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圍困之策

“皇上的意思可以將使用蒸汽機的產業部分轉移到海外嗎?”

楊承業腦中靈光一閃,忽然想到了什麼。

蕭銘微笑着點了點頭,他說道:“事實上現在帝國已經有部分商人將蒸汽機技術帶到殖民地了,這便是殖民地中的礦場,沒有蒸汽機採礦的效率十分低下。”

“這倒是沒錯,相對而言使用電力必須建造火電廠,蒸汽機無論到什麼地方只需要煤炭和水即可,這倒是十分便捷。”楊承業說道。

龐玉坤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以蒸汽機爲主體的工廠慢慢就要退出帝國的市場,這些閒置的機器的確浪費,而且相比殖民地廉價的勞動力,帝國工人的薪俸要高很多,工廠主也將漸漸無法承受,但是轉移到殖民地他們則可以繼續獲得利潤,這樣對帝國來說也是廢物利用。”

“朕正是這個意思,帝國的商人無論走到何處都是帝國的商人,他們的產出便是帝國的產出,於此讓蒸汽機產業徹底被廢棄而造成巨大的浪費,不如轉移到各個殖民地榨取剩餘價值。”

“皇上聖明!”衆人聞言,俱都心中歎服。

這些年帝國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以至於帝國的百姓都跟不上工廠機械更新換代的速度。

在電力出現之後,這種矛盾更加凸顯出來,依舊使用蒸汽機就要面臨低下的效率和高額的人工費用,使用電力,採購纔剛剛沒有幾年的蒸汽機就要全部閒置。

在帝國陸續佔領了倭國和南洋的殖民地之後,已經有一些腦子靈活的商人準備將蒸汽機工廠遷往殖民地,這樣一來,他們在殖民地能夠繼續生產,這樣也有錢購置電力機械。

只是帝國在技術方面的控制極爲嚴格,除了採礦業,在其他方面一直控制極爲嚴格。

因爲這個,商人和官員接觸的時候經商抱怨,現在皇上定下了調子,這件事就再也沒有問題了。

經濟,科技方面的報告到這裡基本結束,接下來蕭銘又聽了這兩天政改和軍改的情況。

根據內閣和總參提供的報告,現在各個行省的改制已經全部完成,各個職門的官員各司其事。

而軍區的自上而下的職門設置也基本完成。

這兩項改革順利完成,蕭銘也是輕輕鬆了口氣,因爲這意味着無論是從工商,政體,文化還是工商方面,現在帝國正式成爲了一個近代化國家。

在未來數百年時間,他一手打造的秩序都不會落後,足以保證帝國的安穩運行,畢竟這些制度本身也來自當代。

年終的終結朝會從早上持續到中午,在皇宮中款待了衆臣之後,下午的時候會議繼續,不過下午會議的內容便成了明年具體計劃的制定會議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傍晚,在錢大富尖細的聲音中,朝會落下帷幕,衆臣山呼萬歲,退出大殿,明天就是每年的大年三十了。

從龍椅上站起來,蕭銘和錢大富首先退出了正大光明殿。

來到殿外,蕭銘仰頭望着滿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問道:“南洋的戰事看來要拖到明年了。”

“恐怕如是,不過至少東南軍拿下了雅加達,現在不知道是岳雲的艦隊是夠控制了海上的貿易航線。”錢大富負責接收電報,對這些戰事自然一清二楚。

蕭銘的眼睛眯了起來,其實他早有預感,南洋的戰事不會如同倭國和高麗一般輕鬆,畢竟西方的武器雖然落後,但他們卻是真正的近代化軍隊。

而且排隊槍斃時代的士兵是紀律最爲嚴格的時代,因爲每次戰爭他們都要直接面對敵人的槍口。

所以在雅加達,雷鳴的進攻行動出現了兩千士兵的傷亡,而在印度有更多的西方士兵,若是硬碰硬他們同樣將損失數目不少的士兵。

現在他最需要的是石油,對印度的佔領倒不是擺在第一位,所以他也在考慮關於印度的進攻計劃。

既然帝國海軍能夠控制海上航線,那麼圍困在印度的聯軍士兵倒是不錯的選擇。

於此同時,再讓羅信的西南軍從陸地上進攻東印度支那,英國控制的緬甸,從印度的東面包圍印度,如此一來,印度的聯軍將更加難受。

很快,他的想法在年後初十得到了驗證,帝國海軍的電報被送到了他的手中。

“恆河口一戰,帝國海軍擊沉九十六艘敵方戰艦,但是死傷超過了三千人,這是目前爲止帝國海軍遭受的最嚴重戰損,根據劉晨的說法,聯軍在印度加爾各答構築了更加堅固的防禦工事,只憑東南軍恐怕無法啃下這塊硬骨頭。”

