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章 低調

李向東說:“我們是不是可以改變那種企業各自處理污染的形式,在異地招商園區搞一個污染治理廠,把園區內的廢氣、廢水集中起來進行治理?這樣,既可以節省企業的資金投入,又可以充分利用污染設備的使用率。”

會場立時沸騰起來。

有人說,這方法符合青山市的實際。

有人說,也符合企業的要求,至少,他們不用花那麼大的投入。

李向東當然清楚,這些話多少也有奉承的意思。如果,這個主意不是他李市長提出來的,一定會遭到許多人反對。

他說:“先不要說好的,我更希望聽到反對意見。”

此話一出,會場又靜了下來。

李向東便笑了笑,問:“不會沒有反對意見吧?”

有人就說,如果,是別人提出來,我們會擔心資金問題,既然是李市長提出來,我們就不擔心了。

李向東說:“爲什麼我提出來就不擔心資金問題?你們不要以爲我能從財政撥出多少款。近這一兩年內,市財政承受的壓力很大,單是興建體藝場館,就可能要投入好幾個億。”

他說,按工業園區的發展,我們需要建一個多大的污染廠?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如果按照政府、企業兩份投入,財政能否承受呢?企業是否願意呢?很多問題都要考慮,而某一個問題不能解決,都有可能導致這項工程的流產。所以,我希望你們還是多提意見,把困難估計得更足一些。

他說,可以看到的是,這項工程如果建成投產,大家剛纔的一些擔心,或者說期望,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我們環保部門,就可以以這家治理廠爲依託,向企業提出許多實際的環保要求,這比只是單純的罰款會讓人更信服。環保超標只是罰款卻沒有實際意義上的保護,企業就算認罰,也不服氣。

他要讓大家看到困難,也要鼓足勁看到希望。

青山市分管環保的副市長說:“我看,大家對在工業園區統一建一家污染治理廠是沒有意見的。”

好多人都非常乾脆,說,沒意見,我們舉雙手贊成。

副市長便說:“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麼實施?如何實施?”

這位副市長也非等閒之輩,腦子轉得快不說,還提出一堆很實際的問題讓大家思考。他說,政府企業的資金投入應該怎麼劃分?是五五劃分,還是四六、三七劃分?企業能接受的程度到哪裡?這些都是要考慮到的。他說,在實施中,我們還會遇到污染的污水廢氣怎麼輸送到處理廠來?在這些管道的架設中,會遇到哪些問題?他說,我們環保部門是這項工作的主力軍,在實施中,應該如何發揮作用?這包括在前期工作中,如何說服企業?在施工中,如何履行職責?在投產後,如何配合治理廠與各企業打交通等等。

副市長說:“這個座談會必須解決這些問題,這樣,才能爲領導提供有力的參考價值。”

李向東笑了笑,先低聲對副市長說,我看就不要給大家那麼大壓力了。然後,對大家說,副市長說得非常好,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也可以預測到,遇到的困難不少。但是,我也希望,我們環保部門能夠在這次治理中真正發揮作用。大家不是擔心環保部門的威信一天不如一天嗎?擔心以後,企業不把環保部門當回事嗎?我們應該通過這次治理,提高我們的威信,讓大家都看到環保部門不只會檢驗、罰款,同時,還能爲治理污染干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爲企業,也爲老百姓幹一些實實在在的事。

他說:“我不要求這個座談會能解決什麼問題,我只希望通過這個座談會找出問題。把問題和困難都擺出來,怎麼處理?會後我們再逐一逐商量解決的辦法。”

這個會的信息很快傳到了小郝記者那裡。她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約李向東談談這方面的情況。她說,她希望搞一個專訪。她說,這是一個大家都同時遇到的問題,一些先進發達地區發展經濟那麼多年,污染那麼嚴重,卻遲遲不見有實際意義的治理行動,而青山市的招商引資工作纔剛有起色,市委市政府爲什麼就考慮到這個問題?她說,希望李向東能從三個方面談一談。

