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第547張 【老將出馬】

林瑞楷和施南生來到港府文康廣播科廣播事務管理局,會見了處長麥文斯(英籍)、副處長李達文等負責人,雙方在會議室進行了懇談交流。

林瑞楷是林志超的兒子,港府官員都會給面子,這一點是吳光正、郭炳湘等人不及的地方;至於施南生,也擅長公關,她不僅負責對港府的公關,還負責亞洲衛視以後海外的市場推廣。

大家坐下來後,林瑞楷首先禮貌的說道:“麥文斯處長、李達文副處長,你們認爲今天的香港,在文化領域是否突出,或者說是香港經濟重要的一環?”

談及香港文化,不管是香港人也好,還是在香港工作的英國人也好,都會有一種‘文化自信’;更不要說,分管這個領域的部門官員。

麥文斯笑着說道:“你們傳媒集團在這一方面,確實做得非常成功,據我所知,《百萬富翁》節目就是你們做的,版權已經在美國、英國等幾個國家出售,引起很大的轟動。香港的漫畫產業,也是傳媒集團的功勞”

李達文點點頭,說道:“香港的電影在亞洲有‘東方好萊塢’之稱,香港的明星在日韓、東南亞都非常的受歡迎.”

兩人對林瑞楷也是比較給面子,實事求是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林瑞楷便順勢說道:“感謝伱們的認可,你們相當於我們的父母官,分管這一領域,香港文化的成功也離不開港府的鼎力支持.”

一通馬屁下來,在港府官員受用之際,他繼續說道:“既然文化產業如此有前景,我覺得港府英國鼓勵大家公平競爭,不設置門檻,讓大家以‘內容’來經營企業。激烈的競爭情況下,更有利於優質節目的出現,這對香港經濟、市民的娛樂體驗,都是一個很好的行爲。所以,我希望港府不要給我們亞洲衛視設置門檻,允許粵語節目播送,也允許我們通過商業收費來經營企業。”

雖然父親說過,節目收費這個事情可以慢慢談,但林瑞楷認爲,一併談下更好。

衛視不像無線,沒有設備上的多餘開支,而衛視是要在每一座大廈(唐樓也算一座大廈)裝衛星接收設備的。

所以收費是要爭取的!

當然,衛視的主要收入,也是廣告費,而且是大企業的廣告費。

麥文斯爲難的說道:“林先生、施小姐,你們傳媒集團已經擁有亞洲衛視,在電視領域作用50%以上的收視率。若是亞洲衛視再播送粵語節目,無意形成壟斷,這對無線電視臺不公平。而你們若是收費,就會對有線電視形成競爭,對他們不公平。”

施南生馬上回道:“最大的公平,其實是大家公平競爭。港府一直以來,在香港經濟發展上都是自由經濟管理,所以在傳媒上,我們決定還是自由競爭爲好。而且,我們希望拿出更多的優質節目,立足於香港,走向海外,爲香港文化傳播做出更大的努力。”

在林瑞楷和施南生的輪番辯解下,麥文斯和李達文等人港府官員,只能言他們再進行討論,以及徵詢多方的意見。

他們既然用這個理由來拖延,林瑞楷也不是吃素的,他和施南生離開港府後,也籌備傳媒攻勢。

說到底,港英政府一向重視輿論,這樣體現出他們的‘好’來。

所以,輿論也是影響的關鍵地方。

接下來的日子,林瑞楷雙管齊下。

第一,藉助傳媒,指責港府的規定非常荒謬:一家香港本地註冊的電視臺,卻不准許播放本地話的節目,此乃無稽之談……

第二,林瑞楷委託一間獨立的公關公司搞了一次民意調查,接近百分之百的市民都贊成播放粵語節目(外籍用戶則希望再增加英語節目)。林瑞楷將調查結果呈交港府的文康廣播科廣播事務管理局,作爲修改條例的參考。

幾大家族的二代鬥法,很快進入白熱化。

有線電視的人向傳媒表示:“根據我們長期的調查,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只能容納一個收費電視,兩個只會造成惡性競爭,兩敗俱傷。”

