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艾德里安中學

曼海姆是靠近法蘭克福的一座小城,雖然城小地窄,卻因爲地處法蘭克福與斯圖加特經濟發展走廊之間,加上萊茵河與內卡河在此交匯,成爲德國西南物資轉運的集散地之一。

因爲是難得的西部平原,又有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海外歸國的部分加工企業大都選擇在曼海姆安家落戶,使得這座美麗的內陸小城更加熱鬧、繁忙。

最讓曼海姆人感到驕傲的不光是發達的加工工業,還有值得稱讚的文化教育,這裡擁有着聞名全國的普法爾茨經濟學院和曼海姆市經貿學院,雖然現在施教的都還只能算是非常年輕的學科,但經濟貿易這塊金字招牌,不但填補了當時德國學科領域的空白,更成爲了培養並輸出未來人才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如果說德國人歷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那麼作爲德意志聯邦總統的埃裡克·艾德里安則更是不遺餘力。戰後的德國,國家經濟一度舉步維艱,但埃裡克總統卻並沒有忽略或縮減教育資金的投入。戰前全國計劃興建的學校,戰後依舊按原計劃動工,不但體現了德意志聯邦全民的整體素質,更是德國人對文明與發展的美好期待。教育不因戰事而荒廢,不因經濟而制約,不因政治更替而改變初衷,這是德國興旺發達的基礎。

曼海姆高中僅用時短短6個月,就在萊茵河畔拔地而起,這段時間,不光完善了應有盡有的教育設施,也配備了相應資質的教師團隊,隨着教職員工的入駐和學生入校報名工作的展開,8月份就開始了與全國同類機構接軌的有序教程。

全國各地同時開學的各層次院校共計上千所,這在戰後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埃裡克·艾德里安這位政治商人絞盡腦汁完成了他執政開始的第一大心願。不光解決了國家教育問題,也同時安置了相當一部份退伍軍人。

幾乎所有德國士兵都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士、尉級軍官裡也不乏大學畢業生,這些人因爲豐富的人生經歷,非常適合政治教育和歷史教學,這就有效地解決了國內教育工作者缺乏的短板。

德意志聯邦戰後很快便書聲朗朗,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感到十分驚歎。

埃裡克不管政事多忙,都會定期走訪部份學校,對學校師生的正當需求也不惜動用國家的緊急備用金,直到後來國民經濟有了很大改觀後,這種情況得到慢慢轉變。

古德里安需要的新型坦克設計獲得總統認可後,勃勞希契和倫德施泰特非高高興,兩人第二天便分別前往埃裡克集團和德累斯頓,進行確認和授權工作。

施特雷澤曼部理呈報有關“波蘭與蘇聯磨擦升級”的事件讓埃裡克整夜未曾閤眼,但這些令人頭痛的國際風雲並不能打斷他例行的安排,今天是他照常視察首都學校的日子,於是,他不得不打起百倍的精神以和藹可親的笑容面對學校的師生。

埃裡克的第一站來到了柏林最著名的艾德里安中學,這樣的選擇並不是因爲學校離總統府最近,而是這所他早期投資興建的學校傾注了他極大的熱情與期待。他把這所學校看得像自己的兒子海利斯·尤金·艾德里安一樣重要,甚至關心的程度還超過了對兒子的愛。現在兒子海利斯遠在漢諾威的瑪琳堡,他在思念兒子的時候也會常常在學校門前徘徊。總統的平民裝束一般不會引起首都市民的追捧鬨動,市民們大都以爲他們的埃裡克·艾德里安總統一定會穿戴得光鮮亮麗,光彩照人,因此,埃裡克的平民裝束反而給自己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也獲得了極大的安全感,他甚至會偶爾頂替傭人們到柏林市最繁忙的集市買小菜,並與小商小販們討價還價。

學校的師生們並不知道埃裡克總統今天會來,埃裡克也不會事先給他們打招呼,雖然總統先生並沒有因爲國事而忽略過對學校的關心,但首都上百所這樣的教育機構,他們也不會知道總統先生會選擇去哪所學校參觀考察。