第一,青山市污染的現狀,與先進發達地區的對比。

第二,市委市政府提出治理的決策是怎麼形成的?這一屆領導班子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親民爲民辦事的理念非常強,比如興建體藝場館,大力開展普及大衆文化等,這次治理是不是也是從這個角度考慮的?李市長爲什麼要以治理污染爲抓手實施親民惠民的理念?這是不是因爲你是從珠三角地區過來的,對污染深痛惡絕,不希望這種狀況在青山市發生,不希望青山市人民生活在這樣一種被污染的環境裡?

第三,青山市治理污染將採用什麼樣的形式方式?在統一治理中,會遇到什麼困難哪些矛盾?希望企業如何配合?環保部門如何配合,其他各有關部門應該如何配合等等。

李向東聽小郝記者一口氣說了那麼多,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小郝記者還是本色未改,還是很有一種指天椒的味道,說起話來不讓人插嘴。”

小郝記者臉一紅,說:“這是我的天性,改也改不了,到老也是這個樣。”

李向東說:“很好,始終保持一股旺盛的衝勁。”

小郝記者說:“我覺得,李市長也是本色不改,也仍然保持一股旺盛的衝勁。”

李向東笑了一笑,說:“不能這麼說,我與你小郝記者比差遠了,大不如前了。”

小郝記者說:“當然,你以前只是常務副市長,現在是市長了,考慮的事情更多了,做事更穩重了,當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過,這並不表示你的衝勁就削弱了。至少,這一次,我就認爲,你又走在了前面,這個前面不僅是青山市空前的前面,還是全省的前面,那些先進地區,污染嚴重地區的前面。”

李向東說:“記者就是會說話。”

小郝記者笑着說:“不是會說話,是見多識廣,通過比較,能把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提到某一個高度。”

李向東說:“我非常感謝你能提到這麼一個高度,也感謝你能把這次治理行動提高到貫徹全會精神上來,爲民幹好事實事的高度上來。”

他說,但是,在這裡,還我還是要重申一下,這不是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這隻能說是一些人的想法,還沒有形成決策。準確地說,這只是一個設想,一個還需要通過各有關部門論證的設想。

他說,完全這樣一種可能,這只是一句空話,當通過論證,認爲是不可行的,它就成了一句空話。因此,我不希望你小郝記者搞什麼專訪,我也不會跟你談什麼第一、第二、第三。

小郝記者感到很突然,怎麼說着說着就變了?你不想談還應我小郝記者的約,讓我小郝記者跑到你辦公室來,你還專門騰出時間來見我?她說:“我們就不要客套好不好?有什麼說什麼好不好?你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假了?是不是當了市長,就要假一點?這樣才更像市長?”

李向東本是收緊面孔的,讓她這一說,不禁笑了起來,說:“你這小郝記者,什麼話你都敢說!”

他說,跟你說實話吧!我不希望這事太早暴光。

他考慮的還不僅僅是這事還處於討論階段,他考慮的是這事會不會讓人產生誤會,建治理廠與班長搞的那個體藝場館相對立比高低?班長大搞城市建設,而你李向東另搞一套,與班長相抗衡。

要知道,這個抗衡可是一眼就讓人看出你李向東還在走老路,搞那個三足鼎立,還咬着發展經濟不放。完全可以讓人理解爲,你當市長後,回報那些人大代表們的一項具體行動。

要知道,這個抗衡也是在與體藝場館爭資金。你不反對建體藝場館,但是,你卻陰謀詭計地想建一個治理廠與班長爭奪財政資金。

還有一個更深一層的意思,李向東必須辦成這件事,在低調的狀況下,不影響班長那套發展文化藝術進程的狀況下辦成這件事。他要通過這件事,讓省委主要領導改變對他的看法。他清楚地記得,省委主要領導曾希望他能在治理污染這方面幹出點成績。