有線電視的董事吳天海更是透露:“政府若批准衛星電視收費,我們肯定放棄(有線電視計劃)無疑。政府若批准衛星電視播放廣東話節目,觀衆的節目選擇將大增,對有線電視影響巨大。除非政府在其他方面給予補償,如克專利權稅等,否則我們打退堂鼓的機會也大於一切。”

有線電視採取哀兵之術,以爭取公衆輿論和港府有關官員的同情。

林瑞楷則絲毫不動惻隱之心,仍窮追不捨。對有線電視臺的‘善意警告’,林瑞楷充耳不聞,欲置敵手於‘死地’。其勢之銳,足以令並非等閒之輩的郭炳湘、吳光正膽戰心驚。

正當雙方鬥得熱火朝天,港府那邊也傳出有可能放寬粵語節目的限制,但只維持一家收費電視的態度。

面對這種情況,林志超突然接受幾家媒體的採訪,表達自己的觀點。

站在‘ATV大廈’的廣場上,林志超說道:“最近這個事情鬧得紛紛揚揚,我覺得有必要站出來講幾句:當初我投資衛星電視的初衷,並不是賺多少錢,也不是壟斷香港的電視收視率,而是宣傳傳媒集團的‘港流文化’大方針,一旦‘港流文化’獲得成功,它將爲像香港漫畫產業一樣,帶動香港的經濟、旅遊、就業、文化底蘊等,所以成立衛視一直是傳媒集團的目標,就算沒有亞洲衛星一號,也會獨立購買一顆新的衛星,並且發射。”

現場一片譁然!

港流文化,他們是第一次聽到這樣‘詞彙’。

但傳媒集團的漫畫產業,真的是香港之光,也帶動了整個香港漫畫產業的發展。最近又開始連載《精靈寶可夢》,深受關注。

記者:“林先生,什麼是‘港流文化’,能不能和我們透露一下?”

林志超說道:“港流文化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整個工程龐大無比,一旦取得成功,將可以成爲香港的一個經濟新支柱。細節上來說,就是‘造星工程’,批量培養優質的偶像,在亞洲,甚至是世界宣傳‘港流文化’。再具體一點,就是一種新型的娛樂模式,包括音樂、劇集、節目都進行全方面的創新,並且我們要形成一條龍的完善培養制度,從偶像的選拔、培訓、包裝、宣傳.所以,我們真心希望港府能給衛視一個機會,也給香港文化產業一個新挑戰機會最終回報收益的,絕不只是我們傳媒集團,而是整個香港經濟,港流文化將形成一個大產業,不僅我們可以做,就是他們的同伴無線、有線也可以做,大家齊心協力,將港流文化推向海外。”

雖然沒有說具體的包裝模式,但記者們似乎也隱隱約約知道一些,比如SM娛樂大張旗鼓的在港澳招募練習生,鬧得紛紛揚揚;比如《百萬富翁》、《香港好聲音》的獨特創新,並取得驕人成績;比如亞視的劇集,明顯這幾年都非常上檔次,更受香港市民歡迎(目前亞視收視率搞過無線)。

林志超的這個‘隱退老將’親自出馬,立馬在香港輿論界掀起巨大影響力,‘港流文化’成爲香港所有媒體的關注焦點。

絕大多數的市民都討論,傳媒集團這是又準備創新。

林志超不僅親自在傳媒上吶喊,亦去港府進行遊說,畢竟這種事他不出馬,面子也是薄了三分。

在林氏父子的連番攻勢下,港府很快鬆開粵語節目播送權,不過收費之事,依舊不鬆口。港府的擔心,是有線電視的股東退出有線,而有線電視還沒有繳納專利費。

無線電視臺。

邵逸夫、方逸華在辦公室裡,也在討論最近傳媒界的大事。邵逸夫是給港府施壓過的,那就是阻止衛星電視播送粵語節目,畢竟他不希望傳媒集團徹底壓過無線電視臺。

這幾年,亞視和無線的爭鬥中,亞視已經是穩居上風,無線成爲弱勢一方。亞視的代表劇集有《包青天》、《新白娘子傳奇》、《大時代》、《天地有情》、《創世紀》等一系列招牌好戲;綜藝有《獎門人》、《香港好聲音》、《百萬富翁》等,特別是在海外版權出口方面,堪稱傳奇;音樂方面,亞視也後來居上,不僅有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加盟,張國榮、羅文等老牌歌星也加盟,還有部分歌星可以兩家電視臺跑(亞視不設限制)。“阻止不了了”邵逸夫感嘆道。

方逸華說道:“你是說衛星電視可以播粵語節目?”

