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湯藥

我仍是胃口不佳,吃了口蝦仁又吃了幾片青菜就覺得飽了,不想讓他擔憂便繼續吃着,很是勉強。從腹中到胸口都一陣陣的難受,不願顯露出來,便一直低着頭。忽然聽到他問:“叫太醫來看過沒有?”

我微愣,淺頜首道:“臣妾未有不適,爲何要傳太醫?”

他輕笑:“未有不適?你哪個夏季又真正‘適’過?”

我擱下筷子,抿了抿嘴,語中隱帶埋怨的嘟囔:“陛下也知臣妾這是老毛病了,哪年不曾請過太醫?哪一次也沒真正醫好。”

他也擱下筷子,笑睇着我:“這你可怨不得太醫,太醫早說要慢慢調養,你自己說你聽話沒有?”

我語滯。確實,想養好病總要“遵醫囑”,可我總嫌那些醫囑遵循起來太麻煩,往往遵上兩天就拋在腦後,是以這些年的許多小病小災一直拖拖拉拉反反覆覆。於是,此時我也只好老老實實地答上兩個字:“沒有。”

那日下午他離開後,我懶得出門,將房中盆花皆仔細地修剪了一遍,很快就到了傍晚。

吩咐婉然傳膳,我看着端上來的那一小碗米飯蹙了眉頭:“這是什麼?”飯中摻雜着淺褐色的顆粒,將原本瑩白的米粒都染得有些發烏了。

“酸梅。”婉然答道:“太醫說了,將酸梅切碎了混在飯中,可開胃。”

太醫說的?我神色瞭然:“陛下的意思?”

婉然點頭:“是,我聽鄭公公說,陛下回去就宣了太醫。”

心下感動是另一回事,這酸梅飯開胃之效着實不錯。雖仍吃得不多,但較平常已經好了不少,胃中也無不適之感。

臨睡之時,突然前來求見的鄭褚卻讓我臉上笑意頓時盡失:“才人娘子萬安。陛下差臣給娘子送藥來了。”

我看着他身邊端着木盤、盤中放着青瓷碗的小黃門,神色實在難以自然:“多謝中貴人。但這藥……”我乞求地看着他,“可否不吃?中貴人也知道,我這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前吃過藥也不曾見好……”

“娘子這病爲何吃了藥也不曾見好,娘子自己心裡清楚。”鄭褚半點面子也沒給我,我一時紅了臉。爲何吃了藥也不曾見好,我當然心裡清楚,主要歸咎於我吃藥從來堅持不過三天。鄭褚眼也未擡,面無表情地繼續道,“陛下的意思是,從前娘子任着尚儀一職,事務繁雜,忘了吃藥也在情理之中。如今您已是嬪妃,沒有旁的雜事,定要好好調養身子。”

“可是……”

“臣以爲,娘子還是不要抗旨爲好。”

我無可奈何地接旨,鄭褚臨走卻還不忘補一句:“臣已替娘子吩咐下去讓宮人每日煎藥了,娘子好生休養。”

強笑着謝過,差云溪送他離開。

第二日晨省時又是不見瑤妃身影,衆人都已習以爲常,向皇后問安後行禮告退。

我在回婷息軒的路上碰上瑤妃的步輦,正往鳳翟殿去。當即退到道旁讓出路來,卻聽輦上之人一聲不疾不徐地:“停。”

步輦在我面前穩穩停下,她悠悠下了步輦向我走來,我垂首一福:“瑤妃娘娘萬福,恭賀娘娘晉封之喜。”

“是寧才人恭賀本宮,還是本宮該恭賀寧才人?”瑤妃一步步逼近我,話語中的冷意那樣分明。我低着頭,猶能感覺到她的逼視,“想不到,當年潛邸的一個侍婢,昔日御前的尚儀女官,如今竟也敢欺到本宮頭上來了。”

在後宮,往往非友便是敵,我已兩度拒絕了她的示好,此時就連顏面上也不必同她做戲了。便也寒下臉來,淡淡一句:“臣妾愚鈍,不知瑤妃娘娘何意。”

“不知何意?”她揚目一笑,“寧才人,本宮嫁給陛下四年,還沒有誰,敢在本宮晉封的日子給本宮找不痛快。”

宏晅在她晉封當晚,與她一同用膳後就來了婷息軒,她果然是咽不下這口氣的。

“瑤妃娘娘,前日是陛下記掛臣妾,並非臣妾從中作梗。娘娘這話,可是道陛下給娘娘找不痛快了?”我笑靨明豔,挑釁之意半點不做掩飾。既已要爲敵,與其暗鬥,還不如叫旁人都看着聽着,擺明了與她不兩立,總還能約束她些許。

她面上隱有驚怒,雙眸微眯地凝神看我半晌,清揚而笑:“寧才人生得一張巧嘴,仔細禍從口出。”

她再不看我一眼,回身上了步輦。我亦沒有多加半句辯駁,深深一福:“恭送娘娘。”

服藥服了大半個月,直服得我每日愁眉苦臉,每晚睡前更是掐着藥呈上來的時間唉聲嘆氣,婉然時常瞥着我不住地翻白眼:“姐姐還千萬個不樂意,宮裡誰病了不是自己傳太醫,有幾個能勞得陛下這般關照的?”掃一眼我一次次送到嘴邊又一次次拿開就是不願喝下的藥碗,“左歸飲①又不是多苦的東西……”

平心而論,的確不是多苦的東西,比從前服過的很多藥味道強了不是一星半點。但藥到底是藥,總歸是不好喝。因此我常常羨慕兒時心思淺,拿一碟子點心哄着,我總能咬咬牙把藥灌下去。如今……就算是面前擺着一桌子點心,我還是視這一碗藥如大敵一般。

所以,鄭褚怡然等在御前相熟的人,從前時常拿腔拿調地調侃我說:“話說那堂堂御前尚儀晏氏,心思聰敏辦事機靈,多年來深得聖心,但……時常栽在藥碗上。”

那會兒又哪有這次栽得慘?陛下親自下旨、大監親自轉達,不按時喝就是抗旨。

我還以爲這就夠慘了,孰料一日清晨,剛從皇后處晨省回來,負責煎藥的宮女晚秋就端了藥碗進來,端端地一服:“陛下說讓娘子每日再加一副藥,晨時服用。”

我不禁扭頭去看婉然,滿臉悲慼:“我最近怎麼得罪陛下了?”