御書房中崔尚安分析着來自南洋的戰報。

“現在東南軍有多少人?”蕭銘問道。

“回皇上,目前東南軍登記在冊的士兵一共六萬四千人,其中作戰士兵五萬七千人,剩下的七千人乃是後勤和文職人員。”崔尚安說道。

蕭銘聞言點了點頭,因爲軍隊的現代化改革,現在軍隊的後勤都是自己的事,因爲軍隊中後勤士兵佔了相當不部分比例。

“按照劉晨的說法,想要攻佔加爾各答,我們恐怕要付出兩萬士兵的傷亡,這等於讓東南軍的作戰人員折損一半?”

“恐怕的確如此,而且東南軍現在爲了控制殖民地,在殖民地都有駐軍,實際參與進攻的士兵恐怕只能湊出四萬人左右。”

蕭銘皺了皺眉頭,“爲了一個加爾各答付出兩萬士兵的生命不值得,既然如此,那便慢慢耗吧,反正帝國現在有的是時間,越等我們的先進裝備越多,而他們與本國脫離太久終究會喪失戰鬥意志的。”

“下官也是這個想法,趁着這個時間,帝國正可以消化已經佔領的殖民地,同時讓西南軍南下攻城略地,讓其首尾不能相顧。”崔尚安說道。

起身走到地圖前,蕭銘將印度圈在了一個紅圈中,他說道:“就這麼辦吧,另外,將帝國的軍隊擴展到六十萬人的規模吧,恐怕將來我們要應對的事情還不少。”

崔尚安怔了一下,接着嘿嘿笑道:“皇上,這枚問題,不過這軍費?”

第1111章 使節團第三百三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八百七十二章 第二條航線第七百五十章 徵虜火槍第四十八章 李三歸來第1096章 叛國者第六百七十八章 奇襲第1149章 炮擊倫敦港第1082章 工業的窘境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球儀第三百一十五章 紀律和訓練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力之論第九十二章 展覽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第1067章 戰雲再起第六百六十五章 首次交鋒第1153章 閃電戰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三十六章 登基第九百一十八章 兵力雲集第31章 大禮第七十四章 流水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城!第八百二十九章 移風易俗第八百八十六章 狄英的糾葛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國的生存之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繁華長安第1093章 麪包和子彈第九百七十九章 外籍軍隊第1014章 威爾士第四百七十七章 兵發登州第四百五十四章漁民的感激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災難逆第1096章 叛國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零五章 秘密武器第九百二十四章 和平律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震撼效果第七百六十三章 關門打狗第八百一十八章 內訌第1164章 公約組織第三百零三章 轉動的鑽牀第三百五十章 逆轉第七百四十二章 泄憤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球儀第五百一十八章 風雲涌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兵至第二百九十五章 軍裝也是戰鬥力第九百八十二章 漢式顯威第八百七十五章 鐵甲艦建造第1115章 要價第七百七十三章 材料限制第31章 大禮第八十章 小躍進第六十九章 蕭文軒的震撼第七百五十章 徵虜火槍第四百七十章 輿論洶洶第1064章 帝制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第九百四十二章 雪原困境第七十九章 未知第1113章 鬆和緊第九十七章 平陽公主第21章 生產隊第四百七十三章趁勢而起第1165章 帝國的承諾第1171章 軍力躍升第三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七十四章 納妃第八百五十三章 生物學第1032章 蓄勢第1062章 暗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族之魂第八百零四章 倭國的暗流第九百六十七章 真實情況第八百五十七章 漢時版圖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爭陰霾第二百四十五章 震撼效果第三百五十章 逆轉第二百七十三章 失敗的模仿?第二百一十六章 送禮第1143章 登陸艇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野震動第四十一章 趙皇后的心思第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六百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零四章 大炮換棉花第31章 大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破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球視野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女玥兒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器比試第1080章 鼓動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1144章 橫行歐洲第1158章 進擊的普魯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蠻族弓手第五十八章 工分制第七百九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章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