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底子太薄

成怡返回燕京後,塌牀事件的影響卻沒有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除。

得羅畢、袁宏軍相助,蘇愷聞在梅溪鎮就變得更遊刃有餘,十一月中上旬又相繼調整人事,從區裡新調來一名副鎮長分管城建,分黃新良的權,又撤消周明副鎮長的職務。

周明目前主要精力都放在合資鋼廠的建設上,在梅溪鎮只是掛着副鎮長的名,甚至連黨政會議都不列席。

沈淮當初就算要求區裡直接將周明副鎮長的職務撤消掉,也壓根兒就沒有什麼影響。

只是沈淮沒有這麼做,還讓周明繼續在梅溪鎮掛着副鎮長的職務;除了不讓他插手梅溪鎮的黨政事務外,甚至連副鎮長該有的工資福利也不短缺他。

到蘇愷聞手裡,周明在梅溪鎮掛的職務突然給取消了,就叫一些感覺敏感的人,多少能替周明看到一些不祥的預兆。

當然,外人並不清楚內幕,甚至有人以爲是塌牀事件發生後,沈淮對唐閘區委施加的壓力,才叫周明丟掉一項職務。

沈淮也不知道周明心裡怎麼想,但想來周明如果這都要怨到他頭上來,那真是蠢到家了。他現在連熊文斌都躲着不見,也不去管周明心裡痛不痛快。

對於袁宏軍來說,另攀高枝最直接的收穫,就是進入梅溪新區籌備工作小組名單裡有了他的名字。

籌備工作小組,是介於以市委爲主導的梅溪新區領導小組跟新區三鄉鎮之間的一個臨時機構。進入小組的成員,都是未來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成員人選,對領導小組負責,同時又繞開區裡,把梅溪新區三鄉鎮的黨政工作統一起來進行協調。

這個工作小組,蘇愷聞任組長,黃新良以及黃橋鎮、竹社鄉黨委書記爲副組長,然後從三鄉鎮再共選四人爲組員,差不多把梅溪新區的班子先搭起來。

這樣,蘇愷聞有什麼事情想要獨斷專業,就召集新區籌備工作會議,將梅溪鎮的事務放在新區籌備的大框架下去討論。

黃新良雖然也會列席,但梅溪鎮其他黨委委員給排除在外,在梅溪鎮很多事務上都難阻止蘇愷聞獨斷專行。

不過當下的形勢對蘇愷聞來說,也不是一往無礙。

副省長羅成輝車隊被阻一事,雖然在袁宏軍的協助下,拘留六人而告結,但是幕後指揮人杜貴一直都沒能捉到。而被抓到的六名商戶,在拘留期滿一個月後釋放的當夜,就一起失了行蹤。

區政府的上訪戶人羣裡,也多一些下梅公路商戶的家屬在內,規模日益壯大。

十一月下旬,學堂街改造、新城園兩個工程同時竣工。

新城園是鎮中心村改造項目的主體之一。

中心村是梅溪鎮早初兩個居委會之一,也是梅溪鎮的老區之一,位於下梅公路南側。

學堂街以東,主要是鎮中心小學、鎮中心幼兒園等機構,由於教學不能中斷,只能陸續改造。

梅溪老街以南已經建設完成,南片鎮區改造主要還是學堂街與沿河路商業地之間區域的新城園項目以及渚江建設獨立開發的沿河路商業地區項目。

由於要使老街周圍的環境及建築風格保持一致,新城區改造跟渚園相類。不過與獨棟成院的渚園相比,新城區檔次要略低一些,但也要比普通的公寓住宅高端,差不多三五棟聯排成組或多層複式疊加的格局。

也是要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城園區域八十來畝地,差不多建了三百套中高端大面積毛坯房;由梅溪新城鎮投資集團負責開發、銷售;渚江建設承建。

除了新城園本身的建設質量跟定位在中高端外,南片區域差不多開發完成,學堂街改造、梅溪老街以及渚溪大橋及渚江,都是高規格項目,建成之後就形成氣候,包括沿河路的商業地塊,也在由渚江建設獨立開發中,就決定了新城園住宅的品質,要高過普通住宅。

待下梅公路改造完成,形成閉合,新城園可以說是相當適合居住、生活的中心區域。甚至在此時的東華市區內,都找不到跟新城園比肩的在新建住宅項目。

大量投資涌來,又由於東華市內居住環境並不理想,使得諸多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住房需求,都集中釋放在梅溪鎮。

