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精細生產

蒸汽機的汽笛聲在軍工坊中不時響起,陳琦遠遠走來,聲音倒是被長鳴聲壓住了。

見狀,蕭銘停下腳步看向陳琦,待他到了近前詢問一番才明白他在說什麼。

“真的?”蕭銘再次問道。

自從採取了轉爐鍊鋼技術,他對青州鋼材的質量很有信心,現在先進的生產工藝足以讓青州的鋼鐵達到十九世紀的水平。

而這個水平就足夠他推動封國的工業革命了,因爲鋼鐵的質量已經滿足大部分機械的製造需求。

其中辨別這鋼鐵質量到底如何的標準便是用現在的鋼鐵製造火炮,若是能夠承受火炮的強度要求,運應到其他地方去也不是問題。

“殿下,半年前軍工坊便使用鋼鐵工坊生產出來的鋼鐵鑄造了一門火炮,這半年來我們一直在使用這門火炮進行射擊,這門火炮在各方面都不屬於青銅炮。”陳琦陳述道。

蕭銘點了點頭,這說明新型鋼鐵的質量過關了,強度標準能夠當做炮鋼使用,如此一來他就可以省下銅來製造其他東西,畢竟大渝國現在可是貧銅國家。

“既然如此,這野戰炮的產量該能提升上來了吧。”蕭銘問道。

總體來說現在軍中的火炮數量還有些少,全部的野戰炮加起來不過二百門左右,這些野戰炮在一場戰爭中足夠使用,但是若是面臨兩場戰爭就不夠了,而且現在蕭銘在海外又有了三山王國這樣的殖民地,在殖民地也是要配備標準的武器的。

陳琦笑道:“殿下,下官要說的便是此事,現在使用鋼鐵鑄造野戰炮已經不是問題,如此一來工坊便不需要爲銅愁了,只是現在不知道軍中還需要多少門野戰炮。”

“再生產三百門,讓軍中的野戰炮數量達到五百門應該暫時足夠了。”蕭銘沉吟了一下說道。

對他來說這野戰炮主要針對的是蠻族,畢竟相對於以前笨重的火炮,這些火炮很方便在草原上運輸,他時刻沒有忘記這個給大渝國造成苦難的野蠻民族,而爲了實現大渝國的中興,這北方的隱患必須得到解決。

“是,殿下,接下來下官便安排匠人繼續生產。”陳琦說道。

三人說完這件事又說了一些火器生產的事情,按照宋長平的說法,他和林文濤正在嘗試建立一條以蒸汽機爲核心的流水生產線。

這條流水生產線將集合槍管制造,零配件標準化生產到最終的組裝一條龍生產,其中前兩項是以蒸汽機帶動車牀來實現,現在車牀工坊中部分車牀已經轉移到了軍工坊,鑽牀,銑牀,磨牀都有。

“此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爲此你們要設立專門檢驗零配件尺寸的匠人。”蕭銘猶豫了一下說道。

在西方工業化之際,標準化,精細化生產被運應到各個工廠,其中隨之誕生的便是拿着工具箱檢查產品合格率的檢驗員。

現在林文濤和宋長平準備讓蒸汽動力實現流水線生產,這條是無法避免的。

“林文濤也說了這件事,他已經給軍工坊送來一批測量尺寸的工具。”宋長平說道。

蕭銘看向陳琦,陳琦也點了點頭,接着他差人去工坊內將工具箱拿出來。

不一會兒一個匠人到了三人面前,他將工具箱打開鋪展在地上,裡面長長短短的測量工具出現在蕭銘面前。

“殿下,這便是林文濤送來的。”宋長平從其中拿出一個卡尺,上面的數值正是蕭銘當初畫出來的毫米,釐米等單位。

在他統一測量標準之後,封國內的州縣便採用了這套測量單位,博文學院也是一樣,林文濤也是從那裡學到了這些。

掃了眼木質的方盒子,在盒子上下層還擺放着直尺,圓規,量角器等測量儀器,看到這個蕭銘是安心了。

隨着博文學院的學員越來越多參與到封國的建設中來,他們開始主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各個地方。

“不錯。”

