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

得知和諸葛言有關,陳止也就明白了,難怪明知王彌之事,貴靜書院還在這個時候通知自己。.m

“也好,當下的事,也不是待在家中就能解決,陳家子弟的訓練更非一蹴而就,就先去貴靜書院一趟。”

帶這樣的想法,陳止隨着劉綱離陳莊,前往貴靜書院,不過陳家還是派了不少護衛,以防不測。

劉綱見了這個陣仗,不由道:“我也聽了那大賊之事,此人頗爲危險,當初攻破彭城,我劉家受了不少損失,幾位同族叔伯喪命,官府胥吏更是被殺的人頭滾滾,他這次劍指陳家,確實兇險異常。”

陳止則道:“這人潛伏彭城,目的不明,劉兄你也不該掉以輕心。”

說話間,兩人一路前行,很快就到了貴靜書院。

書院離陳莊不遠,過了陳侯廟,再走幾步就到了。

陳止一走入這片宛如村寨的書院,沿途的不少人向他問候行禮,態度恭敬,和篩選的時候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當初彭家兄弟來時,這些人也紛紛問候,神色親近,但面對陳止的時候,他們少了幾分親近,卻多了些許敬畏。

這是因爲,彭家兄弟在書院學子的眼中,是自己等人中的佼佼者,雖說需要仰望,但嚴格算起來,還是同一層次,只是彭林等人走的更高更遠。

但陳止就不一樣了,雖然崛起的時間不長,鄉品也未落實,可名聲卻彷彿坐火箭一樣扶搖直上,加上有《師說》一文加持,在書院這種重師的地方,當然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力,連帶着陳止的威望也建立了起來。

不過,不等衆人過來和陳止交談,就有一人當先走來,人還沒到,聲音就先傳過來了——

“陳兄,你來的正好,上次你我探討的問題,我回去想了兩天,有個正好與你再說說。”能說出這話的,不是那6映又是何人?

6映一邊走,一邊說着,表情興奮,神情躍躍欲試,一副想要辯論三百回合的樣子。

他這一來,其他人只能順勢避讓,連劉綱也不得不拱手,然後退到一旁,將位置讓出來。

倒是陳止,一見6映,就感頭疼。

這位江東才子來徐州許多時候了,本來說是遊學,見識了貴靜書院,就該繼續北上,往青州遊學,結果正好碰上了篩選考舉一事,於是多留了幾日,成爲了考官。

他這一留下來可不要緊,因在考舉的時候和陳止有了接觸,兩人辯論,6映竟然繼續留了下來,恰逢《師說》文成,迅傳播,6映讀了之後,對陳止越佩服,但也有競爭之心,於是沒事就跑過去和陳止反覆探討辯論,直到今天,人都沒走,儼然一副要常駐此地的樣子。

有這麼個較真的人反覆糾纏,任是再好的脾氣,也有頂不住的時候。

事實上,6映初來徐州的時候,他的目標就是貴靜先生和幾位名士,時常拜訪交流,由於火力分散,衆人尚不覺得如何,等到了陳止這邊,6映認準了他一人,火力集中,這個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陳止過來可不是和6映辯論的,趕緊就道:“6兄,不是說諸葛家的人要來了麼?我要先了解一下情況,其他的以後再說。再說了,論學識,諸葛家家學淵源,肯定不會讓人失望,你不妨準備一下,到時也和諸葛言辯論一番,我知道你留在彭城,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不管6映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陳止都打定了主意,儘量禍水東引,好擺脫這個辯論狂。

果然,這話一說,6映不得不收斂一些,點頭道:“陳兄說的不錯,貴靜先生找你過來,就是諸葛言派人提到了你,還說要向你請教,我雖然人在江東,可諸葛言的本事還是聽過的,這樣的人都要向你請教,說明陳兄你還有本事沒拿出來啊。”

陳止心裡“咯噔”一聲,生怕6映繼續深究下去,到時找自己找得的更勤快,可就真是不勝其煩了。

好在6映沒在這上面糾纏,讓陳止不由鬆了口氣,他倒不是害怕6映,只是有些頭疼對方的精力充沛。

跟着,三人來到了書院正堂,貴靜先生正坐在裡面,和一名青年交談着,這青年坐於一側,神色從容,劍眉朗目,英俊非凡。

他一見陳止等人進來,就起身作禮,笑道:“這位就是陳止陳先生了吧,在下趙興,是來給諸葛兄傳話的,他可是打算過來請教先生你,到時候你可得賞個臉。”

簡單一句話,單刀直入,讓陳止有些意外。

從這人的話中不難判斷出來,此人之前見過了6映和劉綱,所以一眼就能辨別出陳止,從他的衣衫也可以來,這人久居富貴之中,所以氣度雍容,身材勻稱,有英武之氣。

“當是勳貴之家出來的,從他的眉宇間,依稀可以人身影。”

