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又穩又勇】

第360章 【又穩又勇】

《大軍閥》的票房一路走高,且好評不斷,短短的半個月的時間,已經狂攬150萬港幣,並打破之前的‘香港本土電影’最高票房記錄——《獨臂刀王》的140萬港幣。

記錄還在刷新,畢竟前世的票房高達350萬港幣;雖然這部電影被提前兩年搞出來,但實際上香港經濟也比前世同時期好,市民的消費能力也好過前世同一時期。

另外一邊。

邵老六已經坐不住了,他沒想到《大軍閥》如此厲害,按照這個形勢下去,票房怕是三百萬都有可能;畢竟,這離春節還有五六天時間,離上映30~40天的日期還有足足一半的時間。

他找到自己的侄子邵維瑛,講道:“維瑛,邵氏父子的院線上映其它製片廠的電影,或者播放西片,這個我不干涉。但是現在的嘉禾電影,你很清楚,鄒文懷、李翰祥都是邵氏電影的叛徒,你怎麼還和他們合作起來。”

邵維瑛可不虛這個叔叔,嚴格來說,自己這個六叔來到香港,是搶班奪權,自己父親丟失製片業務。當然,這個他不怪六叔,但是現在干涉‘邵氏父子’就不應該了。

“六叔,我也是看《大軍閥》這部電影很優秀,才願意上映試一下。我們開院線的,說白了就是爭取上座率,現在《大軍閥》在我們的院線上映,就帶動了我們的戲院上座率,這是合作共贏的局面。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恕我不能遵守您的規定,邵氏父子當然依舊願意主要上映邵氏電影的電影,但現在有錢不賺,我是做不到的。我們是時候摒棄家族門閥的成見,一起合作共贏。”

邵老六沒想到,自己來‘質問侄子’,反而被侄子一通說教,而且態度堅決。

不過爲了這事,他也不可能和侄子鬧翻,邵氏父子的院線,依舊是香港最多的戲院。邵氏電影的院線,纔是他到香港後建立起來的,但並沒有邵氏父子的戲院多,差很多。

“這麼說,以後你會繼續和他們合作了?”

邵維瑛認真的說道:“是的!從這次《大軍閥》的情況來看,嘉禾電影並不像外界說的那麼不堪,相反一直在圖謀大發展,李翰祥、李小龍便是他們的殺手鐗當然,邵氏電影若是有好電影,我們會優先放的。但六叔,生意就是生意,我不可能放着錢不賺。是吧?”

邵老六隻能說道:“好吧,伱有主見就好,看來二哥找你接班,非常正確的。”

邵維瑛馬上說道:“謝六叔體諒!”

他一開始本來是打算試試看,但一見嘉禾電影非常受歡迎之後,便決定長期合作。

實際上,嘉禾的院線已經差不多足夠,就算沒有邵氏父子的院線,恐怕也能突破250萬;但如果邵氏父子願意上映,那麼便可以突破300萬,達到前世差不多的高度。

林志超翻閱着長江實業集團的財務報表,臉上露出喜色,全年商業地產貢獻出6000萬的利潤、發展地產貢獻出4600萬港幣的利潤,再加上綜合類產業,總計利潤爲1.22億港幣的利潤。

讓人驚喜的是,安達臣大亞石礦企業,開始盈利了,並在1969年創造出400萬的利潤。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按照這個情況,那麼在今年(1970)的利潤將達到千萬港幣以上。

與此同時,原本長江實業460萬平方尺的土地儲備,也才用掉20萬平方尺,還有足足440萬平方尺土地儲備。當然,這個地皮儲備很大一部分是‘換地權益書’和‘新界地皮’,港九市區的地皮只有不到200萬平方尺。

