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

陳止與陸映的交談還未停止,和之前不同的是,陸映說的時候,逐步搬出江東幾家的事例,試圖用事實來說服陳止。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陳止竟也說了些江東大族的事蹟,在古老事件上更是熟悉,猶有過之。

實際上,通過交談,陳止已大致摸清了江東幾大家族的情況,這也是今日辯論的收穫。

至於說服陸映?

陳止壓根沒想過能成。

“沒想到,經宣武一朝,南方士族被削了不少權,以至於陳敏等人的作亂,都是南方士族被壓制所致,經幾代皇帝有意、無意的引導,以琅琊王家爲首的北方士族有了崛起之勢,朝堂上,兩方士族的交鋒恐怕會逐漸激烈,真是多事之秋,不過古來王朝,乃至日後諸國,不管分裂還是統一,總有種種隱患,哪有萬事如意的盛世?只是有的王朝可以克服,有的麼……”

整理了所得情報,陳止意識到,除了要揚名,還須培養些班底。

不說陳止和陸映的心思,單是二人的這番論道,倒讓參加篩選的人苦不堪言。

到了現在,誰還看不出來,十個奉書人的名額有個已被欽定——陳止都和那名滿江南的才子論道了,若還成不了奉書人,彭城怕是沒人能勝任這個位置了。

這樣的事讓很多人難以平靜,比如彭林,若不是多年練字養出的定力,怕已經難以答下去了。

半個時辰後,天色太暗,衆世家子弟一個接着一個的停筆下,篩選落下帷幕。

由於規則的缺失,整個考舉顯得不怎麼正規,有的人是被半強迫停筆的,但到了這個時候,能答上來的都寫了,剩下的再怎麼想,也基本無望。

陸映也知道不方便繼續下去,但還不甘心,就對陳止道:“今日與陳兄交談,受益頗多,來日再行討教。”潛臺詞就是說,這事還沒完,咱們以後接着來。

陳止無奈,他只是來參加個篩選而已,因爲寫得快了一點,就惹上這麼個固執才子,但對方也沒嘲諷他,只想說服自己,總不能惡臉相向,只能點頭表示明白。

不過,他也從對方口裡得了不少情報,算是意外收穫了。

貴靜先生笑道:“明德、守一,你們都是一時俊傑,多多探討總是好的,但今天篩選爲主,你看看,因爲你們二人,這篩都差點沒搞成,就先歇着吧。”他的語氣中帶有一絲欣慰,看向陳止的目光滿是欣賞。

這番話被彭林等人一聽,更感難受,心中苦笑。

貴靜先生已正式將陳止和陸映相提並論了,陸映乃是篩選的考官,陳止和他並列,和彭林這些人自然不同了。

果然,就聽貴靜先生對陳止道:“守一,你學問過人,但規矩不能破壞,你也說了‘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所以你來貴靜書院,也只能先做個奉書人。”

“是要按規矩來。”陳止點頭表示理解,他本不在意這些,但想到學院可以教書育人,心中一動,聯想到銅錢和籤筒,也生出一絲期待。

邊上的幾位世家子聽了,卻在心中嘀咕,真按規矩來,怎麼直接就讓他陳止做奉書人了?不是該先排出前十名麼?

不過,這只是他們的一點怨念,幾人也明白,有今日這個事,陳止不做奉書人,那才叫奇怪。

“時候不早了,諸位也都疲乏,先回去吧,篩選結果過兩日會公佈,……”貴靜先生見衆人神色不屬,大袖一揮,就讓衆人離去了。

衆世家子拜別幾人,離開院子,沒過多久,整個貴靜書院就沸騰起來。

書院的學生、士子,都關心着這次篩選,隨着消息在書院中擴散,詫異、震驚、意外之年此起彼伏。

“陳止與衆名士飲酒論道?奉書之人,必然有他?”

“山長也誇讚了陳止?”

“半日不到,就答完了題,還與那江東才子論道,不落下風?”

衆多考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臉的不信。

陳止是什麼人?

那陳蠢之名纔過去多久,雖說這幾日有百姓傳誦他的事蹟,書院學子也隱隱耳聞戒賭詩,可在他們看來,民間之名多偏頗,看不清局面,至於那首詩,貴在勸誡之意,單論品相,還不入他們法眼。

沒想到,現在卻聽到這麼一個消息。

“我就知道,我家少爺只要出手,沒有能難倒他的事!”小書童得了消息,立刻樂得手舞足蹈起來,時不時的朝不遠處的幾個人看過去,微有示威之意。

這幾人正是午時議論勝負的幾人,現在都是一臉愕然和驚訝,尤其是其中一人,更是面色鐵青。

“怎麼會有這等事?”那人先前看好彭林的,與同窗打了賭,這一得到消息,立刻就知道損失慘重,但更讓他意外的,是山長等名士對陳止的推崇。

倒是他的一名同伴,經過最初的震驚後,笑了起來,揶揄道:“看來你也得讀讀那首戒賭詩才行啊。”

這幾人的震驚,只是整個書院的縮影。

“陳止已經能和江東才子相提並論了,豈非是我彭城的第一才子?”

