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

“勸學茶?”

荀子的《勸學篇》陳止倒是知道,是古之賢者勸人向學的文章,發人深省,可將勸學與茶葉結合在一起,就顯怪異了。

另外,陳止很清楚,在銅錢的作用下,抽籤所得必是當前所需。

“爲了搞清楚銅錢光暈,我是把念頭打到了貴靜書院上,嗯,還得加上族學,莫非這勸學茶就是因此而來?又或還有其他的緣故?”

想了想,他覺得單純因爲試驗銅錢光暈,就得到了這麼一包勸學茶,理由未免有些單薄,站不住腳。

“這介紹,說是心念激盪之人聽之,就是說讓情緒波動比較大的人聽到,可以進入他的心中,讓他聽從指點,那是不是說,其實不限於教學,正常與人交談時,能否發揮作用?還有,這個唯籤主有效,說的是隻有我一人能用。話說回來,這茶葉的效用確實頗爲玄妙,如果擴散出去,後果難料……”

帶着這樣的念頭,陳止的思維發散開來,思及到一些嶄新的用法。

驀地,他又意識到一件事。

“此次抽籤,似乎沒有什麼副作用,看來這次運氣不錯。”

下等籤不同於下下籤,副作用有一定機率不出,就算出現了,破壞程度上也會收斂許多。

想着、思考着,夜漸深。

第二天,陳止一早起來,吃了早飯,就往陳府面見陳遲。

“止兒啊,來,坐這裡,我這次留縣知行收穫不少,其中很多都與你有關。”陳遲一見陳止,就一副和藹的模樣,就讓人給他備好了座椅。

陳止一坐下,陳遲就大肆表揚起他來,把陳止最近的事蹟又說了一遍,最後更是斷言了一句:“我陳家有你,可以無憂矣!”

“大伯言重了。”陳止自然得謙虛一下。

“不重,說的都是心裡話。”陳遲的臉上笑容不斷,“下面要給你說的,就是鄉品,祖中正也很看好你,特地通知我,說鄉品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但要等到年後。”

“讓大伯費心了。”

這場見面,沒有多少意外,陳遲對陳止一番誇讚,爲了表現出自身爲一家之主的威嚴,爲了將陳邊的影響力壓低,便將對白家產業的處置方案,透露了些。

按陳遲的說法,歲旦之後,第一批產業就要易主,到時包括幾家店肆和大量田地,都將劃入陳止名下,接着又叮囑了一番。

這是陳止早就料到的事了,沒有多少波瀾,兩人說了幾句,他就告辭離開。

竈日後的幾天,年味越發濃烈,書林齋中也喜氣洋洋。

過去一年,陳止一家大落大起,經歷了靈堂嗑藥的風波,又遭遇了家宅焚燬的災厄,本以爲要徹底沉淪,沒想到陳止浪子回頭,如今名聲也起來了,在陳家的地位也變化了。

對新的一年,陳停、陳息、陳輔等人充滿了希望,想着自家這一支能在陳家越來越重要。

就在這種期待中,年末到來,陳止、陳停等男丁持齋戒,預備着祭祖之日。

等門上貼了“神荼”、“鬱壘”的桃符,一歲之始、正月之旦終於到來。

陳家如今主要分成兩支,也就是彭城和下邳兩個陳家,源頭還在東漢末年,那時羣雄割據,陳珪、陳登父子二人固然看重劉備,卻也擔心北方有變,在劉備南下後,分出一支留守祖地,說白了,就是兩邊下注,不管北方成事,還是南邊再興,陳家都不至於斷絕傳承。

