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哥是皇帝了

這段時間,李存非常忙。

忙着重新任命荊湖南路、荊湖北路、京西南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這五路的官員。

忙着接收這五路疆土。

忙着在這五路重新佈防。

忙着處理這五路中那些還抱有僥倖心理的豪紳貴胄。

忙着安撫這五路的百姓。

忙着在這五路招募新兵。

忙着將這五路的田地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分給支持虎賁軍的人。

等等……

其實吳敏並沒有說錯,李存的底蘊確實是太淺薄了。

這纔多了五路疆土,就讓李存,不論是從官員上,還是從軍隊上,全都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爲了解決官員嚴重短缺的問題。

李存三管齊下:

一是,將這期科舉放寬了錄取條件,使得這期科舉成了虎賁軍歷史上錄取進士數量最多的一期。

二是,李存特開了一期「舉孝廉」,允許各地方主副官推舉一批屬吏或通曉經書的儒生入朝。

三是,張貼招才榜,動員原趙宋王朝的官員和太學生出來當官。

經過這三招齊用,虎賁軍差不多就能湊齊了所短缺的官員。

不過這批官員的水平參差不齊,李存不敢將他們放去新收復的五路擔任重要的職務。

所以,跟呂將等人商議過後,李存決定將江南六路今年考覈優異的官員提拔去新收復的五路各州縣擔任主官,而將這批新的官員派去擔任副職或是不太重要的職務,慢慢鍛鍊任用。

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調任,

肯定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弄好的。

李存肯定沒有這個時間。

好在,經過這幾個月的言傳影響,李綱和李光的態度已經鬆動。

李存趁此機會說想將李光提拔爲吏部尚書,全權負責對這批新官員進行考覈和推薦。

這可是一個能動搖國之根本的重要任務,李存卻將之交給李光了,這對在趙宋王朝那邊處處受排擠的李光觸動很大。

李光並沒有扭扭捏捏,而是拜道:「臣可以做此事,然臣寸功未立,又爲降臣,不可冒然擢於高位,爲君者,最忌賞罰不明,用人唯親……」

簡而言之,李光答應幫李存考覈和推薦這批新官員,但不願意一來就擔任吏部尚書這樣的***,他覺得這與禮法和君主用人之道不符。

接着,李光向李存奏了一百多條,其中涉及的事情,五花八門,分門別類,什麼都有,反正只要是他看不慣的,就肯定奏一本。

隨後,李光又彈劾並抨擊了數十人,這其中最多的一個人,竟然就是李存本人,而李存被李光抨擊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縱慾無度。