但不管怎麼說,長江實業的土地儲備實力,大概是‘地產六虎’抄底,再加這幾年相繼購買的土地之總和。

簡單的舉個例子,新鴻基前世在上市之前的土地儲備,也只有不到50萬平方尺,這些土地基本都是賺完錢就去買地的儲備。而在上市後,利用上市集資、貸款、發新股集資等綜合手段,也才湊足4億港幣,增加了不到50萬平方尺的地皮,將地皮達到100萬。

而在這一世,長江實業在1968年已經擁有460萬平方尺的地皮。

這種事情發生後,造成的後果就是——地產行業開始慢慢集中,沒有眼光的地產商和擁有地皮物業的人,在1967~1968年損失不菲。

而有眼光的郭德勝、李兆基、鄭裕桐、王德輝、陳曾熙、胡應湘等,照樣能拿到錢,抄到底。

整體說來,香港的大地產商還是非常多的,也遠不止前世林志超熟悉的那些人。要知道前世在1972年上市的地產公司有五六十家左右,超過長江實業集資規模的,差不多20家。所謂的‘地產五虎’,都是後面排列出來的,掉隊了很多。可想而知,前世李家成能超越前面20家地產商,本領確實很高。

林志超在1969~1973年,都不會拿住宅地皮(錢都花商業項目),所以大家還是有機會的,只不過代價高了。

“老闆,據說太古洋行有意放售藍煙囪,他們已經放出消息!”胡兆煦來到林志超的辦公室,彙報一個好消息。

林志超強忍着心動,講道:“那不過是塊工業地皮,若是發展商業項目,還得花錢改變土地性質。而且,那塊區域受到啓德機場的規定,建不成大廈,二十萬平方尺的地皮也建不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算了,沒興趣!”

其實是有興趣的,要知道太古洋行前世纔要價1.37億,合計不到600多港幣每平方尺(20萬平方尺的地皮)。當然,不是說工業地皮現在要600多港幣每平方尺,完全沒有這麼貴。而是更改土地性質的成本,一般遠低於工業、住宅、商業地皮之間的差價。更何況這幅地皮瀕海,又是尖沙咀的最尖端,價值肯定不能按照工業地皮算。

後世鄭裕桐拿下這塊地皮後,就不斷的迎合港府官員,徵求港府希望修建是什麼樣的建築;而港府方面,很快就上當,表示希望修建香港地標建築,增加維多利亞港的可觀賞性。這個時候,鄭裕桐再順勢提出自己的難度——地皮還是太小了,我有心無力啊!港府倒也誠實,直接將旁邊的20萬出頭平方尺地皮,低價又賣給鄭裕桐。

撿到這種便宜,所以鄭裕桐到老都津津樂道‘這樣的好事情’!

胡兆煦點點頭,說道:“這塊地皮確實很受限制,和我們的來福士廣場、長江廣場的地皮,是天差地別。”

林志超說道:“還是先集中在中環發展,纔是我們的策略。按照港府的習慣,今年可能還有中環‘地王’拍賣,我們要全力備戰。所以,我也沒有錢!”

胡兆煦說道:“還真有可能!去年九龍地王拍賣結束,香港地產立馬大漲;而今年要再拿一幅中環‘地王’地皮拍賣,相信地產又火熱幾分。”

如今的香港,地產非常火熱:高級住宅110~130港幣每平方尺,中低檔住宅80~100港幣每平方尺。

高級住宅之所以上漲得很厲害,是因爲租售比較厲害,大量的外國人來港工作和居住,所以高檔住宅的租賃市場火爆,長江實業集團也有不少豪宅、高檔住宅出售。

對於今年的中環地王——後世的怡和大廈總部,林志超纔是志在必得。

他計算過:1969~1971年長江實業集團的利潤是4億以上,前期長江工業集團支援1億港幣、股市投資3000萬有機會變成3億以上,這些資金已經是8億多。

而最近幾年的遠東金融AB座、帆船酒店、來福士廣場(星島)的投資是6億出頭。

所以,還有剩餘的資金,去購買中環地王,差不多已經夠了。

至於建築費,稍微貸款一些,因爲無妨。

這些商業項目都是林志超的非上市資產(除新加坡來福士廣場),所以能不要負債,就儘量少負債。

春節前夕,林志超來到傳媒集團,正好鄒文懷也來向他做工作彙報。

“老闆,《大軍閥》上映20天,已經取得200萬的票房,看來300萬票房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春節馬上就到了。”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好,嘉禾電影成立一年時間,總算揚眉吐氣。對了,李小龍的電影什麼時候開拍?”