以總統身份出入公共場合,埃裡克肯定會精心穿戴,因爲他現在代表的是國家形象,他可不願意讓市民們認爲自己的總統就像柏林郊外工廠裡從事搬運工作的小夥子。

守門的老頭子不知道他就是德意志聯邦國家的總統,更不知道他就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但因爲他是這裡的常客,也經常在學校前面的馬路上來回散步,所在對他並不陌生。只進行了例行性的身份登記,埃裡克就和內政部長漢斯·路德筆人非常順利地走進了學校的操場。

幾個班級正在進行體育活動,學生們生龍活虎的勁頭讓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時代,當然,那不是在柏林,而是在非常遙遠的其他星際,一個對地球很嚮往的星球。

一個叫阿爾伯特·斯佩爾的孩子首先看見了他們,還給埃裡克熱情地打招呼。這已經不是他們的第一次相見,所以,除了非常禮貌的問候外,阿爾伯特便繼續參加他的體育活動去了。埃裡克覺得自己與這個孩子非常有緣份,總感覺在他們之間將來會有什麼故事發生,所以,他走進校門的時候也在有意搜尋這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子。

阿爾伯特·斯佩爾是從曼海姆遠道進入艾德里安中學的孩子,家裡原本計劃將他送往法蘭克福讀寄宿高中,隨着本地高校的建成,家裡非常樂意讓他就在曼海姆高中就讀。

然而,阿爾伯特的哥哥卻並不這麼想,他更希望這個非常可愛的弟弟應該去資歷更好的學校就讀,所以,作爲哥哥的弗裡茨·斯佩爾,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將年僅14歲的弟弟接到了柏林,並就讀於這所全國聞名遐邇的艾德里安中學。他的理由非常充分,不光因爲這所學校是全國最好的高校,更重要的是它的政治背景。政商兩界的大佬們常常戲稱艾德里安中學爲“天梯學校”,因爲這所學校的創辦人和校長就是埃裡克·艾德里安總統,只不過當時創辦學校的時候這裡還只是一所很普通的私有制民辦學校。但是,這裡出來的學生自大學畢業後很多都就職於埃裡克集團和政府部門,所以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以這所學校作爲自己未來跨入政壇的途徑。

阿爾伯特當時並不清楚哥哥的這番深意,但他卻從小知道貴族家庭出生的自己應該有一個與身份和出生相適應的學習環境。很小的時候,因爲受哥哥弗裡茨·斯佩爾潛移默化的影響,他也想考取師資力量雄厚、試驗設施齊備,研發資金充足的艾德里安大學。年紀尚小的阿爾伯特不懂什麼叫政治,也不懂得哥哥潛心鑽研的國際國內紛爭,他只是覺得這裡擁有全世界都無法比擬的學習條件和科技氛圍。

艾德里安中學是埃裡克總統於一戰前注資興建的一所高等級學府,當時的建校初衷只是想爲自己的企業培養合格的科研人才,而並沒有考慮與政治體制掛勾。但是,隨着戰爭的結束和埃裡克總統的當選,很多家長把這裡當成了子女們晉升的階梯,授課老師也以自己能在這所重點中學執教而引以爲榮。另外,學校的教育體系和教學設施也是學生們挑選的重要因素,但對於相對貧困的學生而言,這裡只不過是他們內心仰慕的地方,因此,艾德里安中學成爲了貧民與權貴顯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埃裡克曾經考慮過讓兒子海利斯將來也在這所學校就讀,但妻子黛娜卻堅決表示反對,她首先想到了夫妻倆在國民中的影響力,並對紛繁複雜的政界感到極度厭倦,因此,她決定放棄這麼好的學習環境轉而讓兒子在漢諾威和普通孩子一樣求取功名。埃裡克對妻子的選擇非常理解,有了親身體會,他甚至也不想讓海利斯投身政壇,當然,兒子還小,長大後的海利斯有他自己的選擇,作爲父母,他們的計劃並不一定能夠獲得兌現。

