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林志超來到加拿大的Nova Corp公司。
Nova Corp公司是一家化學制品、氣體運輸集團,旗下有一個重要的資產——赫斯基石油公司。
赫斯基的總部設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爾加里市,是加拿大主要的獨立能源公司之一,在加拿大擁有 5000餘口石油及天然氣生產井的開採權,此外還持有重油精煉廠26.67%股權及343間汽油站。
而此次會面,自然是爲了和記黃埔收購赫斯基事宜。
一般來講,別人(李家成)收購赫斯基的話,一般會花費數年的考察,纔敢真正下決定。而對於林志超來說,赫斯基幾乎不用思考,就決定收購。
當然,他也假裝提前兩年多考察,並結識了赫斯基公司的總裁布萊爾,有着不錯的私交關係。在這次收購當中,還是赫斯基總裁布萊爾主動邀約林志超來收購,並非是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Nova Corp公司的指引。
這種收購有個好處,那就是管理層不會發生動亂,而且是‘本地人管理本地人’,有着明顯的優勢。
而對於林志超來說,他知道赫斯基不僅是前世李家成的得意之作,更知道一點——石油要經歷一個長達數年之久的寒冬期,而這個寒冬期並不會要和記黃埔的命,而是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前途。趁着這段寒冬期,赫斯基需要做的是併購、收購,以此來擴大自己的石油儲備和規模。
“林先生,歡迎來到Nova Corp公司!”
“湯姆森先生,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在Nova Corp公司,大家熱情的招呼。此次參加會談的,有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和記黃埔、Nova Corp公司,所以是三方會談。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是林志超家族的忠實夥伴了,林瑞寰還持有其9%的股權,並擔任董事(有投票權)。而此次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也打算購入赫斯基石油5%股權,算是戰略投資。
一行人來到會議室後,三方代表進行了商業談判,當然事前其實已經由團隊進行溝通過,今天就是來敲定最後的決議。
湯姆森是Nova Corp公司的總裁,這是一個家族企業,他開口說道:“林先生的經營之道,在西方也是受到很多人的推崇,赫斯基如果有你的領導,相信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亨瑞克也開玩笑的說道:“林先生眼光也非常敏銳,在倫敦的石油期貨市場,可是戰勝了本地財團呢!”
那一戰,確實牛!
本來按照洛希爾家族的實力,如果不是恰逢歐佩克的會議結果,怕是洛希爾家族還能讓倫敦布倫石油期貨暴漲那麼一會,屆時林志超的資金就會非常被動。畢竟,只是一個區區布倫石油期貨,短時間暴漲又算得上什麼,但只要有那麼一會暴漲,林志超的投資就很容易爆倉,補倉都未必來得及。
林志超謙虛的說道:“過獎了!我個人認爲,短期內石油是不會有起色的,所以收購赫斯基石油公司之後,真正可行的辦法就是以赫斯基石油公司,繼續收購石油儲備,擴大規模,等待着石油回暖。”
湯姆森點點頭,此次Nova Corp公司出售股份,並不是全部出售,而是隻出售57%的股權。
大家約定:和記黃埔收購43%、林瑞寰個人收購9%、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收購5%,剩下的43%繼續由Nova Corp公司持有。
這樣一來,Nova Corp公司、和記黃埔的持股一樣,既可以降低風險(售出股份獲利),還可以繼續投資赫斯基(殊不知他們等不到黎明)。
“收購石油儲備,會繼續加大赫斯基的債務風險,林先生打算如何應對?”湯姆森詢問道。
林志超示意馬世民來說,Nova Corp公司還持有43%的股權,雖然將領導權讓給和記黃埔,但肯定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希望和記黃埔能帶領赫斯基找到突破的辦法。
馬世民點點頭,隨後認真的說道:“收購石油儲備,是爲了將來石油回暖,公司資產增加。實際上,我們分析過石油短時間不會有起色,可能長達數年之久.所以,爲了應對債務方面,我們大概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一、訂購圈套的開採設備,加強開採的石油數量,出售之後來降低負債;二、我們旗下公司——香港港燈公司,其發展與石油有莫大關係,後續會加強赫斯基的合作.”