鄒文懷講道:“三月份去泰國拍攝《唐山大兄》,正好暑假上映,再搞個暑假檔!”

他是舉一反三,覺得這次老闆的營銷手法真是很讓人佩服。

林志超點點頭,李小龍的電影他並沒有提出什麼建議,但結果依舊是一樣。其實,這些劇情也沒有什麼好複雜的,觀衆喜歡的是李小龍打鬥場面。

正因爲如此,不知道李小龍這一世會不會多拍兩部電影,會不會延續巔峰狀態。畢竟李小龍的風格,會不會讓人審美疲勞。

實際上,李小龍和成龍相比,哪怕是李小龍不死,後期估計也幹不過成龍,戲路太固定化了。

“對了,原來電懋的導演、演員,你們也要善待,不要搞什麼圈子。”

鄒文懷一愣,隨即說道:“不會的,公司都比較支持他們拍片,楚原今年拍的首部國語片,也會在三月份上映.嘉禾電影有集團的財力支持,對大家一視同仁,支持好的劇本、賺錢的電影拍攝”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嘉禾電影的人丁單薄,比較起邵氏電影還有一段路要走,演員培訓班要重要.這個楚原導演,還有很有才華的”

他哪裡懂那麼多,就是聽着有些耳熟,立馬就表示一下。

“嗯,我們今年電影的產量,至少翻一倍以上。” 林志超想想,說道:“就是20部也可以投資出來,你們看着辦吧!”

“好的”

這一下子,就將嘉禾電影的產量增加了一倍多,鄒文懷自然也非常樂意。

聊了一陣後,鄒文懷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集團副總裁李子多、《東方日報》社長羅文輝,隨後聯袂來到他的辦公室。

“那個《亞洲日報》的情況如何了?”林志問道。

對於馬氏兄弟這種人,林志超更多的是不屑一顧。但是,對於他們創立的《亞洲日報》,林志超自然有種警惕,那就是不能讓這份‘大衆報’來影響太大,威脅到《東方日報》。

所以,那就是應該扼殺在搖籃之中。

因爲兩家報紙可能定位一樣(馬氏兄弟大肆招募記者,推斷出發展方向),所以林志超就打算先下手爲強。

他是對事不對人!

羅文輝講道:“去年招募了不少記者,但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的實習記者,報紙風格已經傾向模仿我們,看來已經明確定位‘大衆報’,要做大量的時效新聞報道.”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那就啓動計劃吧,不要讓《亞洲日報》起勢。他們模仿的速度太快,這樣會影響《東方日報》。假設說再緩個幾年,我們《東方日報》也不需要如此主動對待,但現在最好是做出應對”

所謂的計劃,那就是‘虧本營銷’手段,當然得隱蔽起來操作。具體的方案就是:給發行商和報攤進行聯合,《東方日報》讓出自己的那一份利潤給他們,讓他們主要推《東方日報》。

也就是說,《東方日報》現在不賺錢,甚至會虧錢,去做這次活動;而發行商和報攤老闆在獲得更高利潤,比其它報紙更高的利潤後,自然會想盡辦法推廣《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在市面的價格不變,市民並沒有得到便宜。但恰恰他們不需要省那點錢,也不會覺得什麼。但在發行商和報攤老闆的推送下,他們大多數不會選擇錯過。

