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

從吳越國天目山往南方向的一條山道上,行走着一位手執長劍,身着青袍的中年文士,風塵僕僕下儒雅的臉上略見消瘦,正是離開書院尋訪馬希蘭下落的楚南風。

他這幾個月中走遍了諸多大山,聽聞吳越的天目山東西兩峰各有一池,便也尋來,可惜在山中細訪幾日,終是未有馬希蘭的蹤跡,無奈下山南行,想向閩地武夷山一行。

在一處村落用了午飯之後,行了半個時辰後,卻見天色大變,烏雲籠罩,想是要下大雨之勢,但見前面有一衣衫襤褸、披頭散髮的乞丐,向右側不遠處的小山跑去,心想或許這小山中有避雨落腳的寺廟,便也隨着那乞丐身後疾行。

位於這山的西側,果然有一座面西而建的山神廟,上履小扳瓦,卻無廟門。隨着那乞丐進了廟中,卻見供案上神像、香爐俱無,想那銅像應是被人盜去換錢了。

那乞丐走到供案邊,蹲身從案下取出一堆稻草,取了一些鋪在西側的角落,對着楚南風指了指剩餘的稻草,像是提醒他這稻草可以鋪地休息。

楚南風心猜這乞丐應是落腳在這廟中,對着他點頭道謝,那乞丐也未作答。此時雷聲作響之中,大雨傾盆而下,楚南風便將稻草鋪開,盤腳打坐休息。

不一會兒,只見雨中出現兩個僧人,如此大雨之下卻是不急不慢行走;待走入廟中,其中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僧全身溼透,眉須衣着水珠流滴,而另一位身材偏瘦,五旬上下的僧人則是衣須鞋襪乾爽。

那五旬上下的僧人但見楚南風,臉色卻是大爲驚訝,趨步向已經站起的楚南風合什見禮:“明無見過楚先生。”卻是洛逍遙四處尋訪的明無僧人。

楚南風執手回禮之中,但見那老僧身上一團霧氣蒙起,旋即之間散去,衣須鞋祙卻已然乾爽,不見一絲溼水之處。

若說行氣周身,將衣物水氣蒸乾,以楚南風的身手也能做到,但如老僧一般彈指之間,楚南風卻是自嘆不如,看這老僧修爲卻是未入金身境,又似不曾隱藏修爲,楚南風心中詫異之下行禮見過:“楚南風見過大師。”

那老僧聽得明無稱楚南風爲先生之時,臉色略顯驚訝,見楚南風行禮,合什道:“老僧文益見過楚居士。”言罷望着地下的稻草,俯身略一攤鋪,徑自盤腳坐下,明無但等楚南風坐下,方纔在文益的左側盤腳打坐。

文益望向明無,淡然道:“你與老僧雨中同行,行氣使雨珠不沾衣身;而老僧此時亦與你一般衣鞋乾爽,中間的所行卻是不同,這就是“意”不同所至。”

原來明無僧人在隰州無意間聽了楚南風的言語,悟了修武的六識之妙,破去修行多年的真身不破功法,散去千錘百煉緊繃於皮肉的罡氣,卻使身上諸穴氣機頓然連通,一下子反倒元神清明,氣血順暢,踏入了金身之境。

他癡武幾十年,又修行於他力、念力爲主的淨土宗,一時間悟了禪意之妙,便想淨禪雙修,回到“寶光寺”懇求住持圓覺給了戒牒,就去了天柱山“山谷寺”參禪。

而禪意則是隻可意會,難以言傳;“山谷寺”的禪師見明無求悟心切,便推薦他去尋清涼寺文益大師受法。

文益大師禪道以“就身拈岀,隨流得妙”見稱,就是接化之語平凡易懂,能使人當下徹見心性,立馬普渡衆生;明無探得文益去了閩地雲遊,就一路尋去,在文益歸途中與其遇上,一路上便是請教文益佛法真意,恰逢大雨避於廟中,卻也碰上了楚南風。

當聽得文益所言,明無思索片刻,垂首合什:“明無癡愚,望大師點悟。”

文益微微一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依六根而起六境,得六識,稱之爲十八界;其意根爲此十八界之源,眼見好色則喜,耳聞惡語則怒,鼻嗅香氣則愛,舌甘美味則思,身有所觸則懼;喜、怒、愛、思、懼皆是意念起法而致,故而‘意’有所法則欲。”

“法者似正似邪,見美色而起淫,見金銀而起貪,或又如我佛慈悲,抑惡揚善;你見大雨傾下,便行氣布身,使之不沾,是爲意起我之法所致,雖見自在我,並非身無我。”

文益望向沉思中的明無,“亦有一些僧人苦行參禪,忍飢挨餓、風吹雨打去求身無我,卻終是做不到法無我……”

