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糧票

第313章 糧票

李泰看着王珪離開,卻是微微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王珪到現在爲止也都沒給自己造成任何的麻煩,雖然他名義上是雍州牧,更是魏王府長史,但卻也絲毫沒有限制自己想法,反而任由自己進行施展,給與了自己絕對自由。

也正是如此,李泰弄不懂王珪過來到底是爲了什麼。

這次朝廷讓他與自己交易,他卻直接拿出了朝廷的底線跟自己攤牌,不論他是不是立場站在自己這邊,都表明了他賣了自己一個人情。

而自己沒有原來價格直接交易,而是直接翻倍,便表露自己明白了這個人情。

李泰不怕別人跟自己談錢,因爲自己已漸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更準備向金融體系轉型,李泰不認爲這個世界上有誰能拿出比自己的更多錢。

因爲對很多人來說,錢是錢,但對自己來說,隨着在洛陽佈局完善,金錢在一定規模下那就只是數字,十萬貫相對整個體系來說,甚至屬於要抹掉的零頭。

而自己在幽州打下的基礎,衍生向江南的茶園,隴右的棉花,甚至青海的牧羊,這些都能爲了自己的金融體系背書,而只要不脫離這個體系,對李泰來說,錢真不算什麼。

與之相比,自己更是想要知道王珪的態度。

至少一個擁有精神天賦的老頭什麼都不幹,就在自己的身邊這麼的盯着自己,要說李泰沒有發憷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李泰不知道王珪到底的目的是什麼。

“十萬貫……十萬貫啊!”王珪從魏王府這裡真拿到與十萬貫等價的糧票與布票不由唏噓。

洛陽百姓們的幹活熱情變得無比的炙熱,彷彿就是想要在天下人面前漲漲臉面。

王珪以手中的糧票爲媒,眼中冒着微微的精光,彷彿想要看全李泰的整個規劃。

而就算是李泰把某一環投入技術進行產業升級了,不能從頭到尾的吃到所有的利潤,對於李泰來說那就是不划算的,甚至可能會被掌握了原材料的世家給卡脖子。

然後自己過來後,魏王哪裡有一點點受打擊的樣子,整一個龍精虎猛的在洛陽城裡面轉悠了一圈,然後就開始佈置開發洛陽的計劃了。

與之相比,自己純粹爲了政鬥而政鬥,那不是腦殘是什麼!

王珪是做過宰相,當過禮部尚書,現在只是單純不想要幹下去了。

當初魏王提出的炭米油鹽醬醋茶這七項看起來並不怎樣起眼,卻是百姓必需品,不說百姓們每天都需要購買,但只要想生存下來,這些就必須要有所儲備。

“哪裡有急用再說吧。”房玄齡道,

“隨着這些糧票的使用逐漸的多起來,世家大都也都接受了糧票的交易。

但如果沒有規模化的數量去提供基礎,沒有產業化的思維去調度產業,甚至沒形成一條可以複製的產業鏈,對李泰說那就真沒太大意義了,畢竟賺錢對穿越者來說,誰還不會了。

“算了,這十萬貫,還是全部交給朝廷吧,他們會怎麼安排魏王,是他們的事情了!”

王珪看着自己手中的錢票與糧票,卻想通過自己的精神天賦,梳理這糧票與錢糧的因果。

但問題是有這個必要嗎?跟着魏王一起躺着把洛陽發展起來不好嗎?!

這不就是白白拿一份功勳嘛,誰會嫌多。

所需要的資金也都準備妥當,而這一切也不過只是洛陽騰飛的基礎。

也真有那種無產無業的流氓,如果沒惹事還好,但只要惹事,馬上就會被魏旭盯上,當天就被打包送走送過去挖礦,當然跟洛陽百姓來說,就是勞動改造去了,至少治安好了不少。

尤其棉花規模化生產後,棉花的作用就不只是簡簡單單的紡織原料而已。

所以現在王珪給自己賣他一個人情的機會,自己自然不會錯過。

但實際上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底蘊的豐富,一直到成爲大唐的宰相,王珪才真正確定,自己的精神天賦能夠看出某個人或者事物上的某些殘像與因果。

房玄齡拿着糧票不由苦笑道,“一時之間,我倒不知道應該誇獎叔玠太有本事,還是魏王太看重了這鍊鐵廠,十萬怕是能夠重新構建一座鍊鐵廠綽綽有餘了。”

但王珪還是不理解的自始至終那就是魏王的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倒是那十萬貫的錢糧,你準備怎麼花銷?”杜如晦對着房玄齡問道。