如今,經濟發展普通存在着一個固定的模式,先發展再治理污染,也就是說,先只考慮發展,不考慮污染不污染?污染多嚴重也沒有關係,關鍵的是把經濟搞上去。經濟上去了,再回頭考慮和治理污染。而李向東開始也是想走這條路的,也是希望把青山市帶上這條路的,但是,他如果還走別人走過的路,那麼,他李向東就不是李向東的,就是跟他別人後面的跟屁蟲了。

他要走一條別人不想走的路,不想把錢花在治理污染的路,不想等企業發展起來了,再要企業投資對自己企業的污染進行治理的路。李向東認爲,那種以政府引導治理企業的形式,其實是政府不負責任,捨不得花錢的形式。是那些官僚們想出的餿主意。他們根本沒想到企業的承受能力,只想到從企業中收取稅收利益,卻不考慮怎麼將部分利益返還企業。現在流行一種嫉富心態,對那些首先富起來的人有一種仇視心理。李向東想,這就是那些官僚們嫉富的一種表現,認爲企業老闆富起來了,有錢了,就應該花錢把屁股擦乾淨。

他要走一條發展與治理相併重的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污染治理工作也同時跟上。他不僅僅要政府引導,還要政府參與,政府要拿出從企業收取的部分稅收和企業籌資建一個治理廠,用這種形式把部分利益返還企業。

他很清楚,要走成這條路會遭到許多人反對,像當初,許多人反對他把水電站的利益補貼引進的企業一樣。那時候,他雖然也有壓力,但有大書記給他頂着,大書記一句話,誰敢不執行?如今,再沒人給他項着了,他要靠自己的力量,他不僅要頂着下面的壓力,還要頂住班長的壓力。

因此,他要低調,要盡力少地不讓班長有一種受威脅感,讓班長覺得這只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在能夠保證文化藝術發展的同時,他是會允許李向東幹一些經濟發展方面的小事的。

這些他怎麼能對小郝記者說?

然而,他很清楚小郝記者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衝勁,只要認準了方向,定是要衝下去的。如果,他只是簡單地拒絕她的採訪,她還會去找其他人,找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找環保部門,包括青山市,二河市的環保部門。總是會找到一個願意採訪的對象,即使,人家不願採訪,經小郝記者那張嘴一說,人家可能就會飄起來,特別是二河市的環保部門,小郝記者還要嚇幾句,說她是來報道貫徹全會精神的情況。

李向東說:“這個專題,你就不要採訪了。”

他說,二河市的污染已經很有些異議,如果,這事辦不成,反而起到負面影響,反而會讓各級政府被動。”

他說,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意見,凡是有關環保的話題,最好不要見報。我有我的顧慮。剛纔你也說了,當了市長,要考慮的問題就多了,方方面面的問題。

小郝記者仍不死心,問:“你真的就那麼多顧慮嗎?”

李向東笑着點點頭,說:“具體我就不說了。”

小郝記者說:“你這不是浪費時間嗎?當時,你在電話裡拒絕我不就行了。”

李向東說:“你小郝記者是那麼容易拒絕的嗎?你不採訪我,還可以採訪別人,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跟你當面說清楚。”

小郝記者嘆了一口氣,說:“好不容易纔找到一個這麼好的專題,昨天還高興得差點睡不着呢!”

李向東笑着說:“你可以再找其他專題嘛!全會剛召開,好的專題很多。”

小郝記者就有點死皮賴臉了,問:“你能不能給個好建議?”

李向東說:“你去採訪一下女常委,體藝場館的事她負責,那纔是青山市近這一兩年的重大工程。”

小郝記者說:“那些早就報道得沒新意了。”

李向東說:“新聞價值不是挖出來的嗎?你再往深挖。”

小郝記者突然笑了起來,問:“你是不是不好意思開口?是不是想叫我去採訪楊主席?”