將未來的施政大綱講出來,是讓合夥人放心,和記黃埔有能力帶領企業渡過難關。
湯姆森很高興,和記黃埔的策略還是可行的,低價購買石油儲備,增加開採效率和產量,港燈的合作(需求)。
“好,我非常信任林先生的團隊,願意一起合作。”
隨後,就好談了。
赫斯基的資產估值爲7.88億美金,也就是61.5億港幣。
林瑞寰、和記黃埔一共收購52%的股權,那就是32億港幣。
和記黃埔這次要支出26.5億的資金,當然這點錢不算什麼,今年(1986)和記黃埔的盈利將突破20億。
僅‘黃埔花園’在1985~1989年期間,就能爲和記黃埔帶來50多億的利潤,相當於每年可以爲和記黃埔帶來10億港幣的利潤。當然,1985~1986年的利潤還是比較少的,第一是林志超控制銷售數量,第二是價格還不算高,預計明年的和記黃埔的利潤,就會突破30億。
所以,錢對和記黃埔不是問題!
和記黃埔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的消息,很快被加拿大、美國、香港的媒體報道出來,一時間震驚四座。
根據加拿大政策,外國人是不能收購‘財政狀況健全’的能源公司,但林氏根據長子林瑞寰擁有加拿大籍,避開了這個限制,獲得了赫斯基的控制權。
林志超在加拿大簽約後,也接受了月刊《加拿大商業》的獨家採訪。
接受採訪,是避免一些人拿這個事情做文章,他需要表現一種投資的態度。
負責採訪他的記者,是一位四十歲的記者理查德,他雖然經驗豐富,卻可以看得出來比較崇拜林志超,整個採訪現場都比較透露出‘尊重’。
“林先生,需要準備一下嘛?”
“你們需要嘛?我這邊隨時可以!”
“好的,我們馬上開始!”
理查德首先問道:“林先生,冒昧的問一下伱的年齡?”
林志超說道:“1928年出生的,今年是58歲!”
理查德驚訝的說道:“我有些不敢相信!你是如此顯得年輕,而且據我所知,你已經在商界出名有三十多年,而且還是白手起家。”
就是旁邊的一些工作人員,都忍不住驚訝起來。
林志超笑着說道:“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所以好的心情會讓你更年輕,而且還能讓你的思維更有用——去解決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事情。”
理查德說道:“很富有哲學的一句話,我會記下的據我瞭解,你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財富並不是繼承父輩,是這樣的嘛?”
林志超說道:“我的父親是一位老師,但在我14歲那年逝世,之後由於沒錢讀書,我就輟學幫助母親耕種,之後我18歲去了香港闖蕩.當然不能全說是‘白手起家’,很多人幫助過我,不然我也不會有今天!”
理查德說道:“你太謙虛了!”
接下來,進入正題。
理查德說道:“你這次收購赫斯基,正值世界石油價格低迷,所以是有着什麼樣的看法?”
林志超說道:
“世界石油價格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升幅,但長遠來說可以看好,而且香港電燈公司的發展與石油有很大關係(香港已經取消煤電),所以是項投資對香港有利。”
“爲了尋求合適的能源投資機會,我曾花了幾年在歐美考察,之所以看中赫斯基,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我個人對加拿大有一份特別的個人感情,二是我本人與赫斯基總裁 Mr.Blair私交甚好,相信他的指引。”
採訪一切順利,此次收購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民間抗議,畢竟正值石油低潮。
卡爾加里市,又稱‘卡城’,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1941年這裡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從此城市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很多能源公司的加拿大總部就設在這裡,因此卡爾加里是加拿大的能源中心以及北美第二大能源中心。
赫斯基總部,便坐落於此!
卡爾加里屬落基山脈的“腳山”地帶,以終年不化的壯美雪山爲城市背景,後市常年被評爲全球第五宜居城市的美譽。這裡陽光非常充足,沒有綿延不斷的雨季,是加拿大氣候舒適程度僅次於維多利亞和溫哥華而名列第三的都市。
林志超等人在赫斯基總部停留了一段時間,主要和赫斯基管理層達成一些發展方案。和記黃埔是有控制權的,所以並不是放任赫斯基管理層自行決定發展大事。
更何況,沒有大股東的支持,赫斯基管理層又怎麼有魄力大發展呢!
林志超和布萊爾也算是若是兩三年的老朋友,所以大家談得也比較愉快。
對於布萊爾爲首的管理層來說,他們對於新東家打算趁着石油低迷,低價收購加拿大的油井(開採權),他們是樂於見到的。
當然收購油井的話,勢必會增加赫斯基的債務率,所以又得加大開採的產量,出售後去還債,故大家又制定了購買全套開採設備,逐步加大開採的產量,銷往香港,主要是銷售給港燈。
其實,在林志超的心中,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趁着這幾年石油低價,大肆收購,哪怕赫斯基債務高企,也無妨;重點的是,要讓Nova Corp公司感覺到——我扛不住了,要將剩下的股份全部賣給林志超。
屆時,林志超便全部掌握了赫斯基!
