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錯 修

她站在孫慧慧後面,微微低着頭,沒人能瞧見她蒼白的臉色。

那邊馮秀蓮還在囑咐辛娘:“姑娘辛苦些,過幾日便是十五了,娘娘可盼着這一日呢。”

不過幾句話功夫,辛娘已經收斂起臉上表情,重新冷靜下來:“謝姑姑提點,辛娘必定不負主子娘娘期許。”

馮秀蓮點點頭,不等小宮人過來上茶便起了身,走到門口對孫慧慧和付巧言道:“你們便留在姑娘這,好好聽姑娘話,姑娘說什麼便是什麼。”

她說罷,頓了頓又對王倩和沈安如道:“你們兩個跟我來。”

沈安如不由自主扯了扯付巧言的衣袖,付巧言悄悄看她一眼,安撫對她做了口型:“去吧。”

沈安如雖然年紀小,卻很懂事,她不安地握了握付巧言微涼的手,一步三回頭地跟着馮秀蓮離開了屋子。

雖然纔剛認識,但沈安如因年紀太小逃過一劫,付巧言還是打心底爲她高興的。

屋裡一下子走了三個人,不復剛纔擁擠,卻也不顯得寬敞。

這地方太狹窄了,外屋不過一張圓桌三套桌椅,剩下只有靠窗一排花架,上面簡單擺了幾盆吊籃,沒得名貴花草。

以辛孃的身份,也是養不起的。

她等馮秀蓮走的沒了影,才起身坐回主位,徑自打量付巧言和孫慧慧。

平心而論,她長得並不出色,唯有一頭黑髮烏黑柔順,王皇后便是瞧上她這個優點,才推薦給了陛下。

那時候隆慶帝也不過知天命的年紀,不想太過駁了皇后面子,就收下了這份“好意”。

滿宮裡,無人顏色能比貴妃好。她那一張芙蓉面精緻美麗,身段窈窕,聲若黃鸝,加上性格溫柔多情,很是受隆慶帝偏愛。

即使如今已經年過四旬,也依舊明媚動人。

王皇后世家出身,從小學得就是理家管宅的正室夫人做派,她雖然並不如貴妃受寵,隆慶帝也不會特別冷待她。

不爲她父親面子,也要看她掌管後宮三十幾許,養育皇子公主十數人,這份辛苦也着實難得。就算二人只是相敬如賓,卻也從來不讓貴妃下皇后面子。

衝這一點,王皇后也給隆慶帝臉面,但凡推給隆慶帝的宮人妃子,無一個同貴妃肖似,都是各有各的玲瓏別緻,從來不叫隆慶帝厭惡。

王皇后一看就是聰明人。

這事,也是後來付巧言揣摩出來的,宮裡雖然對宮人管的嚴,但私下碎嘴也是有的,略微聽聽誰是皇后推上位的,便能窺見一二。

但眼下,付巧言還來不及想那些事,她只爲眼前這一關彷徨害怕。

辛娘是隆慶三十年入宮,如今已經二十有六,如果早早成婚有了娃娃,也不過付巧言和孫慧慧般年紀。

她看兩個少女低着頭不敢言語,不由嘆了口氣,溫言道:“我不是什麼主位娘娘,不過是個庶妃,勞皇后娘娘垂憐才能獨居於此。你們兩個,暫時便安置在我這裡吧。”

付巧言和孫慧慧忙應:“諾,姑娘。”

辛娘見外面天光大亮,便吩咐小宮人出去領午膳,這邊叫她們兩個坐到跟前:“你們年紀小,想來還不明白娘娘的意思,吃過飯,我來給你們講一講。”

付巧言見她態度柔和,對她們兩個並無多大敵意,心裡略微有些放鬆。

辛娘沒有位分,卻大小也是伺候過皇帝的老人,王皇后又極好面子,因此膳房從來沒有薄待過她們這些“姑娘”,頓頓四菜一湯葷素相宜,偶爾年節還有禮,算是很好了。

她一個人在屋裡寂寞慣了,對伺候自己的小宮人一向很好,飯菜也吃不完,總是叫小宮人跟她一起吃。

如今來了付巧言兩個,她也沒什麼規矩,非讓她跟孫慧慧上桌一起吃。

付巧言死活不肯,倒是孫慧慧推拒兩次便應了下來,她家裡富裕一些,這一個月來吃不上葷腥,也是有些嘴饞。

辛娘看了看笑嘻嘻坐到桌邊的孫慧慧,又瞧了一眼站在桌邊踟躕的付巧言,溫言道:“坐吧,你不坐大家都吃不成的。”

付巧言這才坐下。

辛娘又道:“說說你們年紀,都叫什麼名?”

孫慧慧搶先道:“回姑娘話,奴婢姓孫,名慧慧,今年十二。”

付巧言也答:“回姑娘話,奴婢姓付,名巧言,年十二。”

