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農業研發

第227章 農業研發

這東西算是李泰想的,誰說沒有蒸汽機就不能夠研發割麥機了,蒸汽機提供的是能量所帶來的力,難道牲畜就不能提供能量與力了。

頂多就是生物割麥機弄出來操作的難度高一點,上限低了一點,甚至還需要人在旁邊進行輔助。

但無所謂了,雖然自己提出來的思路重能重效率,但至少自己提出了相應的思路,至於如何進行改進,那是墨科的事情。

而眼前張亮看到的,至少需要三個人,兩頭牛,才能順利讓耕牛進行收割的反人類收割機,至少還是能收割麥子的。

主要是在這兩個耕牛的背上有着一個共同的有類似坐墊似的器械,上面的人負責操控最下面剪刀似的鐮刀,不斷收割面前的麥子。

而他坐着的兩頭耕牛則提供前進的力量,同時兩側學子扶着耕牛,避免耕牛踐踏稻田。

在他們的身後,還有一個裝着輪胎的四輪大箱子,這大箱子間的輪胎的寬度,正好行駛在田與田間的小道上。

而每當籮筐裝的差不多時,下面學子打招呼,就把下面的籮筐裡面的小麥,放到身後大箱子裡。

⊕ttκΛ n⊕CΟ

當然這操作消耗了兩頭牛三個人,甚至轉過頭向着另外一處看看,卻見到那些使用掠子收割麥田的人幹起活來,畢這三人二牛都要來得快速。

張亮看着這幕,不由感覺心頭怒起,只感覺這些人在白白浪費牲畜之力。

“第二代的研究方向已經定下來了,不過需要第一代反饋的問題進行細細討論才行。”

說實話,處理這些傢伙,自己也就只能夠安穩着點慢慢處理,每當處理這些傢伙時,李泰就相當的希望自己手下能夠有一票法家的幹吏。

高季輔點點頭感嘆,“這可是燕王,當初他能從容的指揮長安世家俯首帖耳,任由他在鄭白渠上折騰。

花樓也就算了,多少有緩和社會矛盾,平息社會的不安穩因素的作用。

一個是給普通百姓普及的割麥機縮小化,最好是一個人手扶着耕牛就能夠使用。

“季輔,正是我啊!”岑文本也是滿臉笑容的對高季輔道。

“這位郎君,我等不懂得此地居然是燕王所屬。”岑文本趕緊上前,道,

“景仁?是岑景仁嗎?”高季輔接到岑文本的名刺,馬上拿着名刺親自迎出來。

“燕王來幽州才幾年,能有這般掌控力?”岑文本聽到高季輔的話倒有些意外。

倒是岑文本在這時候神色嚴肅了起來,他到底是上過《藉田頌》的官員,雖然沒有張亮這般實際幹活的經驗,但比較起重視效能的張亮卻看得長遠。

李泰隔絕不了這兩樣東西,所以李泰對這兩樣東西制定了相對嚴苛的制度。

“我的張都督,您就閉上嘴吧!”岑文本聽着張亮那滿不在乎的話,心中卻是嘀咕。

不過張亮才向前走了幾步,陡然聽到有人喊道,“此地乃是燕王田畝,外人不可入內!”

整個天津城,被李泰詳細規劃了學校,醫舍,公共廁所,地下水管……一件件東西,至少在自己看來都覺得有些奢侈,但李泰卻把這些給一一安排起來。

而在天津在高速發展,人們被紅利所裹挾的時候,自己就必須要處理好它們。

“嗯!”學員點頭道,“幽州世家與官府也有參與,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懂。

高季輔倒在長史府,岑文本感嘆自己好運,不用再去驛站或者店家那裡休息,直接在高季輔這裡蹭一晚也就是了。

不過,這人的脾氣倒是出乎岑文本的預料,這學子雖然臉上也有幾分的難看,但並沒有暴怒,而是點頭道,“這割麥機是第一版,能做到這種程度,我們已很滿意了。”

我們若缺少牲畜,自然向山長要來不就好了!”

否則隨着他們吃着天津紅利成長,那將來自己想要處理起來也很頭疼。

而隨着這兩樣東西的壓制,那天津整體的秩序就好多了。

這讓不良人對打擊百姓私下裡賭博,或者針對底下賭莊什麼的相當積極。

“是啊,自從杜僕射修繕大運河後,我幽州到達天津常常只需要一日路程!”