除了李存以外,呂將,張世,還有其他軍政***,反正他只要有看不慣的,就會毫不客氣的說出來。

看得出來,李光在李存身邊的這幾個月實在是憋壞了。

李存耐着性子聽李光吐槽了三個多時辰後,任命李光爲吏部侍郎,全權負責官員的考覈和推薦,然後趕緊把李光打發走。

誰想,三天後,李光竟然給李存上奏了一本萬字奏章,還附帶着十三本彈劾的奏章。

見此,李存只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酌情將李光的奏請處理一下。

當然,李光也不是隻會吐槽,他辦事的效率也非常高。

——走馬上任沒幾天,李光就拿出來了他對第一批接受他考覈的官員的評價和推薦。

李存沒有時間親自任用這批官員,而是將之轉到了呂將那裡,讓呂將根據李光的評價和推薦酌情任命,然後再拿來給自己復

核。

至於小吏,一般也就是官員走馬上任以後,對原有的小吏進行考覈一下,便暫時使用了。

除了官吏不夠用以外,由於新得了五路疆土,李存的軍隊也變得不夠用了。

另外,李存考慮到新收復的五路存在着不少散落的宋軍和豪紳貴胄留下的莊客以及鄉兵什麼的。

李存命樞密院在新收復的五路每路招募兩萬新兵,就近充入東府軍、南府軍、西府軍、北府軍每軍兩萬,再從四廂各調出一萬及剩下那兩萬新兵成立中府軍。

中府軍由吳璘任代都統、戚方任代都監、王勝任代副都統,駐守京畿地區。

調東府軍駐守淮南地區。

調北府軍駐守南陽盆地及荊湖北路。

調西府軍駐守荊湖南路——留兩軍人馬繼續駐守江州和洪州。

另外,北府軍、西府軍、南府軍就近配合當地政府處理梅山蠻、五溪蠻、誠、徽州蠻等蠻夷問題。

至於處理地主豪紳一事,也是由當地政府辦理,如需軍隊配合,可向軍隊申請幫助,而軍隊只負責解除地主豪紳的武裝,不得干預政府辦事。

安南軍、定南軍不大動。

除了調軍佈防以外,李存還得爲北上做準備。

由於這次是跨國和跨海遠征,對於轉運,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所以,李存將李綱任命爲都轉運使,並表示走陸路回來的三千多頭戰象,和從大理國弄回來的三萬匹馱馬,以及東海水軍,全都交給李綱指揮,另外他缺人也好缺東西也罷,要什麼給什麼,只要他能把自己需要的糧草輜重保質保量保速度的運送到燕地去就行。

跟從前的草臺班子不同了,李存如今可是真真正正的大國皇帝,並且是正統的漢人皇帝,關鍵李存進可以一統天下,退可以跟趙宋王朝南北分治。

這種情況下,文人士大夫對李存的態度肯定大大不同了。

君不見,李存現在,不論是舉辦科舉,還是招降趙宋王朝的官員都容易太多了嗎?

再者說,李存這次北上是爲了漢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這可是所有漢人做了二百多年的夢。

李綱能不爲李存所用嗎?

而有了極有能力的李綱幫李存準備出征這一灘,李存又能省不少心。

可即便是這樣,李存也是忙得腳打後腦勺。

結果,李存忙着忙着就到十月份了。

李存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於十月一日這天登了個基稱了個帝。

李存取國號爲「幹」,出自於《易經》中《彖辭》:「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取其中「乾元」之義,以展示政權具有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氣。

李存本想取「元」爲國號走蒙古的路讓蒙古無路可走的,可考慮到「元」是異族國號,而且只有百年國運,不吉,就用了「幹」做國號。

其實,很多大臣都建議李存用「唐」、「楚」、「吳」做爲國號。

李存本人很喜歡「唐」這個國號,可叫得實在是太多了,還被李煜那個窩囊廢給玷污了一下,關鍵,大一統的國家的國號,跟別人重合不太好,如果李存這一朝也叫「唐」,後世想到唐,先想到的肯定是李世民,然後才能想到李存,就像漢朝,劉秀那麼天命之子,也得排在劉邦的後面,所以,還是來個單獨的國號能更好一點。

「吳」、「楚」則是地域性太強了。

事實上,李存最喜歡的是「明」,因爲他喜歡老朱,連兒子的名字都是抄老朱的。

可老朱的國號不管是來自於「明教」、「明王」,還是帶自於「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

行。」的後半句「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都跟李存不搭邊,以至於李存實在是用不到「明」這個字。

綜合考慮過後,李存還是用了「幹」當國號。

年號就沒有這麼麻煩了,李存直接照抄老朱的「洪武」。

李存封方百花爲皇后,封長子李標爲太子,呂將爲少師,張世爲少傅,其他文武百官皆有升賞。

李存的登基大典是在還未完工的大慶殿裡舉辦的。

順便說一句,李存一家也正式從杭州移居到了應天府。

雖然禮部已經儘可能的將李存的登基大典搞得宏大了,可現有的條件和時間在這擺着,不論禮部的人怎麼妝扮,也掩飾不了,李存是在一片工地當中登基稱帝的事實。

而在龍袍的選擇上,李存沒有選擇黃色或者更多的紅色,而選擇了秦漢時期的黑色龍袍。

原因嘛……

對外,李存說我大幹朝自水中崛起,尚水德,當屬皁;

而實際情況則是,李存不喜歡黃色和紅色,喜歡黑色。

登基大典糙是糙了點,但該有的禮數,卻是一樣都不差的。

所以,李存:「哥是皇帝了!」

登基後,李存頒佈聖旨大赦天下:除了違抗皇命以及謀反者外,其餘罪犯,無論罪之大小一律赦免,立即釋放,各州縣要對他們量才而用,使之各有所歸。

又頒佈甄擢賢才令:凡有一技之長,不侷限文武,各類匠人,各類手藝人,各州縣官員挖掘上報,朝廷酌情使用。

最後,李存頒佈賞田令:對於境內無田之人,不分男女老幼,皆賞賜二畝口糧田。

——加上以工代賑發下的田地,一家人的田地加一起,只要辛勤勞作,肯定能保證一家老小的溫飽。

李存的這三道命令一下,舉國歡慶新皇登基!