不僅如此,加的這一副還不是那左歸飲,味道極苦,以致於我自此之後每日晨省畢回婷息軒的路上都大有身赴刑場之感。

日日服着,倒也沒見有什麼大起色,頂多是時好時壞。我總想求宏晅讓他免了這藥,又覺得少不了被他一番調侃,賭着氣作罷。

這日晨省,皇后興致不錯,就命宮人備了吃食茶水,留一衆嬪妃在鳳翟殿院中小坐,閒談敘舊。宏晅下了朝後便也來了這邊,他到時正碰上宮女魚貫而入呈上冰鎮的酸梅湯,眉頭微一蹙,就吩咐下一句:“寧才人那份,撤了。”

宮女自是半刻也不敢耽擱地將已放在我面前案几上的黑瓷碗又撤了下去,向我一福,躬身告退。

我們本已是各自站起身準備着行禮,他走進院子就扔下的這句話弄得諸人都是一愣,面露疑色地相互對視一番,才紛紛施禮:“陛下聖安。”

他道了一句“都免了”,到皇后身邊落座下來,笑着掃了我一眼:“不高興也沒用。太醫說了,你得少吃這些,就知道你一準兒不聽。”他將宮人剛奉上的茶盞向前推了一推,示意鄭褚端給我,續道,“要不朕派個人看着你?”

當着衆多嬪妃的面,他和誰也沒多說半句話,這幾句說笑間卻句句是對我的關心。在座宮嬪已有幾人面色見冷,我又不好說什麼,訕然之下見一淺綠色身影手持着木盤進了院,不禁鬆了一口氣。

大半個月了,每每見到晚秋我都叫苦不迭,這次卻如同看到了救星。

她行至我面前跪坐下來,將藥碗擱下:“娘子該服藥了。”

我默默地端起藥碗去飲,要再苦也好過此時去看衆人臉色。

“本宮聽說陛下命寧才人每日按時服藥調養身子,均是在晚上,怎的大早上的也服起藥來了?”聽到瑤妃的聲音,我不免擡眼去看,她閒閒地撥弄着指上金質護甲,平緩地問晚秋,“這什麼藥?”

“這……這是……”晚秋遲疑着沒敢說,瑤妃揚聲輕笑:“有什麼不敢講的?就是陛下關心寧才人讓太醫多開一副藥也沒什麼大不了,寧才人在陛□邊這麼多年了,陛下一直待才人不錯,姐妹們都是清楚的。”她說得不疾不徐,聽上去頗是大度,實則卻是挑起在座衆人的敵意。

我飲罷了藥,正欲出言駁她,身邊的晚秋卻忽然跪倒。衆人均是一愣,我也同樣疑惑。卻見她渾身顫抖着伏在地上,語聲不穩地說了一句:“陛下恕罪……”

我只覺得奇怪,又是自己身邊的人,便蹙了眉問她:“怎麼了?”

宏晅也顯疑色,目光似不經意地從那隻空藥碗上掃過,語中仍是如舊的平淡中略帶慵意:“照實說。”

我在他身邊這麼久,對他還是瞭解的。見他掃視藥碗的神色時便覺心中狠狠一驚,聽了他這三個字後,一個可怕的想法從我心底生出……

這藥,也許不是他吩咐下來的……

晚秋跪伏在地,猶豫了片刻,才重重叩首,似是下了極大的決心般道:“這是……這是娘子交待奴婢每日呈上的……避……避子湯……”

作者有話要說:跪求跳坑的各位收藏T_T……這次編編給了很好的榜……漲收不給力神馬的我到時候提頭見編輯…………求戳[收藏此文章]或者[收藏此章節]啊嚶嚶嚶嚶

【註釋】

①【左歸飲】“治腎水乾枯,虛水上蒸脾胃,陰土受虧,以致飲食不進。”熟地(三四錢或加至一二兩) 山藥 甘枸杞(二錢) 茯苓(錢半)炙 甘草(一錢)萸肉(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 如肺熱而煩者,加麥冬二錢。血滯者,加丹皮二錢。心熱而躁者,加元參二錢。血熱妄動者,加生地三四錢。陰虛不寧者,加女貞子二錢。上實下虛者,加牛膝者,加地骨皮二錢。此壯水之劑,乃一陰煎四陰煎之主方也。(按六味乃虛中挾溼熱而滯者宜之。若純虛者,無取澤瀉之泄,丹皮之涼也,宜以此甘純之劑平補之。)——出自《成方切用》。

推基友的文~~~

文案

無寵、廢黜、賜死,這是她的上一世。

直至鴆酒入口,方如夢初醒。

在這九重宮闕里,充滿了冤魂和鮮血,

更充滿了權利和誘惑。

該爭的、不該爭的,爭得起的,爭不起的,

這一世她已清楚明白。

前路註定遍佈荊棘刀劍,

而那枚已不屬於她的鳳印,

她是否還可重新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