另外十萬貫以上想要調度物資,那就只有天津,洛陽和長安三個地方,其他地方是找不出實物的,但能夠找出小額的糧票。

王珪也沒想要插手,十萬貫錢從他們的手中過,雖然拿着有幾分顫抖,但給得卻也瀟灑。

但自己看到得越多,卻反而讓自己有些更迷茫了。

王珪一開始以爲自己的精神天賦是能夠辨忠奸,知善惡的天眼。

就算是自己,如果不是即將古稀,且做過大唐丞相的人,換了其他人來,只要你需要這五萬貫就完全會是你的,這樣考驗官吏,又有幾個官吏能承受下來。

對王珪來說,比較起這十萬貫,更加重要得卻是獲得這裡面的知識。

王珪不是普通百姓,他是真正站在過大唐巔峰,更在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作爲過渡宰相,真正執政過大唐的。

但沒辦法,這時代布匹最初的原材料是桑麻,而李泰所挑選的土地,不論幽州地區,還是鄭國渠重建,甚至還有河湟谷地,都有更適合這些地方的產業,種植桑麻相對來說不划算。

“怎麼?你打算反悔?”杜如晦聽到房玄齡的話笑着道。

明明有那麼多能作爲小吏甚至磨一磨成爲九品官員的人才,但在這洛陽就彷彿是一把食鹽灑在了湯水裡面,消失的乾乾淨淨了。

這就是規模化與產業鏈的意義,自己藉助一株棉花,實際上能夠從頭吃到尾,利潤豐厚。

這就是爲什麼哪怕這個時代棉布相當不成熟,不論是從棉花培育,還是棉花去籽,甚至想要找到合適的大規模培養棉花的地方都不多,但李泰還是願意加大棉花與棉布的投入。

最重要得是,自己對李泰表達了善意,而李泰也接受了自己的善意,那想來自己以後在洛陽會更加的自由幾分。

自己來雍州,做魏王的長史,李世民也只是讓自己照看李泰。

在長安城之內,還有聖人與皇后可以制衡魏王,但是現在在洛陽,面對這樣一個隨時能砸出五萬貫的魏王,誰又能夠真正的抗衡呢!”

自己需要得不只成爲流水線上的一環,而是希望能通過足夠規模效應,建立一條足夠長的生產線,從頭吃到尾,哪怕是一根草,自己也能從上面吃到十萬甚至百萬貫的利潤,以及創造出成千上萬的崗位。

因爲李泰需要得是一條從頭到尾的可複製產業鏈,而不僅是產業鏈上某一環的產業升級。

畢竟當初李泰離開有安撫李承乾的成分,雖然是長孫皇后爲了維護李唐的傳承有序所以強行要求的,但對李世民來說,這過程中李泰是受委屈的一方,所以便讓王珪過來照看。

而掌握不了布匹的原材料,單純只是改進布匹的紡織技術,對李泰來說是沒意義的。

說實話,對魏王能激發出百姓的幹活熱情這種事情王珪是真看多了,沒什麼好奇怪的。

因爲棉花從土地裡面種植出來到成爲棉布,整條流水線李泰都能從頭吃到尾。

說到底,自己只是條快退休的老鹹魚了,安安穩穩過完下半輩子不香嘛!

甚至真就以爲它的價值被榨乾淨價值後,本身的植物纖維也能用於造紙。

“看起來布匹的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等到孔雀回來就要全面啓動了。”

“只是感覺跟魏王交流,有點看不懂錢糧了!”房玄齡聽到杜如晦的話搖搖頭。

是的,王珪對於這件事情是真不理解。

但自己不明白了,這錢在百姓手中流通了一圈,魏王最後拿回這錢,但這過程中看起來好像最終獲得了收益的是魏王,甚至自己都不敢確定魏王到底是真賺到錢,還是在玩遊戲。

不過即使是如此,王珪真從魏王府中拿走十萬貫財富,卻也不由感覺到唏噓。

王珪明白,除非自己豁出性命與魏王政鬥,說不定能夠與魏王抗衡一二,起到制衡作用。。

不過,王珪把這總價值十萬貫的糧票與布票交給朝廷時,房玄齡看着這錢還是暈了暈的。

而魏王的規劃,以大唐爲基,以運河爲脈,煤米油鹽醬醋茶,每一條線都是有所準備。

至少百姓們彷彿在這錢幣的流通中獲得了什麼額外好處,讓他們變得更像充滿活力,讓他們不再死氣沉沉,而彷彿找到了希望的樣子。

自己不求能夠運用,但至少要看得懂魏王在這裡面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吧!

