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一鳴驚人

丘福就這樣完了。

就在幾日誰曾想到會發生如此的變故。

可是說完就完,又能奈何?

不少人是巴不得丘福這等靖難派完蛋的,可是現在見丘福黯然離開,那蕭索的背影,讓人不禁兔死狐悲。

可是朱高熾卻是沒有回頭去看一眼,在他看來,此事已是板上釘釘,丘福是完了。

父皇的心理,其實十分簡單。父皇的矛盾就在於,一方面,他對那些個曾經並肩作戰的老兄弟,頗有懷戀,這畢竟是人之常情,大家一起出生入死,感情卻是有的。

而另一方面,父皇乃是天子,這些勳貴,已是沒有了用處,若是他們肯老老實實做一個富家翁,倒也無妨,即便是貪墨恰錢財,侵佔別人一些土地,那也在可容忍的範疇,可是一旦牽涉到了奪嫡之爭,尤其還是依舊支持漢王,這意思可就完全不同了。

這一切,都是朱高熾的巧妙佈置。

或者說,是解縉解學士與朱高熾二人一起編織出來的陰謀。

丘福奉命節制金陵兵馬,這本是用來壓制他這太子的手段,可是朱高熾卻很快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這裡頭的關鍵就在於,父皇對自己不太放心,才安排了一個丘福,可是父皇就對丘福放心麼?想來也是未必,所謂的制衡,就是太子制丘福,丘福制太子,制衡永遠是兩個人的互動,假若只是一家。那麼就是監視了。

父皇此前沒有派丘福留駐京師,單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父皇對丘福。未必是無條件的信任,之所以搬出丘福來,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借丘福之手,來牽制住自己而已。

想通了這個關節,可就好說了。

丘福乃是漢王的岳父,這個背景。天下皆知,誰都知道,丘福是最大的漢王黨。至死不渝,在這種情勢之下,漢王必定歡欣鼓舞,而這個時候。只需要在京師裡安排一場衝突也就足夠了。

衝突一起。朝野必定是爭鋒相對,理由呢,卻很是簡單,讀書人本就歧視武人,現在武官打人,怎麼了得,自然不肯退讓,於是太子爲首的有心人層層加碼。搬出一個個重要人物出來給予某種暗示,而其他人則是羣情激奮。蜂擁而上,大有不副有種你過來,我保證打死你的姿態。

可是五軍都督府則不同了。

京營之中,山頭林立,可是無論任何山頭,都有一個特點,那便是護犢,若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都不能護他周全,誰還肯爲你鞍前馬後。更何況,丘福肩負的使命乃是監視朝廷,這個時候,其實是手握大權的,豈肯退讓,五軍都督府自然而然,會做出一些較爲強硬的反應。

只是丘福渾然不知,一個圈套卻已是悄悄佈置出來。

在丘福看來,自己是儘自己的職責。

可是漢王那邊振奮不已,京師這裡,丘福又是鬧出這樣的事,父皇若是知道,會怎樣想?

“你們……難道以爲還有機會麼?”

漢王所觸犯的,乃是萬死之罪,當年差點是謀反了的,雖然是被人慫恿,被紀綱所構陷,可是事實就是事實,在這種條件之下,朱高熾明白,以父皇多疑的性子,絕不可能再讓漢王有半分非分之想,這個時候,見丘福還在這兒勾搭漢王,同時在京師裡‘飛揚跋扈’,豈能再容得下他?

這些老兄弟,其實都已經沒有用處了,狡兔死、走狗烹,朱高熾深諳這個道理,父皇之所以還縱容他們,理由只有一個,那便是舊情。

而現在,一旦丘福牽涉太深,又怎會讓他有什麼好下場。

朱高熾臉色平靜,內心卻是翻起了巨浪,這一次,雖然沒有打垮郝風樓,卻是因禍得福,趁機將漢王的勢力徹底剷除,連根拔起,漢王雖然失勢,可是他的黨羽遍佈軍中,又有丘福鼎力支持,將來必定會是尾大不掉的麻煩,而現在……終於大局已定。

他帶着百官,已是抵達了奉天殿,進入殿中,天子早已冕服正冠,等候多時。

朱高熾不敢怠慢,率先拜倒在地,道:“吾皇萬歲……”

衆人山呼:“吾皇萬歲……”

朱棣臉色古井無波,一點龍顏大悅亦或是龍顏震怒的徵兆的痕跡都不曾有,只是平淡的道:“衆卿平身。”

………………………………………………………

百官覲見之後,各自上了一些賀詞,無非都是一些討喜的話。

朱棣有一搭沒一搭的聽着,珠冠之後,卻也不曾有所表示。

他唯一上心的不是丘福,也沒有提及太子和漢王,而是詢問禮部尚書:“北京一戰,揚我國威,如此曠世奇功,涉獵的文武極多,禮部的升賞章程,要儘快呈上,”

陛下只是隨口一問,可是意義卻是不同。

任何事只要皇上上了心,那就絕不是小事。關乎於這個升賞,其實禮部這邊也有些爲難。

其實某種意義來說,這樣的大功,升賞倒是應該的,可問題就在於,那捷報和功勞簿子裡,卻有許多疑竇之處,比如應天府的一個判官,上頭寫的是隨軍戍守,斬賊一人。這……簡直就是荒唐,要知道,那位判官兄已年屆五旬,殺人……開玩笑麼?

