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歡而散】

一天後,林志超和奧納西斯在紐約華爾道夫飯店,進行了會面。

世界上恐怕沒有哪一個酒店可以像紐約華爾道夫一樣,見證無數重大歷史事件,接待多位全球名流。

這家酒店在1893年開業,又在美國大蕭條時期1931年重建開業,當時胡佛總統在白宮的內閣辦公室發表祝賀演講,稱在美國史無前例的大蕭條中開業的這座酒店展現了整個國家的勇氣與信心。華爾道夫酒店的天線接收賀辭,並現場向全國播放。

重建後的華爾道夫飯店,橫跨49街至50街的整個街區,樓高42層,是世界上第一家摩天大樓酒店,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酒店。

紐約華爾道夫飯店分爲兩部分,28樓以下爲一部分,是普通的客房,大概有一千間;28樓以上爲一部分,稱之爲塔樓有近200個套房,其中180個是總統套房。

華爾道夫飯店見證了美國及世界歷史上許多重要事件。例如,十九世紀末時任中國清政府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乘船考察歐美各國,在紐約,他下榻的飯店便是華爾道夫,成爲歷史上下榻該飯店的第一位華人政要。1946年二戰結束後美、英、法、蘇4個戰勝國代表在其塔樓的一個套間裡簽訂了《世界和平協議》;盟軍代表曾在該酒店簽署了有關戰後的協議。而二戰期間盟軍統帥、後來成爲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也常光顧該酒店,他去世後其夫人選擇在此永久居住。此外,第31任美國總統胡佛也在該酒店確立了永久住所。而每一位外國政要抵達紐約,幾乎是必選華爾道夫酒店。

餐廳裡,林志超和奧納西斯第一次見面。

兩人的性格從第一眼便可以看出,迥然不同。

林志超謙恭,生活嚴謹,就算是和奧黛麗赫本交往,但也沒有新聞渲染,其名氣僅限於航運界;

而奧納西斯,精力旺盛,身邊的女伴經常更換,顧新聞不斷,叼着一根雪茄,紳士之下是他那風流倜儻、狂妄不羈的性格。

兩人自我介紹一番,隨後坐了下來,奧納西斯特意要了‘黑牌威士忌’,據說這是他的日常愛好。

“林先生有多少新船?”奧納西斯開口講道。

話語之中,帶着一絲傲慢。

他不問‘有多少噸位的船隻’,只是問‘有多少新船’,很顯然認爲林志超是靠二手船發展起來。

林志超心中已經明白,今天的聚會是不會愉快了,但沉穩的說道:“百萬噸的新船吧!”

只是一個籠統的數字!

奧納西斯聽到這個數據,並沒有嚇一跳,反而說道:“日本造船雖然便宜,但哪裡比得上根基雄厚、歷史悠久的歐洲貨船、油船!”

這是很多歐美船東的真實看法,偏見是相當厲害。實際上,日本造船業已經可以和歐洲媲美,也許差那麼一點,但完全不影響運營。

林志超說道:“也許吧!不過我在德國、日本都有大量訂購油船,經營下來並無太大的差別。”

奧納西斯眼裡充滿着不信任!

林志超不想在這個話題上深究,也好奇的問道:“奧納西斯先生,擁有多少噸位的船隊?”

奧納西斯說道:“大概是林先生你的兩倍吧!當然,老舊的二手船不能算進去。”

接下來,兩人開始敷衍起來,‘同行如敵國’的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雙方都對自己的經營、經驗、客戶等信息非常保密,並沒有透露太多。

但林志超還是套出一些奧納西斯的底細,他的船隊大概有兩百萬噸,但面臨着部分船隻需要淘汰,因爲沒有足夠的業務。和希臘的航運業一樣,奧納西斯的發展也遇到了困難。

相反,林志超的環球航運則在這種危機情況下,散發出堅韌的精神;旗下二手船都便宜租賃出去,空置的船隻很少。

至於旗下的新船,在歐美同樣受到歡迎,因爲價格比希臘的船更有優勢。當然,主要是環球航運肯簽訂三四年的長約。

本來價格就便宜還籤長約,這是最大的優勢。

簡單的吃個飯,兩人便告辭,算是不歡而散!