邵逸夫點點頭,說道:“本來就算林志超出面,衛星電視播粵語節目至少也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但現在林志超拿出一個‘港流文化’,立即佔據了輿論的頂端,港府那邊也非常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若是不允許播送粵語節目,已經不現實了!唯一可能的是,衛視收費可能要緩一緩,畢竟港府也不希望有線電視的財團退出。”

方逸華說道:“這個港流文化到底是不是真的?什麼新形式的娛樂文化,我怎麼覺得不太可能的樣子!”

邵逸夫說道:“可能,林志超不會站出來亂說話的!就是不知道,他們的新式娛樂文化,市場買不買賬,這纔是連我都覺得好睏難。亞洲人喜歡香港電影,是因爲我們幾十年的努力,而非一朝一夕促成的”

方逸華思考了一下,說道:“那港流文化若是成功,我們無線的日子就難過了!”

邵逸夫說道:“不!若是大成功,我們無線也可以跟着做。你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看看這個港流文化到底具體是什麼?特別是那個SM娛樂公司,一定有很大的收貨。”

“好”

又是一年春。

長實集團公佈業績,1989年度的正常利潤爲41.6億港幣,非正常性盈利爲78億港幣,總計利潤高達119.6億港幣,震驚四座。

而非正常性盈利,爲出售RB物業帶來的利潤,所以大家紛紛給予高度讚美。

長實集團的股票,自年初500多億港幣,本來就已經漲了20%多,高達700億港幣,結果次日再漲10%,逼近800億的關口,股民喜笑顏開。

那些聽取林志超的投資建議——購買林氏控股的企業,頓時更是感激林志超的發財之道。

與此同時。

林志超帶着人去了內地考察,在珠海投資了不少工程,包括跨海大橋、發電廠、高速公路等,正式宣佈投資內地的基建行業。

內地的基建行業回報率一般可以達到10%左右,勝在非常的穩定。

本來林志超覺得投資基建很容易‘捱罵’,畢竟基建是靠‘收過路費’來盈利的。但是,如果沒有基建項目,一個地區想發展經濟,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長江基建絕對未來十年在內地投資500億的基建項目,當然八成左右的資金是利用貸款來完成。

珠海之行結束後,林志超又趕到京城,獲得高層接見。

再之後,他來到津門經濟特區。

“老闆,這就是我們正在籌備的生產線,一共是三條方便麪生產線!”陳普凡帶着林志超,走進一間廠房,介紹道。

作爲長江食品飲料公司的總裁,最近一年,他開始將工作轉移至內地,帶領團隊調研,按照老闆的吩咐考察。

最終,選擇在津門開發區開設方便麪工廠。這邊的人聽說是長實集團的投資,自然是舉雙手歡迎,給予了很多方便。

林志超走在生產車間,說道:“對於康師傅在內地的發展,你有沒有信心?”

陳普凡說道:“非常有信心!內地雖然很早就有方便麪,但我都吃了一遍,發現怎麼也難以下嚥,口感缺失而我們研發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麪,相信會深受北方人的喜歡,因爲這邊的人挺喜歡麪食的。”

選擇津門,就是看中北方人喜歡吃麪食,市場一定錯不了。

當然,西南一帶也吃麪食,但口味較重,所以比較適合老壇酸菜方便麪,這個幾年後再進行推出。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嗯,你們團隊要多招募一些有前景的內地人作爲幹部儲備,後期我們長江飲料食品就算是在內地徹底發展.”

陳普凡高興的說道:“好,我明白了!”

