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副省長似乎不焦急,先向他們講當年,他在青山市工作期間,在這個村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事,講他怎麼教育農民,讓農民認識到取消人民公社制度,打破大鍋飯推進包產也是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民的必由之路,是鼓勵農民勤勞致富的必由之路。

他說,老壽星當年雖然已經七十多歲,是當時二河縣最年長的村長,卻積極帶領村民實行包產到戶,成了二河縣包產到戶的第一村,成了二河縣甚至於青山市包產到戶的典型示範村,各縣都來參觀學習他們的好經驗,都借鑑他們的經驗和作法回去推行分田到戶。

他說,改革開發向城鎮推進,老壽星又鼓勵兒孫們洗腳上田離開農村進城裡做生意。雖然,那時做的只是小本生意,在鎮上擺個暫時攤檔賣賣早餐,租賃民居經營小雜貸店,但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已經做到二河市城區了,已經開了好幾家超市連鎖店,其中一個兒子還投資搞房地產。

他說,老壽星的兒孫致富不忘家鄉,這些年爲家鄉的建設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除了自己帶頭,還組織外出做生意打工的村民捐資建村路,建村場,建村中小公園,還獨資設立了好幾個基金會,比如養老基金會,讓村中七十歲的老人都得益,勤奮好學基金會,鼓勵村中學業有成子弟等。

副省長說:“我們的農村,有許多能人都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各展所做,或留在農村勤勞致富,或進城裡做生意發財賺了大錢,但是,有了錢,還熱心家鄉建設的人卻不多。”

這麼說了,他才帶大家離開院子,往村後走去,可能覺得班長他們進村時,已經看過鋪設了水泥的村場,進老壽星家時,已經看過治理得井然有序整潔衛生的村中巷道。來到村後,是一條環村路,左邊有一個小公園,建有一座涼亭,兒童玩耍的滑梯千秋,還有幾張石桌几排石凳,有幾個村民正圍在石桌前下棋聊天。

副省長問老董:“這應該是你們二河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村吧?”

老董連連點頭,並補充道:“去年,還被評爲青山市的標兵文明村。”

副省長說:“像這種發揮民間力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好經驗新作法,應該大力推廣。”

老董說:“我們今年在這裡開過現場會,而且,還要求各鎮今後幾年,凡是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村事先都要組織來這裡參觀學習,借鑑這裡的經驗。”

李向東聽得將信將疑,想這老董怎麼連這些事都那麼清楚?你一個市(縣)委書記難道沒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想,這老董又在信口開河了!然而,領導都喜歡聽這種好話。班長知道副省長大談特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用意,始終繃着某根弦,等着副省長切入正題。

副省長說:“我不否定你們二河市總結推廣他們的經驗,但是,你們真正關心過這個村嗎?我們不但沒有花一分錢投入到這個村的建設中,農民自己把家鄉建設起來了,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典型,我們卻在有意無意地破壞它。”

他指着公園那些樹說,看到那些村上的灰塵嗎?那都是工業園區的企業運載垃圾經過這裡灑下來的。他把他們帶到一條小溪邊,說,看看這是什麼水,比墨汁還黑,以前這條小溪可以洗澡,村裡的小孩子幾乎都在這裡戲過水洗過澡,那時候,我們去田回來,經過這裡,總在這裡洗臉洗乾淨手腳和農用工具。現在呢,誰還敢用這溪水?他說,空氣污染我就不說了,你們也聞到了,只要刮東南風,就能聞到一股企業排放出的廢氣。

副省長說:“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點。農民自覺自願地把農村建設好了,我們卻爲了發展經濟,把這裡的一切都污染了。”

班長笑了笑,說:“這是上一屆領導班子的發展理念,只追求經濟發展,只追求招商引資的指標往上升,卻不考慮人民的生活環境,有的人還認爲,經濟發展就要付出污染的代價。”

副省長說:“既然有這個認識,這屆班子就沒有治理行動嗎?環境受污染,就這麼聽之任之嗎?”

班長把球踢給李向東,說:“向東同志一直在忙這件事。”

副省長從李向東出現到現在都沒正眼看他,枝子的事讓他對李向東恨之入骨,雖然,枝子的死與李向東無關,但如果,你李向東以前與枝子沒有那種關係,她會跑到青山市來找你的麻煩嗎?她會與那個樑明山攪在一起嗎?因此,副省長並不想見他,只是不知什麼原因,班長把他也叫了過來?

他說:“我也聽說了,但好像只打雷不下雨吧!”