當然,這個活動只打算做一個月時間,畢竟效果應該會很大。

“好的,老闆!”李子多和羅文輝同時回答道。

春節期間,林志超家族、唐仲源家族聚在一起。

唐仲源在1963年便被港府冊封太平紳士,公職還有香港理工學院校董、工商業諮詢委員會委員;在1968年李福樹辭掉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時,戴麟趾有意讓他頂替,但被唐仲源婉拒——工作太忙,最後才花落唐炳源。

也就是說,從六十年代初中期開始,唐仲源已經超過了他堂哥唐炳源的影響力。

而在此時的唐仲源,在港僱傭成衣工人近萬人,是香港最大成衣工廠;香港的成衣也超過紡織,成爲香港第一工業產值,僱傭工人爲12.5萬(註冊),佔製造業的18%左右。

唐仲源的紡織工廠,重心完全轉向西非——尼日利亞、加納,皆是英聯邦國家,香港紡織產業僅剩下不到兩千人的規模。

唐仲源的地產事業,大概有兩座工業大廈、一座尖沙咀商業大廈,以及十幾個地盤未開工、和一些換地權益書。論規模,差不多也是王德輝的華懋地產級別;不過由於唐仲源剛剛進入地產行業,開發比較保守和緩慢,所以會落後下來。

唐仲源在美國、加拿大還有不少物業,身家也是非常不菲。

“最近那個‘遠東會’成立,志超你是如何看的?”交談中,唐仲源說道。

林志超大方的說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對華人非常有利。以後,我們華人的企業可以輕鬆上市,籌集資金可以投入到工業、航運、地產等產業,迅速追上英資洋行。”

唐仲源瞬間明白這其中的關鍵,實際上外面的言論,一開始都是不贊同的輿論。

但只需今年底,一切輿論的方向都會改變。

“這麼說,實際成熟,我也的考慮將企業上市!”唐仲源說道。

他的堂哥唐炳源,早在1964年便將公司上市,籌集資金髮展紡織行業。實際上,紡織和成衣都是需要‘再投資’很大的產業——更新設備快、建立新工廠和分廠、擴大規模等等。

林志超說道:“岳父不要急,股市最火熱的時候,纔是上市的好時機,因爲可以集資更多。”

唐仲源點點頭,說道:“嗯,這個我明白。只是我現在考慮,資產該怎麼佈局比較合理。東方紡織的大部分資產,都在海外,所以肯定不用香港上市,我更希望以後在非洲上市一些企業。”

林志超說道:“是應該這樣,融入當地經濟還是比較重要的。”

尼日利亞、加納雖然政變常會發生,但不管誰上,都是英聯邦成員,而且對華資還是比較友好,因爲他們也需要發展經濟;更重要的是,唐仲源這些年在這些國家,打下了深厚的人脈關係。

目前,東方紡織的業務,有林志超的大妻弟唐顯千幫忙,唐仲源已經算是很輕鬆了。

唐仲源說道:“若是紡織行業劃分出去,那麼成衣產業和地產的資產,就可以集中上市。”

林志超笑着說道:“那已經很厲害了!”

成衣產業估值不高,別看唐仲源有近萬名成衣工人,但如是僅東方成衣獨立上市,到1972年集資規模只有一兩千萬,就是個中型企業。

相反,房地產只要你有十個地盤和收租物業,集資差不多就可以達到3000萬港幣。

“今年開春,東方地產打算動工第一個地盤,待這個地皮售樓花後,我再考慮做第二個樓盤。我畢竟是半路出家,穩打穩紮最好。”

林志超說道:“岳父一向如此,小婿佩服。”

唐仲源感嘆道:“這一路看你走過來,我覺得房地產真是風險,曾經多少置業地產商掉隊,所以穩一點不會錯。”

林志超說道:“岳父是又穩又勇!”

唐仲源頓時笑着說道:“你啊,用不着拍我馬屁,我不及你,差遠了。”話鋒一轉,他終於說出一件事:“你覺得顯千、友千,如何?”

“很不錯,都可以幫到岳父你了!”