這留守的一支,因爲北方政局、戰亂的變化,又因着祖上的關係,最終在彭城定根。

等南方穩固,新漢北進,在新漢朝中地位不凡的下邳劉氏順勢回來,成了顯赫的一支,相比之下,這彭城陳氏也就落寞了。

不過,彭城陳氏祭祖,不需要前往下邳,因爲此地也有陳氏先祖,兩支陳氏各自祭祀,再派出嫡系子弟交流,維繫血脈親情。

一大清早,陳止兄弟三人就早早的起來,準備了一番後,就直往城外的陳莊村而去。

這片宗族之地,已是聚集了一堆的陳家子弟,等陳止一到,但凡見到他的,立刻就都問好起來。

“七哥來了啊。”

“七弟,這幾日到處都是你與陸映論道的事,真給我陳家揚名了。”

“七哥,等這年後,咱陳家舉辦一場詩會,到時你可得過來捧場啊……”

……

熙熙攘攘中,陳止兄弟三人拱手前行,兩個弟弟滿面紅光,想到不久前,太公白事的時候,兄弟幾人前行,還得忍受旁人的指指點點,對比此時風光,更覺提氣,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七哥,這邊!”

突然,人羣中有一個發福身影朝兄弟三人中揮手,正是陳羅。

陳羅與陳止最爲親善,在陳止名聲崛起之後,其他人對陳止都是恭敬略有敬畏,唯獨這個陳羅還是原本模樣,不見多少變化,最多說着說着,蹦出一兩句獻媚的話。

“七哥,你看那邊……”等陳止三人來到,陳羅伸手一指,幾人順着他的手指看過去,正好看見了一道躲躲閃閃的身影,不是陳韻又是何人?

這位當初想要打壓陳止的陳家四少爺,如今面色蒼白,神色狼狽,惶惶倉倉,他站在人羣中人,旁人都像躲避瘟神一樣避讓,境遇可見一斑。

陳羅幸災樂禍的道:“陳韻是自作自受,聽說他管着店肆,去了沒有幾天,就和上下人手鬧了矛盾,經營困難,連二伯聽了這事,都說他眼高手低。”

陳止卻搖搖頭,對此並不關注,過去陳韻是個麻煩,如今已經沒了再起的機會,無論是從人脈上,還是從條件上,陳韻都不再有機會了。

這個小插曲很快過去,隨着陳遲、陳邊等人現身,整個祭祖正式開始,衆人在長輩的帶領下直往祖墳。

到了墳前,先要放鳩,鳩爲陽鳥,去陰就陽,標誌祭祖大典開始,然後鐘鼓聲起,祭祀歌揚,悠悠幽幽,繞耳飄揚。

祖墳中並非只有百年內的先祖,陳家在徐州根基甚深,在彭城也曾興盛,源遠流長,因此這祖墳規模不小。

祭祀的時候,陳止、陳停列於前,陳息作爲庶子則在另外的隊伍中,這個時候,看得不是你的能耐,而是看血脈遠近,標着秩序與禮儀,一番流程下來,繁瑣而莊嚴,彰顯着世家的底蘊與血脈傳承,不是單純的形式主義,而是通過這種儀式,在子孫心中構建出特有的概念和向心力。

待得敬酒降神過後,祭祖至此完成,一衆子弟在先祖之前列坐,上椒酒於家中長輩,稱觥舉壽,祝福長輩萬壽無疆。

忙碌過後,衆人回返,又在陳莊開啓大宴,朋酒斯饗,好不歡暢。

今年還不比往日,過去陳家每況愈下,尤其上一年,陳老太公病倒,以至整個陳家愁雲慘淡,而今因爲白家一事得了不少實惠,族中用度豐盈,沒了許多煩惱,只剩下歡笑。

席間,頻頻有人找陳止敬酒,從兄弟一輩,到旁庶晚輩,都趕着過來,想給這個異軍突起的陳家俊傑留下一點印象。

“七哥,我敬你。”

“七叔,咱平生最佩服你這樣的豪傑啊!”

“小七啊,聽說你書法好,什麼時候露一手啊?”

