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

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

“那你說怎麼辦?”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沉聲道。

“把救援士卒派遣到河湟谷地,協助楚客駐守河湟谷地以防萬一。

同時讓楚客組織河湟谷地的當地力量去支援西海郡,相對其他地方這裡的人更適應高原上的環境。”

“可!”李世民沉思一下答應下來,接着便又道,“另外把吐蕃分兵的消息給君集發過去,至於具體怎麼打好這場戰,讓君集自己決定!”

“遵命!”房玄齡聽到這話,自然是第一時間答應。

只不過,李世民突然對房玄齡與杜如晦道,

“自從當初與吐谷渾那戰打完後,青雀便不遺餘力的把力量投入到西海。

他是不是早就已經預料到了這一戰了!”

“魏王,此舉在當初開發河湟谷地,建立西海郡的時候便是已經說明了原因。

難道就不能快一點嗎?而且將士們不能在戰場上一邊廝殺一邊強大嗎!

李世民略帶着幾分不放心,“你說這時候的諾曷鉢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嗎?”

不得不說,王玄策被逼狠起來果決那是真果決,但短視多少也有點短視,但是王玄策無所謂,只要贏了短視又怎麼樣,如果輸了目光長遠又有什麼意義。

當然,縱然祿東贊也不是無條件的使用這個技能,這有個前提是士卒必須要是本教信奉者,信仰得是丹瑪女神,若做不到這點,這士卒是沒有辦法冷靜下來的。

“父親,大唐的軍隊從黃勝關之中出來,便是直接向着我們的軍營撲過來了!”

可以說李世民慶幸李泰能有這般長遠目光,更深切感受到大唐對青海掌控力不夠啊!

至少時間再次證明了李泰的眼光,當初下了本錢在西海郡到底給了大唐有足夠應對時間。

也正如此,侯君集寧可多等幾天,也要讓自己的軍隊在狀態上到達巔峰。

房玄齡風輕雲淡道。

侯君集看着牛進達成功完成了任務,果斷指揮牛進達的戰部撤離向着左側繼續進攻。

而祿東贊某種程度上來,算是起到了一箇中轉站的作用。

若是跟吐蕃的戰爭打輸了,魏王在這裡的投資付諸一炬,那自己也沒臉面回去見魏王了。

話語之間,牛進達已然率領着自己本部騎兵向吐蕃的軍營發動了突襲!

“騎兵攻城?!開什麼笑話!”

“都給我拆!把這一片木牆給我拆掉!”牛進達對着麾下的戰士們大喊。

“悉若萬戶,您不用擔心,跟着大相是不會敗的!”身邊一個萬戶納雪對贊悉若安慰。

在這時候的他只是舉着自己的宣花斧大聲的喊道,“衝,給我衝得再快一些!”

相對於其他人統帥士卒必須要考慮到士氣不同,祿東贊清楚知道自己最不需要考慮士氣。

牛進達微微擡起頭,看着天空之中墜落的箭矢,嘴角不由流露出了幾分的不屑。

“所以王郡守……您是來求援的嗎?!”諾曷鉢看着從容自信的王玄策開口道。

那還不如干脆死在這裡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地羌族死了那就全死了吧。

一時之間,或多或少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在這時候的牛進達帶着自己的部隊衝到了吐蕃軍隊的面前。

相反的,在軍事之中,隨着人數的不斷上升,指揮能力反而會不斷下降!”

只要這些士卒信仰不滅,那在自己開啓丹瑪賜福後,這些士卒便能獲得類似冷靜的效果。

說實話,王玄策自然知道,這般行爲肯定會讓羌族之中的心中生出逆反心理,就長遠來說,肯定對大唐統治以及對青海的消化沒有什麼好處。

至於牛進達和執失思力一樣都是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出兵好好教訓這吐蕃人。

就在王玄策在大非川區域,建立營帳,訓練士卒,耐心等待時。

箭雨落在牛進達的這一支戰部的頭頂,但這箭矢即將落到牛進達任何一名騎兵身前不到一尺的距離,卻見這箭矢直接被無形罡氣給彈了開來!

這一幕看得進行防守的吐蕃戰士都有幾分的目瞪口呆。

諾曷鉢微微一震,但面對着強硬的王玄策,他實在是說不出拒絕。

“因爲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如同衛國公一般,多少人到了他手中都能如臂使指的。

“回稟太子,因爲對方可是有整整二十萬的戰士,哪怕對方這戰士其中有很多人濫竽充數,但至少有二十萬的人口,面對這等對手,最忌諱的,便是與其慢慢的拖延!”