……

十月一日,李存登基。

十月三日,李存就率軍出征了。

次日,也就是十月五日,李存就到了他已經闊別多年的徐州。

新任的徐州知州劉捷,原是李存身邊的機宜文字,他辦事還算得力,人也有些能力,這次就被李存給下放到徐州來當知州了。

劉捷早就知道,李存今日要來,所以他早早的就將徐州的文武百僚僧道父老組織起來迎接李存。

軍情緊急,按說李存是不應該在地方上逗留的。

可徐州畢竟是李存真正的故鄉,李存既然路過了,於情於理都要停一停的。

讓李存非常意外的是,劉捷竟然找到了不少李存的師兄弟、師侄,甚至找到了以前一直非常照顧李存的師叔——張虛左。

這些人,現在有的跟李存一樣還俗了,有些還是道士妝扮。

看見這些人,李存有些恍惚,一些好像並不屬於自己的記憶如潮水一般涌了出來。

就在李存想着該怎麼跟這些師兄弟、師侄們打招呼之際,這些師兄弟、師侄們,包括張虛左,全都衝李存拜道:「拜見陛下。」

見此,李存暗自苦笑的同時,只能虛扶道:「免禮平身。」

張虛左起身後,猶豫再三,還是沒能忍住提醒了李存一句:「陛下近來疏於修練了。」

雖然張虛左很剋制,但李存還是聽出來了張虛左對自己的關心。

李存苦笑:「朕近來太過繁忙,懈怠了。」

張虛左小心措辭:「陛下天資卓絕,所修又乃我教真傳,縱然勤於辛勞,本也無事,只是這修練不可荒廢也。」

李存覺得張虛左的提醒很及時,自己最近是因爲太忙了而忘記打熬身體,需知身體纔是自己

最大的本錢。

李存沒說別的,直接就把張虛左給帶上了,讓張虛左以後專門提醒自己修練,而自己則給他老人家養老。

之後,在劉捷等人的張羅下,李存去了一趟玉皇宮。

跟李存猜測的差不多,這玉皇宮已經開始重建了。

雖然這已經不是李存以前生活了十幾年的玉皇宮,但李存還是捐了一萬緡,並親自爲玉皇宮提了名,還金口玉言封玉皇宮爲皇家道觀。

離開玉皇宮不久,李存突然聽到遠處有人在訓練。

李存問左右:「誰在訓練?」

劉捷忙答:「是陛下叫兵部招募的八千子弟兵。」

徐州隸屬於楚地,這裡自古出善戰之士。

李存在下招兵命令的時候,突然想到項羽的主力部隊是八千江東子弟兵,而自己也是楚人,就讓兵部來楚地招募八千江東子弟兵。

不過這八千江東子弟兵招募的時間實在太短了,所以此戰李存並不準備帶上他們。

但話又說回來,既然碰到了,那李存肯定要看看自己的八千子弟兵怎麼樣,會不會像項羽的八千子弟兵那麼能打?

離得老遠,李存就看見這八千人練得虎虎生風,氣勢十足,一點都不像新兵。

李存暗贊:「好兵。」

教官見李存走來,趕緊叫停了這八千子弟兵的訓練。

李存來到這八千好兵的面前,笑着問:「你等當中誰堪爲大將?」

這是李存統兵的經驗,往往將士們下意識的去看的那幾個人,多半是當將領的材料。

道理很簡單,那就是他們能服衆,這是爲將者,極爲難得的一個能力。

不過這次卻是讓李存稍稍有些意外。

因爲在場的八千新兵,差不多同時看向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站在李存左側的一個長相併不十分出衆的長大漢子。

