦酒席講究,名爲“出閣宴”。一時間高朋滿座,程正夫婦雖知明日就遠走高飛,許是被氣氛感染,或是想着以後與這些熟人再無相見之日,竟是笑中有淚。

初十辰時,那卓武帶着披有紅花的馬車來到程宅前,程正夫婦聽到稟告,便來到宅外相迎。

卓武躬身行禮:“見過程大人、程夫人,吉時已到,有請新人啓程。”

程點了點頭,指着身邊的楚南風言道:“這是內弟楚凱,此次一同與大人護送小女到蔚州,待七日後陪同小女回孃家。”

楚南風本名楚凱,字南風,取自詩經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意爲莫忘父母養育之恩。

卓武望向儒雅的楚南風,打量了一下,施禮道:“不才卓武,見過楚兄弟。”

這次聯姻是北漢親契丹的一派文臣使計陷害,因爲程正是極力反對依附契丹的代表,而吳家恐事生意外,有失面子,請了吳家公子的師父卓武前來迎親。

而這卓武武學修爲不凡,已達到神念境,在幽雲十六州江湖中頗有聲名,行禮時從楚南風呼吸氣息中,探得他只是歸真境小成,與自己差了一大境,便也放下心來,須知武學一道博大精深、但要不動手便能探知他人修爲,唯是到了神念境以上的修爲纔可做到。

楚南風點頭回禮之時,一身紅裳、頭蓋紅布的新娘,由貼身丫環與喜娘扶將岀來,來到程正夫婦面前,盈盈下拜告別,楚氏雖知是演戲,心卻難捨,竟是滴下眼淚。

程正見狀,忙扯着夫人衣袖一下說道:“夫人莫要傷悲,柔兒不日自會歸來孃家相聚。”

楚氏遂一回神,伸手扶起欲要下拜的女兒,掀起蓋在程柔頭上紅布,望着臉頰微紅俏麗可人的女兒道:“柔兒,一路多聽從舅舅的話,早日回孃家。”

那程柔玉手掀着紅布,朝母親眨了眨眼,狡黠一笑,放下蓋頭紅布,身側的丫環急忙伸手扶住,緩緩地向馬車行去,

卓武待見新人上了馬車,便向程正夫婦道別,轉而對楚南風言道:“楚兄弟,請。”

言罷翻身上馬,示意隨從起程,楚南風對着程正夫婦行禮道:“南風就與柔兒前去了,姐夫、姐姐但請安心。”

程正夫婦自也聽出他的言下之意,點了點頭,楚氏道:“弟弟路上小心。”

楚南風笑着點頭,躍身上馬,跟在馬車後面而行。出了北門城外,卓武回頭看了一眼後面的楚南風,放慢馬力,讓過隨從與楚南風並肩而騎,望了一眼楚南風背上用白布條套着的長劍,拱了拱手,問道:“楚兄弟是在何處高就?”

楚南風回禮道:“一介迂儒、授業營生。”

“卓某觀楚兄弟修爲不低,隱於坊間……”卓武言道:“倒是可惜了。”

楚南風淡淡一笑:“如此世道,能得安生楚某知足矣。”

“若楚兄弟有意仕途,在下願爲楚兄弟引薦,以楚兄弟的身手,在軍中謀個官職易如反掌。”

此時亂世,朝國紛立,江湖中的武林門派多被各朝國拉攏利用,或內部自相殘殺,或門派相互攻伐,幾十年間諸多門派幾乎消亡殆盡。卓武探得他的武功境界便有意拉攏,須知歸真境境界的高手在軍中亦是不可多得。

見楚南風不語,便接着道“如今楚兄弟是少夫人的舅爺,若肯在吳都護帳下行走,他日必能揚名立萬。”

楚南風輕笑道:“多謝卓兄美意,楚某閒散慣了,不願有所約束。”

江湖之中武學修爲有境界講究,從入門的築基境開始,練氣境,固元境,而入的歸真境,體內精血雜質摒除,使陰陽氣機如赤子般純正無暇,體質的特長便顯化出來,纔算是真正踏入武學門檻。

