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六俠挽狂瀾(下)

玉橋真人打算使用的這個手段,可說是一條不歸路。

一旦計劃開始,他們武當六俠最好的結局,恐怕也得是“一死五廢”;而若是往最壞處想,他們甚至可能一個都活不下來,死後還會落個身敗名裂。

但,俠之所以是俠,就是因爲在面臨這種抉擇時,他們能義無反顧地犧牲自己的武功、名聲、乃至生命。

武當六俠即是真俠,那爲了中原武林,他們當然不會退縮。

在玉橋真人的建議之下,其餘五俠很快也都達成共識,六人壓下了武當一衆長老和弟子的質疑,毅然踏入了門中禁地,前去修習一門在數百年前就被武當的先人們封藏起來的武學——天蠶功。

此功的源流,乃是北宋年間魔教的鎮教絕學“天魔功”。

這天魔功是個什麼級別的武功呢?這麼說吧,和現在五靈教的“護教神功(即青龍勁,白虎掌,朱雀羽,玄武甲,和麒麟指全部修煉齊)”屬於同一級別,二者都是內外兼修的上乘絕學。

不過非要說哪個更高明一些呢,其實還是五靈教的護教神功更勝一籌,因爲這護教神功可以拆成五門單獨的功夫分別進行修煉和傳授,這就解決了有些人的資質或體質不足以把這一整套上乘武學修煉齊全的問題,且練這護教神功基本也沒有副作用。

而那天魔功……雖是渾然一體,對資質的要求也沒那麼高,但練成後會對人的心智有所影響,隨着功力的精進,修煉者的慾望也會隨之膨脹。

後來到了南宋年間,出現了一名武學奇才,他在一次機緣之下,靠着超羣的記憶力,竊記下了天魔功大約三分之二的內容。

在那數年後,他又得到了一門可以吸人內力化爲己用的武功的殘本。

兩套殘缺的絕學在手,他就開始琢磨,能不能把手頭這兩種不齊全的武功結合起來,創造一種全新東西……

所以說奇才就是奇才,拿定了主意他就開創,創着創着,就走火入魔了。

眼瞅着武功沒創出來,自己的身體還因經脈的亂流而逐漸崩壞……爲了自救,這位奇才兄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又將苗疆蠱術也融入了這套武功中。

結果這回,他成功了。

脫胎於三種奇功下的“天蠶功”,或者說“天蠶魔功”,就此誕生。

此功雖是邪門無比,卻也威力無窮,一旦練成,在世上幾乎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武學。

再後來,又過了很多年,世間唯一一本記錄着這門武功的秘籍被武當偶然所得,當時的武當掌門和幾名長老覺得這武學太過邪性,不適合拿出來練、更不宜流傳到世間……但是這天蠶功的奧妙之處,確是令人歎爲觀止,就這麼毀去着實可惜了……

一番糾結過後,他們便決定,對這武功進行“改良”,去掉其中吸人內力和腐蝕別人經脈的陰邪部分,只留下強化自身的那部分並加以精進,最終便創出了並不比魔功遜色的“天蠶神功”。

當然了,這“不遜色”,僅限於練成之後——雖然天蠶神功在大成境界下的威力是可以對抗同等級的天蠶魔功的,但這並不代表在前面修煉的階段也如此。

比起那想練就練、且可以靠吸人內力來速成的天蠶魔功,天蠶神功修煉起來可就麻煩多了……不但要限定是沒有武功、或者是被廢掉武功的人才能練,神功每次突破一個大境界,往往還得讓修煉者經歷一些非人的痛苦、瀕死的體驗、或者是得有超然的感悟……所以最好是那種懷有仁善之心的人、或是對道學有一定研究的人去練,才更有機會練成,否則在突破過程中很可能會身亡。

