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

“入蜀?”

陳止對這個答案,也是有些意外的,他對這個陳迭並不瞭解,過去連名字都沒聽過幾次,但短短時間的接觸,卻讓陳止大致摸到了其人的特點,至少是刻意表現出來的特點。..

這樣的一個人,若是出爲兵家,爲軍中將領,那必然會更傾向於鷹派,自是想奔往戰場第一線。

不過,隨着匈奴之主死去,朝廷大軍退敗,雙方都需要時間修養,所以戰局有了平息的跡象,但在軍方的眼中,戰爭並沒有結束,只不過是暫時的休兵,因此還有諸多鷹派將領,渴望着前往這北疆之地建功立業。

這一點,從陳迭的話中也聽得出來。

只不過,他也說到了,自己最後要去的,卻是川蜀之地,明顯和本來的意志不符。

“陳永爲太僕,有着諸多司職,其中馬政的部分,對軍方的影響不小,他提出來的意見,軍方肯定是要考慮一下的,如果這位陳迭真想要去往北疆,只要陳永的一句建議,結合他本身的身份地位,軍方不難讓他如願,現在卻事與願違,那原因若不是有政敵從中作梗,就是陳永並不同意……”

他這邊想着,那邊陳迭鬆開了肩膀,就搖搖頭道:“我那父親,也就是你的叔祖父,他啊就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我那邊都找好了同僚友人,準備前往北疆,結果他一句話傳過去,生生給改成了入蜀,你說氣人不其人?”

陳迭臉上滿是遺憾之色,止,感慨道:“還是你幹得好啊,也不用親自前往北疆,一個消息傳過去,他劉淵就給氣死了,十萬大軍不比你殺一人,當真是幹得好,讓我陳家揚名北疆軍中,若我能去北疆,當鞏固我陳氏之名,再立戰功,現在卻只能去往那蜀地,你說那裡有什麼值得過去的?之前兩年,倒是有那李氏作亂,但如今李氏已然歸順,刀兵入庫,你說我過去了,能有個什麼用?”

說着說着,他唉聲嘆氣起來,讓陳止和後面的陶涯等人面面相覷,對這個一見面,就說出這麼多肺腑之言的陳家壯年,生出怪異感覺,但也知道,這八成是願望未能達成,所以心有淤積,見了陳止這個令劉淵殞命的人,忍不住抱怨兩句。

就這樣,一行人且說且走,穿過庭院,來到了大堂。

大堂之中,陳永坐在主位,除了他之外,還有七八人在場,三人年齡與陳迭相仿,餘下五人則頗爲年輕,陳歡正是這五人之一,一見到陳止過來,就面露喜色,朝着陳止擠眉弄眼,引得邊上一名中年人,連連咳嗽提醒。

只是陳歡實在是覺悟有限,不得要領,但在身邊一名青年的提醒下,還是收斂許多,那青年在制止了之後,上下止,露出了打量之色。

陳止將這堂中的景象盡收眼中,隨後就走上前去,給坐在主位的陳永行禮,口稱“叔祖父”。

在他身後,陳迭笑着走到一邊,說道:“這人我可是帶來了,此乃我陳家未來之棟樑,我與他交談了幾句,確實是名不虛傳。”

他話一說,莫說陳止,連隨後趕來,正在與陳永見禮,口稱晚輩後生的陶涯劉綱等人,都是面色古怪無比。

蓋因從入了大門,一直到走到此處,陳止幾乎就沒有什麼說話的機會,這話全都讓陳迭包圓了,陳止最多是在關鍵的時候詢問一二,也好讓陳迭說的更加歡暢,結果這位因爲說的舒服,就認準陳止名不虛傳了。

陳永顯然也是知道這個兒子的性子的,並不接話,而是含笑點頭,吩咐陳止和陶涯等人坐下。

陳歡等人,這個時候也依照輩分自行介紹了一番,那三名中年人,乃是和陳迭同一輩分的下邳陳家之人,也就是和陳止的父親是一個輩分的,但都是陳止的侄子,並不是親子。

至於那餘下的五人,包括陳歡在內的三人,爲陳永的孫子,餘下兩人則是族孫。

這些陳氏族人,都是下邳陳氏,和陳止的彭城陳氏算是同族,但畢竟分開也有幾十年了,此時固然是客氣的見禮,但多少還是能感覺到一絲隔閡和生疏,哪怕是那個頗爲熱切的陳歡,在言語的細節上,也可聽出蛛絲馬跡。