這人的樣貌,恍惚間讓陳止生出追憶,想到了前世的人和事情。

這時候,劉綱的聲音在旁邊響起,這位劉家子弟壓低了聲音,點明瞭趙興的來歷——

“這人是順平侯家的,是諸葛言先生的友人,隨同前來。”

順平侯?那就是趙雲的後代了。

想到前世之事,陳止對趙興的觀感頓時變化,就爲順眼,跟着依禮問候,在見過了貴靜先生後,衆人各自落座,劉綱陪在末席。

“不知諸葛先生,何故會提及在下?陳某有自知之明,區區小名,當不得‘請教’之說。”陳止一坐下來,就按照慣例先謙虛了一番。

趙興爽朗一笑,說道:“先生的事,我也略知一二,不過涉及衆多,不便現在說明,但是請教之說,絕不爲過,何況先生身居彭城,但德行本領遠同濟,等鄉品一來,就會聞名各方,這可不是靠着家世,而是自己的才能,怎麼當不得‘請教’之說?”

簡單的話,透露出不少的信息,讓貴靜先生等人留心起來。

“陳止的鄉品要定了?是幾品?我覺得他的本事,七品問題不大,就是六品也有可能。”6映出身陸家,顧忌不多,直白的問詢,“不過你是如何知道的?”

“這就不便細說了,等諸葛兄來了,諸位去問他吧,不願意說出來,”趙興笑了笑,賣了個關子,“他昨日從留縣動身,就算在路上耽擱了些時間,明天也該到了。”

“明日就來?”貴靜先生撫了撫鬍鬚,有些遺憾的道,“本來這該是場盛事,但因爲那王彌的關係,全城戒嚴,家家搜捕,彭城各處氣氛緊張,諸葛言來的時候,恐怕沒有多少人去迎接,這個事情,賢侄你得跟他說清楚,不要怪我彭城怠慢。”

趙興正色說道:“王彌的消息,我們也接到了,這賊人和尋常賊不同,出身大族,也是讀書習武的,起兵以來不同於流民賊寇,領兵的能耐不小,若非前陣子朱將軍將之擊破,恐怕已是青州的心腹之患了,對付這樣的人,是怎麼小心都不爲過的,我們又怎麼能埋怨。”

幾人說着說着,就談到了王彌的問題,最後目光都集中到了陳止身上。

貴靜先生當先就道:“守一,城中有傳,說王彌是奔着陳家來的,好像和一個探子有關,你在陳莊住着,可要隨時小心,有什麼需要的,無論是錢糧還是人馬,只需要一句話,老朽自問還是有些薄面的。”

陳止謝道:“多謝先生好意,不過陳莊中有官府的人盯梢,暫時不會有太大危險,王彌此人狡猾異常,潛伏在彭城到底有何目的還不好說,貴靜書院作爲人文薈萃之地,聚集彭城周邊的俊傑,也不容有失,也該有所防備纔是。”

貴靜先生聽了,連連點頭。

趙興卻突然問道:“陳先生,你能否推測出王彌的目的?如果能點,要佈局擒拿此人,也不算難事吧?”

陳止搖頭道:“暫時無從得知,這人潛伏彭城,做的事不多,他真正的目的,連身邊親信都沒告訴過,難以推測。”

趙興點頭不言,而劉綱也沉思起來。

話題慢慢恢復平常,半個時辰之後,趙興就告辭離去,而貴靜先生則留下了陳止和劉綱,交代了些事。

“我讓人喊你過來,就是要囑咐一句,王彌的事不能放鬆,可諸葛言到來,也不容忽視,你們二人都有才華,但困於世家背景,以及彭城之地,事倍功半,但如果能得到諸葛言的幫助,那就不一樣了,他來之後,一定要抓住機會!王彌終究是一時之患,而諸葛言關係爾等未來前程!”

諄諄之言,自肺腑。

陳止和劉綱聽了,心中都有暖意,在回去的路上,劉綱就說道:“回去後,陳兄得準備一下,聽說諸葛言身邊跟着不少世家子弟,不乏大族後裔,這些人眼界很寬,人脈更廣,如果能結交一二,對未來大有裨益。”

“多謝劉兄提醒。”陳止致謝之後,與之拜別,心裡想着諸葛言的事,驀地,一個念頭劃過心頭。

“諸葛言到來,而王彌潛伏城中,這其中是否有着關聯?”

叮!

念頭落下,心頭忽有一聲輕響,卻是籤筒的名望金液,終於充滿了三格。

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軌車,鐵罐馬,引水自來坐鐘擺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敗!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九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國尚且不可擋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八百四十二章 都在找後路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五百九十七章 勢來急請士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改勢,敵自變第九百一十六章 漢殤(中二)京起陰雲藏殺機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道授業解惑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一章 新漢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正請陳止,快馬出洛陽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門下鄉,義務學堂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單于”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