也正因如此,即便是那“改良”後的版本,雖然也曾經有人練成過、並留下過一些江湖傳說,但後來也終究是被武當的先人們和魔功一起封藏了。

而如今玉橋真人叫上他那五名師兄弟打算去練的,很顯然……是那天蠶魔功。

畢竟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即便滿打滿算,認定萬源宗的人在經歷過之前的一戰後要休整半個月、路上再走半個月,那也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讓他們準備。

這點時間,要練成天蠶神功,並且把神功的境界和功力都提升到足以戰勝六大高手的水平,那肯定是不夠的;再者,神功的修煉有諸多限制和不確定因素,就算六俠集體自廢武功同時開練,練到後來一個都沒練成還練死好幾個那也很正常。

但天蠶魔功就不同了,只需一人去練,然後讓他將其餘五人的功力逐一吸盡,以此作爲修煉的“燃料”,那麼這個人,有很大機會能在短時間內突破至魔功大成的境界。

而一旦魔功大成,這種質變後的戰力,就不能簡單用六名高手的功力總合來計算了。

這個人,將成爲當今武林的第一高手,絕頂中的絕頂,縱然是以一敵六,萬源宗的人也毫無機會。

那麼這個擔子誰來擔呢?

自然就是提出這個計劃,且身爲武當掌門的玉橋真人了。

他在想出這個辦法時,已經做好了充分的覺悟,並想了很遠……

首先,他知道,用這種方式戰勝萬源宗並不算光彩,所以這場比試,一定得是閉門切磋,不能讓當事人之外的人看到。

其次,事後哪怕是對本門弟子,也要統一口徑,一定要堅稱自己練的是“天蠶神功”,而非魔功。

其三,決鬥過後,必須給對方留、且只留一個活口——因爲得讓那個人出去證明,武當是堂堂正正打贏的,更重要的是,得讓他回到朝鮮武林,把自己戰敗的經歷說出來,打消萬源宗日後來犯的念頭。

其四,此戰過後,待萬源宗的那個倖存者離開中原,玉橋真人就會以傷勢爲由,轉讓出掌門之位,並以“雲遊”爲藉口離開武當,其餘五俠也會與之一同辭行……這樣他們因爲修煉魔功而有五人已經失去功力的事纔不會敗露。

而最後,玉橋真人會去找個地方自盡。

因爲據說練這魔功的人日後心性也會起變化,極大概率會化身一代魔頭,玉橋不敢拿武當的名聲和武林的安危冒險,故而捨棄性命是最保險的做法。

其餘五俠,也將各自歸隱,直到把這秘密帶進墳墓。

以上,就是玉橋真人的全盤計劃。如果順利,那他們武當六俠便會以一死五廢的代價,幫中原武林渡過這場浩劫;如果不順利,比如練魔功的事情敗露、或者練出什麼岔子導致沒打贏、或者乾脆在修煉時就練死練瘋自相殘殺……那就不用多說了,全都是身敗名裂、不堪設想的結局。

而結果呢,那前三步,大體上……確實都按照玉橋真人的計劃走了。

雖然萬源宗那邊一開始對“閉門切磋”的要求有點懷疑,生怕是什麼陷阱,但一聽玉橋真人要以一敵六,他們便判斷對方是自暴自棄、怕輸得太難看才這樣搞的,也就答應了。

打完之後,玉橋真人很體貼地廢掉了萬源宗倖存的那名高手的武功,防止他回去以後被懷疑是叛徒;然後那位也很夠意思,爲了不被追責,回去後在他們宗主面前那叫一通吹……把中原武林說的跟神仙開會似的,導致萬源宗往後幾十年裡都再沒有踩過界。

至此,就來到了玉橋真人計劃的最後兩步。

但這時,玉橋真人心智已然因魔功起了變化,腦中有個聲音不斷在對他說:你爲什麼要自盡?你爲武林做了那麼多,不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報,還要去死,這公平嗎?憑你現在的武功、地位、還有你爲武林做的這一切,讓全武林尊你爲盟主,也是理所應當,爲什麼不去爭取那些你應得的東西呢?