“身無我?法無我?”明無口中吟道,一臉似懂非懂之狀。

“阿彌陀佛,二十年前老僧雲遊之時,在湖州路上見有一老人家骨瘦如柴,昏倒在地,便將她帶到掛單的“寶峰寺”中,待她醒來,老僧正欲打聽她的出處,誰知她一看見老僧等人,卻破口大罵,言是和尚都是假慈悲。”

“幾經衆僧相勸,方纔說岀實情;原來她早年喪夫,育有二子,一子行軍死於沙場,一子岀家爲僧,她年老多病,心中掛念愛子,想見他一面,尋到寺中,誰知此僧人卻避而不見。”

明無垂首合什:“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那老人家又道,他何以能對別家之人施上一粥,見上一面,卻對自己的孃親滴水不與,隻影不見?你們出家人還不是假慈悲?這就是你們所求的六根清靜?所說的衆生平等……那時寺中的衆僧俱皆一時啞言,不知如何與答。”

文益停了下來,神情莊重,緩緩又道:“那時老僧方見樹就是樹,無大小、無枯盛;第二日,便起程回去故里探望老父老母,從那時起每年一次,如方外之交,至二老壽終之時。”楚南風臉上但起肅然之色。

“得六根清淨,了生死因果;其了斷之意猶如世人欠帳還錢一般,父母授身之緣,豈是避而不見可斷;但如那老人家所言,衆生平等……就將父母如尋常施主相待,有何不可?若心無我,自然也就法無我了,阿彌陀佛。”

明無亦是一聲唱諾佛號,繼而閉目沉默不言,文益、楚南風知他心有所悟,自也不岀聲打擾,半柱香之後,明無方睜開雙眼,對着文益俯首而拜:“明無多謝大師指點。”

擡頭之間,楚南風但見他祥和的神色中帶着七分莊嚴,知他修爲大有精進。

“萬法非緣,豈觀如幻。”文益微笑之中望向楚南風,“楚居士,可曾看出老僧的武學修爲?”

楚南風未料文益如此一問,不由一愣,佛門之中有以體魄之道,入明竅到金身境,亦有走神識之道,修神念至金身境;而修佛之人,志在了斷生死因果,習武修行自也不會凝本命胎丹,作繭自縛,故佛家以神識入武的神念境修爲亦與明竅境相同,有山谷,山麓、山腰,山巔之分。

楚南風對佛門功法雖說也有研究,卻非精通,但見文益此下修爲應是神念山巔,即與自己抱丹大成相當,初次見面之下,如此相問,想是必有深意,一時卻是未敢作答。

“想必楚居士認爲老僧隱藏了修爲……”文益見他遲疑之狀,笑了一笑,接着言道:“若說老僧與明無遇雨之時,元神意識已到了這山神廟之中,肉身待與明無到了此處,才神識歸體,六識復明,行氣去除雨水,想必是難以使人相信……不過事實確實如此。”

修爲到了元嬰之時,本命胎丹神識開智,而得悟“心境通”,到了金身之境,元神通徹清明,亦得“神境通”,二者都能以神識離體;但江湖中從未聽說過神念山巔境界之人能夠做到,何況下雨之時,應離此廟有百餘丈,縱使元嬰大成者也是不能做到。

而明無兩天前與文益相遇,但對文益只有神念境山巔的修爲也是見疑,此下聞言不由得與楚南風相顧一視,二人心中皆感駭然。

“明無,你出自我佛淨土宗門,以修念力、他力入道,想是癡於武學,對於我佛大法真經少於精研,此下心有所得,入意知明,應是可知老僧何以能未臻金身,卻可元神離體?”

明無無意得了楚南風點化,而踏入了金身境,本心已是開悟,纔想着淨禪雙修,聽得文益所問,茫然之下靈光乍現道:“行禪定?禪忘神功?”

文益臉顯嘉許之色,“佛門弟子參禪入定,有分行禪定、坐禪定。禪定者,眼,耳、鼻、舌、身五識俱泯,猶如尋常人入夢,魂遊他境,但意識未蒙,元神澄明,入夢非夢,如老僧剛剛雨中行走那般,若明無與老僧言語,一息間老僧自能知曉。”

楚南風心知佛門武學博大精深,而從北魏太武帝起至今,佛門歷經三次佛難,以至諸多佛門武學失傳,就如明無道出的“禪忘神功”,卻也是從未聽過,但想未臻金身境,而元神能離體百丈,心中便是暗自一凜;而文益此下能將自身武學講與自己旁聽,定有用意,疑惑之下更是凝神傾聽。

“當六識俱明時,見六根入六境受識諸擾中,斷生死因果,力求法無我……而參禪入定泯識,是爲消業報因果之力,做到身無我即可,如老僧剛纔所參行禪定;但有甚者神遊離禪而不知,卻是離了禪定要義。”

