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上一個臺階】

第192章 【上一個臺階】

金秋十月。

林志超受利銘澤的邀請,來到利園山地盤考察。

兩人自使館大廈交易後,便成爲了朋友關係;而利銘澤剛剛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同時還即將被委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可謂正當紅。

當然,林志超雖然沒有進入兩局議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是林志超不夠資格,而是林志超拒絕公職。畢竟論香港華人的影響力,恐怕已經沒有幾人可以與之相提並論,麾下五六千員工,就足以讓林志超的影響力足夠大。

“林生,我聽說你在銅鑼灣擁有很多物業!”兩人站在利園酒店的地盤上,利銘澤笑着說道。

“不錯,我確實擁有一些銅鑼灣的土地,打算以後進行重建。”林志超回答道。

就在剛剛,利銘澤帶他考察了銅鑼灣利氏的物業地盤,確實非常龐大;如果說林志超擁有銅鑼灣一兩條‘該’,那麼利氏的物業地皮大概擁有五六條‘該’不止。

利銘澤見林志超說得很直白,便問道:“有個問題,林生是不是在等待地產最好的時機,再進行重建?”

林志超看了看利銘澤,帶着一副眼鏡,文縐縐的,氣質方面讓人很有好感。前世他就知道這個‘利希慎家族’是靠鴉片發家的,但到了第二代利銘澤、利孝和這一代,確實妥妥的愛國人士;其中利銘澤在抗曰戰爭中和很多高層建立了友情,一直是比較傾向內地的,可能是比較內斂;而利孝和也是抗曰有功人士,還擔任過民國的外交官。

總之,林志超對利氏也沒有厭惡感。

“利生,你現在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有沒有聽到什麼風聲,香港的樓房可能會朝高處發展?”

利銘澤一驚,連忙說道:“沒有,這個風聲確實沒有傳出來,林先生莫非於什麼渠道?”

林志超笑着說道:“我又沒有公職,怎麼會有渠道得知!不過,我猜測會這樣發展,不然香港二百六十萬人如何能有瓦遮頭呢?”

這種事情,現在也沒有什麼必要藏頭露尾,他說出來,就當是朋友間的閒聊。

利銘澤思考一下後,說道:“還真有這種可能!今年的徒置大廈都已經建到七層,這樣可以安排大量的人有屋可居住。可港府規劃的是爲五十萬人規劃徒置大廈,那還有二百萬人總得有瓦遮頭。若是香港的建築向高處發展,也許是個辦法!林生髮明瞭分層和分期,這樣一來,香港地產會出現蓬勃發展的機會。難怪林生一直在吸納地皮和舊樓,原來是等待機會呢!”

林志超笑着說道:“算不上等待機會,畢竟前幾年市場行情低迷,不是好機會!”

利銘澤點點頭,隨後他指着對面的一個地盤,說道:“林生既然如此看好地產前景,利園酒店對面的那幅地皮,我有意出售,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這幅小地皮?”

林志超看着對面的地皮,預估了一下,大概可以興建一幢商住大廈的地盤,不嫌多,正好他最近也想再購買一下地盤。

“有多少面積?”

“2.1萬平方尺”

“幾多銀紙?”

“125萬港幣如何?”

“成交”

短短的幾句話,便達成一筆交易。

尖沙咀商業區的地皮已經達到110~120港幣每平方尺,銅鑼灣自然差很多,因爲它現在完全不是商業區,60港幣出頭一平方尺很合理。

利銘澤出售給林志超這個地產強人地皮,是有打算的:

第一,他需要資金去重建利園山的地皮,這個時代不是誰都敢出售樓花的,很多人置業公司都是採取重建物業、出租回籠資金的投資方式。倘若人人都敢冒進,那幾大洋行早已經無敵手了。

第二,利銘澤出售給林志超的地皮,是位於利氏其它物業的旁邊和對面,倘若林志超開發出來,會帶動周邊的地皮和物業上升。

總之,利氏擁有那麼大的地皮,出售幾塊小卡拉算不上什麼。

不過利銘澤恐怕不知道,將來的銅鑼灣扛把子不再是利氏家族,而是林氏家族。當然,林志超會很低調的。

長江實業繼銅鑼灣斬獲一幅2.1萬平方尺的地皮後,又在金巴利道(即美麗華酒店的東西方向街道,隸屬尖沙咀的非核心商業區)斬獲一幅2.2萬平方尺的地皮,總價180萬港幣。

當然,兩幅地皮只花了區區300萬港幣,對於林志超來說就是灑灑水。

但又沒有辦法,雖然每年香港成交不少物業和地皮,但很難遇到合適的地皮;重要的是,林志超也不想在地產上吃像太難看。

畢竟他現在如果全力發展地產,簡直就是吊打一羣小朋友,畢竟最得力的幾個小朋友,他們的身家也不過幾百萬、千萬出頭的級別。

而林志超可以輕輕鬆鬆拿出幾千萬來,再加上可以‘空手套白狼(售樓花)’,足以吊打一羣人。

但很顯然,沒有必要太過分!

