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製造產業】(加更!求月票!)

第80章 【製造產業】(加更!求月票!)

荃灣,青山道。

唐仲源、宋巧玲夫婦開心的站在一幅地皮上,這裡已經鋪上了地毯,周圍還佈置了一番,而今天正是東方紡織第二個工廠奠基儀式。

東方紡織的第一個工廠,佔地僅三萬平方尺出頭,廠房也是一層廠房;由於有長江實業的訂單,所以發展迅速,訂單處於很不錯的狀態。

在長江實業籌備擴大規模的時候,林志超自然要通知唐仲源考慮投資新的工廠;所以東方紡織立馬準備在旗下的一幅8萬平方尺的地皮上,興建一幢三層工業廠房。

林志超沒有道理不扶持自己的岳父,畢竟將來還要讓岳父岳母通融一下;與此同時,他也需要自己的商業聯盟。

唐仲源是紡織行業的老行尊,管理和技術是沒有問題的,缺點是魄力和銷售能力稍顯不足。

當然,有林志超做靠山,唐仲源也是魄力和銷售水平都在提高;就好比一箇中等生,有優等生進行補課一樣,總歸會起到很好的促進效果。

“仲源老弟,恭喜恭喜!”上嗨灘紡織大亨王統元,前來祝賀道。

“統元兄,歡迎歡迎!”唐仲源高興的迴應道。

擱以前,這些上嗨灘紡織大亨的眼裡,只有自己的堂哥唐炳源,而自己的標籤是唐氏家族的族人,唐氏紡織工廠的股東和高管。

而如今,大家儼然已經視他爲同一個商業層次的人,這個變化讓唐仲源心裡頗爲享受。

“投資很大啊!”王統元讚道。

唐仲源謙虛的說道:“哪裡哪裡,就是建一個三層工廠!哪像統元兄,是我們同業的翹楚,規模最大。”

王統元在1947年2月就從英國訂購了一批紡織機器,後來民國政府電告他因爲外匯極度不足,並警告他不允許進口;於是,王統元就讓英國廠家將紡織機器,運往香港,並投資工廠。在今年(1948年),王統元又從上嗨灘帶領80個優秀工人和技術員來到香港,他則兩邊奔跑。

“謙虛啦!你的規模也不小!”

兩人互相客氣一番,很快又有人前來。

隨着金圓券的瘋狂貶值,上海灘富豪不甘心財富被姜家王朝吞沒,所以紛紛開始變賣資產,籌備移居香港和海外。前來打前陣的,已經有不少了。

唐炳源也帶着妻子溫金美前來祝賀,畢竟都是唐家人,豈有不給面子的道理。

溫金美快人快語:“仲源,你這一到香港,就跟變了個人似的,真看不出你以往有這個魄力呢!”

唐仲源自然不會和女人一般見識,便笑着說道:“堂嫂說笑了!到了香港,我才知道錢不經花,坐吃山空不是個辦法。這人一被逼迫,自然就多了幾分膽量。”

這話說得很圓滿,無縫可叮。

溫金美卻硬要叮一口,笑着說道:“伱找了個好女婿嘛!”

唐仲源靠林志超,在這個圈子自然不是秘密,東方紡織的訂單有近三分之二來自長江實業。

溫金美的話音剛落,周圍的人紛紛關注起來。

有人說道:“這麼說來,長江實業又要擴大規模了?”

唐仲源並不在意,笑着說道:“尚不清楚,反正他預期明年的訂單翻倍,所以我就正好擴大工廠。而且,我很看好香港的紡織業發展,我們不僅僅要將產品輸往東南亞,更要將產品輸往歐美。”

“好,仲源兄有志氣!”賓客裡有人附和道。

一時間,溫金美頓時感覺輸了一籌,因爲丈夫今年纔開設工廠。

不一會,林志超攜唐彩芸姍姍而來,同行的還有東亞銀行簡東浦,算是給足了唐仲源的面子。

當然,對於簡東浦來說,東方紡織也是東亞銀行的貸款對象,他參加一個奠基儀式並不浪費時間。

當王統元和林志超交談的時候,林志超第一想法不是王統元是上嗨灘紡織大亨,而是他有個侄子叫王國旌;這個王國旌是個紈絝子弟,前世卻是關芝琳的前夫,雖然婚姻僅幾個月。

看着不少上嗨灘的紡織人士,林志超感嘆,香港的紡織業將來是江浙滬人的天下,明年現實陳廷驊、唐翔千、曹光彪、安子介、周文軒等,這些人將會齊聚香港。

不過,成衣業呢?

香港的成衣大亨好像都是粵省人,比如林百欣、羅定邦、陳瑞球等,這讓林志超有些想法。

畢竟他早晚要進入服裝領域,提前介入顯然是必須的。

不過提前介入,並不是馬上介入!

如果讓他僅僅是幫東南亞、非洲做做代工,他顯然是看不上的。太浪費他的時間和精力,也學不到什麼經驗。

他打算做品牌!