故而神魂意識見長之人,以引氣練精血真元入武,歸真境之後便是神念境,抱丹境,元嬰,而體魄力道見長之人,則以力道練精血真元,入了歸真境後便是明竅境、金身境。

楚南風的身手已是入抱丹大成境,而入了抱丹大成之後,氣機可以收發自如,自也可隨意隱藏境界,卓武卻是看不出來,而楚南風生性淡泊,不喜聲名,冮湖上很少有人知曉他的身手。

見楚南風推辭,卓武也不再勉強,心忖,待到蔚州時再加拉攏也不是遲,便轉了話題:“此地距蔚州尚有五百餘里,若是急着趕路,憑我等健馬一天也可抵達,只是會累的少夫人。卓某想到了忻、代州都可略作休息,不知楚兄弟意下如何?”

“卓兄安排便是。”

不知不覺已離城四十餘里,此時官道上不見行人。突聞身後傳來兩聲一長一短的穿雲箭聲音,卓武一衆愣了一下,皆止馬往後望去,卻未見有人蹤跡。

穿雲箭在江湖上多是用來求助或攔路行截的信號。卓武想着自己在北漢之地並無仇家,這又是皇帝賜婚的迎親隊伍,想是不會有人敢動,便對隨從言道:“許是一些江湖閒人之事罷了,且不管它。”

揮手示意衆人前行,不料此時楚南風卻引馬到了馬車前,掉過馬身橫攔馬車去路,笑道:“多謝卓兄相送,就此道別吧。”

卓武聞言一愣,沉聲道:“楚兄弟這是何意?”

楚南風淡聲道:“家姐只此一女,不忍遠嫁,楚某不願家姐難過,故帶甥女歸家。”

卓武雙眼一眯,旋一張開,目露精光盯着楚南風道:“楚兄弟好膽色,這可是皇帝親賜的婚姻,就不怕連累程大人一家嗎?”

“當今天下,稱孤道寡的皇帝不下一手之數,卓兄說的是哪一位皇帝。”

此下天下四分五裂,各地稱帝之人確實不下一手之數。楚南風文武雙才,對於爲爭一家一姓之天下,置百姓生死而不顧的帝王將相甚是不屑,自然不會把這些皇權之類的威脅放在心上。

卓武聞言冷笑道:“好、好,不知楚兄弟有多少人馬來接少夫人歸家?”

他聽楚南風口氣,只道是楚南風自己一人意願悔婚,故在言上仍稱程柔爲少夫人。

楚南風搖了搖頭:“不敢驚擾他人,楚某一人足矣。”

卓武師出名震幽雲十六州“冷刀”穆道承門下,尋常之時從未有人在他面前如此狂言,聞言冷笑道:“就憑楚兄弟的身手就想帶走少夫人,未免也太不把卓某放在眼裡了吧。”

環首四顧,仍未見有人蹤跡,他不信憑楚南風一人便有此膽量,心猜剛剛兩聲穿雲箭定是楚南風與人約好的暗號,見無來人,眉頭稍皺一下,擺了一下頭,向左右隨從示意動手。

他這些手下皆是固元境高手,其中一兩個也已觸到歸真境門檻,身手都是不凡,卓武一邊示意隨從動手,一邊留意四周。

右邊一個隨從早就不耐煩楚南風了,見到卓武的示意,便雙腿一夾,策馬拔刀向楚南風攔腰砍去,楚南風不慌不忙,右手馬鞭一揮,那隨從便覺右手腕脈門一麻,竟握刀不住,在佩刀掉落之時,那鞭子如蛇一般纏住手腕,頓覺一股力量將自己扯起,卻被扯上空中,復覺手腕一鬆,一陣天旋地轉摔落在地上。

此時另有兩個隨從馬身上縱起,揮刀向楚南風攻來,一人自左邊向楚南風頭上砍下,一人自右邊向胸前斬來,刀至楚南風身前兩尺之時,二人但覺眼前身影一晃,腰間一麻,身上力道卻是盡失,“撲”一聲掉落地下,動彈不得。