第二天,張亮還在客店時,岑文本便直接向高季輔的幽州長史府邸而去,從天津城到幽州城,隨着河道的疏通,岑文本不得不感嘆迅捷。

岑文本點點頭,倒也沒有多說什麼。

高季輔讓人送來了茶水,然後親自給岑文本倒上,此刻卻纔問道,

“我記得你不是在聖人身邊做做侍中侍郎,怎得今日到了這幽州來!”

“王山長,牧科?”岑文本與張亮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從這學員的理所當然中,他們覺得好像自己發現了相當了不得的事情。

“景仁你是不知道,若非親眼所見,我卻是絕非相信這世間真有如同甘羅一般,能十二歲便是爲相之人!”

而另外一點則是天津城的黃與賭,李泰管理起來也是挺新穎的。

“既然如此,爲何還要研發如此的器物?”張亮聽到學子的話開口道。

不過,高季輔定了定神,看着岑文本道,“燕王來到了幽州後,雖是幽州刺史,但卻寥寥來我幽州城,多數都是在他自己的天津城待着。

不過具體要怎麼樣研究,還要等這器械的數據上報才行!”

岑文本苦笑道,“都督還是留下來安安心心去吃海鮮吧,我北上去給高季輔遞名刺。

不是處理不了,而是等到天津城市跟他們的利益徹底的纏繞在一起,那自己要處理它們,那自己也要被割一刀。

好像在他們的感官中耕牛是貴重,但不是多麼貴重。

至少李泰前往農業學府的時候就這般告訴他們的,而李泰口中的雞湯聽得多了,農業學府的學員們多少都是有幾分主人翁的精神,至少他們對自己所工作的事情相當的有自豪感。

不求他們真能夠如同史書裡面的那樣貼心的給自己當背鍋俠,只要能夠剛正公平,橫掃天津的魑魅魍魎想來也足夠了。

這學員倒是坦然的說道:“因爲燕王說了,第一版做成什麼樣,效率怎麼樣都沒有關係。

而李泰要做得就是,儘可能的加強對基層管理,以及儘可能樹立朝廷對基層的威信。

聽到這話,岑文本有些疑惑的看着張亮,沒想到張亮看問題這般的精準。

“原本我以爲是不用北上的,但耕牛的事不弄清楚,怕也無法回答聖人!”

而春耕時用耕牛耕田,秋收時用耕牛割麥,對耕牛損耗很大,會減少耕牛使用壽命的。

幾乎只是一天的時間,岑文本便從天津到幽州,在幽州城城門關閉前進入,第一時間趕到了高季輔的長史府。

“原來如此,只要莫入這田畝就好!”這學子點頭道,

“此乃是我墨科打算藉助牲畜之力進行收割的法子,現在還在實驗階段。

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這一路到底是看了不少的東西,他們能感受到整個天津都在欣欣向榮的發展,甚至整個天津都發展得自己有些看不懂了。

因爲理論上來說,如果耕田的時候有耕牛,那收麥子時候有耕牛也是正常的事,卻不知道張亮爲何這般詢問。

“季輔……”岑文本看着高季輔的姿態,卻是有些難以形容,彷彿有幾分頹廢,但又有幾分的興奮。

張亮與岑文本此刻回到客棧中,張亮對着岑文本說道,“侍郎,我明日吃完海鮮,便打算前往幽州城了,倒是你是準備繼續在天津城待着,還是跟我一起北上!”

“只是我等從未見過這般驅使耕牛浪費牛力,便是好奇走近了幾步!”

說實話,高季輔這般的樣子,倒是岑文本很是意外。

諸位也都見到了,這器物並不成熟,不僅需要多人操作,而且支撐起這器具本身就需要兩頭耕牛,並不適合向普通田舍普及。”

“某受聖命來幽州筆錄燕王在幽州的執政,這不是想到你在幽州做幽州長史,便是從你這裡聽聽燕王這些年的過往!”岑文本對高季輔回答道。

“好!”張亮點頭道,“你先去拜訪一下也好,我便坐鎮天津,把暗探都撒出去看看幽州其他地方的情況,等到這件事情弄明白,我也要啓程去其他的州看看了。”

“那耕牛呢!”張亮倒反應過來,神色嚴肅道,“耕牛哪裡來得那麼多耕牛!”

