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流民成良民

第47章 流民成良民

房玄齡與戴胄兩人在陳楷的帶領下,從容視察李泰對流民的安置。

這些流民雖然一開始入城時,還一臉茫然,但從大浴室中出來,成功換上乾淨衣服後,一個個變得精神抖擻,彷彿變得煥然一新的樣子。

“越王可真奢侈啊!”戴胄看着這幕忍不住感嘆道,“縱然是麻布,但想滿足這數以萬計的災民,也不是筆小數目啊!”

“是啊!”聽到這說法,陳楷也點頭道,“在這些災民穿上了我們樣式一樣就顏色不一樣的衣服後,他們倒是好管理了很多,哪怕我們這些學生也能輕鬆命令他們!”

“哦。”房玄齡聽到陳楷的話,卻有些意外的說了一聲。

“您可別不信!”陳楷聽着房玄齡口中的驚訝,則是繼續的說道,

“原本我們一開始大浴場還沒有修建好時,這些災民來到高陵那是隻知道吃飯。

他們懶懶散散一個個就彷彿或者就是爲了等死的樣子,真的沒有一點點生氣。

但後來大浴場修建完畢,他們穿上我們樣式但顏色有些區別的校服後。

“陳郎君,這些話是誰給你說的?!”房玄齡聽到了陳楷的話,倒是突然問道。

“陳郎君不知道我們可否過去看看!”戴胄對陳楷道。

“這是否處理得太過粗暴了!”戴胄看着眼前的一幕,目瞪口呆的詢問。

畢竟若因他們而產生民亂,那將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幾乎每一名遊民便是有着一份麻衣的話,越王到底準備了多少的麻衣啊!”

如果通過就會進入編輯入冊,如果沒通過,那就只能把他們進行另外安排了。”

與之相比,那些已經成爲了孤兒的小孩,李泰不但樂得接受他們,並且馬上把他們安排到了蒙學中讀書識字,不論男女全部都開始培養起他們來。

而李泰直接以行政規劃的方式,強行把這一批人組合在一個小村莊裡。

而他們在高陵落戶,李泰也不會虧待了他們,至少他們這幾年能狠狠的吃着高陵的紅利,甚至他們的孩子也擁有前往高陵之內讀書的機會。

陳楷顯然對這一幕已經習慣了,解釋道,

“還真是有本事啊!”戴胄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感嘆。

那些滿足勞動力需求的,哪怕拖家帶口,他們也到呂才那裡完成了登記入冊。

此刻,房玄齡與戴胄看着這些醫科學生對流民做出了判斷,便對這些人進行了初步分流。

“那你們放鄭家的布匹過了!”孔雀從容的對這質檢的員工道。

走近後,卻見出口處,這些百姓便排着隊讓醫科學生與教師進行診斷。

“那安置他們的費用從哪裡來?”房玄齡聽到陳楷的話直接問了一句。

“流民沒有享受律法的權利,同樣也不會受到律法的保護!”陳楷從容回答,

“想要讓唐律庇護他們,至少要等到他們登記造冊,重新成爲我大唐的子民。

“幹活了,幹活了,幹活有飯吃,幹活有錢拿,快點來幹活啊!”

親眼看着這些已經略帶着幾分精神的流民被送到一處木屋中。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下馬威,別以爲李泰真得是仁慈,白白給了你們一件麻衣,如果你們不好好工作的話,那麼這麻衣以後就會成爲你們的壽衣了!

陳楷帶着房玄齡與戴胄來到了這裡醫療處蓋印,這時候卻見到一車車的麻衣送了過來。

面對惡狠狠的魏旭,幾乎所有流民都不敢與之對視。

結果這旱災到來,也就只能夠拿着這些災民練練手了!”陳楷很無奈道。

與此同時,孤老院也安置在這些小村中,說實話,這些因爲旱災逃難,結果能夠活着來到長安的老人到底是少數。

只不過他們如果打算去開墾田地,那李泰肯定是支持的,果斷的租借他們工具與種子。

很快便有個男人猛然站起來,指着一個一手抓着書籍,卻一臉無辜的青年說道。

然後按照比例,安排到各個村子中,讓整個村子來照顧聽他們。

戴胄感嘆道,“一匹麻布應該在70文左右,高得時候到百文,低的時候也有50文,想要滿足這麼多百姓所需,這可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不過這地方的田地基本上都是未開墾的,簡單的說,也就是荒地。

第一年收成了,也就還上種子就行,但第二年就要收三成,第三年要收五成。

“沒想到居然能夠看到這好戲,看起來又是一個不知死活的人啊!”

