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

代郡的四大家族,現在都以代縣爲主,但實際上,他們最初發跡的時候,卻並非都在代縣,比如唐家,其家族的根本其實在南邊的廣昌縣,也是代郡管轄範圍之內,等其家族壯大之後,才北上郡首,將勢力擴展到代郡核心,之後慢慢經營,方有今日氣象。

那唐資走進來之後,見了一個個熟人,就給衆人拱手,隨後到了劉青邊上,就又和劉青交談起來,言語客氣,在細節之處,往往還特意奉承。

“這人真是能屈能伸啊,只看這唐資的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爲劉家纔是代郡四大家之一呢,他唐家還要仰起鼻息。”鄭知忍不住感慨。

鄭盾則在旁邊提醒道:“唐資一來,算上你我,還有那邊的王銘、王左,以及之前出去的朱完,這四大家的人就都來齊了,劉青也來了,代郡有頭有臉的家族齊聚一堂,正主該出面招待了吧,真不知道那位吳先生,葫蘆裡面賣的什麼藥。”

“如果是王將軍,打算要對付陳止就好了,”鄭知忍不住嘀咕着,“如此一來,咱們鄭家正好順應局勢,也就不用擔心他陳止的報復了,不然現在這樣,讓陳止針對家族,給予警告,人心惶惶,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憤恨之色。

那日鄭實在城門之前,被陳止當衆斥責,隨後勒令他回去,之後整個鄭家都被波及,那些在代縣的子弟,無論是在做什麼,都被第一時間叫回家中。

當時鄭知正在與人因爲一名舞女而賭鬥,眼看都要贏了,偏偏家中之人過來叫他,當時這鄭知還不知道厲害,將過來的家丁喝退,想等一親芳澤後,再返回家中。

但當時的情況,根本不容許他的肆意妄爲,所以不等他的賭局結束,家中負責家法的叔父就親自過來,當着衆人的面,把鄭知拉了回去,讓他很是丟面。

而回去之後,整個鄭家思考着對策,同時擔心陳止聯合其他家族過來打壓,畢竟有唐家的前車之鑑,讓鄭家不得不小心一點,因此壓制家中子弟的行動,一連幾天都不讓出門,可是讓早就習慣了在外娛樂的鄭家子弟,都憋壞了,對陳止當然沒有好印象。

鄭知這次外出,也是沾了鄭盾的光,但瞭解到吳階的隻言片語,猜到了其人心思,這鄭知不由期待起來。

“小聲點!”鄭盾神情緊張的朝周圍張望了一下,見沒人湊得太近,這才長鬆了一口氣,然後埋怨道:“這話能在這裡說嗎?忘了來的時候,祖父是怎麼交代的了?若王將軍真有那個心思,根本就不會給臣太守發出嘉獎,別忘了,三叔是怎麼被那位吳先生警告過!當時,吳階也在場,你可聽他爲三叔說一句話了?”

鄭知唯唯點頭,不敢多言,心裡卻不以爲然。

兩兄弟還要說着,那先前離去的朱家朱完走了回來,這是個體格健碩的男子,他一回來,見了劉青等人,就大笑着上千招呼,隨後攀談起來。

說着說着,營帳最裡面,忽然走出一人,卻是個儒雅的文士,見了衆人,淡淡一笑,說道:“諸位君子久等了,因爲之前吳先生與汪將軍商談軍務,因此有所怠慢,先生讓我給諸位陪個不是。”

“不敢,不敢。”

“吳先生忙的是正事,是爲大將軍效命,爲了整個幽州的安寧,我們等一等也是應該的。”

“對,這次過來,本就是向吳先生請教。”

代郡大家族的青年一代,年輕時也頗有傲氣,可一旦接觸到了家族事務,投身其中,這傲氣很快就會被磨平,因此說起這樣的話,也沒有多少心理負擔。

儒雅文士笑了笑,做出了請的姿勢:“諸位,請進吧,我家將軍和吳先生,已經備好了酒席,等待你們了。”

“有勞了。”

衆人聽到這裡,才知道這人是汪荃的人,不過汪荃本就是王浚麾下的中郎將,追隨王浚在東北地界參與了幾次對胡族的戰爭,被提拔爲中郎將後,就被派到幽州西邊鎮守,掌握兩個郡的屯兵,在廣寧郡和代郡都算是一號人物,他和吳階一樣,都代表着王浚。

