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問鼎省府

剛剛卸任後,老總理就搬出了中南海,聽說老總理退休後,深居簡出,異常低調,大多時間都閉門謝客在家讀書,很少在公衆場合露面。

儘管如此,還是經常有很多人登門造訪,門檻都被踏破,可是老總理很少接見這些人。聽說張一凡來了,他就笑呵呵地道,讓他進來吧!

張一凡在一座四合小院裡,見到了敬愛的老總理。他看起來跟年前沒有太大的變化,兩目有神,精神矍爍,反而沒有了那份嚴肅,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卸任後的輕鬆和淡定。

大選剛過,儘管門庭威嚴,但院子裡顯得異常的幽靜,那些盆景裡的花花草草,似乎有種沐浴春風,再現妖嬈的跡象。

三月的京城,依然寒冷,老總理就站在院子中間,慈愛地看着這些花草。

這一幕,讓張一凡有些動容,不知爲什麼,他竟然心裡有種淡淡的壓抑。堂堂一個叱吒風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英雄男兒,以後的日子真要與這些花花草草爲伍嗎?

張一凡走過去,叫了一聲總理。

老總理笑呵呵地道:“你犯規了!不下爲例!我現在是一介草民,閒雲野鶴。”

張一凡道:“在我心裡,你永遠是那鐵面無私,雷厲風行,敬愛的老總理。”

老總理也不在話語上與他糾纏,而且直起身子,看着張一凡道:“你找我幹嘛來了?”

張一凡說,“請求賜教!”

老總理說,沒什麼教不教的,你現在已經是堂堂正廳級幹部,這次調整之後,應該能再上一個臺階了吧?好好幹!

張一凡說,“正因爲如此,我才上門求教。”

老總理笑了,教與不教,道總在心裡。

張一凡道:“人總有犯迷糊的時候!古人還要以銅爲鏡,以人爲鏡,以史爲鏡。”

老總理道看着遠方道:“那我就將自己小時候一直喜歡的一段緘言轉贈給你吧!”然後,他就緩緩念道:“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這段話,是我小從的時候就喜歡的緘言,一直銘記於心。相信以你的聰明才智,不難理解。記住了嗎?”

張一凡誠懇地道:“記下了,謝謝總理擡愛。”

老總理說,“下次再聽到你這麼稱呼,我叫人拿棍子把你打出去。不過,既然你來了,我就跟你說兩句吧!我是放下了,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古人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思想,有時也未必全對。至少,後一句就應該改改了。尤其是你們這一代,思想要與時俱進,要把目光看準國際市場。象你這種善於搞經濟建設的幹部更應如此。與國際接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張一凡點點頭,“我會努力的。”

在來之前,他就聽說,老總理退體之後不談工作,看來今天對自己倒是破例了。想到他以前對自己的勉勵,再看他現在的那份清閒,淡雅,不得不令張一凡在心裡肅然起敬。

老總理是一個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張一凡知道,換了一般的人,他肯定不會再說這些,今天這幾句話很重要,張一凡在心裡默唸了幾遍。“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他想,自己應該把這幾句話,寫在辦公室的牆上。

或者掛在自己的書房裡。

於是,他提了一個小小的請求,“老總理,我想再求一幅字!”

老總理看着他笑了,“我以前的字,也許你能拿着當尚方寶劍,但是現在你拿着就只能掛書房裡敝帚自珍了。”

張一凡說,老總理以前贈送的那八個字,我一直掛在書房裡,每次看到這幾個字,我都會自省一番。

老總理也曾聽說,張一凡從來就沒有把自己送給他的字掛出來,當時他就不忍暗暗讚許,讚許張一凡不是那種持寵而驕的人。

當初自己送那八個字的時候,正值張一凡面臨仕途的低谷,他連連挫敗了方,李兩家的傳人,在雙江鬧得轟轟烈烈。以致招來很多人的猜測,有人甚至懷疑張一凡藉機打壓對手,清除異己,搞一些拉山頭主義的做風。

可是後來查實,張一凡並未如此。老總理就是在那個時候,送給他這八個方針,以示勉勵。換了別人,早把總理的寶墨當成尚方寶劍,掛在辦公室裡示威,而張一凡卻沒有這麼做,這正是老總理欣賞他的地方之一。

要是張一凡真掛了,也未償不可,但給人的心裡卻有種持寵而驕的味道,可是張一凡做事,就往往出人意料,他沒有借總理之名,爲自己虛張聲勢。

看起來今天老總理的興致不錯,聽到張一凡提出這樣的要求,他居然同意了。

兩人來到書房,攤開了長卷,張一凡馬上爲他打開了寶墨,恭恭敬敬站在旁邊。老總理的字跡,還是那樣大氣,運筆如飛,蒼勁有力。張一凡看着他一邊輕輕念道,一邊神情專注地寫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有人說,一個人的字跡,往往反應了一個人的性格,老總理的筆鋒,凌利而剛正,個性鮮明,很有大家風範。