基於艾德里安中學的種種傳聞,埃裡克總統鮮少聽說,作爲總統這個特殊的身份,人們大都不會在他的面前直言不諱。然而,一直致力於國家公平教育的埃裡克,一心只想讓德意志聯邦各地的孩子們享有平等受到教育的權力,因此,他決定正式向艾德里安中學提出辭去校長一職,推薦漢斯·路德擔任新校長。但他重申,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不會因此發生變化。

內政部長漢斯·路德非常贊同埃裡克總統的做法,並計劃由國家斥資對國內上千所學校進行師資力量、基礎設施和研究經費的平衡,以期達到全國各地學生就近公平上學的目的。埃裡克當即表示同意,並指示漢斯·路德儘快施行。

離開艾德里安中學之前,他再次向校方瞭解了一下阿爾伯特·斯佩爾的學習班成績,然後非常滿意地離開了學校。

這次對艾德里安中學的考察是在匆忙之中進行的,埃裡克的腦海中一直沒有離開當前的國際政治,目前,波蘭因爲現在的外交政策,和英、法、美等國家關係並不融洽,尤其是拒絕了法國的集體安全條約後,又與蘇聯也因歷史與領土的矛盾再次鬧僵,作爲德國近鄰,平時有着能源方面的多方交往,埃裡克考慮德國的發展利益,並不想現在出現波、蘇之間的任何問題。

走出艾德里安中學,埃裡克讓漢斯·路德一行人繼續對全國各大學校進行認真考察,並要求他們拿出更加合理規劃,盡力抓好德意志聯邦文化教育,然後驅車直奔總統府,因爲施特雷澤曼還要和他緊急磋商“波蘇問題”。

第264章 斯特拉斯堡火車站第85章 軍情局第53章 赤色風暴第304章 登陸伯羅奔尼撒半島第442章 佔領中心廣場第54章 聯邦黨第201章 跨越式發展的弊端(爲打賞加更)第128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一)第54章 聯邦黨第222章 德貨地位第111章 破釜沉舟的軍工第131章 捷克獨立宣言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81章 B022號第110章 爭搶德國軍企第179章 希佩爾的咆哮第30章 結案第151章 硬幣第140章 調停第80章 502坦克營出擊第411章 蘇德決裂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421章 全面戰爭的580萬第42章 再次暴動第255章 Z-21方案競爭第44章 猛獸出籠第347 代理第259章 英德海軍條約修正第154章 柯立芝訪德第335 脫離掌控第201章 跨越式發展的弊端(爲打賞加更)第159章 德國影響力第2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65章 城市戰(一)第306章 震懾宵小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147章 德國航空第239章 反托拉斯(第一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191章 好想有無數分身第177章 宣戰第399章 BF109(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91章 周的外交天賦第445章 華沙爭奪戰(一)第262章 法意出兵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446章 華沙爭奪戰(二)第440章 奪佔比亞維斯托克第408章 希爾娜的勸阻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375章 確定發射時間第414章 烹狗第139章 巴爾幹戰爭第398章 西班牙內戰(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23章 看英國臉色(求推薦票、月票、訂閱、打賞混口飯吃)第34章 陸軍軍購大會(一)第229章 丹麥繼承權第241章 埃裡克的國民軍(第三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404章 試圖遲滯(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39章 反托拉斯(第一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52章 能源研究中心(二)第47章 宴會第66章 城市戰(二)第34章 陸軍軍購大會(一)第214章 提前準備第384章 勃勞希契被革第461章 華沙爭奪戰(十七)第117章 獨斷專行第313章 法國炮(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第110章 爭搶德國軍企第272章 法國總理換人第345章 就是一次軍演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190章 你好,我叫朱可夫談950億馬克什麼概念第369章 陰招疊出第458章 華沙爭奪戰(十四)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315章 萊茵金屬的專長第351章 東亞利益盤第218章 反坦克炮第390章 一讓再讓第200章 漢莎1號的發動機第18章 行動開始第306章 震懾宵小第166章 國防(一)第131章 捷克獨立宣言第137章 101裝甲師進駐第63章 內戰(三)第168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186章 併入空軍第26章 意見分歧(一)第98章 資本家的國會第318章 造船起重機第413章 背鍋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