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爲國背鍋,使人驚懼

其實,匈奴人到底會如何,皇帝也好,列卿也罷,還真就不怎麼擔心,原因正像陳止與幾位友人分析的那樣,匈奴很難再興兵了。天籟小『說www.『⒉3txt.com

新漢若是不怕耗費錢財,也不顧諸多隱患,依舊可以拉起一支人馬,再攻匈奴,但這樣也會刺激到匈奴,讓本來有了分散跡象的匈奴內部,再次被外力逼迫着團結到一起。

反觀匈奴,在北線一戰得勝,但也損傷不小,據守有餘而進取不足,想再拉起人馬攻出幷州,那是想都不用想的,更何況就算是幷州,其境內也未完全平定,還有晉陽的劉琨、邊疆的鮮卑拓跋部、西邊的羌胡、鐵弗部的劉虎等勢力虎視眈眈。

這是一種頗爲宏觀的勢力分析,普通的大漢世家未必能看得清楚,但作爲整個王朝的上層,可以得到各方消息的列卿而言,卻洞若觀火。

他們很清楚,就算對匈奴太過壓迫,對方也不能做出更大的動靜了,不過從分化和拉攏的角度來看,不好做的太過,所以之前都是依禮而行。

但現在動手的是陳止,而且師出有名,等於是幫着朝廷拉仇恨,還能敲打一下匈奴,衆人也樂得圍觀,並不急於解決匈奴的困境,才能在這忙中抽閒,爲一個太樂令的歸屬吵鬧起來。

不過,吵鬧歸吵鬧,正事還是要辦的,在其他列卿的安撫之下,給了兩邊臺階下之後,太常鄧蒙和大鴻臚趙珉,最終達成了協議,允許陳止在忙碌幾評的同時,抽出時間給大鴻臚協調內外。

“這倒是兩全其美,但這樣一來,陳卿的擔子是不是太重了?”皇帝劉岱聽了,卻覺得有些不妥,這麼一分配,陳止莫說當差的時間,就連業餘的空閒,幾乎都是點滴不存,被兩位九卿瓜分,很難再有修整的時間了。

趙珉卻道:“年輕人多些擔子,不是壞事,陳止有才幹,所以能者多勞嘛,再者說來,匈奴人是他讓人拿住的,現在還軟禁了起來,對國朝與匈奴的兩邊的關係有所損傷,現在正是要拉攏和分化匈奴的時候,若是因爲陳止導致有所反覆,那可就不好了,讓他多勞累一些,也算是懲戒吧。”

他好像是突然之間,又想起了國際關係和外交影響一樣,但卻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所謂的懲戒,讓人聽着哭笑不得。

行走兩個列卿衙門,統籌協調的差事,旁人是求都求不來,結果到了這裡,卻成了陳止的懲罰措施了。

劉岱卻聽不出裡面的貓膩,他長在深宮,本沒有多少常識概念,從自身經驗出,就覺得多幹活累,少幹活輕鬆,那讓人多做事,作爲懲戒,也是說得通的。

於是劉岱點點頭,順着趙珉的話往下面說去:“既然趙卿提到了匈奴,那今天的事,還是儘快拿出個章程出來吧,確定如何處置匈奴人,其實先把人放了也好,你們是不知道啊,就剛纔那一會,不知多少大臣求見朕,有的說匈奴使者狂妄無狀、目無上國,當直接斬殺,以儆效尤,還有的是過來讓朕放人的,說是影響兩邊邦交,真是聽得朕一個頭兩個大,你們趕緊商量一下,也好安撫下面。”

衆人對視一眼後,由皇帝的兄長、廣漢王劉出開口道:“被抓的匈奴人的,乃是匈奴的正使和副使,是使節團的成員,那是一定要放的。”

劉岱就點頭道:“說的也是,朕也是這麼想的,父皇在時就時常提及,說是邦交無小事,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釀成不小禍端,既然如此,這就讓人放了吧。”

“不妥,不妥,”劉出搖搖頭,又道:“匈奴人確實沒有規矩,在太樂署一番肆虐,知道的人不少,若是這麼輕鬆就把人放了,也太便宜他們了,況且這樣也不好敲打、警告他們。”

“什麼意思?不是擔心因此讓和談出狀況麼?”劉岱有些糊塗了,“那到底是放,還是不放?”