“如此,還請諾曷鉢可汗派人對青海周圍的所有羌族全部發動聲明。

“明天,明天一定完成戰部天賦的磨鍊!”劉蘭認真的對侯君集道。

轉眼便轟然倒塌了下來!

“哈哈!自從老牛換上了駿馬後,他的氣罡天賦變得更強了啊!”

贊悉若聽到了納雪的話,倒也只是尷尬的笑了笑,畢竟上戰場對於他來說還是第一次。

否則吐蕃大軍長驅直入,我打不過大不了躲到河湟谷地去,以魏王對我的看中,相信過了風頭遲早還是能夠再次執掌一方。

當然,在李世民看來,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到底還是鬆州。

李世民看到了李泰的回信,只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我自明白這道理,唐皇於我有再造之恩,王郡守您更救我一命,吐蕃則是我生死之敵。

因爲他們可從來沒有見到過,僅僅靠着空氣就把箭矢給彈射開來的能力。

他非常清楚支戰部有沒有精銳天賦在戰場的差別,更清楚知道那種把希望寄託在戰士們死前爆發是多麼危險的行爲。

畢竟吐蕃可不是什麼友好國度,至於吐谷渾與大唐就算他們兩個不清算,但那些參與了的羌族爲了彌補損失那也必然要那自己等人作爲祭品啊。

而牛進達的本部戰士,在這時候握着斬馬刀,紛紛砍出自己的斬擊。

所以,侯君集耐心等到第二天,下達了命令士卒們加餐,尤其連同自己本部在內的四支擁有精銳天賦的戰部全部加肉,明天準備,正式碰一碰吐蕃!

終於,到了侯君集準備動手的日子,看着大唐軍隊從黃勝關中一涌而出,李承幹也騰昇起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這就是大唐軍士,更是自己要掌握的軍隊啊!

除非要有衛國公級別的人帶兵,否則正常將領,想要一口氣打上青海真的是很困難的。”

此戰若有任何羌族不來,那等到我們戰勝了吐蕃後,莫要怪我等將其驅逐出青海地界!”

李世民點點頭,然後對房玄齡道,“也給青雀發一份文件,看看他有什麼意見!”

王玄策對諾曷鉢說道。

李泰倒沒有彰顯自己到底有多麼高瞻遠矚,只是對李世民回信道,

如果絕大多數的羌族都過去了,那麼剩下來的羌族只要不去,那遲早要被清算。

西海郡只要能夠把局勢拖延到侯君集徹底的打敗這支吐蕃偏軍,那這次危機至少能解開,讓自己有更充足的時間,爲下一次的衝突去做好對應的準備。

所以這與其說是操練,更準確得還不如說是讓他們找回自己作爲僕從軍的感覺。

“好,那我們後天進軍吐蕃!”侯君集在這時候點點頭,到底是做出了決定。

要是騎兵能輕鬆的衝開營帳,那自己等人這些天辛苦建立起來的營帳又有什麼意義!

“射箭!”

而事實上青海周邊的羌族先後收到大唐與吐谷渾兩股最大勢力發出來的號召,他們哪怕實在是不願意參合到吐蕃與大唐這兩股巨大勢力的交鋒中,但他們也沒辦法。

否則從河湟谷地一路殺到青海,士卒必然會有高原反應。

而在這時候祿東贊倒也並沒有太多的擔心,只是派遣斥候再次探查唐軍的動向。

“不是!”王玄策搖搖頭說道,

“我是來救可汗您的,只希望您的手下能夠藉助我,一起駐守大非川而已。

而這些聚集起來的異族,王玄策則馬上開始操練起他們,讓這些過來的異族以最快速度知曉自己大唐的軍令與指揮。

在這時候,李世民的信件實際上只是花費兩天時間,便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李泰的手中。

這斬擊來得格外的迅猛,眼前木牆根本就抵擋不住牛進達本部接連不斷的斬擊。

但王玄策不在乎,這一場對付吐蕃的戰爭若是打贏了,那麼什麼都好說。

贊悉若此刻頗擔心的看着戰場,內心中或多或少有着幾分不安。

諾曷鉢無比堅定的對着王玄策說道,那綻放着璀璨星眸的眼睛,盡顯真誠。

“遵命!”房玄齡聽到這話,也馬上開始行動起來。

雖然有的吐蕃戰士看呆了,但對於吐蕃的萬夫長來說,他們可不會放過這樣個難得機會。

與其說是魏王早就預料到了這一戰,只不過當初的我們沒有足夠的重視而已!”

