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帖去哪了

陶涯這邊的意外之念還沒有落下,又有一個6映的僕人過來,同樣在他的耳邊耳語了一句。.%m

6映聽過,反問了一句:“人呢?”

他的那個僕從就說:“送了請帖過來,得知少爺您不在,他等候了一會,然後留下請帖回去了。”

陶涯就在邊上說着:“孔家人的請帖,邀請我等去杏壇論道,那估計就是讓我們觀論了,或許還能在手談論道的時候,露一兩手。”

“具體是怎麼樣,還是得問清楚的,過去的杏壇論道,可沒有這樣的送請帖的。”6映眉頭一皺,說着想着。

劉綱則露出了羨慕之色,說道:“兩位都是名士,能得請帖也是正常。”

陶涯搖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我等這樣的資歷,去了也只是聽旁人議論,倒是陳兄這樣的上品人物,或許能借機揚名。”

6映也點頭道:“也對,以陳兄你現在的名聲,肯定也會收到請帖,到時候正好問問給你送請帖的那人,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陶涯也笑道:“好辦法。”

劉綱在邊上聽着,更加羨慕了,覺得自己和這兩位簡直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注意到劉綱的神態,陶涯笑道:“陳兄,你不是說要遊學麼?我以北上青州,青州作爲聖人故里,有諸多書院,乃是人文匯聚之地,正好那左家也邀請了你,等你得了孔家的請帖,正好一路,我等也能相隨。”

劉綱一聽,來了精神,趕緊就道:“陶兄言之有理,陳兄覺得如何?我覺得既然遊學,那青州肯定是要去的。”他也聽出來這話的潛在之意了,就是給自己創造一個機會,既然是隨同遊學,那麼陳止參加了什麼盛會,他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相從了。

6映也笑道:“正好,我這幾天不都勸陳兄北上麼,這下省事了,等那請帖以來,就可以動身了,陳兄你這次可不能推辭了,我早就跟你說了,雖然你學問造詣很深,文章也寫的很好,可不大好河山,有些感悟終究難以領會,會制約未來的成就。”

“不錯,不錯,其實我也有個不情之請,”陶涯聞言一笑,“就是陳兄若是遊學,那也讓我相隨,我等同行,路上也好繼續論道,這些天與陳兄交談,才知兄之博學,更是見聞廣博,這遊學路上必然也有促進。”

他的這個提議,其實沒有讓陳止6映等人意外,因爲陶涯早就透露出這樣的想法了。

之前的王彌一事,其實對他和龐鄉等人的名聲是有損的,使得一路上和諸葛言遊學積累的名望,無法圓滿,實際上,按照他們本來的想法,諸葛言遊學完畢,衆人順勢出仕,可以謀奪最理想的鄉品和官職。

結果,王彌來襲加上武鄉侯北上,諸葛言提前回去,雖然還未明言,可這一路的遊學,其實名存實亡,遊學至此算是結束了,陶涯等人自是落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上,名望未得圓滿,未來何去何從?

其他人的選擇不好說,可陶涯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就是繼續和陳止一同遊學,這顯示出他對陳止的未來十分

這樣的決定,陳止當然不會拒絕,遊學是一個人的事,其實在這個時代還有很多的條條道道,有陶涯這樣經驗豐富的老馬引路,那一旦上路,無疑能省去許多波折。

更不要說,陶涯背後的陶侃背景,那位可不是以高品起家,而是純靠着軍功走上前臺,勢力是實打實的。

當下確定要與自己共同遊學的,除了劉綱之外,就是6映和陶涯這兩人了。

想着想着,陳止索性坦誠而言:“既然兩位有心,那陳某又怎麼會拒絕?其實關於遊學的事,我也準備了一陣子,這操練家丁正是其中一環,山高路遠,沒有護持可不成。”

實際上,這兩個多月以來,他確實做了不少的準備,除了訓練家丁之外,自身的武技也有所提升,兩個多月每日以藥浴浸泡,以藥膳進補,加上打熬力氣的法門,莫的身子骨不見壯實,其實筋骨比之過去,強健了不止一倍,力氣更是提升許多,如果再和王彌的手下動手,配合武技,足以鬥得旗鼓相當了,當然,如果面對的是那幾個異族高手和王彌本人,那沒有神符的輔助,還是不夠

除了武力的準備之外,他還在儘可能的收集此時的地理信息。

遊學遊學,那就是遊四方而爲學,是要長途跋涉的,這就必須要事前準備好地理方面的資料,畢竟陳止可不是打算只去一地的。

但當前不比後世,可沒有什麼衛星定位,更沒有全球地圖,儘管陳止的腦海中,有後世地圖的記憶,可一樣不能照搬到現在,別的不說,就說這幾條著名的水系,幾千年下來,光是河道就不知道變了幾次,加上此時叢林密佈灌木叢生,森林山川不知凡幾,單純靠着後世的地圖,盲目前行,很容易走入死地。

