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投桃報李

楊玉權臨時召集區常委會議,沈淮提出的兩鎮合併發展、統一規劃梅鶴公路兩側工業區佈局,只是一個議題;另一個議題也與之相關,就是如何確保這次的招商成績能儘快的落到實處。

作爲這次唐閘區帶隊赴京招商的主角,周裕自然列席會議。

周裕的背景,區常委班子裡的成員都清楚。對這麼一個在任何場合都能奪人眼球的大美人兒,大家也是心裡饞而不敢露在臉上。這以往一起開會,在座有個美人兒養養眼、說幾句半諢不素的玩笑話,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不視之爲威脅;但這次周裕赴京招商回來,好些人就深感威脅了。

吳海峰在到市人大之前,曾想將周裕一步送到位,但受阻於高天河,周裕最終到唐閘區只擔任普通副區長。

機會一旦錯過,就很難再次把握。

在吳海峰退居二線的情況,一般說來在三五年間,周裕想要進步都是有很大阻力的。位子就那麼幾個,大家都爭着要上,你有背景,我向上面送的錢也不是小數目,憑啥你能上,我不能上?

這爭來爭去,最後誰上誰下,也只能論資排輩,把硬指標擺出來。

周裕畢竟還是太年輕,今年都沒有滿三十歲,又是女性,此前又一直在市政府機關工作。相比較現在的區常委班子成員,年紀及資歷,都有很大的劣勢。

就算是楊玉權,此前也是更多的把她當成晚輩看待,也未必就希望看到她很快進入常委班子,獲得跟自己相對平等的話語權。

因爲有梅鋼改制的成績,唐閘區今年上半年的財稅等經濟數據出爐,還算是能叫各方面都滿意的答卷。就算如此,唐閘區上半年引進來的外來資金也就三千來萬,其中外匯資金不足兩百萬美元。

周裕這次帶隊赴京招商,要是能落到實處,引進資金總量將將近兩個億,其中外匯資金將達到四百萬美元。

就算海豐實業跟長青集團的投資要算市計委的功勞,但梅溪電廠項目則要算周裕直接拉來的。

梅溪電廠項目,雖然引進的不是外資,卻是跟中央部委下屬的東南電力建設集團合作,層次一點都不比外資差。項目投資高達一億五千萬,建成後年發電量最高將達兩億度,又能恰到好處的緩解唐閘當前電力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

這個項目要是最終經周裕的手促成,這個成績擺出來就太耀眼了。

楊玉權這次臨時召集區常委會議,第一個議題,就是要千方百計的確保這個項目能落到實處。

“譚書記到東華後,反覆在會議上指示區縣要重視、要加強招商引資工作,”

楊玉權坐在長桌的一端,他從部隊到地方,一直都是有名的大嗓門,擲地有聲的說道,

“所謂重視,就是招商有功要賞,引資無能要罰,不然口號喊得再響、也是一句空話。這次赴京招商是有些效果,但還沒有真正的落實,還沒有化爲引以爲傲的成績,所以我們不能高興得太早。特別是梅溪電廠項目,對唐閘區今後的發展,意義重大。爲了確保這個項目能落實下來,我認爲,我們區委區政府有必要成立一個專門的領導工作小組。這個小組,我當組長,不過我這個組長只是名義上的,具體工作還是要副組長周區長負責。梅溪電廠同時是梅鋼的合作項目,另一個副組長就由沈淮來擔任,小組的其他成員就從梅鋼、梅溪鎮以及招商局召集精兵強將……”

潘石華氣得吐血,楊玉權諷刺他引資無能不說,還要把他從梅溪電廠項目裡直接撇開掉。楊玉權話都說出來了,潘石華也不能硬湊進工作小組裡去,跟周裕、沈淮一樣撈個副組長的名頭。

沈淮圍着桌子而坐,無聊之餘,把楊玉權的話工整的記在記錄本上,偶爾擡看潘石華一眼,看他板結住似的臉,心裡冷笑,心想潘石華大概很後悔這次赴京沒有親自帶隊了吧?周裕要是工作有大成績,背後又有周家跟市人大主任吳海峰撐腰,別人就很難再拿年齡、資歷卡着不讓她上位。

區常委會議,沈淮、周裕、袁宏軍本來就是敬陪末座的,三個人就坐在一起。

看着沈淮恭恭敬敬的將楊玉權的話,一字不落的都抄下來,周裕知道他無聊透頂,就在記錄本上寫下一句話給他看:“晚上宋總那邊,怎麼安排?”

“小白同學有沒有空?”沈淮寫字回問。

“有。”

“區裡掏腰包?”沈淮又問。

周裕橫了沈淮一眼,又寫道:“那就直接去鵬悅,區裡有招商的費用……”

“沈淮,跟周區長兩個副組長,在討論什麼事情呢?”潘石華看到沈淮跟周裕眼來眉去,心裡就一陣不舒服,他坐在楊玉權的旁邊,隔着長桌不知道沈淮跟周裕拿着筆在聊什麼,就直接開口問。

“周區長在考慮梅溪電廠的選址問題,”沈淮擡頭說道,“之前梅鋼做的電廠規劃,裝機容量只有一萬千瓦,所以選在貨運碼頭的西側,輸煤也是跟梅鋼共用一座散貨碼頭。而新的電廠方案,裝機容量要做到十萬千瓦,規模增加了近十倍,就需要建專門的輸煤碼頭。目前看來,最終的選址很可能要落在碼頭東側,也就是鶴塘鎮境內。兩鎮合併就算區、市都同意,也要得到省裡的批准才能最終實施。速度快則三兩個月;慢的話,半年都批不下來。爲了更好的推進梅溪電廠項目,周區長在跟我商議:一,是不是讓袁書記也進入工作小組當副組長;二,是不是有必要先以區裡的名義,直接將梅鶴公路兩側、分屬兩鎮所轄、五百米範圍內的地塊劃出來設立兩鎮共管的工業園?這樣就可以暫時不用去管兩鎮合併的事,先可以從兩鎮抽調精兵強將,去統一規劃管理工業園。等兩鎮正式合併之後,工業園的管轄權也可以自然過渡到新的鎮政府名下。”