“精氣爲形,魂識爲神,形神兼備,方可謂陰陽圓融,捭闔自然。陽主闢而岀,陰主翕而入,若使入定不當,卻是適得其反;肉身爲陽,神魂屬陰,若肉身不辨六根,陽本動反息內,魂識不知歸途,陰本藏卻動外,卻是形神離散,自然無法窺得天人合一之妙。”

楚南風心念一動,但想坊間傳說有的僧人入定後雷打不動,卻是被人誤爲坐化,甚至於肉身被毀,以致神魂無依;而肉身無存,六識無受陰陽見分,自是難參大法……琢磨着文益所言,楚南風便是沉思起來。

文益見狀微微一笑,合什沉言不語,一時間只聽得廟外“嘩嘩”的雨聲,良久之後,但聽一聲響雷,楚南風心神一震,便自回過神來。

“阿彌陀佛。”文益合什唱諾佛號,望着楚南風緩聲道:“以楚居士之修爲,自然是知道坐定是“我忘”而並非“忘我”,如行舟於雲海,可一動而至千里;但須記得是舟行而非身行,是意忘而非是神忘。”

楚南風心中一震,只聽文益又道:“是行於皮相之外,又要在法相之內。”

但想着“陽主闢而出,陰主翕而入”,此下又聽得“於皮相之外,在法相之內”;本有所悟的楚南風心念一動,念生意起,閉目引氣行走於體外皮面,只覺毛孔不燥不冷,陰陽圓融,溫養在天關中的本命胎丹神識頓然澄徹,剎那間萬物俱寂。

但覺神識躍然而出,引天地之氣暢行皮膚表面,意識布精氣於百脈諸絡,已然能一心二用;此時身遭五尺內無一物見滯,聚內外之氣於周身,若登堂入室,渾然靜坐,卻是要入元嬰之境。

楚南風此時此地入境“元嬰”,可謂是險之又險,但憑文益與明無二人的身手,若有一人對他心懷不軌,他勢必非受重傷不可。

他與文益見面之後,但聽文益句意玄機,行行緩導,似有點化之意,悟得妙諦之下,纔敢登堂入室進元嬰之境,縱是如此,亦也在身遭五尺內佈下氣機防線。

而明無當初在隰州頓悟之時,待破去佈於皮肉上的罡氣,反使體內氣機通貫,水到渠成而踏入金身境,若說兇險,自是在他破去真身功法之時。

待離了隰州城,明無亦尋了一個山洞,打坐調息十日,方纔築固了金身境根基;而剛剛受了文益的點化所悟,卻是躋身金身境後而洐生岀的“神境通”大受益處。

不同於明無所修的體魄之道,楚南風此下受悟,本命胎丹神識躍然而出呼應,這水到渠成的入境,其根基的牢固,自非是日後閉關行氣喚醒胎丹神識入境可比,楚南風自是不願錯過此等契機,此時除了神識之外,已然是入了我忘之界。

文益與明無但見楚南風神態莊嚴,周身附近氣機流動,知他入境,瞬間移到那乞丐所在的牆邊;明無舉手將那目瞪口呆的乞丐封了穴道,使他昏睡過去。

楚南風行氣周身,陰陽兩氣相融中,只覺身如鴻毛隨着氣流輕盈而飄,落在一座山峰上,下邊卻是一片浩瀚的大海,一陣沁人心脾的清鮮空氣吹來,便行氣吐納於肺腑;但覺百脈舒暢,悠然中入了睡夢,夢見自己凌虛在波浪輕涌的海面上,悠閒踏步之中突然波浪涌起,竟被送入雲層。

藍天白雲之間,不知何處飄來一道五彩斑斕的煙霧,繚繞在自己的身遭,香氣撲鼻而入,體內氣血融融相循,神清氣朗中俯首下望,只見一山峰坐有一人,朦朧中但見容貌甚像自己,便躍下雲朵,卻像是在夢境中醒來,整個山峰唯見自己一人。

又見峰下海水徒漲而起,竟沒過山峰,緩緩的流淌到身邊,將身子托起,隨着波濤盪漾,心怡神爽之下意滿氣足。

突見一陣浪花飛濺,楚南風心中漣漪一斂,方從境中境岀來,頓時神識清明,睜開雙眼,月色下,明無盤腳坐在一丈外的廟門口。

但見楚南風氣機內斂,神色卻是英朗逼人,明無知他已大功告成,踏入了元嬰之境,低首合什:“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楚先生當世奇才,二十餘個時辰就功德圓滿。”

楚南風自也未料到自己能在如此的時間內,便穩穩的進入元嬰境,欣喜中對明無拱手道:“多謝大師相護。”

眼睛一掃,只見那乞丐靠在牆角,神色疑惑的望着自己,而文益大師卻已然不見。心知他定然已是離去,便開口問道:“文益大師何時離去?”