今年(1954年)全港大概可以興建一千幢樓,但都是五層高左右的樓房,提供的尚不足5000個住宅(包括商業大廈和工業大廈),這還是地產已經興旺的原因。

而明年可能要翻倍!

林志超的想法是,在1955~1957年區間的兩年時間段裡,每年提供2500~3000個住宅,佔據25~30%左右的市場份額。

午飯前。

李高福來到長江實業,林志超在辦公室接見了他。

他顯然是有事而來,坐下不久便說道:“林生,金巴利道的那幅地皮,要不要將租客清空?”

林志超知道,李高福顯然也是一種‘試探’,他現在旗下有五六幅小地皮,都是可以重建爲一幢大廈的那種,其中一幢還位於上環(靠近中環),可以興建寫字樓的。

他購買那麼多地皮,幾乎是將資金耗得七七八八,但他卻沒有選擇重建;很顯然,他知道等待機會。

“怎麼,還真想和我合作?我可是出了名的擅長空手套白狼,你出地,我出建築費等所有費用的話,我可能一分錢不用花,就能賺到手!”林志超笑着說道。

他其實無所謂李高福合不合作,他旗下小地皮也有幾處了。

李高福馬上說道:“那是你的本事呢!其實我是想偷學點本領,這處地皮怎麼操作,我纔會操作我手上其它的地皮。我總感覺,若是能建高層,一層得有多大,難道要賣給一個人?若是分成很多單元,地契豈不是又不能做?太多的問題了,我壓根不會做。”

還真是,看似分層分期已經出來了,但一旦修建高層建築,各種問題接憧而至。對於林志超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就是一個盲區。

比如目前的分層地契,並沒有獲得港府的正式立法,一層的地契是通過律師行進行公證的。簡而言之,港府還是隻給一幢樓一個地契,但是由律師行負責再修訂一個‘分層地契’,這種做法港府已經是公開承認有效。

分層地契尚未立法,更不要說分單元,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是連通‘高層住宅’立法一起公佈‘分層地契’,甚至‘分單元地契’。

總之,這裡面的道道,還是有很多沒有出來的,各種複雜的問題。

林志超笑着說道:“說實話我也覺得機會快了,不過沒有得到什麼消息!那邊既然破破爛爛,就早點清退租戶,反正沒有幾個錢。”

李高福點點頭,心中已經有數,那就是高層建築還是有希望的,他也懶得重建了。

“嗯中午有沒有時間,一起去吃頓飯?順德籍大廚新開了一家鳳城酒樓,專做順德美食,味道還不錯!”

順德當然是有美食的啦,而且在粵菜裡也算有知名度,菜品包括大良炒鮮奶、魚雲羹、炸子雞、蝦多士、生菜包等。

順德菜有個特點,那就是很精緻,田雞講究的去骨,生菜包要均勻等。

林志超看看手錶上的時間,欣然赴約。

時間匆匆,轉眼二十多天過去。

環球航運的四艘油船經過53天的航行,終於提前八小時抵達紐約港,順利完成任務。而林志超本人也來到紐約港,見證這一時刻。

“林先生,我們對這次的合作感到十分的滿意,願意和你們環球航運合作,和這四艘油船簽署兩年期的合同。”牛登很高興的對林志超說道。

長期租賃環球航運的船隻,可以節省15~20%的運費,這還是和希臘船東相比;所以,埃克森石油的高層紛紛同意和環球航運合作。

而大家也知道,林志超是一個至少擁有四五十萬噸載重量的大船東,在遠東享有很高的聲譽,值得合作。

林志超同意高興的迴應道:“太實在太美妙了!不瞞牛登先生,我們的業務在亞洲已經碩大無比,急需要你們的歐美業務。請你們放心,我們不僅僅是靠價格打入歐美石油運輸業務,我們更會堅持一流的服務和效率。”

確實高興,能和歐美做生意,就是一個事業很大的突破:第一,歐美業務龐大,且遵守合約;第二,歐美的價錢較高,利潤率高;第三,打開歐美的市場,就是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

牛登點點頭,說道:“所以,請林先生在紐約多待幾天,我打算爲你舉行一個酒會,會邀請蜆殼、德士古、無比石油等公司的租船經理。”

這就是美國人做事的風格,倘若一開始認識,他們會質疑你和小心翼翼的提防你;而一旦承認和了解你的實力後,他們將成爲很好的合作伙伴,對你的偏見也會煙消雲散。

林志超欣然答應三天後的酒會!