林志超的船隊在噸位上,未必輸給奧納西斯;但這位傲慢的希臘船東,很是看不起二手船,以及日本造的新船。

但林志超相信,三年後他的船隊將在世界上‘名聲大起’,因爲那可能是一支350萬噸的新油船船隊。

屆時,奧納西斯的船隊反而不會超過200萬噸。

此消彼長之下,他還有什麼可傲慢的呢?

當然,也怪林志超太過低調,他和好萊塢曾經最火的女星奧黛麗赫本的事情,一直沒有公開(媒體最多報道奧黛麗赫本未婚產子,且是混血兒);倘若這種事情公開,不比奧納西斯的緋聞影響力小。

不過對於這種事情,林志超和奧黛麗赫本的意見一致,那就是暫時不能公開。

林志超回到香港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去各公司,而是在家休息。

因爲他相信旗下的三大產業的管理層,足以完成他的託付;而且林志超每次出國,每一天都會電話聯繫香港的管理層,他實際在遠程操控香港的一切。

可以說,他就是在海外待上三五個月,香港的企業也能正常運轉。林志超有意培養公司的這種運轉方式,也是在爲1967年做準備,屆時他打算去海外暫避鋒芒,並考察環遊世界。

但是,香港的地產需要抄底,公司、工廠需要正常運轉,所以他會在海外遙控指揮一切。

深水灣別墅裡,許彩英關切的問道:“紐約別墅的事情,看得怎麼樣了?”

此時是午餐時間,唐彩芸、林馨兒在公司上班,許彩英今天到機場接的林志超。

不知不覺中,林志超已經培養起‘後手’,唐彩芸對長江實業的事務非常熟悉,並在公司享有一定的影響力;林馨兒也在美麗華酒店集團任職一年半時間,成爲了管理層人員。

至於許彩英,她也算是熟悉環球航運,但比起她姐姐的工作態度,差了很遠;好在,林志超也沒有強求。

林志超笑着說道:“辦好了!以長江置業的名義,在曼哈頓中央公園那裡,購買了一幢複式公寓;還在長島購買了一幢別墅,佔地面積有1.5萬平方尺,有泳池和草坪、遊艇碼頭.”

區區兩幢物業,一共也才花費三十多萬美金,可以用便宜之極來形容!

許彩英頓時高興的說道:“那下次帶我去度假吧?”

哪怕是當了媽媽的人,她依舊保留着很多青春活潑的氣息,一點也看不出是三個孩子的媽媽。當然,林氏家族的子女,一直是傭人帶大的,只能說有爸爸媽媽在陪伴。

林志超爽快的說道:“那就明年初吧!”

不管是唐彩芸也好、還是許彩英也好,每年總會出國旅遊一趟。唐彩芸和林志超出國的次數有限,兩人一直保持着總有一個人在香港鎮守,而唐彩芸出國旅遊,許彩英則陪同她。

“太好了,謝謝老公!”許彩英心花怒放道。

她喜歡和老公去旅遊,享受難得的‘獨處’時間。

吃完午餐,許彩英問道:“老公,要不要休息?”

在這個時代,坐飛機還是辛苦的,預計再過一兩年的情況好不少,三十六個小時應該足夠亞洲飛歐洲、美洲了。

不過林志超卻沒有習慣白天睡覺,甚至他每天的睡眠時間都只有六七小時。

“陪你去逛逛街,怎麼樣?”

許彩英頓時精神一抖,立馬挽起林志超的胳膊,說道:“好呀!”

就這樣,兩口子丟下小的和老的,乘車前往中環逛街去了。

走在中環的馬路上,林志超和許彩英宛如年輕情侶,很難想象這是一對隨時可以影響香港經濟的大人物夫婦。

而此時的香港中環,正在經歷一場變革,高樓大廈和老式唐樓正在交替,互相發生一種化學性的變化。

不可否認,中環依舊是唐樓爲主,但卻綻放出‘摩天大廈’的突變基因。

目前,香港最高樓是長江實業旗下的盈置大廈(落成),才22層的高度。

“老公,十年前,你是不是就已經想到香港的今天了?”許彩英望着一些新建的大廈,突然低聲好奇的問道。

在四十年代後期,林志超經常帶唐氏姐妹逛中環,並安撫她們的北望的思鄉之情;那個時候,他就描述香港將在十年後,成爲新的‘滬市’,並且同樣繁榮。

如今,香港應該是已經做到了。

“想到了今天,但沒有想到這麼快有今天!對了,彩英,你覺得香港怎麼樣?”林志超笑着問道。

許彩英立馬說道:“非常好,比以前的滬市更具魅力了特別這裡是自由港,出國方便。當然了,我的家在香港嘛,老公、姐姐、女兒、兒子都在香港嘛!”