李向東也笑了,說:“你就是採訪她,那也是爲了工作,我怎麼不好意思開口?如果,你認爲採訪她更合適,我倒不反對。”

他纔不管小郝記者採訪誰?青山日報天天都看到有關文化藝術發展的報道有什麼不好?他說,你可以採訪她怎麼發展大衆文化嘛!

小郝記者說:“我可不敢去見她。”

李向東問:“爲什麼?”

小郝記者掃了辦公室一眼,見文仔出去了,才說:“因爲表妹的事,我都不敢見她了。”

李向東說:“那和工作無關。”

小郝記者說:“我也知道,但就是不敢去見她。所以,那文化藝術方面的專題,我都沒有做。”

李向東想起了什麼,說:“你去找找二河市的老董,他正在着手搞企業文化,就是如何讓文化進入企業。這個專題應該有新意。”

把老董的那個企業文化炒起來也不失爲一件好事。讓一些人認爲,老董都在搞文化了,這多少能讓那些人高興高興。至於老董有沒搞是另一回事。他那老奸巨滑的傢伙應付小郝記者還不綽綽有餘?

第1239章 很漂亮的女秘書第480章 常委市長會議第1948章 特殊緣分第1531章 後院起火第1853章 仗老公的勢第1643章 逼李市長出招第1714章 他有什麼資格炫耀第174章 處長雌威第1770章 歡送禮炮第309章 懺悔第1590章 跑錯線站錯隊第967章 解決的辦法第972章 春節前的飯局第1846章 主流與非主流第1356章 趁虛而入之嫌第519章 既陌生又熟悉第1403章 想辦法制約他第842章 跑題了第1759章 意見分歧第718章 要忙的事很多第956章 說出真相第316章 一錘定音第1671章 窮途末路第846章 找人牽制他第1708章 玩女人玩遠點第1082章 查家底第1912章 棄屍垃圾場第1623章 分組討論會第1944章 荒謬之極第748章 這招太狠了第564章 神秘女人第836章 官氣不小第1199章 針孔探頭第711章 你都幹了什麼第1399章 真不該讓你贏第1971章 少數人意見第506章 公敵第1368章 你讓我好感動第882章 自己的問題第1040章 作報告第1473章 警察帶人第491章 “一把刀”是突破口第1115章 失去理智第760章 通訊記錄第1440章 偏不幫你第1409章 陰謀詭計第1230章 表姐妹1223章 明天的章節要晚點上傳第833章 燃放煙花地點第516章 底牌第1854章 你別想當局長第187章 同心協力第270章 回到新家第602章 最能幫我的青年人第1572章 視察文聯第1758章 先抓幾條小魚第396章 想找助手第328章 多苦多累都不怕第1127章 欠債還錢第1013章 保護傘第19章 判斷第1070章 這事鬧大對誰都不好第1029章 牽着鼻子走第1618章 都是女人第282章 小孩子別亂說話第360章 同學張志東第49章 求婚形式第699章 折中辦法第339章 你要爭取當市長第123章 分歧第1457章 他不能跟你第307章 市長的想法第1450章 讓省委去評定第1110章 鋪路第217章 魚死網破第1355章 拒絕和不拒絕的第1508章 拜年第1906章 第一要務第1449章 道行高深第105章 偷偷見綺紅第1870章 給我有力的證據第1625章 撿芝麻比空手好第1854章 你別想當局長第1640章 聽見你罵狐狸精了第1771章 我有那麼陰險嗎第1863章 心裡的苦第1268章 扮演託的角色第1314章 不合常理的決定第7章 宣泄第952章 老團長老營長第1463章 後來居上第1795章 如出一轍第1716章 最簡單的辦法第623章 走不出唐人街是一種悲哀第1503章 大廚的後代第1794章 看法標準不一樣第1932章 噹噹官的兒子真累第150章 村長黃大力第467章 臨市市委書記姓餘第1939章 不必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