“不是的,生病的人則是會好好養病,等病好了再測一次。!”陳楷搖頭道,

甚至有的麻布縮水了百十,我們可不能再跟鄭家做生意了,他坑我們啊!”

做得醜沒問題但一定要去做,最多一個月時間,把屬於自己的屋子親手搭建出來。

所以一些老人往往才吃了幾天的小米粥,然後就這麼安詳的走了。

他們就開始變得有些主動了,雖然對我們有幾分羨慕,但他們本身也變得好交流了。”

他們纔剛想起來,眼前這男人可不是什麼易於的貨色,如果不想要死,還是低頭得好。

“這是準備放棄了他們嗎?”聽到這話房玄齡若有所思道。

想要維持一個村子的配套設施,基本上一個村子需要四五千的人口。

房玄齡點點頭,再看着眼前診療,發現很多醫生多少有幾分稚氣未脫。

孔雀點頭道,“鄭家幾房都是見錢眼開的主,我爹在三天內說服不了他們,那他們肯定會看我爹與我交易的節奏,之後更是自己親自跟我試一試。

說實話,李泰這種作風,對於房玄齡來說能理解,不論怎麼說,在這些流民沒有融入到高陵時,用武力威懾的確可以很好的起到維護秩序的作用。

雖然李泰一次性收他們五成稅收實際上挺狠的,但自己這塊招牌也免除掉了他們很多苛捐雜稅,讓他們能在高陵成功的落戶。

當然這些小村莊除了配套設施以外,還有相當重要的田地。

而且就算是時間充裕,以他們的性子不以次充好,以劣換優那纔是怪事!

“如此的確也算是盡了心力!”聽到陳楷這話,戴胄摸了摸鬍子很滿意。

畢竟自己實在太缺少人手了,不說管理天下,單單是安置這些流民,並且將他們轉化成了,農業學府中培養出來的人才,便被榨得七七八八了。

這時候,村裡以農學學子爲核心組成的農學社,也在一個個的村口開始大張旗鼓的招人:

甚至有的人,居然當場在翻閱醫書,那突出的就是一個不專業,看得房玄齡有幾分愕然。

房玄齡指着一個正在翻閱醫書的醫科學生,卻是帶着幾分難以置信。

現在也不過只是他一個人被送到煤窯裡面,通過勞動來償還,若驚動駐紮在此地的大軍,那就是要殺得人頭滾滾了!”

“陳郎君,高陵的醫生,都是現學現賣的嗎?”

一羣眼睛裡面只有錢的傢伙,也不看看這賣給得是什麼人!”

孔雀姐,我看下批就別交易了。”

“其中已經成爲孤兒的小孩子、失去子女的老人,以及一些雖然殘疾,但並沒有喪失生存能力的人,則是會統一的組成孤老院。

陳楷卻也馬上回答:“這是在診斷這些百姓們身上有沒有瘟疫,以及確認身體素質。

總不可能有隻是給這些流民洗個澡換身衣服,便是變得如此精神吧。

但即使如此,真正剩下來給他們籌齊十萬匹麻布的時間就不多了。

否則失去了自己的庇護,哪怕他們開闢出田畝,對長安如果想要搶奪也不過一念之間。

如果時間到了自己的屋子都沒有搭建好,而且還死賴着木屋不走的,那不良人便是回過來拖人,直接丟到煤窯中去挖礦。

另外還有一個窗口,這是登記這些老弱病殘,把他們組合成了一個孤老院,安置在一些勞動力規模到達一定數量的地方。

只要是人,修建了房屋肯定不夠,他們會繼續去修建燒飯的竈臺,去修睡覺的牀,去修放東西的桌子……一點一點的把這個屋子給填滿。

這年頭都能直接對照着書籍這麼看病了嗎?真是敢啊!

“這個啊,是老神仙孫思邈寫的醫書教材,本來應該是今年下半年的東西。

這些人能夠活下來肯定意志力相當的不錯,但此刻讓他們真安穩下來,說不定一口氣鬆了,然後就沒了。

“魏帥的手刀也更加犀利了,我記得當初第一個鬧事的人可是被打得滿臉鮮血,最後拖去煤礦的時候,還留下了一條修長的血印子呢,魏帥倒是收手不少了。”

“我沒病,我沒病,爲什麼說我有病!這小孩連號脈都號不準,憑什麼說我病了!”