梅鋼,包括一廠、二廠、研究院,今年引進高級管理技術人才有二十餘人。在這些高端人才引進的協議時,是承諾給予住房福利的;同時今年引進的研究生、大中專生多達三百人,則承諾給予不等的住宿福利。

這就使得梅鋼今年在員工住房上的投入就高達三千萬資金,只不過大部分歸入梅鋼新廠的配套項目,不佔一廠的利潤。

淮能集團作爲國有企業,可能直接給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工資獎金不會高得離譜,但住房等福利同樣優渥。

而像鴻基電氣、長青機電等企業,對基層員工雖然較爲苛刻,但中高層的待遇相對都要優渥得多。

渚園瓜分一盡之後,新城園雖然能提供三百套中高端住宅,但在建成之前,也給分得差不多。

竣工之前最後剩餘的四十套住宅,都給梅溪工業投資集團收入囊中。

三千萬美元債券融資到帳,梅鋼新廠的建設資金得到保證,而當前也無意擴張,梅鋼一廠每個月產生的八九百萬利潤,則主要用於分紅跟歸還貸款,降低債務比例。

梅溪工業投資集團持有一廠45%的股權,每個月都有大量的分紅到帳。按照早初鎮黨政會議形成的決議,工投每年只會照20%的固定比例,將當季利潤劃給鎮財政統一支度,其餘利潤則留在工投內部進行積累,用於輕工產業園、科技產業園等工業項目的投資。

也是爲了防止蘇愷聞伸手從工投拿錢,工投就跟新城投籤協議,多餘、暫時沒有用途的資金,全部轉給新城投,用於向建設公司支付工程款。

新城投則把多餘的一些物業轉給工投,沖銷債務,確保蘇愷聞的手伸不進工投跟新城投來。

不過黃新良跟郭全也會多多少少做些讓步,叫蘇愷聞沒有藉口步步緊逼。

工投在新城園拿到手的四十套住宅,就給蘇愷聞分走一半。

蘇愷聞拿這二十套房子,獨立隔出一座大院落,用作梅溪新區黨工委家屬宿舍區。

這些房子說白了就是拿去分放福利,羅畢、袁宏軍都從中分到一套房。

要聚攏人心,無非靠的是恩威皆施。

光靠威嚇不行,沒好處誰跟着你?

所謂的好處,一是給權,二是給利。

黨政官員喜權,但位子有限,不是誰都能得到提拔。

給利,黨政官員直接發錢太多,影響惡劣。

而中國人衣食住行裡,最講究的還是一個住。

而且女人對“住”感覺敏銳,還偏偏“住”的成本最大,最難得到改善,也最能體現地位之高差。住得好,身處豪宅之中,高人一等,容易滿足,相夫教子,就盯着自家男人跟着領導好好幹,不要三心二意。

蘇愷聞身傳家教,對這裡面的道道還是極爲老道。

蘇愷聞從梅溪鎮屬資產裡拿走二十套住宅,給新區黨工委成員分放福利,相當於給黃橋鎮、竹社鄉的人佔梅溪鎮的便宜;梅溪鎮的幹部自然心生不滿。

黃新良就順勢在黨政會議提出,拿一批給梅溪鎮自己的幹部當家屬宿舍區。

拿沈淮的話來說,團結能團結的,團結不了,且不去管他。

蘇愷聞阻止不得,只能叫黃新良得逞。

淮海十強鎮評選工作,到這時候差不多也到尾聲。這一向都是何清社、黃新良負責的事情,沈淮之前也不管不問,蘇愷聞到梅溪鎮後也插不上手;就算插上手,他也沒有臉去沾這個功勞。

梅溪鎮常住人口九萬四千餘人,全鎮面積四十八平方公里,調整後下轄十七個行政村,三個居民委員會,三個產業分園,九五年迄今到十一月底,引進外資一億八千美元。

由於接連大型項目開工建設,梅溪鎮前十一個月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破十億的目標。在去年翻倍的基礎再翻一點五倍,成爲東華市首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破萬的鄉鎮,兩年前時間翻了四倍。