隨後,林志超開始監督在紐約港卸油,並親自登船查驗船體。

紐約港是世界上的大型深水良港,所以是不用擔心在附近發生意外的,否則一旦事故,世界首富都賠不起。

一般來說,前世的歷次泄漏石油事故,都是因爲擱淺,海底礁石擊穿了油船。所以前世九十年代後,就開始將油輪的底部設計成雙層機構。

三天後。

紐約的一家酒店裡,埃克森石油公司果然爲林志超等人舉行了酒會,邀請各大美國石油公司的高層參加。

就論大方來說,比日本在藝伎館招待林志超,是高大尚多了。重要的是,在酒會上,林志超可以認識很多石油公司的租船部經理。

“林先生,這位是蜆客石油的米斯特先生、這位是德士古石油的米勒先生”牛登熱情的爲林志超介紹。

“你好.你好”林志超很自信和謙虛的和大家一一認識。

自信,是來源於自身實力,有利於讓客戶信任;

謙虛,是他做人的品德,是華人優秀的傳統。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這是林志超的做事風格。

米斯特很直白的問道:“林先生,聽牛登說,你擁有五六十艘船,可以做到全球信息即時通,這確實了不起。不過,聽說你的船又都是一些二手老舊的貨船,是否是真的?”

這算是刁難嘛?當然不算是,美國人都很直白,你實力差,他就是會當面揭穿。

林志超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我們已經開始打造新船,進行一個經營的轉變。當然,米斯特先生不要小看這些二手船,最近幾年時間,它們爲我打下了堅實的資金實力,讓我有能力去打造新的大型油輪。”

周圍的人,紛紛露出讚賞的表情。

從二手船起步,是沒有錯誤的,包括奧納西斯都是購買了二手船起步;重要的是,不能一直使用二手船,否則業務不會有突破。

牛登說道:“大家今天認識了,也許當林先生的新油船打造出來了,我們就會理所當然的合作。你們或許不知道,林先生擁有一所海事學院,他們的海員都是系統化的培訓過。重要的是,他肯把租約提高兩年,租金比單程短租省錢不少。”

他爲林志超熱情的介紹起來。

米斯特一聽,立馬說道:“假如有船,可以來我們公司談談,林先生!”

林志超頓時一喜,說道:“當然,米斯特先生做事很爽快。”

衆人紛紛交換了名片,大家也對環球航運有了一些認識。

而林志超並沒有告訴大家,環球航運準備訂造一批五萬噸油船的事情。因爲林志超考慮到,油船打造好之後,也許還沒有爆發蘇伊士運河危機,那麼自然不能簽署長約,只能先跑單程短租,亦或者停在港口一段時間。

回到香港的林志超,立馬和匯豐銀行進行接觸,通過一番交流後,雙方達成一個協定:合作成立‘寰宇航運’公司,環球航運佔股60%,匯豐銀行佔股40,並籌備訂造四艘5.6萬噸的德國造油船。

與此同時,林志超也決定孤注一擲,以環球航運的名義再打造四艘5.6萬噸的德國造油船。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環球航運派遣幾波管理層和技術員,一直在和德國漢堡造船廠溝通,爲訂購油船做準備。

可以看得出來,林志超決心非常大。

足足八艘5.6萬噸的油船,林志超的要求是是20個月全部完成,德國漢堡船廠欣然答應。雖然任務很重,但對漢堡造船廠的問題不大。

而對於環球航運來說,八艘油船的總價已經是近6000萬美金,拋開匯豐銀行那部分1200萬美金,環球航運也需要支出4800萬美金。

而林志超沒有操心資金的事情,至1956年7月,環球航運應該可以擁有6000萬美金的流動資金左右;就算支出4800萬美金,也有1000萬美金上下的剩餘,還可以用作以後的造船事業。

德國漢堡船廠。

弗朗茨熱情的接待了林志超一行,他本來是打算是讓德國至少派一個副總理來迎接林志超的,畢竟八艘大油輪的訂單,可謂振興德國的經濟很重要的力量,解決大量的工作崗位,對整個聯邦德國的工業是很大貢獻。

不過環球航運特意叮囑,簽署合約不必大戰旗鼓,將來油船下水則需要安排至少副部長級別高官參加下水禮。

會議室裡,雙方的律師、技術人員、管理層紛紛坐在一起,等着林志超和弗朗茨正式簽約。

“聽說環球航運已經和埃克森石油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恭喜林先生!”弗朗茨消息靈通。

林志超笑着說道:“二手油船,能和他們合作很不容易,我非常期待新造的大油輪。”

其實,弗朗茨心裡對林志超的‘傻瓜行爲’有些不理解,一下訂購那麼多船,就不擔心虧本嘛?