「能讓近八千新兵都服他?此人是誰?」

李存看向長大漢子:「你叫甚麼名字?」

長大漢子拜道:「啓稟陛下,小人趙立。」

「趙立?!」

李存的眼睛一亮。

「哪裡人?」李存不動聲色的確認。

「張益村人。」趙立答。

李存的笑容越發的燦爛:「朕這八千子弟兵可堪大用?」

趙立沒答,而是頭也沒回的問:「陛下問我等八千子弟兵可堪大用?」

讓李存非常意外的是,這八千子弟兵差不多齊聲道:「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這是李存的練兵套路。

可這卻不是一個普通的新兵就能做到的。

李存向教官看去,不怒自威道:「你實話與朕說,朕這八千子弟兵,是誰所練?」

那教官嚇得冷汗瞬間就打透了他的脊背,他吞吞吐吐的說:「乃……乃……趙立幫末將所練。」

李存沒再去看那個教官,而是看向趙立:「朕過會便會繼續北上,給你三日時間,你若能將朕這八千子弟兵帶來見朕,朕便破格任命你爲這八千子弟兵的代統制,帶你等八千子弟兵前去收復燕雲十六州,你可敢應下?」

三天內,將八千新兵帶去見到李存,看起來似乎不難。

可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他們需要準備出發,這其間他們還要去準備糧草輜重,另外他們還沒有嚮導。

而且, 李存這雖然是大部隊,但行軍速度可不慢,等趙立他們準備好再出發,要想追上李存,必須得急行軍,甚至是在夜間趕路。

關鍵,李存只說了給趙立的獎勵,沒說給其

他人的獎勵。

更關鍵的是,這是八千新兵。

無疑,這肯定很考驗趙立的統兵能力、應變能力和威望。

可趙立沒有猶豫就應道:「諾!」

……

……

國號的事,我是仔細統計過的,支持的加,反對的減,點讚的也算,結果:最多的是「唐」,第二多的是「幹」,第三多的是「明」。

沒用唐的原因我在書裡寫了,所以就選了支持第二多的「幹」。

第八十二章 我幫你插個隊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第二百六十六章 將所有帝姬都送給李存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佶、趙桓、趙構三皇相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理萬機,時間有限第二百二十九章 汴梁城破了?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五十一章 二哥這人能處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李存與四大名妓不得不說的故事第一百五十章 王黼:李存的胃口也太大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趙明誠教秦檜(求月票!)第四百零二章 天賦異稟的文貞王后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存:朕要竊玉偷香(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中原(求月票!)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萬剮(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存很爽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遼妃和遼國公主們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溫也第七十章 鎮江!江寧府!第二百零四章 逐鹿雲地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妃陳妙貞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果第七十一章 童貫,大宋就靠你了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檜: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求月票!)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統帥——岳飛!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果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四十一章 能當個妾就不錯了第八十一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理萬機,時間有限第二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風知勁草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炮射程內全部碾壓第五十七章 可怕又可敬的敵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五十九章 陳箍桶的大膽建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會玩了第一百章 釣大魚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箍桶:苗傅、劉正彥聽封(求月票!)第三章 亂世來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見李清照第五十一章 二哥這人能處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桓覺得自己又行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趙明誠教秦檜(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四章 處境艱難的朱皇后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幹部第三百七十二章 岳飛的大膽戰略第一百零三章 任重道遠第七十章 鎮江!江寧府!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臘:包康,你罵誰?!第七十八章 總是棋差一招第八十四章 如出一轍第三十四章 整軍和監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優柔寡斷的皇帝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麗王后第六十五章 鎖城?第二十七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三十章 我錯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見李清照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爺歸家十萬火急(對這書有期待的必讀)!!!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存:我就要玩這麼大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宋皇后嫁給大幹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 幹都幹了(求月票!)第三百章 趙構登基,皇后在李存牀上(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親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皇帝的福利第一百零六章 最後的倔強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決戰第六章 心生嫌隙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改名爲“李構”(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二百四十三章 得勝班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檜: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求月票!)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第一百六十一章 吳國公真風流也第四百零一章 完顏仙兒:官家還真老實不客氣啊第三百零四章 真正的皇后駕到(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六章 朱璉:引狼入室了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一十二章 三年(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八章 趙桓: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四十七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佈下的棋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清照:你去看看病第二百九十九章 兒子多到氾濫成災(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