九五年梅溪鎮完成投資總額預計將達到二十五億甚至更高,財稅收入近億,含土地轉讓收入的財政總收入將超過兩億五千萬。

這些硬指標,使得梅溪鎮在九五年結束之前,就能當之無愧的成爲東華市首鎮,淮海省十強鎮。

到這一步,梅溪鎮的框架,差不多已經形成。梅溪新區要不能有大的突破,蘇愷聞也只能在沈淮搭成的框架裡轉悠,想使梅溪鎮經濟再有如此誇張的增漲,無疑將極難。

十二月上旬,在市委召開梅溪新區籌備領導工作小組會議之前,譚啓平拿到梅溪鎮九五年以及下一年度的預決算書,暗暗感慨。

在併入梅溪鎮的數據之後,東華今年的地方財政收入將歷史性的第一次突破十億大關,相比較去年,增漲幅度將達到40%,但扣除梅溪鎮新增數據之後,數字將回落到可憐的16%。

東華今年地區國民生產總值差不多將有超過20%的增加,但在扣除梅溪鎮新增數據之後,數字將回落到14%。

表面上看去,就算沒有梅溪鎮,東華今年的財政收入也能增加16%,GDP也能有14%的增漲。這個成績在全省今年的排名也會居前,但這裡面還有梅溪鎮崛起對周圍地區經濟發展的直接促進因素在裡面。

要是把這些因素扣除掉,東華的經濟增加速度就將回落到兩年前的水平上。

而在地區新增投資及招商引資等方面,梅溪鎮所分佔的比例更是誇張。

譚啓平能拿到的數據,沈淮自然也能拿到。

邵徵幫他開車,他坐在後座,看着黃新良交給他的梅溪鎮年度預決算。

雖然梅溪鎮今年的經濟增漲成績很可觀,這樣的速度在全省排不了第一,也是第二的位子,但是並不容得驕傲。

東華的底子太差了,根基太薄弱了,在過去七八年間,在其他地方都在迅猛發展的七八年間,東華髮展的步伐慢了下來,給其他地市拖後太多。

就算東華地方財政收入增加40%,總數也不過十億;沈淮甚至懷疑東華市城鄉人均收入,今年能不能破兩千——這樣的數字,叫東華市的整體經濟環境、實力,依舊處於全省十三地市倒數五名之列。

第715章 槍口第892章 朱儀家世第656章 摸底問話第1006章 戚光偉第61章 功課要補習第180章 風雲陡然第609章 勢態(三)第192章 再相遇第152章 股權改制第360章 淮能集團第129章 病房冷暖第133章 要防一手第316章 拜年第656章 摸底問話第472章 差距第482章 變局第417章 態度第390章 馬蜂窩第306章 意外的衝突第702章 故人不相識第52章 彈冠相慶總有時第929章 生孩子第964章 抓賭第18章 也是海外人才第964章 抓賭第112章 升官第661章 局第509章 陳寶齊的疑慮第559章 相見第598章 淮煤構想(二)第716章 血洗第893章 立足之戰第846章 踢出局第928章 秘密第692章 前行第一百四十七章第992章 搶人搶項目第942章 父子一第610章 勢態(四)第67章 都是女人惹的禍第932章 新人舊人第710章 心思浮華第354章 我不跟你計較第327章 酒後殘局第204章 小姑第59章 給錯殺的猴第893章 立足之戰第21章 誰會漁翁得利第99章 口風緊第121章 誰纔是老大第735章 攪活潭水第971章 手裡的牌第85章 會拍照的沈書記第344章 日本人的讚許第863章 負荊請罪第195章 畏罪自殺第460章 話鋒第774章 火藥味第659章 反思第1023章 往事回首第364章 場面難看第786章 醒後第159章 誰都有姿態第559章 相見第585章 善後第435章 掩護第676章 葉選峰第18章 也是海外人才第127章 病倒第1009章 似曾相識第883章 列席會議第725章 當槍使第361章 回家偶遇第397章 跳黃河都洗不清第973章 班子第952章 入局第623章 夜尋(一)第224章 夜豔驚魂第241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0章 不可告人的陰謀第145章 勢利的女人第954章 不容割裂第613章 勢態(七)第7章 堂嫂陳丹的初見第743章 公交車上第995章 香港淮海周第793章 席終人散第36章 赴任(一)第922章 新規劃(二)第577章 與虎謀皮(二)第620章 大煉化(二)第576章 與虎謀皮第282章 市長徐沛第220章 周明的喜悅第376章 安排第374章 屎坑救險第220章 周明的喜悅第3章 難道從此就陌路第207章 兩家舊怨第208章 書店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