九二年之後,改革開放進入新一輪的熱潮,各級政府設立開發區、工業區的熱情高漲,管理沒能相應的跟上去,相對混亂得很。不要說得到區縣認可了,鄉鎮自行徵地設立工業園的情況都很普遍。

周裕見沈淮拿她的名義說事,忍不住在桌下輕踩了他一下,又不得不附和他的話:“現在就以區政府的名義,先推動兩鎮合作設立工業園,對梅溪電廠項目是有直接促進作用的,在選址時就能更加的靈活……”

她也剛知道袁宏軍不介意到新的鎮政府當三把手甚於四把手的態度,開始也有詫異,猜測沈淮這時候借自己的名義,提議讓袁宏軍也進工作小組當副組長是投桃報李。

袁宏軍說道:“梅溪電廠項目,要是能用得我,吩咐一聲就是了;這個副組長,我可沒本事當。”

“袁宏軍一起參與進來,加強工作小組的力量是好的,當個副組長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楊玉權說道,工作小組只是臨時所設,所謂的組長、副組長都是掛職,袁宏軍能在人事上做出這麼大的讓步,這時候給他掛一個副組長,實在算不了什麼,他就直接拍板,不問其他人的意見,接下來眼睛又看向潘石華,“老潘,你覺得周區長提議先成立兩鎮共管的工業園這事怎麼樣,靠不靠譜?”

潘石華鬱悶得要吐血,他能說不靠譜嗎?

沈淮把工業園跟梅溪電廠項目直接掛鉤起來,就算他一千個一萬個心希望梅溪電廠這個項目黃掉,他也不能公開表這個態。

當然,要給楊玉權直接逼着表態,也不是潘石華的風格,他停下手裡做記錄的筆,說道:“不要急着做結論,大家先討論嘛。即使有必要直接先成立兩鎮共管的工業園,怎麼成立,區裡要怎麼做配合工作,大家都可以集思廣益……”先把球踢給其他常委成員,只要其他常委有反對意見,他就多少有去抓主動的底氣。

當然,沈淮雖然借周裕的名義說工業園的事,但潘石華相信這應該是他自己的意思。沈淮擺明了就算兩鎮合併的事有可能暫時會受阻,統一規劃兩鎮產業發展佈局的事也要先借工業園的名義先做起來。

由於梅溪、鶴塘兩鎮都是新併入唐閘區的,區常委班子成員幾乎沒有誰跟這兩個鎮有特別深的利益糾葛。不要說兩鎮先合作成立共轄的工業園,哪怕是兩鎮直接合並,只要袁宏軍沒有意見,也不會有其他人冒着得罪沈淮的風險跳出來反對。

見沒有人反對,楊玉權就拍板決定讓梅溪鎮、鶴塘鎮先把這事籌備着辦起來,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供下一次區常委會議討論表決……

第258章 提拔第892章 朱儀家世第995章 香港淮海周第264章 溝通第218章 宴終人散第285章 拆臺自有人第314章 平臺公司第101章 女人的心思第943章 父子二第228章 質問第605章 死結(二)第395章 鳥爲食亡第509章 陳寶齊的疑慮第1020章 不當阻力五百三十二章 比想象中複雜第29章 宋家也有出力第137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二)第698章 常委新人選第405章 福禍相依第11章 棄子的待遇第714章 連升三級第401章 遊嵛山第245章 病患家屬司機第495章 風波第495章 風波第457章 樑榮俊的補充方案第1016章 雙贏第267章 重視第769章 虛張聲勢第987章 糾紛解決第642章 開會第110章 酒水的學問第一百四十七章第606章 死結(三)第122章 出頭的椽子先爛第430章 美人當計第390章 馬蜂窩第393章 人心滋怨第736章 治冀理念第539章 蓬門未入第17章 夫妻矛盾第722章 暗渡第401章 遊嵛山第1026章 風聲第780章 睡時覺遲第23章 游泳也有豔遇第507章 誰怕誰第608章 勢態(二)第642章 開會第626章 醉酒迷歡(二)第382章 企業是有屬性的第1021章 幾個女人第350章 一月旅程第1003章 千億之家第488章 小嘍羅第114章 寵辱不驚第272章 告狀第540章 做賊心虛第866章 勸酒第792章 不是好東西第971章 手裡的牌第860章 再遇黛玲第787章 交易第956章 易手第243章 見死不救第214章 是能忍第676章 良苦第149章 欺男霸女第604章 死結(一)第18章 也是海外人才第248章 搬家第432章 新官上任第997章 兇險的肥肉第481章 格局第1032章 外逃第151章 吐露身世第795章 跳出僵局第368章 脫離地方第982章 宴無好宴第234章 袁宏軍的權衡第1032章 外逃第750章 家宴(二)第57章 大人物都有司機第411章 不能半途而廢第391章 相約東華第380章 原來如此第933章 起念歸鄉第392章 治政思路第602章 圖謀(四)第507章 誰怕誰第270章 我都沒摸第8章 美女秘書長第280章 初遇攔路虎第547章 黑鍋第499章 任命第440章 找人揭蓋子第647章 傾斜第122章 出頭的椽子先爛第844章 猜疑第32章 陳丹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