所以自己爲什麼要限制魏王,不如就看看魏王到底能夠走到哪一步不好嗎!

所以王珪沒胡亂插手李泰的舉動,而是默默觀察李泰的措施。

這讓李泰根本就騰不出手來進行布匹的產業化佈局。

而不僅只棉花成爲棉布這一項利潤,而想要吃完全部利益,就必須要產業鏈與規模化!

最重要得還是自己的生產力不行,做不到脫棉脂,取棉酚,以及其他需要生產力更進一步提升才取得的原材料。

這票據去魏王府的布行與糧倉裡面兌換,只要給時間籌集,都是能籌集起來的。

原本想要回家的,被李世民安排在魏王身邊,現在自己在魏王的身邊過得還挺舒服的。

但想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卻需要自己的知識底蘊。

然後農業學府培養出來的學生,更讓他安排到一個個食品加工廠,以及各類別工廠中。

而魏王的操作自己看懂了一部分,那就是魏王好像砸入了很多錢,但很多錢卻又以各種各樣的形勢被魏王收回到手中,這讓魏王好像又沒有怎麼花錢。

所以他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幹什麼事情到最後終究會歸於錢糧二字。

而現在王珪明白,自己雖然從這糧票與布票上面看到它的流通方式,但自己並不理解這東西,說到底是自己的知識底蘊不夠,解析不出來啊!

“要再多看,再多想啊!”王珪深吸一口氣,給與自己一定鼓舞。

一般上超過千貫價值的需要提前三天時間調度,超過萬貫價值的需要七天調度,至於十萬貫的則是需要十五天進行調度。

至少比較起真挑着糧食去交易,糧票交易容易得多!

魏王這人太恐怖了,要是稍微心智不堅定一點的人,面對隨意可以拿走的五萬貫,難道誰還不會動搖嗎!

畢竟五萬貫對整個大唐來說自然算不得什麼,但對任何個人來說,都是個足以收買他的良心的價碼。

它的附近可以養蜂讓其成爲蜜源,被摘掉的植株也能想辦法入藥,種子提煉後能作爲潤滑油……

這都好些年了,李泰依舊願意往棉花裡面砸錢,不斷加大棉花的產能。

只不過,在王珪看來,在李泰隨手拿出這五萬貫給自己做人情時,大唐儲君之位實際上已經定下來了,因爲自己看不到李承幹有任何贏的可能。

總而言之,隨着魏王的到來,整個洛陽開始激發出了各種各樣的活力,尤其洛水之弈這種棋局宣佈在洛陽舉行後,洛陽的這種積極向上的勞動熱情幾乎被徹底的激發出來。

而棉花是這個道理,其他的原材料也是這個道理。

若李泰偏離正軌,則讓自己幫忙扶正,若是李泰心生憤懣,則自己幫忙安撫。

而魏王彷彿通過這些看起來微小的東西,從百姓手中獲取賺到的錢,甚至不僅是這些,還有吃的米麪,穿得衣服,這些都彷彿讓魏王放到百姓手中的錢回到了魏王手中。

王珪不由唏噓,“也許魏王出了長安,根本就不是長孫皇后逼迫之下的龍游淺水,而是魏王謀劃千里之下的蛟龍入海。

李泰心中默默的想道,說實話,對布匹的控制一直都是李泰體系中相當缺陷的一環。

然後自己便見到洛陽城中,開始出現各種各樣招工的廠子,甚至連王真儒的高陵徭役,也開始了幾乎無限制的招工,修建起洛陽的道路,就不見有絲毫停歇的。

而我們朝廷用度,直接用這些糧票跟世家打交道,也比用布匹或者金餅更加的方便。”

杜如晦聽到房玄齡的話,倒是看看房玄齡手中的糧票,眯起眼睛道,“說不定這纔是魏王的目的。”

“就算如此,但你不用這糧票嗎!”房玄齡看着手中的一疊糧票反問道。

“用!肯定用!”杜如晦倒也果斷的對着房玄齡回答。

(本章完)

第493章 雙贏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153章 囂張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296章 偶遇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297章 解讀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86章 心黑第13章 獎賞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72章 集裝箱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66章 重疾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39章 傳播第23章 匯聚學府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71章 漕運稅收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325章 毛紡織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287章 控制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114章 建議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68章 繼續科考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544章 兵議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278章 真正好處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153章 囂張第66章 重疾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330章 寺廟第300章 閻婉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385章 與高季輔的會面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419章 杜荷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45章 難民出現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73章 封燕王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157章 張玄素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