這木屋是給他們暫住的,並且有一隊造房子的隊伍帶着他們去製作個有火炕的房子。

“哦?”房玄齡聽到這話倒有些意外,看着這個大浴場卻有幾分好奇。

但是這個男人,還沒有說完,便是直接從後來來了一下手刀,整個人就癱軟了下來。

雖然現在高陵農業學府的名聲還並不顯赫,但無可否認這種以紮根百姓爲目標的學院,只需要一個機會,就肯能迎風而長。

“沒想到越王這麼年輕,便這麼的……決斷!”戴胄靠近了房玄齡身邊親聲道。

魏旭一隻眼睛虎視衆人道:“大聲喧譁製造混亂,既然這麼有精神,拖去煤窯工作半年。”

“當然可以!”陳楷聽到兩人的話引領兩人過去。

然後他打開門,覺得應該要去想辦法弄點營生,讓自己活下去。

“是校長。”陳楷倒是相當坦然,甚至帶着幾分自豪的說道。

就在這時候,在大商鋪中,一名負責質檢的員工來到孔雀面前,低聲道:

“難道災民中就沒人質疑的!”看着眼前一幕,房玄齡問道。

“這就是越王的本事了!”房玄齡說道,“可別忘了他的一個大丫鬟可是鄭家的人!”

“孔雀姐,這第二批送過來的麻布的質量明顯就比第一批差得很了很多。

這些用獨輪車運輸着麻衣的推手,麻利的把這些裁剪好的麻衣給送進大澡堂裡去。

“有孔雀姐您的命令,我們自然是放過了!”這員工略帶着幾分遲疑道,

“您還當場讓我們交了金餅,看鄭家的樣子根本就是拿我們當傻子。

這時候的房玄齡看完大澡堂、簡易醫院,以及戶口登記處後,便換上馬車來到新建村莊。

那水平自然不能說多好,但至少能夠讓他們在高陵生活下來了!”陳鍇道。

“這是?”看着眼前一幕,戴胄不由疑惑,對着陳楷問道。

“主要這新組建的村子出一部分,孔雀小姐的大商鋪出一部分,還有就是學校出一部分。

他不明白這浴場到底有什麼能力,居然能讓流民有如此驚人變化。

“如此可合乎我大唐律法!?”戴胄聽到陳楷的話忍不住道。

這員工見到孔雀心裡有數也不再多說什麼,只是對孔雀點頭便告退了。

而且我們學生每一旬會有一日去照顧他們,並且反饋他們遇到的問題。”

每天沒有交足夠煤炭就沒飯吃,先挖上一年,能夠活下來,想來會好好珍惜重見天日的時光,只不過到那時候,他怕是隻能夠在郊區落戶了!

而在這些人開始勞動起來後,那麼自然便是會展現生命的力量。

當然這些地方也不止有養老院,像是什麼醫館,小學,小賣鋪,馬車行……

而一個百廢待興的村子,那裡面能幹得活可真多了去了。

修建道路,開墾田畝,搬運糧食……總而言之,當村子裡有人煙時,自然少不了活。

“這些難民在這裡也算是有個家了!”房玄齡看到這一幕鬆了一口氣,轉頭對戴胄道,

“我們去碼頭看看,聽說那裡纔是高陵現在最熱鬧的地方!”

“兩位貴人,那我去叫馬車,您們先等一等!”聽到這話說,陳楷倒貼心服務道。

(本章完)

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174章 畫大餅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56章 玩真的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80章 達成一致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281章 閻家第63章 阻擊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13章 獎賞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68章 繼續科考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變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27章 曲轅犁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318章 漁業的發展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63章 阻擊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234章 送禮物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298章 跪下第523章 決戰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31章 火種計劃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339章 傳播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48章 盡興而歸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輔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57章 不能笑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326章 飛梭第204章 八牛犁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75章 曬鹽法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258章 覆滅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61章 李靖的僞裝第23章 匯聚學府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154章 恥度第300章 閻婉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276章 李淵駕崩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345章 點金術的力量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484章 占城稻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385章 與高季輔的會面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146章 挖牆腳第280章 閻家第159章 棉布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