“昨日傍晚雨停之後,大師便往江寧清涼院而去。”

楚南風心中感嘆不已,他與文益初次相見,卻得以文益岀言指點,心中自然感激萬分,聽了明無之言,便點了點頭,心道他日定要去清涼寺拜謝。

明無似是看出他的心思,微微一笑,“大師臨走時曾言,讓楚先生不必將此次機緣掛懷於心,反倒讓大師多岀塵緣羈絆。”

楚南風心思通徹,聽了明無之言,自也明白他的意思,佛家渡人之時亦是渡己,若要人恩恩相報,塵緣反倒是越結越多。

“文益大師入世布法旨在去塵明心,何況楚先生又是與我佛門有緣……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明無接着言道。

楚南風心絃一動,他此生對馬希蘭念念不忘,心中已然生定了一生一世尋訪馬希蘭的念頭,一時之間卻是對明無與佛有緣說法有所不解。

明無入了金身境,對楚南風稍縱即逝的驚訝之色自也看到,望了楚南風額頭的天關一眼,“文益大師法眼如炬,不知何以能看到楚先生的本命胎丹的神識;先生入定破境之時,大師曾與小僧言道,因見到先生胎丹神識帶着三分佛性,才岀言指點楚先生入境。”

一個人用精、氣、血凝結本命胎丹,自是帶有凝丹人的氣運,楚南風自小跟隨易無爲在太白書院,除了因馬希蘭之故,起了殺心,倒也算是與世無爭,說他帶有佛性,也是恰當。

楚南風聞言苦笑之下卻驚訝於文益的修爲,便道:“想是文益大師練就了“天眼通”,能遁氣機看出人的胎丹神識。”

明無心中想來也是如此,便也點頭認同;望了一眼已經破曉的天色,“不知楚先生何以會來到這吳越之地?”

楚南風自也不便道出實情,卻也不想騙明無,略有遲疑一下,言道:“在下尋訪一位故人下落,纔到了吳越之地。”

“那先生可曾尋到?”

楚南風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

明無見他神情無奈之狀,便道:“先生可曾探得這故人隱於吳越何地?”

言下大有相助打聽之意;他自得了文益點化,悟了“隨流得妙”,眼中處處見佛,卻是想入世參禪。

“在下也不知她究竟是隱於何處?只知她在山中湖畔之地。”楚南風臉顯惆悵,他此時心中已將明無當作化外之交,神情自也未刻意掩飾。

“山中湖畔之地?這天下……”明無大吃一驚,“諸朝國中羣山遍佈,這如何能夠尋得?楚先生何以肯定這故人在山中湖池之地?”

楚南風悵然道:“在下是受了一位佛家高僧指點,才得以知曉……千山一水有仙影,一水抱千山?哎,卻是難以悟曉。”

明無聞言合什閉目,沉思不語,想是要悟出這千山一水的所指的地方。

“不一定是指山中之水,若是水中之山呢?”但聽西邊傳來一道聲音,那靠在牆角上的乞丐坐直身子道。

楚南風聞言心中大震,“水中之山?”

那一臉污垢、看似已過三旬的乞丐揉了揉眼睛,“乞丐見過諸多湖泊,湖上多有島嶼,周邊羣山環繞……”看見明無與楚南風望着自己,那乞丐似察覺得什麼,忙用手扯了扯頭髮蓋住右邊的額頭。

楚南風與明無在他揉眼睛之時,已然看見他額頭上刺着“盜”字,想是犯了法,被官府抓了刺面懲戒,難怪正當壯年,卻行乞爲生。

楚南風細一思索,但想着楚地周邊湖泊衆多,心忖馬希蘭或如這乞丐所言那般,是在湖島之上,便是站起身子,對着那乞丐拱了拱手:“多謝這位兄弟提醒了。”

轉而望向明無,“大師寶剎何處?”

明無略一遲疑:“小僧受戒歸州“寶光寺”,只是……”

本想解釋自己目前的處境,但覺不妥,便也頓住不言。楚南風心道他此下只是雲遊參禪,他日必會歸寺,便點了點頭:“來日若是得閒,定到貴寶剎拜會,天已亮了,在下先行一步,就此別過。”

明無心中苦笑,站在廟門邊垂首合什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楚南風望了那乞丐一眼,嘆了嘆口氣,從腰間的荷包掏出一些碎銀放在供案上,對着明無拱了拱手,疾步而去。

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二十七 慕雲三式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二章 兵禍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六章 敵襲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六章 敵襲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章  通寶閣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章  通寶閣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七章 刺殺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八七章     悲喜交織第一八八章      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