所以這項投資,預計至少需要六七年才能看到希望,相信Nova Corp公司根本等不到那個時候。
辦公室裡,林志超等人坐在一起交談,包括林瑞寰、馬世民、布萊爾。
“布萊爾總裁,接下來就看你們管理層的了!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低價吸入儲備資產!不過考慮到今年石油才陷入低潮,所以不需要太操之過急。”
布萊爾點點頭,說道:“我明白林先生的意思!”
林志超接着說道:“明年,我可能會派遣一位專業的財技大師,入駐赫斯基,看看能不能幫助一些。”
林瑞寰、馬世民知道,說的就是霍建寧。
布萊爾倒是好奇的說道:“能讓林先生如此信任,那一定有了不起的戰績吧?”
林志超笑道:“是的。這位管理層是我們長實、和記的董事,叫做霍建寧主要功績嘛,便是我們長實投資日本,從1983年開始,我們長實在日本開始投資地產,巔峰時期,我們用10億美金的本金,撬起了40億美金的地產投資隨着日元升值,銀行匯率降低,我們在那邊的投資便初現成績;再加上今年下半年開始,日本地產股市紛紛開始大漲.”
他親自介紹霍建寧的功績,不惜將自己的功勞都安在霍建寧身上,一時間獲得布萊爾的信任。
“如此說,這位霍建寧先生,一定非常適合加入赫斯基。畢竟接下來,我們也腰開始大舉負債收購了,有一個財技大師,是非常有必要的!”
林志超點點頭,實際上他並不是讓霍建寧常駐加拿大,而是讓霍建寧分管赫斯基。馬世民畢竟是和記黃埔的總裁,不可能爲一個項目投入太大的精力。
所以,不管是赫斯基這個能源投資,還是後面的電訊投資,霍建寧都是直接的管理人。
結束赫斯基事情之後,林志超便飛回香港。
飛機上,馬世民亦跟着他回香港,至於林瑞寰,單獨乘機飛往香港,林志超依舊是堅持‘父子不同坐同一趟飛機’。
“培生集團的主要股東,反對我們進一步合作,這事早已經在我的意料之中!”在飛機上的一層,林志超對馬世民如此說道。
馬世民一愣,老闆既然如此自信,又爲什麼不阻止呢!
不過他很快明白,說道:“老闆的意思是,找個合適的機會,將培生公司的股票拋掉,進行獲利!”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再等個一年吧!”
培生公司,是一家教育集團,旗下擁有朗文、《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世界知名品牌。說白了,就是一家文化出版集團,是英國文化的一個象徵。雖然是多元化集團,但也不是和記黃埔可以拿下來的,所以馬世民有些過於樂觀了!
但林志超不阻止,說白了就是覺得這筆投資不虧,而且還能打響投資英國的信號,沒有什麼不合適。
馬世民接着說道:“雖然投資培生公司,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但我們也算在英國站穩腳步。下一步,我打算尋求電訊上的突破,比如收購大東電報局的股權。”
林志超隨即說道:“現在先不要收購,靜待時機,至少也得等培生公司的股票拋售後。投資海外電訊是對的,但還需要等待時機。”
馬世民點點頭,說道:“此次收購赫斯基,和記黃埔已經算得上踏入海外的一大步,休整個一年也非常不錯,正好趁着這段時間,我們再仔細考察和分析,尋找更好的投資項目。”
相比較而言,馬世民對林志超是完全的佩服,前世對李家成未必十分服氣,畢竟高度都不一樣。
而林志超之所以讓馬世民等一等投資大東電報局,是因爲他知道和記黃埔同樣很難進入其董事局,所以只能作爲戰略投資4.99%。不過,最好的時機當然是八七股災後啦。
培生、大東,都是來自馬世民等管理層的投資想法,林志超不會否定,但卻會讓他們在什麼時候出售獲利更大,什麼時候買入代價最小。
不過接下來,林志超說道:“屈臣氏集團的發展,絕對是和記黃埔最有利的武器,它擁有零售(屈臣氏、百佳超市等品牌)、製造(製藥、化妝品等等)、食品(各種汽水、灣仔碼頭等等)等產業,一年已經有60億港幣的銷售額。所以,我覺得應該繼續加強其發展規模,特別是東南亞的市場”
讓馬世民冷靜冷靜,很有必要!
而且,屈臣氏集團是被所有人低估的企業,而林志超則非常清楚,發展屈臣氏非常有必要,目前屈臣氏才200多家門店,和前世巔峰時期的上萬家,差距非常遠。
所以,要加快東南亞的佈局了,特別是接下來的時間,東南亞的經濟要高速增長了。
“好,我明白老闆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