四個人坐一桌上,身高就沒那麼大差距了,雖然付巧言依舊低着頭,但辛娘卻是看清了付巧言的樣貌。

難怪要這般行事了……辛娘心裡盤算一二,難免有些期待起來。

以付巧言的樣貌,只怕再過幾年長成了,鳳鸞宮的那一位說不得也是比不上的。只是不知性情如何,如今短短一句,聽着聲音也是空靈婉轉。

倒是天生麗質了……

思及此,辛娘又難免有些自怨自艾起來。

她長相堪只稱得上清秀,只有一頭烏髮出色一些,然陛下並不見有多喜愛,她也不過侍寢兩三次便被忘了,連淑女都沒封上。

辛娘夾了一筷子小炒酥肉,和着苦澀嚥了下去。

這狹窄的配室恐怕就是她此生的歸宿,只希望以後能有個人給她收屍,不要一卷薄席扔到亂葬崗裡,連名字都沒人記起。

辛娘眨了眨眼睛,把那熱淚又憋了回去。

用過膳,小宮人自去收拾,付巧言和孫慧慧被辛娘叫到裡屋,正坐在牀邊官帽椅上等辛娘訓話。

辛娘這裡屋更是狹小,一張小火炕便佔了大半,火炕邊上是兩個紅木箱子,再邊上便是衣櫃,其餘什麼傢俱也擺不進來了。

付巧言注意到炕的裡側擺放了一個炕桌,上面放了一個笸籮,裡面有些針線,笸籮邊上還有好幾本書冊,顯然平時辛娘就這麼打發時間。

辛娘見兩個小娘子十分拘謹,便笑着說:“你們年紀還小,宮裡都是這般的,等以後習慣便好了……”

她想了想,又帶着鼓勵和歆羨的語氣道:“我沒有位分,只能住這裡,如果得陛下垂青,能封個淑女才人,便能住三隔間,有兩個宮人伺候的。”

付巧言低着頭,有些不爲所動,倒是孫慧慧有些興趣,小聲問:“真的嗎?”

辛娘端詳她一眼,笑着說:“我說的還只是下三位,等封了中三位婕妤昭儀,便是一宮主位,獨住正殿了。”

宮中的位階馮秀蓮是仔細講過的,不過她說的沒那麼清楚,只說了上三位、中三位和下三位都是什麼,並未說待遇如何。

這也是爲了保護這些小宮人,她們年紀太小,沒有是非曲直,根本不知道能當上主位到底有多難。

很多宮人,只能看得到宮妃華麗的頭釵和錦繡長衫,看不到她們一路走來的血淚。

便如孫慧慧一般,聽了辛孃的話便滿心激動,不由自主問:“那貴妃娘娘呢?”

貴妃蘇蔓已經成了傳說,民間話本戲詞裡面每每提到,都要說她美麗不可方物,彷彿仙女下凡。戲詞裡會說隆慶帝對她一往情深,讓直接從宮女成爲貴妃,獨得恩寵,連生兩位皇子。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付巧言回憶了一下馮秀蓮給她們講的宮中主子關係,不由覺得好笑。

蘇貴妃確實是誕育隆慶帝孩子最多的妃子,她育有兩子兩女,三個都已長成,只有小女兒體弱夭折,兩歲便歿了。

可除她之外,還有十幾位妃嬪孕育了皇兒,這還是長成未夭折的。

如果這也能叫獨得恩寵,那其他的妃嬪皇嗣不就都成了笑話?

付巧言心裡百轉千回,面上卻沒顯露,她只認真聽着辛娘講述蘇貴妃的事:“貴妃娘娘自然是宮裡最出色的人兒,她的鳳鸞宮位於東六宮最靠近乾元宮的位置,正殿偏殿都只她一人住,後殿只配了幾位淑女才人,一般陛下是從來不往鳳鸞宮後頭去的。”

這話裡的意思,在付巧言聽來就是陛下給蘇蔓面子,雖然不能枉顧祖宗禮法讓她獨住一宮,卻也爲了她從來不去瞧那些下三位的妃子,十分尊重了。

而在孫慧慧聽來,則是陛下對貴妃真好,只要能當上貴妃便能得到這一切。

想到這裡,她的眼睛不由得更亮了。

辛娘瞧了眼興奮的孫慧慧,又看了看低頭不語的付巧言,心中覺得有些難辦。

以她們二人的長相,自然是付巧言拔得頭籌的,但付巧言也不知是沒聽懂還是沒那個意思,總歸是一言不發。

孫慧慧……倒是積極,只不過看起來有些衝動,娘娘未必喜歡她的個性。

這幾年裡,因着身體大不如前,隆慶帝也很少往後面來,他原本就對女色不很上心,此番更是冷淡了。

他每次來,不是按着理法初一十五看看皇后,便是輪着看看有皇子公主的妃子們,讓孩子們能跟父皇母妃一起吃頓飯。

辛娘嘆了口氣,只得把宮中主位們都講了講,最後道:“一般有小宮人進宮,都是蓮姑姑直接領着分派各處的,這次她特地領你們去給娘娘請安,其實是有些特別的差事要交給你們辦的。”

付巧言一聽,使勁咬了一下嘴脣。

該來的還是來了,她畢竟年紀小,一時間竟有些紛亂,腦子一片空白,什麼都想不到了。

她只覺得眼前發黑,看不到任何未來。

辛孃的聲音彷彿從遠處飄來,彷彿就在耳邊:“娘娘年紀大了,也不方便伺候陛下,是以陛下來時多由姑娘們伺候他,只是最近得寵的秋姑娘正來小月子,身上不太爽利。而其他宮人都是進宮多年,年紀都不算小了,娘娘擔心伺候不好陛下,這才選了你們幾個聰明伶俐的來。”

孫慧慧抑制不住興奮,尖聲叫道:“真的嗎!?”

付巧言被她這一聲小嗓子驚擾,一顆心撲通撲通,卻是前所未有地清醒過來。

從小父親就給她講,做人總要三思後行,什麼事情一旦下了決定,無論將來如何都不能回頭。

因爲時間不等人,也因爲天下沒有後悔可以講。

做了決定,就要一往而前,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付巧言深吸口氣,她憶起弟弟病弱蒼白的小臉,一遍一遍在心中告訴自己--我沒有錯,我不後悔。

是的,無論能不能邁過這道坎,無論未來是怎樣,此時此刻,她執着地重複着:我沒有錯,我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