林志超的眼睛突然一亮,想到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據他所知,德國人在1911年創立的香港鱷魚恤,此時已經被港府沒收,品牌尚未出售。

若是他將其拿下,發展恤衫、襯衫、皮鞋、皮具等,做香港的中高檔服裝品牌,顯然是個很好的選擇。

想到這些,林志超露出一絲笑容,沒想到看到如此多的紡織大亨,他居然獲得一個靈感,真是沒有白來這一趟。

參加完東方紡織的奠基儀式,簡東浦跟着林志超來到長江實業考察。

林志超是東亞銀行最大的借貸人,數額高達300萬港幣左右,簡東浦豈有不認真的道理,東亞銀行幾乎是時刻盯着他的產業發展,以免造成銀行巨大的損失。

“沒想到小小的拉鍊產業,居然如此有前景。真是人的眼界,決定着其發展。”簡東浦不得不誇獎林志超到。

只見長江實業的工廠,井井有序的工人正在生產,機器源源不斷的吐出拉鍊,這幅景象就好比是參觀印鈔機廠。

林志超笑着說道:“我的壓力也非常大,RB已經出現機械化生產拉鍊,競爭一觸即發。”

簡東浦對林志超很有信心,說道:“你不是已經改良自動拉鍊機器,和首創拉頭衝壓機,我相信長江實業能將拉鍊打入世界,成爲行業巨頭。”

開什麼玩笑,他考察長江實業也是好多次,自然知道這裡面的複雜程度——機械改良。

林志超說道:“這倒是必須努力的方向!”

長江實業已經和伯恩機械建立機械合作,將來在機器上不會輸給其它對手;至於原材料的問題,林志超想過,不管是鋁合金、銅,還是將來的尼龍等,儘可能的發展投資,哪怕是去臺島和東南亞建廠,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了,你將這周邊的地皮全部買下,難道是打算炒地皮?我看江浙滬的紡織,開始在荃灣建廠,莫非你認爲這邊會升值很快?”簡東浦又問道。

他很看好林志超的商業才華,所以不留餘力的支持,畢竟扶持這樣一個商業大亨,一旦成功,對東亞銀行的好處不言而喻。

“升值是肯定的,但我不一定會炒地皮。這些地皮,以後可能都會用於建設工廠。我相信,香港的工業化,會隨着內地企業主、技術工人、機器、資金等的到來,到達一個很高的比例。我自然也不想落後,在製造業中大顯身手。”

簡東浦頓時感嘆,林志超年少志高,六七十畝的大型工廠,這得多大的產值和規模。

與此同時,他從林志超的話中捕獲一個有用的信息,那就是香港的工業化前景很好。他對林志超還是比較看好的,所以這個信息有助於東亞銀行的參考——增加製造業的貸款。

隨後,林志超又帶簡東浦參觀了正在施工的三層廠房。在這個荒野的荃灣,長江實業就好像一個崛起的明珠,正在逐步照亮整個荃灣。

參觀的同時,林志超也是在考慮一個問題。

長江實業是時候成立研究院了,隨着內地來港的人增加,這些人當中不乏人才濟濟,此時不招募更待何時。

機械人才、管理人才等,他都需要。

明天中午上架!

中午12點更!

(本章完)

第23章 【日常工作】第24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251章 【電子產業的預想】(求月票!)第369章 【吃裡扒外】第187章 【落井下石】(求月票!)第38章 【悲劇人物】第151章 【太平紳士】第557章 【地產商VS港府】第162章 【去掉三個】第220章 【踏入曰本市場】第534章 【請從前門進】第535章 【置地危機】第371章 【兒子保護媽媽】第216章 【大機遇來了】第314章 【我只要公平】第373章 【太子駕到】第380章 【震撼上市】第554章 【你太小看我了】第60章 【小賺一波】(求月票!)第523章 【文化自豪】第239章 【1958年】第552章 【進軍美國】第384章 【越活越年輕】第492章 【圖謀ABC】第250章 【零售部門】第250章 【零售部門】第101章 【年輕夢想】第571章 【提升安保等級】第337章 【折了面子的置地】第106章 【逼上梁山】第156章 【買買買買】第154章 【1952年】第539章 【大豐收的季節】第132章 【要求真多】第118章 【要做實業】第30章 【德國之行】第470章 【豪門生活】第82章 【商業盟友】(求首訂!)第570章 【巴林銀行】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255章 【工業之王】第288章 【威水的兒子】第227章 【示弱?】第477章 第476張 【亞視崛起】第24章 【裝C模式】第270章 【正氣稟然】第132章 【要求真多】第400章 【新的一年】第126章 【要走正門】第384章 【越活越年輕】第426章 【順利拿下】第504章 【稱霸三十年】第320章 【東方之珠】第232章 【地產塌了】第547章 【衛星電視】第384章 【越活越年輕】第549章 【剛正不阿】第312章 【地產商會】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334章 【傳媒集團】第32章 【有人投效】第183章 【搞臭敵人】第566章 【喜得大將】第537章 【豐厚的資產】第453章 【再添人才】第175章 【門當戶對】第183章 【搞臭敵人】第159章 【軟肋破防】第280章 【盯着他搞】第167章 【新的一年】第186章 【填補市場空白】(求月票!)第95章 【一切順利】(首訂2400!加一更!)第119章 【航線之爭】第570章 【巴林銀行】第62章 【準備機會】(求月票!)第78章 【不計前嫌】第435章 【底牌很大】第491章 【兩分天下】第416章 【三兄弟齊聚】第144章 【倫敦見聞】第522章 【霸氣林志超】第95章 【一切順利】(首訂2400!加一更!)第332章 【真正的香江市民】第120章 【三天兩頭】第108章 【拭目以待】第325章 【暴風雨前夕】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59章 【大炒黃金】(求月票!)第304章 【探長敬酒】第256章 【關係網】第258章 【真假不重要】第351章 【王者歸來】第496章 【良言相勸】第413章 【分家不分散】第259章 【有一套】第26章 【再創輝煌】第76章 【合縱連衡】第70章 【光明正大】第144章 【倫敦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