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表面上的一統

天氣一日日冷了下來,草木上的露水漸漸換成了白霜,眼見漫長的冬季又要來臨。

長安的戰報昨日通過驛站傳到了青州,趙王被俘的消息一時間激起千層浪。

百姓們歡呼雀躍,不僅是爲了慶祝戰爭的勝利,同時他們也在期盼兒子和丈夫能從遠方歸來。

官員們思考的自然比百姓們多得多,趙王被俘,這四分五裂的大渝國再次凝聚成了一塊,基本上來說大渝國從表面上完成了一統。

而這種統一的形勢比蕭文軒在的時候更爲強力,畢竟魏王,燕王,樑王都死了,這趙王最終也難逃一死。

如此一來,這剩下的藩王只有楚王,淮南王,雍王,汝陽王和蜀王。

在大臣們眼中這些藩王中除了楚王能稱得上一個威脅,其他藩王已經不足爲慮。

“皇上,大軍在外消耗甚巨,如今戰事進展順利,只需留下羅宏一部進攻趙地便可,餘下的軍隊當早日返回各自駐地。”

議政殿上,龐玉坤朗聲說道。

蕭銘點了點頭,西征這段時間在外征戰的大軍幾乎將府庫掏了空,現在蕭銘真切地體會到所謂的戰爭真的是在打錢。

除此之外,此次戰事他徵調了三十九萬壯丁運輸糧草和彈藥,這些壯丁也是需要吃喝用度的。

而因爲他們參與戰事,今年各州糧食的生產也多少受到了影響。

家中沒了壯丁,這造成很多百姓只能縮減耕種的土地,甚至有些百姓家只能荒廢了土地。

不過這只是此次北方戰爭帶來的負面效應之一,最讓蕭銘頭疼的是曾經的燕地,樑地,以及鄆州以西的皇家土地。

這些被攻佔的城池不僅無法爲他帶來任何賦稅,三王的掠奪和戰爭造成這些地區的百姓流離失所,各州縣任職的刺史反倒向他上摺子要求調撥銀子和錢糧救濟災民。

以前青州府庫相對來說還是富裕的,但是現在將統治範圍擴大到整個北方之後,倒是真的如同水入大海。

”准奏!“蕭銘吐出兩個字,“除了牛犇之外,讓淮南王和雍王的軍隊也返回各自的封國,否則朕的府庫都要被他們吃垮了。“

衆臣聞言俱都露出無奈的笑容,這次雍王和淮南王在戰事上表現的很積極,這讓朝廷十分滿意。

只是此次這兩隻軍隊遠征的糧草卻都是朝廷在承擔,雍王自不必說,雍地現在窮的叮噹響,若是沒有錢糧,他的士兵恐怕早就譁變了。

這淮南王在進攻潁州的時候倒是自費錢糧,只是向長安的進之後便要求朝廷提供糧草。

淮南王倒不是乘機勒索,這淮南國本就是二等封國,人才和財力有限,潁州距離淮南王很近,糧草能夠供應的上,但是遠征長安他卻無法一直維持糧草供應。

總體來說,他是戰爭前半段自給,居庸關之戰後便吃上了朝廷的。

一下多出近乎二十萬的軍隊吃飯,這對青州的府庫自然是沉重的壓力,畢竟爲了購買各種礦產資源製造槍械彈藥,他也花了大量的銀子。

同時,北方被打爛了,北方的生意鏈條也斷了,這讓商會的盈利減少很多。

現在商會利潤的維持基本都是依靠同楚王和荷蘭人的貿易。

說了讓軍隊撤回的事情,龐玉坤繼續說道:”皇上,此次牛將軍一路勢如破竹,這攻下上州便有七個,中州十五個,下州三十六個,州下的縣共計一百六十三個,這麼多的州縣需要的大小官員數目巨大,青州目前已經沒有足夠的官員派往這些地方。”

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蕭銘的軍隊打下這麼多土地,接着便面臨管理的問題。

他說道:“如龐輔所說,現在青州的確沒有這麼多官員,現在急需一批有經驗的官員爲朕管理這些地方,恢復民生,而且朕得到消息,蠻族已經從高麗撤軍,接下來蠻族必然會對長城一線的關隘動襲擊,若是因爲缺乏官員導致戍邊軍隊無法及時得到補給,這對大渝國來說將是災難,如今大渝國防守有餘而進攻不足,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皇上,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這長安城中可是有不少官員的,而且在牛將軍進攻各州縣的時候同樣有不少當地豪族襄助,這些豪族中每每有在州縣任職的族人,只要皇上能夠任用他們,這些州縣的管理便不是問題。“