不過,自從王山長弄起了牧科後,幽州這邊耕牛就越來越多了。”

高季輔把岑文本迎接到了裡面無比歡喜的說道。

“且不說其他的東西,單是這東西的投入需要二牛三人,莫說收割麥田的數量是個人的三倍以上,就算五倍,怕也未必是賺了!

這東西也就只是看着精巧,實際上大而無當,用起來怕是沒什麼百姓要用!”

這個東西真正能夠做出來,就證明了能夠把牲畜的力量運用到割稻上。

這是因爲岑文本沒真正下地幹活過,但張亮是真正下地幹活過的,知道耕牛需要每年要好好贍養,真正幹活時,雖然只春天,但耕犁耕下來,如果沒好好照顧好耕牛,它也是很容易生病的,所以養好耕牛實際上並不容易。

只見到一人匆匆跑過來攔住張亮,倒讓張亮一愣,目光不由自主的向這年輕人看了過去,正見到這人正一臉嚴肅的看着自己。

“輕舟過運河,一日忽已至。”岑文本無奈道,“我也沒想到這般快捷!”

這就是農耕行業至關重要的一步,把耕牛用於牲畜,那這第一代的割麥機就成功了!”

首先這兩樣東西的只能在指定位置開,否則一律充公,另外就是這兩樣東西需要交稅。

但賭博的話,李泰要賭場交重稅,凡不在指定場所經營賭博,那就對場所進行毀滅性打擊,賭場繳獲的收入,自己只拿兩層,剩下來從賭場繳獲的利益直接給了負責抓捕的不良人。

但若我這長史與燕王下了同一條命令,在我看來,幽州上下想來多少聽從燕王的命令。”

“多謝郎君解惑!”兩人對這學員感謝,又看看着割麥的機器便離開了。

這學員倒也沒有隱瞞,因爲這東西研究出來就是爲了普及天下的。

“燕王……燕王!”高季輔聽到了岑文本的話,倒是苦笑着,

“這算是成功?”張亮聽到卻感到想笑,道,“這也太蠢了!”

“爲何?”岑文本倒來了興趣,對眼前學員問道。

“不知是否能跟我說說?”岑文本對這學員問道。

畢竟以己度人若自己換了成是對方,這時候怕不是已經要拿着榔頭趕人了。

張亮看着這個割麥機,倒是不屑的搖搖頭說道。

“燕王指出了兩個方向,一個是給我們燕王府這種土地較多的豪族使用,需要重耗重效,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割稻任務。

岑文本道,“按照郎君的說法,這是第一代,那第二代已經在研究了?”

“你怎得來得如此匆匆,應早日派人來通知我,我也好在城門口就派人迎接伱!”

他爲中書舍人時曾與他有舊,我去詢問一下爲何天津會有這般多耕牛。”

“耕牛向着王山長那邊購入就是了?”學員疑惑的看着張亮道,

“山長帶着牧科圈養出了很大的牧場,甚至還向着滄州,甚至順着運河向着河南出售。

“因爲比較起人拿着掠子進行割麥,這個器物墨看它緩慢,但到底是藉助耕牛之力,所以更加的耐力,每日能夠收割的麥田卻是人拿着掠子的三倍以上。”這學子很是自豪道。

到了幽州也是一樣,現在幽州世家恨不得每家都往他的錦衣衛裡面塞一名嫡系。

可惜燕王的錦衣衛收人嚴格,有些世家子弟都被送出去了!”

“錦衣衛都是世家組成的嗎?燕王對幽州的掌控力到這種程度了嗎?”

岑文本原本只過來聽一聽燕王爲什麼能有這麼多的牲畜,但現在從高季輔的口中聽到的,卻是短短兩年的時間,李泰居然不聲不響之間徹底掌握幽州了,甚至得到了本土世家的支持。

這太不可思議了吧。世傢什麼時候這麼好說話了?

(本章完)

第325章 毛紡織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523章 決戰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173章 封燕王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42章 回長安第454章 將變第204章 八牛犁第27章 曲轅犁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84章 自適應的妙用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61章 李靖的僞裝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288章 醫行走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372章 下山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320章 期貨商會第81章 大豐收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變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0章 旱災將臨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10章 兩文錢第460章 入宮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3章 初見竇靜第147章 樂聖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542章 回長安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207章 計劃書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53章 囂張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7章 馬周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53章 捕魚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64章 勝利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26章 建設商鋪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64章 機會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10章 兩文錢第541章 徭役們的福利第320章 期貨商會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378章 新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