講起這些,她露出幸福的表情。

林志超莞爾,許彩英每年都喜歡出國兩趟旅遊,一趟跟着林志超,一趟是跟着姐姐、母親。她喜歡歐美的新潮,在林志超的影響下,唐彩芸、許彩英都非常的現代化,思維非常的先進。

他當然不喜歡自己的妻子是一位太過傳統的女人,否則夫妻哪裡來的共同語言。對於林志超來說,他喜歡享受,遊艇、潛水、衝浪、滑雪等都是他的愛好。

走進一家錶行,林志超夫婦試了試手錶,他看中一塊勞力士的手錶,問道:“這個多少錢?”

店員恭敬的說道:“300港幣”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包起來吧!”

他並不意外這個價格,勞力士此時還沒有走奢侈品路線,三百一塊手錶不算稀奇。

當然,香港人的平均工資也才一百出頭,這已經是兩個月的薪水。

許彩英見林志超買下一塊300元的手錶,並不意外,她老公很隨性,長年穿着中等階級的服裝和皮鞋——鱷魚恤,但如果以爲是個節約的人,那就錯得離譜了。

林志超是一個非常懂得享受的人!

兩口子離開錶行,繼續逛街!

一名服務他們的店員,小聲的議論道:“我以爲會買一塊幾千上萬的表,沒想到只買了300塊錢的表,而且還特意要一個銷售單。難道是我看走眼了,不是個有錢人?”

經理立馬敲了他的腦袋,氣憤的說道:“低估什麼你!做我們這一行,千萬不要狗眼看人低。”

店員連忙說道:“姐夫,我沒有,只是在這背後嘀咕一句,都被你聽見了!”

經理沒好氣的說道:“我能聽見,說明客戶也能聽見。還有,你有個屁的眼睛,別人不僅是個有錢人,而且還是個超級有錢人,沒看見跟着一男一女的兩個人,專門替別人拎包。那說不定就是別人保鏢!”

店員這才反應過來,頓時一陣後怕。

翌日。

長江實業的辦公室裡,胡兆煦走了進來。

“老闆,12月初有個官地拍賣會,有一幅德輔道中71號的商業地皮,佔地1.6萬平方尺,地積比達到20倍。”

林志超平靜的擡起頭,說道:“嗯,到時候我會親自參加!”

地積比是港府規劃的,如此高的地積比,只能說明港府希望價格拍高一點,以及這座大廈應該是前後都是街道。

對於他來說,只要他看中的地皮,不可能有人撼動得了,包括置地也是如此。

長江工業集團的賬上躺着兩億多港幣,那是妥妥的現金流。

環球航運的賬上就不用說了,資金是個天文數字,但最近幾年要全部用於造船。

就是長江實業的賬上,也躺着近二千多萬港幣的現金流,而且沒有負債,這還是今年購買了二千萬港幣的儲備地皮後的流動資金。

胡兆煦知道,老闆看重了這幅地皮,便說道:“目前,德輔道的地皮怕是能值900港幣每平方尺以上,前段時間皇后大道成交在800港幣每平方尺。”

林志超問道:“銅鑼灣的行情怎麼樣了?”

他問的是具體情況,大概情況他肯定是知道的。

胡兆煦立馬說道:“900多尺的住宅單元,已經可以賣到42000元,今年漲幅有30%。”

林志超點點頭,又問道:“恆生銀行的總行,地皮購買了沒有?”