……

杯盞交錯間,縱然酒水清寡,可架不住喝的多,陳止腦袋只是稍微暈了一點,可肚子先承受不住了。

陳羅也有眼力勁,一見這情況,趕緊上前,拍着胸脯道:“七哥前些天和那江東才子論道,費了不少心神,現在還顯疲憊,哪有你們這麼輪敬的,這麼着吧,過了我這一關,再老找我七哥,喝!”

陳羅也是個好酒量,一圈喝下來,不過神色稍變。

旁人正待再敬,就有人過來叫了陳止,卻是陳遲的第三子陳傾。

“七哥,我父親找你呢。”陳傾雖是陳家大爺的第三個兒子,但在陳止這輩排行第九,見了陳止也得叫一聲哥。

陳止給一桌人告罪後,隨着陳傾走去。

一路上陳傾都在暗暗觀察這位堂兄,見陳止神色從容、行走有度,暗歎果然氣度不同了,和過去有了天壤之別。

“止兒來了。”到了地方,陳遲親切的迎了過來,他沒在席上,而是身在堂屋,和幾位族人交談,這幾人一見陳止也都露出笑容。

陳遲就道:“祭祖之後,就得準備迎春了,我思量着,你們住在書林齋實在不便,不如就在府中住上幾日,也省得麻煩。”

陳止一聽就明白幾分,正要說話,卻有個聲音從旁傳來——

“大哥,你讓止兒去你那裡,是想讓止兒給你壯聲勢吧,想在拜賀宗親鄉黨時,更有底氣,這事總不能強請,要問問止兒的意思才行吧。”

說話的是陳邊,他的聲音平和、語氣平淡,但屋子裡的火藥味,登時就濃烈起來。

隨着危難過去,陳家原本的矛盾重新浮現。

在陳遲去往留縣的這段時間裡,陳邊坐鎮彭城,借陳止的東風和對白家的反擊,影響力和威望大幅增長,隱隱有了超越之勢。

陳邊說完,就朝陳止看去,露出笑容說道:“止兒,這幾日先住到我那裡,院子都給你備好了。”他這一說,衆人都屏住呼吸。

這是要爭侄啊!

陳遲登時就有了慍意,想着自己過去因七弟所託,照顧陳止一家,你陳邊處處爲難陳止,也敢在這時候出頭?

“二弟,我當年受七弟所託,一直照看着止兒等人,現在邀他暫住,有何不妥?”

陳邊卻也不懼,他過去是與陳止有矛盾,可自張家晚宴後處處遷就,白家一事時更是百般維護,他自覺的,換成了陳遲這樣猶豫不決的性子,碰上一樣的事,肯定要遲疑起來,不可能如自己這般果決!

更不要說,白家產業的分配,也是自己先提出來的,就是爲了和陳止拉近關係。

“大哥,止兒年紀大了,自然有他的考慮。”

二人都不願退讓,爭鋒相對的味道越來越濃,衆人的目光自然就落到了陳止身上。

陳止最近聲名鵲起,是陳家未來支柱,這個時候,他住進哪家,無疑是對那一派勢力的重大鼓舞,妙處無窮。

要知道,祭祖之後,就是各方拜會的時候,陳止在哪家,那家在外人眼中立刻就不同了,旁人拜賀的時候,也多了些考量,聲勢當然大陣。

這樣的機會也只有今年了,因爲陳止是年底揚名,要給陳止拜賀的人不會多,換成明年,名聲一傳出去,給陳止拜賀的人一多,根本沒有其他房的機會了。

在兩邊期待目光的注視下,陳止清了清嗓子,有了迴應。大雁塔拍**寫真美女一絲不掛尺度全開不雅照曝光!!關注微信公衆號:meinvmo1(長按三秒複製)在線觀看!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議,戰已起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爲餌,驅虎吞狼!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二百一十六章 有幸或可訪陳君第五百一十四章 出賣要趕早!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二百六十八章 匈奴之主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摺紙,紙坊諜影重重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文今日現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