李向東說:“還處於調研討論階段,還沒能拿出一個最好的方案。”

副省長說:“你早就應該想到會出現這種狀況,從你把那些污染企業引到二河市來,你就應該考慮到怎麼治理。”

他說,只想着經濟發展,卻不考慮人民羣衆的生活環境,這種發展對誰有利?對你們當官的有利,對你們出政績有利,老百姓卻要爲你們的政績付出生命代價。

他說,像這個村的老百姓,他們一直生活在藍天白雲下,一直生活在青山綠水旁,這纔有了百歲老人這樣的老壽星,但你們所謂的發展經濟卻毀了他們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毀了他們的健康長壽。

副省長還是沒有正眼看李向東,他雖然在罵他,眼睛卻看着老董。他說:“我不是怪你們二河市,這個工業園區是青山市的園區,出現這麼惡劣的污染,青山市委市政 府應該承擔起治理的責任,應該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班長說:“我一直都在催向東同志儘快拿出一個完善的方案,但這事的難度似乎不小,所以,至今向東同志還沒能拿出一個可行性的方案。”

副省長問:“就不能抓緊嗎?你書記親自督戰都不能出效率嗎?”

班長笑而不答。

副省長問:“你有什麼難言之隱?”

班長說:“沒有。”

副省長問:“是不是資金有問題?”

班長搖搖頭。

副省長說:“是不是向東同志不配合?”

班長臉色一變,說:“我可沒這麼說。”

副省長立時便意識到問題所在了。他把目光移到李向東臉上,說,你到底想幹什麼?不要認爲別的地區比我們污染還厲害,以爲青山市是小巫見大巫,就不把治理企業污染擺上重要的位置,就對治理污染一拖再拖。他說,別的地區發展經濟,出現環境污染已經前車可鑑,青山市必須及早抓好這件事,必須要抓出成效。他說,我不管你遇到什麼麻煩,這件事必須抓好,我必須給村民一個交代!

班長心裡想,罵吧!你可勁地罵吧!別罵我就行,別叫我幹就行,這都是李向東招惹的,你完全有理由罵他個狗血噴頭。但是,你即使把他罵得人不人鬼不鬼,那個治理廠也別想能搞起來。

副省長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把李向東罵了一通,便對班長說:“這一屆班子應該把治理污染放在首位,招商引資不是不搞,不是污染企業也不會到我們這來落戶,但我們應該走出一條既把污染企業引來青山市,又不讓它污染青山市的路子。”

班長心裡想,有這樣的好事嗎?真要能兩者兼顧的好事,也輪不到我們青山市了!d!~!

第1197章 明知失敗也得努力第1819章 我沒有不回去的理由第886章 探索索取第1783章 瞎操心第1659章 常委會改期第301章 離十八層地獄更近第247章 揹我回家第1956章 這纔是根源第140章 太給他面子第1945章 致命傷第943章 抓住“水”,全面出擊第1469章 第三把火第647章 別來檢查我的工作第348章 就是要他腦袋第1889章 說客紛紛登場第858章 人家運氣你背黑鍋第1382章 跟誰演練了第1032章 幫他鋪平官途第829章 沒機會認錯第633章 這是索賄第814章 第二步第652章 太不像話了第705章 明槍暗箭第1247章 三點意見第575章 抓龜定先後第1135章 不可原諒第1012章 親自抓第251章 行業腐敗第1923章 給我滾遠遠的第1884章 什麼是幸福第95章 始料不及第1574章 無米之炊第965章 改變支持的形式第934章 折中辦法第1873章 怎麼定性第1364章 沒有翹尾巴的資本第1697章 一柱擎天第1541章 另一個沒閒着的人第1171章 兩種類型第898章 報一箭之仇第447章 米西米西第739章 官們策劃組織婚禮第859章 方家祠堂第1441章 九牛拉不回第637章 什麼是非典第893章 彙報會第1416章 錯也下面的錯第439章 新聞片第1002章 審問第461章 讓他去當市長第1249章 救命稻草第1767章 誤點第153章 本地人第1234章 野人國的傳說第421章 綺紅逃跑第689章 別讓她纏我第1340章 大海撈針第57章 總覺理虧第2021章 跑京城的目的第239章 不犯同樣的錯第1174章 梅竹相間第1911章 引魚上鉤第1942章 萬里挑一第263章 鄉下人煮魚的方法第1537章 再進京城第1707章 只要漂亮的衝刺第1809章 鎖定目標第1279章 同學外商的判斷第286章 更需要小劉第1319章 整合資源的吸引力第1620章 越級求助第392章 竟要自己買車第1624章 我讓你們失望了第1999章 紅杏出牆第113章 看看誰怕誰第345章 你要反擊第1185章 大言不慚第1096章 態度截然不同第1228章 尋找針孔探頭第830章 談歸宿還太早第498章 小心有詐第1703章 友好合作第1817章 打造品牌的條件第223章 失望第673章 坐等收網第1744章 當書記別留在青山市第1661章 誰也不偏袒第1308章 捷足先登第821章 猶豫是選擇前的思考第1587章 都是熟人第1632章 新思路第986章 不是那麼好勸的第848章 後院起火第1750章 見面禮改賀禮第1314章 不合常理的決定第1296章 被算計第741章 陳小雨的花樣第557章 更要讓老百姓受益第605章 虐待和被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