玉橋每日都在對抗着這個聲音、或者說他自己的心魔……但也日漸不支。

他明白,這聲音現在所說的這些,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他如果真的按照這做了,那就是“開了個頭”,一旦他踏出這一步,以後這聲音還會不斷推進並最終摧毀他的心智和底線,把他變成一具純粹由慾望所支配的傀儡。

因此,玉橋真人不得不加快了後兩步計劃的實施,並又多留了一個後手。

在倉促讓出掌門之位的第二天,玉橋便與其他五俠一同下了山,剛走出山門,玉橋就突然拿出了一份自己在事先偷偷抄下的天蠶神功抄本,交給了五俠,並囑託他們,有多遠走多遠,千萬別告訴他去向,萬一他最後沒有自盡、或沒有死成,並去而復返、爲禍武林……那這份抄本,便是對抗他的希望。

五位師兄弟得此囑託,百感交集,卻又不敢不受。

數日後,玉橋真人抵住了心魔的侵蝕,他在一處無人的山崖上自斷經脈,並且引劍自刎、跳下山崖,走完了他義薄雲天的一生。

但,玉橋死了,魔卻未死。

天蠶功的神奇之處,就是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且重生後脫胎換骨,更上一層。

七日後,一個人從崖底的巨大蠶繭中蛻變重生,而他,已經不是七日前跳下山崖的那個人了。

這個“玉橋真人”一出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回武當,重奪掌門之位,並且在奪位當日就立即親手毀掉了禁地中的兩種天蠶功秘籍。

接着,他又宣稱自己那五名師兄弟都是武當的叛徒,遂派出人馬全力去追查他們的下落,誓要將五人趕盡殺絕。

在此期間,玉橋本人也沒閒着,他開始積極走動,明裡與其他門派“友好交流”、展示實力,暗中則開始在武當內外排除異己、殺人滅口……看來,確是奔着武林盟主的目標去了。

再往後發生的事情呢,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狗血)展開了……

之後的幾年,玉橋的勢力越來越大,做事也越來越肆無忌憚,江湖陷入一片黑暗。

武當內部對玉橋也已是忍無可忍、衆叛親離,但迫於他的淫威,大部分人還是隻能屈從。

而那歸隱的五俠,在隱姓埋名的逃亡過程中,又遇到了不少被玉橋搞得家破人亡的江湖同道,也經歷了許多曲折的歷險,最終……有那麼一個少年出現了。

這個從小是孤兒、只有半塊隨身玉佩能證明他是金橋真人失散多年的兒子的武學奇才,後來是如何在短短几年之內目睹身邊的朋友、愛人、前輩和剛剛相認的父親慘死,又如何在經歷各種奇遇和生死關頭後不斷突破並練成天蠶神功去幫武林除掉了玉橋這個魔頭的……咱就不細說了,細說那就是大約三十集武俠電視劇的體量。

總之,玉橋真人死後,江湖也重新歸於平靜。

那之後,又過了十年。

彼時,少年早已成長爲大俠,我們姑且稱其爲雲大俠好了。

那一年,雲大俠決定退出江湖,歸隱前,他將天蠶神功藏在了一個隱秘的地方,並請當時江湖上最厲害的幾位巧匠打造了一枚特殊的扳指,即尋蠶戒。

相傳,只要得到尋蠶戒,並解開雲大俠留下的四句詩中所隱含的秘密,就能找到天蠶神功。

因此,雲大俠歸隱後的那幾年,這個尋蠶戒的傳說在江湖上盛行一時,而這扳指也在期間輾轉經過了許多人的手。

直到距今大約三十年前,關於尋蠶戒下落的消息好像突然就中斷了,此後雖也有一些傳聞時不時流出,但最後都被證明是繫風捕影。

當然了,聽書的列位是知道,此物最終是落在了那“飛天盜”李原的手裡。

許是那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李原得到尋蠶戒的過程也很偶然,他只是在一次對他來說很普通的、隨機的入室行竊中搜到了這枚扳指,這就導致被他偷的上一位經手者甚至到死都沒查清楚扳指的去向。