在場的不少人,過去並未見過這位北地將領,心裡還略有忐忑,等見了人,卻又意外起來。

汪荃看上去是一個頗爲精明的人,穿着儒服,留着長鬚,眼睛細長,臉上帶着笑容,但皮笑肉不笑。

只是這副尊容配上他屯兵將領的身份,就顯得有些古怪了。

他跪坐於矮桌之後,位列主席,見衆人入帳,就招呼起來,吳階在他的左手邊,看着衆人,笑而不語。

代郡的世家子弟們,朝兩人恭敬行禮,各自落座。

軍營中的酒宴,就算再怎麼精心佈置,也是比不上城中酒樓的,衆人早都有了心理準備,他們這次過來,就是因爲吳階臨走前,留下來的暗示。

不過,酒席之中,吳階彷彿忘記了這事,居然半點也不提及,倒是談論着代郡的風土人情。

衆人也只能配合着談論,但心裡卻逐漸焦急,他們此來,可不是爲了談這個的,這大老遠的趕來,還有可能被新太守察覺,事後埋怨,若就過來聊聊家鄉,誰都受不了,嘴裡吃着的東西,更是味同嚼蠟。

“諸位,”見衆人的情緒差不多都起來了,吳階和汪荃對視一眼,停下了風土之言,話鋒一轉:“這次請諸位過來,是有事相商。”

來了!

頓時,幾家青年不約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正襟危坐。

“不用這般嚴肅,”吳階擺擺手,看了汪荃一眼,“還是讓汪將軍跟你們說說詳細情況吧。”

“諸位賢侄,吃着,喝着,聽聽本將請求,”汪荃笑着接過話頭,“此事,說起來還有些難爲情啊,蓋因此求,有些挖陳太守牆角的意思。”

不少人一聽,就暗自打了個眼色,暗道果然是衝陳太守去的。

“是這樣的,幾日前匈奴入侵,委實讓本將心驚,這才意識到邊軍守備有諸多漏洞,就想着要加強一番,誰曾想,昨日又有探子來報,說草原不少部族有意動,似有大舉南下的意圖,本將一聽,更是心急如焚啊……”

看着汪荃一臉焦急之色,在座衆人不由暗暗嘀咕,這位的戲演的着實不錯,只是這等軍情隨意拿出來,給世家透露,本就不怎麼可信,因此他們心裡認定了,此話實爲藉口,就是爲了後面做鋪墊呢。

“所以,本將決定,用三個月的時間,加強邊疆一線的防禦,在這代郡邊界築一座堡壘,只是如此一來,耗費巨大,石料、人力、錢貨不知道要花費多少!”

他頓了頓,不出衆人意料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所以,這接下來三個月,希望諸君的家族,能全力支持邊軍築堡,這也是爲了代郡的安寧,相信諸位的家族,以及陳太守都能理解。”

邊軍要築城?

衆人對視幾眼,露出驚訝之色,不知道是真是假。

邊軍如果築堡,肯定不是塢堡,而是近似於村鎮的據點,如果投入足夠、時間夠長,甚至可以發展成城池。

大漢北疆沿線,就有許多城池,最初是由軍中領頭興建,經過多年經營,成爲堅城,只是其中投入不知道要有多少,往往是由王朝主持,最起碼也得由一方軍閥、諸侯支持,當下的幽州,如果說誰有這個實力,那非王浚莫屬。

一個屯兵中郎將,統領一萬左右的兵馬,就是算上屯民也沒有多少人,還要守備和耕作,沒有外力的幫助,是萬萬難以成功的,但因爲汪荃這麼一句話,就讓代郡家族拿出錢財人力,給予幫助,那也不現實。

築城的投入,同樣是在讓世家割肉,就算有王浚作保也不例外,世家找王浚的目的,是爲了維護自家的利益,如果投靠王浚,還要花費這麼多,那他們何必捨近求遠,太守不是更好的人選麼?

想到這裡,很多人都有了決定,便敷衍着稱讚,但沒有一個願意拿出真金白銀的——

在場的雖世家小輩,但能代表家族過來,加上之前在代縣,各家拜訪吳階,說定了些條件,所以這些人過來,本身還是有一定的決定權的,最起碼可以先商談一番,拿個章程回去,給家中長者過目。

但等飯局吃到最後,還是一個出頭的都沒有。

吳階也不着急,他和汪荃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現在只不過是提前透個信兒,等北疆戰事的消息逐步傳開,這些家族會主動上門,到了那時候……

“這些家族的人力、財力、物力,盡數都要被邊軍消化,沒有了這些家族的財力、物力、人力,他陳止如何還能成事?怕是沒有世家的扶持,他連站穩都不可得,靠着南邊輸過來的些許人手,又能成什麼事?沒有當地人的配合,他只能是寸步難行!待得其人政令不通,我就當獻上妙計,讓大將軍收服這陳止,方能彰顯我之才能!也好報了此番羞辱!更讓陳止知道我的手段!”

想着想着,吳階嘴角輕輕勾起,露出了一抹淡然笑容。

第三十四章 冤!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終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八百六十一章 吾料此乃持久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八百三十八章 執金鐵,親臨沙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無法,防而無用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工!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衝陣!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三百八十三章 立威三件事第六百零一章 推波助瀾者誰人?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來談玄正神仙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