等老總理寫完,張一凡的眼中就露出一絲崇敬與羨慕的神色,論起寫毛筆字這份功底,張一凡簡直是對老總理佩服得五體投地。

現在的年輕一代中,能寫出一手很漂亮的鋼筆字,這已經很了不起了,要是能有一二個能寫得這麼漂亮的毛筆字,簡直是鳳毛麟角。

張一凡以前也練過書記,但是他的字與老總理相比,差之千里。

張家老爺子沒事的時候,也喜歡舞文弄墨,家裡留着他寫的筆稿,每年都有很多很多。在張一凡看來,老爺子的字跡與老總理相比,也要遜色一籌。

張一凡說,“謝謝老總理的成全!一凡一定銘記教誨。”

老總理拿出印章,用力地蓋在上面。他說,“這是我退休之後給人家寫的第一幅字,以後也不會再給別人寫了。李虹這丫頭一直想要一幅,我都沒有答應他。”

張一凡有些欣喜,恨不得馬上將這字畫攬入懷中。

李虹以前的確有這想法,甚至不想將老總理給張一凡寫的那八字方針送過去。後來她還是出手了。以李虹這種清心寡慾的人,都想擁有老總理的寶墨,由此可見這有多麼珍貴。

欣喜之餘,張一凡道:“總理有沒有空,不如晚上一起去吃個飯。”

老總理開起了玩笑,“做人不要貪心不足,我今天已經爲你破例好幾回了,吃飯你就死了這條心吧!今天吃了你這頓飯,明天就得去吃人家的飯,這樣吃來吃去,我哪得安寧?”

張一凡訕訕地笑了起來,“那您以後一直就住在這裡?”

老總理道:“凡事不要強求,該放下的,遲早都要放下。我退休之後居無定所,也許回湘省,也許去海南,甚至上海。反正不會常呆在一個地方,你以後也不要經常找我。”

從老總理大院出來,張一凡就在心裡琢磨,總理一直以擅長經濟管理和務實作風稱著,主張科教興國,自己在以後的道路上,也要多多借鑑他的經驗。

因爲兩人在某一方面,觀點是基本一致的,從張一凡自己的歷程來看,他的主張也相差無幾,否則他就不會在永林投資這麼大,搞貧困地區失學兒童救助這個項目了。

一路上,他就不停地理清自己的頭緒,分析自己與總理的區別,回到張家大院,張一凡的心就漸漸平靜了許多。

PS:第二更到!第三更時間,估計在七點左右。期待輝煌再續!

繼續求花!

第1023章 問鼎省府第1686章 江淮風雲第329章 造勢第53章 當選副縣長第1783章 江淮風雲第2375章 國際風雲第2405章 國際風波慕容遺寶6第378章 身在花叢第612章 官路迢迢(012)第2159章 西部雄鷹第314章 坐山觀虎鬥第2346章 國際風雲第1641章 江淮風雲第984章 問鼎省府第1018章 問鼎省府第2452章 國際風雲第265章 老爺子的決定第2068章 西部雄鷹第1725章 江淮風雲第880章 官路迢迢第714章 官路迢迢(114)第1627章 江淮風雲第813章 官路迢迢(213)第423章 24第218章 縣長來了第2086章 西部雄鷹第1752章 江淮風雲第1792章 江淮風雲第854章 官路迢迢第2281章 走進新時代第1062章 問鼎省府第1600章 江淮風雲第1477章 江淮風雲第1641章 江淮風雲第1118章 問鼎省府第1966章 西部雄鷹第2482章 暗戰第2205章 身居高位第2216章 身居高位第884章 官路迢迢第1267章 江淮風雲第1247章 江淮風雲第2399章 國際風波第2506章 暗戰第1992章 西部雄鷹第2304章 首長往事第994章 問鼎省府第1443章 江淮風雲第852章 官路迢迢(852)第777章 官路迢迢(177)第44章 我是不是很騷?第956章 問鼎省府第1308章 江淮風雲第2046章 西部雄鷹第601章 官路迢迢(001)第1429章 江淮風雲第1657章 江淮風雲第278章 久別勝新婚第2447章 國際風雲第2566章 暗戰第960章 問鼎省府第932章 問鼎省府第1618章 江淮風雲第1491章 江淮風雲第38章 書記的暗示第1102章 問鼎省府第767章 官路迢迢(167)第2175章 李虹的心願第2194章 身居高位柳紅回鄉3第2525章 胡科再戰青龍會第930章 問鼎省府第249章 鄉親們的心願第1099章 問鼎省府第644章 官路迢迢(044)第1358章 江淮風雲第1874章 西部雄鷹第1619章 江淮風雲第535章 035第2304章 首長往事第五百六十三章第2442章 國際風雲第2409章 國際風波第2309章 喇叭之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63第972章 問鼎省府第2443章 國際風雲第1503章 江淮風雲之戈壁危情第1968章 西部雄鷹第1465章 江淮風雲第1131章 問鼎省府第386章 調動第1726章 江淮風雲第2432章 失落的夢第332章 對抗第1624章 江淮風雲第2497章 暗戰第617章 官路迢迢(017)第2001章 西部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