唐仲源繼續說道:“我是想說,他們兩兄弟將來分好,還是合好?我見你一直在這方面,似乎有很好的佈局。”

原來如此,唐仲源今年已經66歲,已經在爲將來考慮,雖然他依舊奮鬥事業。

林志超說道:“岳父你這個家族的情況,當然是合好!一個集團做事,兄弟團結,顯千負責紡織成衣,友千和你學習地產相關。”

他也只能管管自己岳父在世時,將來又誰說得準呢!

唐仲源點點頭,說道:“你說的太合我心意了!”

林志超心道,現在這樣安排當然合理,老大負責資產最大的紡織成衣,這是長子的權利,老二負責新興地產。但等到以後,很顯然地產資產越來越重,那麼兄弟間就扭轉了。

當然了,他的兩個妻弟挺團結的,也許會是前世李兆基的兩個兒子一般,低調不會鬧事出來。

(本章完)

第457章 【80年代】第487章 【投資日本】第272章 【第一次打擊】第192章 【上一個臺階】第58章 【未雨綢繆】第10章 【分層出售】第328章 【人無恆產無恆心】第381章 【豬都可以上市】第390章 【幾萬人罵你】第343章 【這是好多錢】第525章 【手段高明】第315章 【塵埃落定】第386章 【又雙叒上市】第293章 【果斷截胡】第266章 【家族大團結】第27章 【鄰居姐妹】第286章 【少一個朋友】第382章 【色是刮骨刀】第560章 【搶灘登陸】第491章 【兩分天下】第28章 【銀行提款】第368章 【女強人】第136章 【船隊大增】(求月票!)第297章 【皇長子獨立】第180章 【1954年】第423章 【人品保證】第99章 【大賺特賺】(加更5000!求月票!)第1章 【初始之章】第71章 【一戰出名】第513章 【強龍vs地頭蛇】第321章 【可以上車了】第67章 【風口浪尖】(求月票!)第398章 【石油危機】第461章 【捐資助學】第537章 【豐厚的資產】第268章 【及時享樂】第550章 【抄底中東】第273章 【叫我阿誠就行】第290章 【新的一年】第20章 【拓展事業】第41章 【強勢迎敵】第31章 【滿載而歸】第356章 【大時代來了】第307章 【一年多時間過去】第530章 【替兒子擦PG】第243章 【新官上任】第294章 【國際舞臺】第566章 【喜得大將】第45章 【簽下大單】第155章 【擴張擴張】第346章 【就是缺錢!】第5章 【結束工作】第10章 【分層出售】第7章 【安定下來】第300章 【表哥表妹的故事】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94章 【走私黃金】(首訂2200!加一更!)第24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105章 【罪有應得】第359章 【揚眉吐氣】第158章 【區別對待】第68章 【嚇倒蝦仔】(求月票!)第522章 【霸氣林志超】第42章 【偃旗息鼓】第321章 【可以上車了】第155章 【擴張擴張】第521章 【我教你】第208章 【狡猾阿三】第523章 【文化自豪】第561章 【兩線作戰】第232章 【地產塌了】第481章 【曾經擁有】第406章 【屈尊合作】第147章 【算賬清賬】第299章 【抄底美股】第220章 【踏入曰本市場】第244章 【露出爪牙】第48章 【嶽憑婿貴】第479章 【再添薪火】第420章 【永高公司】第465章 【錯過機會】第87章 【王炸組合】(第六更!求全訂!)第420章 【永高公司】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121章 【真是神人】第189章 【又中獎了】第123章 【感情瀟灑】第5章 【結束工作】第515章 【文化之城】第27章 【鄰居姐妹】第297章 【皇長子獨立】第157章 【銅鑼灣霸主】第230章 【有人抄作業】第540章 【樓利滾滾來】第208章 【狡猾阿三】第395章 【石油現貨】第369章 【吃裡扒外】第451章 【喜歡年輕的】第178章 【做我傀儡】第245章 【小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