一眨眼功夫,三個隨從盡皆躺在地下,縱是卓武武功了得,卻也看不出楚南風如何出招。見餘下隨從皆欲上前攻去,卓武沉聲道:“退下。”

躍身下馬,冷冷地望着已是落在馬車前的楚南風言道:“楚兄弟深藏不露,倒是卓某眼拙了。”

他在程正宅前看得楚南風只有歸真境修爲,心想縱使楚南風能擊敗三個固元境聯手,必定也要三五十招之後,若八個隨從皆上,定能拿下楚南風,不料楚南風一招未顯,三個固元境手下皆是趴在地上。

對於三個隨從的攻招,他自忖也能將三人打了趴下,但卻不能同楚南風那般輕鬆自如,況且連招式都快了看不清,卓武心中便是生起了戒意。

楚南風淡然道:“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那卓某便領教楚兄弟高招了,請亮劍吧。”

卻見楚南風搖了搖頭,道“楚某已多年不用兵刃。”

望着楚南風神情淡然之態,卓武頓覺受辱,怒極反笑道:“找死……”

言罷,氣機一聚,舉刀向楚南風砍去,他一身師傳的“月霜”刀法,已練得爐火純青,一怒之下,卻是傾力而出,刀意勢如波涌,寒光凜人,此時響午剛過,衆人卻覺一身冷意,兩側馬匹皆受驚揚蹄嘶叫。

“好刀意。”楚南風輕笑道,卻也不躲閃,未待卓武一招使盡,右手運勁,那馬鞭競如一根利劍,鞭上一道氣機直向卓武左脅襲去,卓武大驚,硬生生將招勢收住,變招回護。

須知天下無有沒有破綻的招式,只是唯快不破。卓武使招極快,破綻也只在瞬息間一閃而沒,即使武學大宗師也極少能看出“月霜”刀法的破綻,而楚南風一出手便指向這招“望月初缺”的破綻之處,卓武如何不驚,待撒招回護,那氣機卻也消失。

看着依舊神態自若的楚南風,卓武心感不妙,但想楚南風應是抱丹大成之人,否則絕不會能隱住自己身手,心雖有懼意,但他對師門名聲甚是看重,明知不敵,心有不甘之下,猛然大喊一聲“看招”,一招“銀闕露墜”向楚南風胸口劈去,兩邊的隨從頓覺一團凜冽的刀意向身上襲來,紛紛向遠處散開。

卓武眼見刀鋒將砍到楚南風身上,待至半尺處,卻猶如碰到銅牆上,再也進不得半分,馬鞭卻又奔右臂破綻而來,當下急忙左掌拍向馬鞭,身子藉着掌風與鞭上氣機相碰之力向後而退。

“你如何能看出我招式破綻?”兩招都被對手料敵先機,卓武大驚。

楚南風卻笑而不答。卓武忽然想到了什麼,驚聲道:“你練就了他心通?”

所謂的“他心通”是佛、道兩家修行的一個功法。佛門有六大神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而道家亦有六大神通,只是有的功法稱呼有所不同。修得“他心通”自然會察覺對手氣機走向,料敵先機,卻非如江湖方士傳說,能知曉他人心中所想那般神奇。

楚南風的確是修有“他心通”,以卓武的境界來說,招式對於身懷“他心通”的楚南風自是形同虛設。但楚南風能一眼看出他的破綻,卻非“他心通”的緣故,而是他也通曉這“月霜”刀法,只是卓武不知道罷了。

卓武這時始覺楚南風不出劍並非輕視於他,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楚南風任他出招,刀意卻是無法破開他的護體氣機,而那時纔出手攻他破綻,無非是讓他知難而退。

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八九章    玉碎向君恩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一七二章   出海(下)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十一章 報恩第十八章 蕭二公子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四十一章 拂水龍吟鳳梧揚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一八章 清風驛刺殺(三)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一三二章 誅殺卓青蓮(一)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二章 兵禍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三章 送親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一六章 清風驛刺殺(一)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九十九章 高平之戰(一)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五零章 紫金山之戰(二)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