而李原得到尋蠶戒後,也是大喜過望;他是識貨的人,東西到手他就發現這是什麼了,因此,爲了不被自己那三位“好兄弟”惦記,李原便暗自將尋蠶戒存到了京城百川錢莊的保險櫃裡,也沒跟任何人提起。

再後來,他們“中原四盜”和一羣追殺他們的仇家全都死在了蘭若寺裡,栽在了妖孽之手,以至於他們的行蹤也就此成謎。

直到三十多年後,這尋蠶戒兜兜轉轉,終於再次現世。

而這回,它是出現在了孫亦諧和黃東來的手中……

第五十章 飛鶴戰龍狗第四十五章 寢技(上)第十五章 賊不走空第八十九章 救兵誤中來第三十六章 醉酒打金枝第四十七章 中伏第五十四章 繧之影第十九章 青蓮之變第九章 龜田一中年事件簿(下)第二十八章 演一場第五十三章 生擒白如鴻第二十七章 月夜納血劍第三十五章 十二諦之神第十三章 得名旭東仙第五十八章 裝聾作啞第四十一章 茅廁相會第二十八章 收獻濟寧城第五十八章 開壇欲追魂第三十四章 衝我來吧第十五章 鬥牌(下)第七十八章 小人識小人第十五章 賊不走空第二十八章 血戰杳夢樓(下)第五章 有這麼兩個人……第355章 犬馬之決(下)第二十二章 孫亦諧夜審“孫亦諧”第十章 交差第六十四章 神水第十五章 天上山神社第十九章 逃命(下)楔子第二十四章 路邊一酒肆第三十七章 開莊論劍(下)第七十四章 返程第二十一章 “龍王爺”第五十章 混戰開始第十四章 夜闖魯王府第339章 佈陣第三十三章 脫險第十九章 夜會陰陽師第六十三章 奪頭第四十一章 茅廁相會第四十五章 面聖(上)第四十一章 銅宸道君第六章 你以爲你看破了鏡花水月?(下)第四十四章 先發制人第八章 承諾第七十五章 接應第二十四章 戲耍(上)第五十二章 繧潮第四十六章 寢技(下)第三十章 雙忍之援(下)第五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三十六章 又遭無妄災第四十六章 途經匪村第三十九章 偷襲第三十四章 收網(上)第二十八章 夜伏第五十二章 冉凌第三十七章 長線釣大魚第二十五章 見不得光的事第十九章 鐵僧第八十九章 救兵誤中來第二十三章 黃東來溺殺“黃東來”第九十章 原告變被告第六章 七柳幽闌第三十三章 構陷第二十五章 “仗義”助元誠尾聲 逃離第二十七章 賭約第362章 尾聲 護國有功第四十四章 線索第二十八章 毒銀第五章 折衷之法第十三章 鬥牌(上)第三十八章 到底誰是魚?第三十六章 醉酒打金枝第三十五章 傳說第三十八章 附身(下)第二十三章 公子之謀第四十四章 渺音子第十五章 天上山神社第五十一章 人在臺邊坐第三十一章 巧用辻捗瓶第四十八章 黑馬第三十八章 一波又起第九章 贈銀藏玄機第五十六章 不情之請第362章 尾聲 護國有功第六十六章 陀螺和龍捲風第三十一章 二戲亢海蛟(上)第二章 威名鎮臨安第十二章 談判第五十二章 冉凌第六十二章 拿下勘助第三十五章 收網(下)第五十五章 星夜定“殘局”第四十二章 巧登劉公島(下)第三十三章 “一品”第三十九章 殺手“三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