這就一個賭博行爲!

不過作爲造船廠,他纔不關心林志超買下船後,是如何經營的。

他只需要瞭解到,環球航運擁有很大的盈利能力,以及得到匯豐銀行的支持,這便已經足夠了。

隨後,林志超瀟灑的簽下自己的大名,兩筆世界大交易便成功了。

八艘油輪需要首付2072萬美金,如今已經是11月份,環球航運的資金當然充足,更何況匯豐銀行也需要支付400多萬美金。

“林先生,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雙方完成簽約,拍照留念。

第一艘油輪將在1956年初下水,最後一艘油輪將在八月份下水。每交付一艘船,環球航運就需要支付清一艘船的資金。

至於船廠提供的貸款,一般是需要銀行擔保,亦或者達成一些協議,比如和本國的航運公司完成長期租約,用那個錢來保證還款能力。

林志超當然不會哪樣操作,畢竟相當於簽約的主動權在別人手裡,豈不是高峰時賺不到錢。

完成簽約後,林志超還是獲得德國總理的接見,他現在已經是逐步和各國政要交朋友的地步了。

(本章完)

第178章 【做我傀儡】第49章 【兩頭下注】第334章 【傳媒集團】第419章 【再購黃金】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10章 【分層出售】第467章 【賣賣賣賣】第522章 【霸氣林志超】第551章 【上頭條了】第20章 【拓展事業】第108章 【拭目以待】第285章 【銀行擠提事件】第429章 【自以爲是】第20章 【拓展事業】第201章 【將軍恩情】第328章 【人無恆產無恆心】第550章 【抄底中東】第540章 【樓利滾滾來】第576章 【虎父犬子?】第167章 【新的一年】第108章 【拭目以待】第227章 【示弱?】第404章 【船王間的共情】第452章 【尋根之旅】第529章 【八七股災】第542章 【三Q四Q】第411章 【全球化戰略】第446章 【祖墳沒有被扒?】第462章 【亞洲電視臺】第203章 【願者上鉤】第422章 【家族辦公室】第103章 【喜得貴子】第83章 【牆角偷聽】第489章 【進軍銀行】第199章 【虎賁將軍】第463章 【再次競爭】第312章 【地產商會】第422章 【家族辦公室】第573章 【內河碼頭】第437章 【大獲全勝】第254章 【新年計劃】第180章 【1954年】第374章 【大人情】第563章 【峰迴路轉】第292章 【動靜有些大】第501章 【新的一年】第314章 【我只要公平】第293章 【果斷截胡】第452章 【尋根之旅】第336章 【和置地的較量】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473章 【心理戰】第333章 【最好的時機】第479章 【再添薪火】第298章 【在座的都是小嘍囉】第237章 【機會來了】第353章 【拍照留念】第152章 【潛龍在淵】第507章 【海外信託】第292章 【動靜有些大】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第359章 【揚眉吐氣】第381章 【豬都可以上市】第355章 【發展科技產品】第25章 【百倍速度】第337章 【折了面子的置地】第556章 【一將成萬骨枯】第521章 【我教你】第338章 【哈佛演講】第26章 【再創輝煌】第35章 【工業之母】第533章 【香港VS星城】第317章 【妹妹的婚事】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157章 【銅鑼灣霸主】第85章 【先鋒部隊】(求全訂!)第288章 【威水的兒子】第73章 【初試啼聲】第144章 【倫敦見聞】第220章 【踏入曰本市場】第420章 【永高公司】第240章 【割韭菜和關照】第542章 【三Q四Q】第51章 【開工大吉】第552章 【進軍美國】第263章 【資產重整】第574章 【綁架首富】第510章 【做空石油】第336章 【和置地的較量】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65章 【宿命對決】(求月票!)第260章 【第三代航運明星】第175章 【門當戶對】第394章 【五世同堂】第55章 【長江銀號】第581章 【林志超的傳奇】第467章 【賣賣賣賣】第446章 【祖墳沒有被扒?】第520章 【收購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