但若說言語中隔閡比較少的,也有一人,就是先前提醒過陳歡收斂的那名青年。

此人剛纔也已經自我介紹,名爲陳梓,是陳歡的堂兄,其父早亡,爲陳迭養大,自小好學,後來跟隨在陳永的身邊,頗受重視。

這人剛纔說話的時候,在細節之處頗有講究,讓人聽着比較舒服,而且其人一開口,聲音圓潤,整個人更是給人一種溫潤之感,讓人不自覺的就生出好感。

待得衆人紛紛見禮,陳永就順勢開口了:“守一,你的名號,我是早有耳聞了,今日見了,果然不愧是我陳氏子孫啊。”他邊說邊笑,止,微微點頭,一副滿意模樣。

陳止當然是連連謙虛。

接下來就是一問一答的環節,主要體現的就是同族情誼,氣氛溫馨而熱烈,不時還有陳歡亂入,令談話漸漸輕鬆歡快,陳止陶涯等人依次言,並聽取了長者陳永的教誨和意見,都表示受益匪淺。

實際上,陶涯等人也是樂得如此。

這陳永再怎麼說,也是列卿之一,能來他的府上,對於這些沒有出仕只在部分地區有名望的士子而言,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就算是沒有多少營養的閒談,也是甘之如飴,因爲這本身就是資歷,以後在外,碰上什麼事,就可以拿出來說,那誰誰誰位列九卿,我和他談笑風生之類的。

事實上,他們這些人,一路走來,時間不長,但陳止的名聲幾乎呈現三級跳的趨勢,近乎一天一個樣,他們跟在邊上而言市場被人提起,熱度很高,常達成了目標,這也是陳止不去參加杏壇論道,衆人也果斷跟隨過來的原因,這裡面自是有交情和友情的因素,但也夾雜着功利心,如周延魯靖等人跟着陳止,比在杏壇論道上的名聲收入要多得多。

比如這一入城中,就能見到陳永,便是優勢了。

陳永態度和藹,說着說着,忽然提道:“這次守一你過來,未來同殿爲臣,乃是好事,是我陳家的喜事,這裡也都是自己人,老夫也不瞞你們,如今正是我陳家大展宏圖的時候,當多多提拔自家子弟,京城也缺乏人手,我就讓幾個家中的傑出子弟趕來,到時守一你得多多提點他們啊。”

這個消息,剛纔在外面,陳迭就已經是提過了,所以陳止也沒感到意外,又是一番謙虛,然後陳永就是一通誇讚。

在融洽的氣氛中,這次會面圓滿完結,接下來陳永就安排幾個子侄招待陳止,佈下了晚宴,自己則因爲一點事入宮面聖去了。

“不得了,這隨便說兩句,都能進宮面聖,列卿之位天子腳下果然是非同一般。”

席間,劉綱忍不住就感慨起來。

“這有什麼,以後陳兄定是宮中常客啊。”陶涯微微一笑,止,“只陳兄的定品,以及這徵北將軍的頭銜,就知道是簡在帝心。”

“是啊,真是羨煞旁人!”周延也在一旁笑着。

這時候,陳歡端着一杯酒走到陳止邊上,客氣的道:“族兄,我對你真的是聞名已久了,你乃是我陳氏年輕一代的翹楚,今日得見,不醉不歸!”說完,當先仰頭將那杯酒喝了下去。

頓時,邊上就有幾個人笑着叫好,又有唱行酒令的,氣氛逐漸熱鬧起來,隔閡漸漸消除。

是夜,陳府載歌載舞,歡騰至深夜。

翌日,陳止一行人就被安排到了一座宅子裡面,乃是陳永特地騰出來,讓他們落腳的,乃是陳家的產業,就算是日後陳止在職位上有所變動,這個宅子依舊還是留給他用。

當然了,陳止身爲太樂令,很快就會有專人過來,給他分配專門的官邸。

很快,等他們在宅院中安頓好了,太常那邊又派了人來,和陳止約定了具體的見面時間,也就是陳止正式入職的時候了,還有幾天的時間,讓他安歇和準備。

這些瑣碎之事暫且不表,卻說那邊左嶽書院的齊直,在辭別了王布之後,第二天就來到書院,打算將自己面見陳止的事,上報過去。

不過,當他來到書院,抵達老師所住屋舍的時候,卻現這屋外爲了一圈人,一個個都是精壯模樣,一道是精心培養出來的家丁護院。

“莫非是楊老太公來了?”

齊直對這場面也不陌生,見狀露出喜意,然後就從同窗的口中得到了答案,正是那位老太公來了,正在裡面和山長楊木談話呢。

“那正好,我這正要有事稟報,不知道何時可以進去?”

齊直的神色有些興奮,那位楊老太公的身份何等尊貴,若能面見,留下好印象,自是受用衆多,相比之下,他過來的本意都得退居次席。

那同窗則道:“要等一會,老師和太公正在交談,頗爲鄭重,我等不好進去,得等裡面召喚方可。”

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殺意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三百九十五章 人心之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驚煞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三百四十章 文評,可有人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品!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百七十四章 暫避鋒芒兩三月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