這個想法,在書院衆人心中泛起,帶來的是難言的彆扭感,因爲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前幾天還是個荒唐子,如今就是第一才子了,周處除三害也沒有這麼快啊!

但無論如何,有貴靜先生、劉侃等人背書,沒人敢質疑篩選結果。

很快,隨着世家子歸於各自家中,又帶來各大家族對陳止的改觀。

那劉家、張家、彭家且不多說,就說陳家幾房,各有說法。

“我就知道,陳止絕非池中之物。”陳邊聽着回報,品味片刻,“我陳家有此子,未來幾十年可以無憂了,當務之急是與他修好,將他拉到我這邊,馬上就是年末歲旦,到時各方拜賀,本來是要去大哥那裡的,如果我讓陳止來府上暫住,以我二人的影響力,說不定幾家,會直接來我府上拜賀,那代表着什麼?”

“那豈不是說,老爺纔是陳家真正的話事人?”身前的僕從趕緊討好附和。

“說話事人還早了點,畢竟大哥威信尚在,”陳邊撫須笑了起來,“不過,我陳家度過危機,中興在即,未來大有可爲,我當奮進!”

危難一去,沒了共同敵人,團結不存,陳邊心思又起。

不光是他,那陳玄、陳署回到各自家中,把今日見聞告知了自己的父親。

六爺陳迂沉默許久,才說出一句:“陳家有此子,當可無憂。”說完後,又對兒子陳玄道:“你當多與陳止親近,歲旦將至,若能將他請到家中,有百利而無一害!”

陳玄沒想到古板老父,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一時有些錯愕,但還是點頭應下。

另一邊,陳署到家一說,陳五爺陳迅,立刻讓人把二兒子陳羅叫來——他有兩子,大兒子陳署,二兒子正是陳羅。

“父親,這麼急找我過來,所爲何事啊?”陳羅略顯不滿,他正與人說話,藉着七哥名頭,很是威風,卻被打斷。

如果是平時,陳迅見了陳羅這個怠惰勁,少不了一番訓斥,可今天卻和顏悅色的道:“小羅啊,歲旦將至,你和你七哥說說,他一家人住在店肆裡總歸不便,不如搬過來,在咱們這住幾天,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陳羅見老爹一副笑嘻嘻的樣子,還嘀咕着準又打什麼注意,一聽其人之言,立刻就明白過來,嘿嘿一笑,道:“父親,你這意思我也清楚,不就是想加上七哥,壯壯聲勢,這別家一看,也會上門拜賀麼,有面子,又有好處,可你也得想想,七哥現在這麼出名,萬一劉家、彭家也去書林齋給他拜賀,他幹嘛還來咱們這啊?”

“你這就不懂了,”陳迅一副教授人生經驗的樣子,“凡事講究一個過猶不及,你七哥現在風頭正盛,但需要一段時間沉澱,要是明年的這個時候,我肯定不會跟你說這個,因爲到時候,就該咱們去陳止家裡沾光了,可今年啊,他還得蟄伏一陣子,所以說,咱們要想乘東風,就得抓住這次機會,懂了麼?”

陳羅嘻嘻一笑,豎起了大拇指,道:“還是您老人家,老奸巨猾!”

陳迅立刻板起臉來,訓斥道:“去去去,別在我這嬉皮笑臉,你小子平時不學無術,沒想到卻讓你和陳止交情深厚,也算是老天待你不薄,你可得珍惜啊。”

就在陳家各房,因爲書院之事,琢磨着、醞釀着、躍躍欲試着的時候,一隊十幾人的馬隊緩緩踏入彭城縣城,在官府的安排下,住進了驛站。

與此同時,一個消息放到了彭城郡郡守徐輝的桌上。

“朱守的心腹幕僚鄭管來了?這個時候,他來我彭城作甚?難道是那王彌的賊軍要來了?”

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九百七十二章 陳氏鎮幽,吾族危矣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守一罵死王彌 新春快樂!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六百六十五章 嘴上說久仰,心中暗算計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七章 心中搖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九百五十二章 懼而亂言,耳鳴至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諸使皆來,卻不得入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五百八十九章 鮑君所遇何時變?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請單于往薊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十九章 得聞七哥書法了得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