蕭銘露出了笑容,對他來說封國的工業化永遠都是自己立足的根本,若是現在的封國能達到英國工業化的水平他是不會在乎大渝國其他幾個藩王的。

只是四年的時間有限,工業一直停留在青州這個小圈子沒有向封國其他州縣延伸。

不是蕭銘不關心封國的工業化,而是四年的時間連連戰爭,他將大部分的財政收入都投到了戰爭中消耗當中,這些年他的封國沒有經濟崩潰已經是萬幸了。

所以,現在和軍工相關的工坊十分興盛,但是延伸到其他生活工業品就不行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商人在戰爭中獲利,他們更熱衷將銀子投入到戰爭中賺取快錢,蕭銘雖然意識到了這點,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畢竟戰爭需要錢。

正是因爲這個他才意識到沒有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想要工業化是極爲困難的,也因爲如此他急於得到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

王宣的情報中說的很直白,楚王已經和法蘭西人接觸,如果楚王最終和法蘭西人合作,這對他來說將是一個威脅,因爲法蘭西人不僅會給楚王帶來先進的武器還會帶來一些不同的思想。

而思想這個東西纔是最危險的。

拿着各種測量工具和二人又說了一下流水線的生產蕭銘纔會返回王府,現在軍工坊出現這種先進的工業生產方法是個好事情,根據蕭銘的經驗,任何科技都是先運用在軍事方便纔會慢慢轉入民用。

如果軍工坊的生產體系成熟,這同樣會帶動民間工業的改變。

回到王府,蕭銘開始籌備登基之事,儘管他知道此次的登基只是爲自己正名,而改變不了燕王,趙王,樑王伐齊的決定,但是從龐玉坤的表現上可以看出這將會對封國產生極大的震動。

因爲封國的將士將不再是爲一個藩王作戰,而是爲了一個帝王作戰,這種信念上的鼓舞將會讓他的軍隊出比以前更加強大的意志和力量。

第九百六十八章 龐大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倭寇第六百二十四章 傳教士第一百四十章 詩詞效用第二百八十二章 遠航 !第五百七十三章 應對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孰第六百五十四章 決不妥協第三百零五章 養豬的兵第四百二十章 物有所值第1124章 拆分第七百零八章 進擊的蕭銘第三百八十四章 煙花和殺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唯我獨皇第36章 蓋倫船第八百八十五章 密信第1117章 亨利的要求第九百一十四章 完善工業體系第六百七十章 終戰第1154章 騎兵對坦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危機第1179章 優勢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四十三章 合作第二百一十一章 入選第五百五十四章 轉爐鍊鋼第二百三十六章 硝石和鉛礦第四百三十一章 狂熱第五百九十三章 圍困楚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轉爐鍊鋼第八百五十四章 楚王死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朝論第25章 生產兵團第八百一十二章 彈藥變革第八十章 小躍進第1189章 親臨第二百八十五章 秘密情報第五十章 工坊區第1170章 戰略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宿第二百七十章 嚇尿太子第九百零三章 巨量財富第1116 詫異第四十五章 馭下之術第四百四十六章 年終對賬第四十二章 奴隸販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騎兵的黃昏第四百三十七章 野戰炮第九十五章 化學實驗室第二百三十五章 艱難的教學第10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七十三章 應對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發三山王國第六百四十九章 謀取巴蜀第一千零二章 不滿第五百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百章 皮靴和鋼盔的設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稅制第1036章 行政區第1023章 日暮西山的金帳第十章 巨人的肩膀第三百一十五章 紀律和訓練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王之死第1191章 條約第1148章 單翼飛機第1165章 帝國的承諾第四百五十二章 俘獲第五百零七章 廣泛影響第七十八章 敲詐魏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前籌備第二百二十六章 綠蘿是登州人?第七十一章 殺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突發事件第1149章 炮擊倫敦港第37章 李3進長安第1069章 有線電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四百四十九章 海軍陸戰隊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敗趙軍第六百八十三章 表面上的一統第1059章 波瀾起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略淮州第六十一章 挑選第四百六十四章 醫學院的毛病第九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力之論第六百零四章 金陵城中第八百零九章 文藝復興的開端第二百二十五章 鋼鐵城牆第一百八十八章 長安影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東宮事發第一百一十七章 醫療第1111章 使節團第六百五十四章 燕國覆滅第六百二十三章 精細生產第九百七十四章 除夕夜之喜第1162章 運河貫通第八百四十六章 軍用罐頭第九百三十二章 炮擊摩爾根第1039章 熱蘭遮城的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