胡兆煦搖搖頭,說道:“這個不太清楚,據說是在皇后大道中購買了一幅地皮,就是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加入競拍德輔道中71號。畢竟比起皇后大道中,德輔道是傳統銀行區,有22家銀行總部位於這裡。”

林志超示意他可以了,胡兆煦便離開辦公室。

他拿出地圖查看起來,發現德輔道中71號地皮應該是後世的聯邦大廈,再後來又成爲了永安集團大廈。

這就說明,這次的競爭對手可能是張玉良家族、恆生銀行。但張玉良家族沒有了百德新街的地盤,實力已經大打折扣。

不管誰是對手,這座瀕海大廈地盤,林志超已經看中。

他一直控制自己在發展地盤上的動作,比如今年一共就購買了25萬平方尺左右的地皮,這和他實力嚴重不符。

正好,將資金投資至商業大廈,能減少資金的浪費。

德輔道中71號若是拍下之後,修建一幢30~32層高的大廈,每層10000多平方尺,絕對算得上一流的甲級寫字樓大廈。

八十年代初期,這幢大廈就值10億。

而如今,投資3000萬港幣左右,便可以升值30多倍;如果再加上這中間的租金,恐怕是五十倍以上的回報率。(本章完)

第401章 【合作共贏】第334章 【傳媒集團】第116章 【狂妄自大】第344章 【天助我也】第434章 【收購九龍倉】第364章 【中環地王】第304章 【探長敬酒】第342章 【港九生命線】第287章 【博大精深的中文】第237章 【機會來了】第249章 【又一個賺錢項目】第381章 【豬都可以上市】第437章 【大獲全勝】第246章 【鋼鐵帝國】第96章 【姐夫嚇人】(求月票!求全訂!)第535章 【置地危機】第226章 【海外第一個項目】第62章 【準備機會】(求月票!)第170章 【搞定赫本】第93章 【訂單爆滿】(求全訂!)第55章 【長江銀號】第481章 【曾經擁有】第103章 【喜得貴子】第554章 【你太小看我了】第485章 【兩代相聚】第325章 【暴風雨前夕】第501章 【新的一年】第38章 【悲劇人物】第533章 【香港VS星城】第328章 【人無恆產無恆心】第313章 【謀劃海軍船塢】第255章 【工業之王】第269章 【又菜又愛玩】第41章 【強勢迎敵】第397章 【沒有規矩】第315章 【塵埃落定】第480章 【波子平治】第137章 【船王大婚】(求月票!)第446章 【祖墳沒有被扒?】第119章 【航線之爭】第558章 【林氏第三代】第451章 【喜歡年輕的】第448章 【商界縱橫】第378章 【青澀的白娘子】第409章 【私人大投資】第121章 【真是神人】第18章 【扮豬吃老虎】第273章 【叫我阿誠就行】第560章 【搶灘登陸】第569章 【2000萬的賭注】第231章 【涉獵航空】第22章 【金融盛地】第14章 【開工典禮】第475章 【首嘗‘失敗’】第560章 【搶灘登陸】第308章 【再現銀行擠提】第91章 【大步發展】(第十更完!求全訂!)第511章 【金絲雀碼頭】第446章 【祖墳沒有被扒?】第245章 【小勢改變】第282章 【終於成功了】第401章 【合作共贏】第102章 【揚帆起航】第432章 【減船上岸】第9章 【長江置業】第319章 【圈養超人】第555章 【成全子侄】第239章 【1958年】第210章 【塵埃落定】第316章 【香格里拉酒店】第378章 【青澀的白娘子】第23章 【日常工作】第269章 【又菜又愛玩】第43章 【開年大吉】第45章 【簽下大單】第422章 【家族辦公室】第539章 【大豐收的季節】第509章 【廣場協議】第435章 【底牌很大】第104章 【自投羅網】第404章 【船王間的共情】第250章 【零售部門】第511章 【金絲雀碼頭】第190章 【加強聯盟】第9章 【長江置業】第114章 【都是命數】第159章 【軟肋破防】第280章 【盯着他搞】第461章 【捐資助學】第102章 【揚帆起航】第545章 【準備傳承】第89章 【強勢反擊】(第八更!求全訂!)第475章 【首嘗‘失敗’】第61章 【碗裡鍋裡】(求月票!)第407章 【完美女人】第68章 【嚇倒蝦仔】(求月票!)第5章 【結束工作】第180章 【1954年】第114章 【都是命數】第488章 【港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