”朕自然想過這個問題,只是這些官員和豪族能信得過嗎?“在收到戰報的時候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現任用各州縣的舊官員是唯一的辦法。

現在他終於理解爲什麼三國時期曹操打東吳的時候,那些謀臣一個個喊着投降了。

因爲他們十分清楚,換個主子,這個主子依然需要他們幫助管理攻佔的土地。

只是即便如此,這官員也要選一選,挑一挑,儘量將優秀的官員留下,讓秉性不良的官吏滾回家。

“皇上,下官在長安之時對大渝國各地的官員俱都有些瞭解,下官願意擔當此任爲皇上挑選能用的官員。”斐濟積極地說道。

龐玉坤見狀,忽然笑了起來:”斐閣老一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在怎麼對這官員任用之事如此上心了。“

”龐輔此言差矣,爲皇上分憂乃是人臣本分而已。“斐濟笑眯眯地說道。

龐玉坤心中警惕,這官員的任用是極爲敏感的一件事,若是讓斐濟大權獨攬,恐怕他又會爲自己聚集一大堆官員。

現在這保守派的在朝堂上的話語權眼見越來越大,他是越來越不安,於是他對蕭銘說道:”皇上,斐閣老年事已高,有些事情恐怕力不從心,下官願意爲斐閣老分擔此事。“

蕭銘的眼睛在二人身上來回巡視了一圈,他說道:“既然如此,這選拔任用官員之事便由你們共同擬定,定下之後再交給朕審閱。”

“是,皇上。”二人同聲說道。

頓了一下,蕭銘繼續說道:“有感本次藩王之亂,朕決心學習強秦變法以強國,而官員是執行新政的重中之重,朕昨日想了一夜,準備拆分博文學院。”

第七十六章 審問第四十五章 馭下之術第十四章 煤球爐第1113章 鬆和緊第八百一十三章 拉偏架第37章 李3進長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陣第六百一十七章 挑唆第三百八十九章 東宮事發第六百四十二章 驚天下第十七章 暖被窩第六百三十一章 鄆州城下第九百零五章 全面進攻第六百一十五章漸變的心境第六十二章 博文學堂第1055章 朝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合併一處第1101章 駁斥第九百一十八章 兵力雲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戰第九百八十四章 定居計劃第八百八十五章 密信第九百五十章 佔領雅克薩第八百四十一章 小竈第六百二十三章 精細生產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奈的謠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矯枉過正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略淮州第1018章 奴隸法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首臺蒸汽機車第六百三十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五章漸變的心境第五百八十七章 機械製造第1102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程第五百七十三章 應對第八十九章 玻璃第七百三十二章 升級的捕奴方式第1128章 互相算計第10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161章 喪家之犬第四百五十二章 俘獲第九百四十五章 文明的碰撞第1135章 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 第二條航線第七百零五章 蒸汽機引發的狂熱第五百八十一章 控制全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登基第六百五十四章 決不妥協第二百八十四章 遭遇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國的生存之道第1093章 麪包和子彈第四百五十六章 貝善的野望第六百五十六章 首臺蒸汽機車第四百六十九章 孫醫官之死第七百一十二章 蒸汽船第1038章 唯有利益第一百一十二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八章 父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逆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統在即第1165章 帝國的承諾第一百三十三章 公平交易第1099章 陰雲密佈第1023章 日暮西山的金帳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狂潮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球儀第1069章 有線電話第四百三十六章 升級版虎尊炮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統在即第六百五十九章 慶州城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防禦之策第1110章第五百四十章 魏王發難第五百四十二章 簽訂盟約第九百五十章 佔領雅克薩第八百三十七章 法辦曹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困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前籌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歸來第九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二百四十三章 棉花第六百五十六章 首臺蒸汽機車第六十四章 齊頭並進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戰第四百零二章 夫妻成雙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拒絕第二百三十三章 複雜形勢第1156章 試飛第八百三十八章 紙幣的技藝第一百五十四章 火炮抵達第十五章 不傻呀第1180章 壓到駱駝的稻草第二百章 火炮之論第二百三十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一十三章 帝王之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即將啓程第二百六十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七章 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