因此,陳止必須多收集當代的地理風貌信息,好在這些內容,在心中藏書中就有許多地理著作,加上這些天不少人上門拜訪,從他們的口中,陳止也知曉了不少風土人情,綜合起來,漸漸就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在心裡。

“等我這邊的瑣事處理完,也是時候外出遊學了,總困於彭城一地,終究不見天下大勢。”帶着這樣的想法,陳止順勢就和6映陶涯等人聊起了青州的風土人情。

這可是讓6映頗爲驚喜,他直接就聽出來了,陳止這是有心最近就動身北上了,這6映也是從南方遊學過來的,徐州算是他的遊學的前幾站,結果耽擱下來,所以對青州瞭解不多,相比之下,還是那陶涯知道的更多。

諸葛言遊學的時候,也曾經過青州,因此有些瞭解。

所以,陶涯就很自覺的負擔起給幾人講解的工作——

“青州之地,也是兵災較多的地方,靠近北方,經歷戰亂,即便是宣武一統後,依舊時常受到北方的威脅,有的時候異族甚至跨海而來,不過這些年略有好轉,有東平侯鎮守,日漸承平。”

他先是將青州的大概局勢說了說,然後話鋒一轉:“不過,青州畢竟是人文之地,雖然歷經戰火,但學問不絕,諸多書院林立,因此才能促成杏壇講學論道的風潮,不光是聖人學院有論道,其他的諸多大族學派也有傳承,陳兄你收到的文會左家邀請,就是這樣的情況,當地的不少大族,喜好模仿杏壇論道。”

陶涯又提到了陳止被左家邀請一事,隨着陳止登臨上品,他的經歷事無大小,都被彭城上下得知,很多都被追捧模仿,像那歲旦拜賀的事,更是被傳聞逸聞,其中的大小之事都被不少人拿出來翻來覆去的談論,這左家的邀請,正是其中之一。

“其實,青州也有不少世家大族,如那琅琊王家就是代表,乃是北地士族之,除此之外還有幾家名聲不小,乃至諸葛家在那邊都有分支,除了士族還有王族,琅琊王東海王等王族的封地都能算在青州地界……”

東海王的封地東海郡,按說乃是徐州所轄,但宣武統一北方後,考慮到北方統治根基薄弱,就將幾個同姓王分封於北方的核心,其中徐州因爲本就被滲透衆多,還算穩固,相反青州人心思動,於是就將原本的東海郡一分爲二,一部分歸入青州,作爲三子劉裘的封地,封爲東海王。

琅琊王則是當今聖上的兄弟,是上一代皇帝劉衷所封。

陳止品味着陶涯的介紹,頓時覺得這青州比之徐州,要複雜得多。

“多書院,就是人文昌盛,多士族說明利益糾葛衆多,而且權勢不小,而多王族那就使得權力劃分更加複雜了,同時這個地方還能接觸到異族……”

這樣一個地方,用來遊學是好的,因爲書院衆多,而想要了解天下大勢,也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不過這邊說着說着,氣氛卻怪異起來。

很快,6映就有些疑惑的道:“怎麼那孔家的人,還沒來送請帖?就算陳兄住的地方在城外,需要先打聽一番,也該送來了吧。”

幾個人意交談,其實也在等着請帖送來,結果到現在還沒有音信,未免有些奇怪了。

但這邊話音落下沒過多久,陳覺就又過來了,正當6映都以爲是請帖送來的時候,陳覺卻開口說着:“祖中正派人過來,說是請少爺您去他府上。”

“祖中正找我?”陳止聞言微微一愣,但最近兩個月中,他也拜訪祖納多次了,因此並不覺得有什麼特殊,就對身邊幾位好友道,“既然是祖中正叫我過去,那就只能先失陪了。”

6映毫不客氣的笑道:“你自請去,我等還在這裡演武。”

陳止笑着搖搖頭,拱拱手,當先去了。

另一邊,彭城縣城的城北,正有一輛馬車駛入城中,徑直來到張府門前停下,然後車簾掀開,左淵左荊走下車來,二人臉上都有愁容。

那張家的門房趕緊進去通報。

這邊人一走,左荊就有些擔心的道:“五叔,你說其他家,會不會已經給陳先生過請帖了?”

左淵搖搖頭道:“這不好說,不過我等也有優勢,就是歲旦之時,就已經送來請帖,當時不過想着錦上添花,如今陳先生登臨上品,這就是意外之喜了,若有他來,總不至於讓文會太過冷清。”

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時胡作爲,今日奇人舉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帶路黨先行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張家了第一千零六章 故人來投途遇險第五百九十二章 陳止的要求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七百零二章 匈奴也難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四十九章 觀望間今是昨非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七百八十五章 代郡陳氏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時胡作爲,今日奇人舉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民之術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紙出坊,求書上門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難請,當動之以情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七百零四章 何以讓人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南下一日城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