香港的市場太小,長江飲料食品旗下的公仔麪、紅牛雖然走出香港,但依舊沒有龐大的市場做支撐。

紅牛倒是不錯,口味獨特、功能性飲料,所以遠銷整個亞洲,一年盈利在億元以上(含提供歐美紅牛的原材料利潤)。

如今,內地的市場,讓長江飲料食品的管理層都看到希望。

接下來,林志超仔細考察了康師傅方便麪的情況。

在取名、LEGO、口味、廣告上,林志超都直接提醒了管理層,所以這個工作的大方向很明確。

如果這都不成功,那麼說明養的是一羣‘廢物’,只需要及時換管理層就行。

當然,林志超還是挺自信的,香港的管理人員水平還是比內地人員高,畢竟見識、學識、經驗都在哪裡!所以內地管理人員需要經過人才儲備、經驗積累,逐漸形成主力。

停留一天後。

林志超啓程回港,此次他親自來內地考察,以後他的工作,主要就是考察內地和歐美的市場,再指點兒子們進行投資。

半退休,不是退休,他僅是不再參與公司的日常工作。

第83章 【牆角偷聽】第139章 【用之於港島】第254章 【新年計劃】第111章 【要做船王】第238章 【名正言順】第243章 【新官上任】第248章 第247 【正式的三太】第33章 【交個朋友】第14章 【開工典禮】第91章 【大步發展】(第十更完!求全訂!)第30章 【德國之行】第436章 【陰謀詭計】第224章 【豐收的一年】第459章 【和港燈的合作】第290章 【新的一年】第270章 【正氣稟然】第60章 【小賺一波】(求月票!)第485章 【兩代相聚】第110章 【粵佬奸詐】第262章 【新的集團】第330章 【共同對敵】第166章 【削弱對手】第511章 【金絲雀碼頭】第59章 【大炒黃金】(求月票!)第202章 【港九震驚】第162章 【去掉三個】第363章 【股市收割】第398章 【石油危機】第560章 【搶灘登陸】第319章 【圈養超人】第327章 【掉隊和趕上】第390章 【幾萬人罵你】第528章 【好事成雙】第99章 【大賺特賺】(加更5000!求月票!)第545章 【準備傳承】第271章 【傷敵一千】第284章 【真的好美味啊】第250章 【零售部門】第7章 【安定下來】第233章 【艱難抉擇】第344章 【天助我也】第388章 【誰是老大?】第200章 【行業領導者】第218章 【大賺特賺】第105章 【罪有應得】第537章 【豐厚的資產】第280章 【盯着他搞】第10章 【分層出售】第101章 【年輕夢想】第526章 【需求突破】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55章 【長江銀號】第431章 【誰願意養老】第12章 【居者有其屋】第168章 【君子報仇】第479章 【再添薪火】第368章 【女強人】第297章 【皇長子獨立】第375章 【競爭力】第218章 【大賺特賺】第421章 【香港方塊】第44章 【全部售罄】第517章 【財團榜首】第429章 【自以爲是】第507章 【海外信託】第450章 【我的根還在】第310章 【塵埃落定】第577章 【金融危機】第275章 【一樁懸案】第2章 【解決住所】第283章 【白宮暢聊】第301章 【有錢纔有尊嚴】第504章 【稱霸三十年】第140章 【結識李律師】第519章 【讓人害怕】第175章 【門當戶對】第213章 【超人偶像】第578章 【干預市場】第309章 【利益交換】第210章 【塵埃落定】第493章 【大震士氣】第419章 【再購黃金】第525章 【手段高明】第450章 【我的根還在】第463章 【再次競爭】第478章 【願者上鉤】第147章 【算賬清賬】第68章 【嚇倒蝦仔】(求月票!)第189章 【又中獎了】第299章 【抄底美股】第307章 【一年多時間過去】第132章 【要求真多】第457章 【80年代】第133章 【再次擊敗】(求月票!)第166章 【削弱對手】第331章 【一個市民林志超】第349章 【吝嗇和大方】第499章 【殺氣騰騰】第406章 【屈尊合作】第294章 【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