“放,但不是現在,”劉出露出了笑容,“匈奴大勝,難免就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朝廷不再追加兵馬,是因爲財政困難,不是畏懼他們,但匈奴人不懂這個道理,說不定會在和談上,提出什麼愚蠢的條件,所以在接見他們之前,若是能將他們的氣焰壓一壓,也好讓他們知道進退。”

他頓了頓,看了太僕陳永一眼,才繼續道:“不過,這個敲打、打壓,不能由朝廷來動手,這樣反而會激匈奴人的反抗念頭,眼下的情況無疑是最好的了,陳止雖是朝廷官員,但匈奴找上他卻屬於私人恩怨,是匈奴無禮在先,陳止才讓人將他們拿住,任誰都說不出裡面的不對來,朝廷也可以抽身出來,做個和事佬,並藉此拖延幾日,讓匈奴人能冷靜一下,找準自己的定位。”

“原來是這樣,是藉機敲打匈奴人啊,”劉岱明白過來,跟着眉頭一皺,“這麼說來,陳止是無過有功,那還要懲戒,是否不妥?別讓人覺得,朕是個昏君。”

“皇上多慮了,這些是臣等的考量,豈能公之於衆?”劉出躬身行禮,“否則暴露了,那匈奴人就該有警戒了。”

“皇兄說的有道理,但如此一來,是委屈陳止了啊。”劉岱的眼裡閃過一絲愧疚,覺得爲國背鍋的陳止頓時高大起來,連帶着對匈奴人心生不滿,就問,“那匈奴人那邊,就先放着好了,諸位卿家以爲如何?”

“此事,還請皇上交給臣來處置。”

對自己這個很是信任的皇兄,劉岱給了肯定的答覆,所以在御前會議之後,劉出就召來了大鴻臚趙珉,對他道:“匈奴人那邊,就先拖延些時日,其間多找人過去和他們接觸,就說陳止在朝中威望頗高,是謀誅了劉淵的大功臣,這次又是匈奴鬧事,朝廷上下的很多人不滿,都在給予壓力,支持陳止,想要將他們放出來也不容易,用這個說辭,穩住匈奴人。”

“下官明白。”趙珉點點頭,隨後又補充道:“但是匈奴人那邊,難免有怨言,下官觀其中幾人行事,頗無章法,萬一到時他們一時激憤,還是得防備一二的。”

“無妨,匈奴正使靳準不是個衝動的人,”劉出擺擺手,眼底閃過一點精芒,“況且,鮮卑部落的使者也快到了,讓客館的人對這鮮卑來人客氣點,務必要讓他們賓至如歸。”

趙珉一愣,隨後點頭道:“下官明白了。”

伴隨着朝廷定下方針,事情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隨後幾天,文評圓滿落幕,出人意料的是,這次取得了最終品評優勝的,居然是左嶽書院的祖沿,他也爲自家書院贏得了那塊“洛陽文章第一”的牌匾。

不過,按照規則,這個牌匾左嶽書院只能保留一年,一年之後,新一屆的文評優勝者,將會將這牌匾拿去。

除了牌匾之後,還有諸多其他榮譽,都是陳止以皇帝的名義設計,其中不乏珍貴的典籍孤本、原本,對一個書院而言,這種東西是多多益善,哪怕不是屬於自家傳承的,都彌足珍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是秘書省的秘書監,從皇家藏庫中挑選出來的。

文評的結果出爐,終於將匈奴鬧事的風波蓋住,百姓交口傳誦,讓祖沿的名號,以及左嶽書院的源流,越爲人所知,名望大漲!

優勝者的決出,也讓其他書院不由暗暗力,有些人當場就想反駁,挑釁這個結果,但想到被匈奴人利用的若水書院,考慮到參評的資格,他們還是知道剋制的,畢竟陳止是連匈奴使臣都敢抓的主。

而且最近有流言,說是陳止在朝中的實際威望和人脈相當驚人,以至於那幾個匈奴人,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被放出來,這個消息讓不少人重新估算了陳止的力量,心驚不已。

況且,文評過後,就是獻俘大典,緊接着就是丹青評等,幾個書院縱然有心鬧事,也要擔心被剝奪了品評的資格,無法繼續比拼。

更多的書院,則是憋着一口氣,積蓄力量,挑選合適的弟子,準備參加後面的品評。

他們都不傻,文評能得到“洛陽文章第一”的標籤,那丹青、音律等必然也是相似,一樣可以擡升名望,他們不願意割捨。

既然有需求,就不得不被太樂署牽着鼻子走,最終諸多書院、學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備戰之中。

然而,在這些紛擾之事中,卻有一羣人的遭遇,漸漸被人遺忘。

“漢廷到底是怎麼想的,還不將我們放出去,那陳止就有這麼大的威望?他不就是一個太樂署的官員麼,還能左右兩國和談,將我們關這麼多天?”

三進三出的院子中,被軟禁了好幾天的劉乂越狂暴起來,眼神中透露出暴虐。

坐於一側的靳準嘆息一聲,說道:“王爺,咱們是小看陳止了,但他絕沒有這麼大的面子,我看,真正想關我們的不是陳止,而是漢廷!”他的臉上有着憂愁,現在考慮的更多的,不再是回去怎麼晉升了,而是擔心新漢的態度,會對匈奴漢國不利,畢竟匈奴內部的問題已經逐步顯現了,現在其實是在虛張聲勢。

“什麼?”劉乂一愣,驚疑不定,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

“諸位,讓你們受苦了……”莫安節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八百五十一章 潰逃!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沒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大當家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捷足先登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五百七十八章 礦顯而測,立世之基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第四百二十章 太守死,各家人心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