不過杜楚客果斷抽調了差不多三千府兵過來支援,這三千府兵的戰鬥力說實話,也就勉強到了正卒的水準。

侯君集很是認真的對着李承幹進行解釋,但手下動作並沒有慢下來,繼續說道,

此刻,侯君集帶着軍隊來到吐蕃的營帳前,馬上做出了讓牛進達作爲先鋒的指令。

李承幹聽到侯君集的悉心教導,到底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李承幹聽到這話,看着劉蘭的樣子卻是帶着幾分的厭煩,總感覺劉蘭做事有幾分的拖拉。

但諾曷鉢可汗您,吐谷渾王國一退再退,整個青海的高原,哪裡還有您的容身之地啊!”

諾曷鉢願意把手中五千將士託付,同王郡守一同抵禦吐蕃軍隊!”

而侯君集此刻豪氣大發,對着李承幹說道:“今日我們便要踏平這吐蕃小國的營帳,讓他知道,在我們面前分兵要付出何等代價!”

幾乎沒任何猶豫,一聲令下細密的吐蕃箭矢向着牛進達的騎兵射去!

反正王玄策已把自己的籌碼壓在大非川之戰上,那自己便盡最大可能,把這場戰給打好。

反正有着丹瑪賜福,自己的士卒馬上會從負面狀態之中掙脫,成爲絕對冷靜的狀態。

這時候的侯君集也收到李世民送來的信件,侯君集把手中的信件交給了衆人查看。

而大唐軍隊在更在侯君集指揮下,向牛進達騰出的空間中廝殺進去。

所以,這些羌族一想到這裡便清楚,現在的自己早就沒得選擇了。

爲什麼不帶着劉蘭的本部去戰場上廝殺,這樣的話,一場戰爭下來,劉蘭本部不就順理成爲戰部天賦了嗎!

一想到這裡,李世民不由長吁了一口氣,“希望諾曷鉢不要做出錯誤的抉擇啊!”

而這批學府兵加上今年補充的戰士,差不多也就四千人。

只不過,侯君集把目光落到劉蘭的身上,認真問道,“還需要多久的時間?”

所以,這跟祿東讚的指揮什麼的,沒任何關係。

這士氣如虹的軍勢,卻彷彿要一口氣把吐蕃的軍隊給徹底殺潰!

“贊悉若!”此刻祿東贊看着眼前的情景不見半分慌張,反而氣定神閒的對自己兒子道。

看着眼前的一幕,幾乎所有吐蕃軍隊的腦海裡面不由萌生起了這個念頭。

沒有絲毫的猶豫用自己的宣花斧直接砍在了這厚重的木牆上,這木牆直接被砍斷了一根重要的支柱!

侯君集真說起來也是有資格進入七十二將級別的將領,頂多自己比較作,然後把這機會給作沒了。

但無論怎麼說,越算解決掉王玄策自己手上本族兵力不夠的問題,面對這些異族,底氣就更足了。

“無論如何我們大唐必須要在青藏高原上釘下一枚釘子。

至少要在自己軍隊還能不斷正向提升之前,侯君集不想要動手,畢竟兩天的耐心,侯君集還是有的。

“吐蕃居然分兵了,這分兵是沒有把我們大唐雄師放在眼裡啊!”李承幹忍不住說道。

不過值得慶幸,這兩年偶爾還是有讓這大大小小的羌族部落跟着學府軍進行訓練,主要是爲了配合學府軍進行行動。

說實話,吐蕃三十萬大軍向着青海逼迫而去,唐軍雖然在西海郡有一部分郡兵,但真正能夠算得上野戰的野戰軍也不過只是當初李泰留下來的學府兵而已。

而看到侯君集這般的果決,李承幹卻略帶着幾分擔心道,

“爲何不先破壞吐蕃的軍營防禦設施,反而如此急切的對着吐谷渾發動進攻!”

“在!”贊悉若連忙回答!

“率領我本部,頂住前線,這一戰只要你不潰,便是首功!”

“遵令!”

在場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祿東讚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把自己的兒子丟到戰場最危險的地方!

好像,明天再還一更,我十二更就算還完了。

(本章完)

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19章 製作手套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523章 決戰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470章 光箭雨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544章 兵議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戰終結第278章 真正好處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94章 制約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7章 曲轅犁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5章 鴨蛋王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37章 規劃高陵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148章 樂譜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5章 鴨蛋王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2章 立志於農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6章 建設商鋪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324章 飛行的熱氣球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29章 圖書館第505章 新神農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315章 鋼鐵城第19章 製作手套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324章 飛行的熱氣球第226章 錦衣衛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315章 鋼鐵城第436章 考進士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53章 捕魚第56章 玩真的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3章 開會中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26章 錦衣衛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460章 入宮第264章 機會第253章 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