禮部這幾日,都在和兵部踢皮球,說是兵部報上來的章程,有許多瑕疵,兵部那兒呢,也是不傻,一方面他們和五軍都督府鬧得僵,實在不願去惹北京保衛戰的事,畢竟這壞人,實在沒有做的必要,終究那十萬鐵騎,灰飛煙滅是實情,至於其他的,與自己何干。

可是現在,天子突然問起,大家便明白什麼意思了,看來這論功行賞地事,只能抓緊着辦,至於裡頭的一些疑竇之處,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一場朝議,也就這麼無疾而終。

……………………………………………………

暖閣。

朱棣從奉天殿移駕到了這裡,剛剛回京,方纔在奉天殿,顯然是不可能商議什麼事務的,人越多,嘴越雜,就越沒有討論的必要,終究那不是廷議,只是現在,朱棣終於開始認真的處理此次御駕親征的事了。

太子、趙王、解縉、黃淮、郝風樓、夏元吉人等,俱都在此。

大家已是依言側坐在下頭,相互對看的眼神,就有那麼幾分精彩了。

比如朱高熾看郝風樓,那臉上堆笑的背後,到底是表裡如一般的平靜,還是背後暗潮洶涌,就未必知道了。

還有那朱高燧,朱高燧早已換了一個人,可是在別人看來,或許還是個糊塗昏聵的皇子吧,只不過運氣好,僥倖立了戰功,而如今,纔有在這暖閣裡閒坐的資格。

楊士奇和解縉亦是如此,雙方的關係,自然不算好,他們眼神交匯的時候,卻不知會擦出什麼火花。

這裡的許多人,都是許久不曾相見,只是大家的臉色,都顯得很平靜,每一個可掬的笑容,似乎都如模板一般,像是一個模子裡套出來的一般。

朱棣卻沒有理會這些,他神情凝重,慢悠悠的道:“熾兒監國於內,朕呢,征戰於外,這近半年,倒是教太子辛苦。”

朱高熾連忙欠了身,道:“兒臣應盡本份,克不敢當父皇如此謬讚。”

朱棣微微一笑:“謬讚?自然,你這施政,也未必不是沒有欠缺之處,比如福建察覺出來的鄉試弊案,你派人處置,可是處置的太輕了,亂世當用重典,眼下雖不是亂世,可是科舉舞弊,但凡遇到這樣的事,卻是沒有人情可講的,理應嚴懲不貸,以儆效尤。你啊,總是想做好人,想要八面逢源,做人呢,自然是該留一線,這沒有錯,可是爲政,卻不能如此,爲政者,無親無疏,無好無惡,你明白了麼?”

朱高熾一副慚愧之色:“兒臣萬死。”

見天子教訓太子,朱高燧覺得很痛快,可是在郝風樓看來,卻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太子這個傢伙,未必就不曉得怎麼處理這樣的事,之所以會出現一些施政上的‘瑕疵’,多半是故意爲之,而這裡頭的名堂,只怕就不簡單了。

……………………………………………

八百六十四章 桃花盛開第594章 凱旋而歸第412章 鉅艦第507章 郝家軍第453章 君如猛虎第8章 少爺我讀春秋第702章 暖閣覲見第866章 殺第605章 龍顏大悅第532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37章 築城第436章 決戰紫禁城(二)第445章 完勝第467章 徐皇后的智慧第594章 凱旋而歸第784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926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617章 郝大人出擊第64章 抗命第884章 皆爲利來第454章 馬到成功第743章 成大事者第110章 你該死第402章 天降神物第236章 誅殺第525章 骨肉第89章 黃雀在後第655章 奇思妙想第760章 鈍刀子割肉第6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9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613章 水太深第77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849章 決鬥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876章 忠義可感天地第246章 遠大前程第28章 香餑餑第594章 凱旋而歸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379章 天子垂憐第100章 衝我來第615章 國本動搖第918章 推你下火坑第717章 天命第215章 殺人難 不殺人更難第480章 義士第912章 母儀天下第478章 鳳顏震怒第299章 土皇帝第88章 反擊第495章 死活勿論第153章 重賞第35章 從龍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595章 風光得意第18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895章 新的世界第432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31章 動強第34章 大功告成第322章 翻案第474章 反告第365章 父子相見第119章 伴君如伴虎第360章 口能殺人第47章 打第765章 退無可退第418章 你惹錯人了第409章 圖窮匕見第717章 天命第553章 御駕第860章 你賭不起第122章 儲位第426章 周禮第635章 分庭抗禮第116章 真相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第48章 爲什麼打人第916章 保江山第56章 你完了第735章 所有人都要死第135章 重任第833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800章 上兵伐心第8章 少爺我讀春秋第334章 納妾第667章 死戰第236章 誅殺第406章 殺氣騰騰第203章 橫空出世第24章 看少爺手段如何第907章 大難臨頭第366章 人上之人第604章 雙喜臨門第605章 龍顏大悅第209章 ;箭已上弦第580章 你死我才能活第610章 趙王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