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

姜喜站在人羣中,他的臉是正對着前面的,但眼睛卻儘量上撇,看着那臺子上的情景,幾乎是目視着陳止一步一步登上去的——

姜喜所在這個隊列,距離高臺很近,所以他即便不擡頭、不動身子,一樣能看到上面的情景。

只不過,因爲和親近的好友分開了,貿然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姜喜的心裡多多少少有些驚疑、忐忑,是以在偷看臺上情景的時候,卻不敢太過分心,還是留神注意着自己的那位新的隊主。

此時,站立在臺前的諸多隊伍,都是經過了整編的,幾天的接觸下來,隊主和自己的隊員,自是熟悉了許多,也摸清楚了隊員們的身份和來歷,對於他們之間誰和誰是老鄉,誰與誰親近,或者乾脆哪兩個是鄰居,都已經掌握的一清二楚,並且紀錄下來。

因此這次整編的時候,效率和效果都是比較好的,幾乎參與進來的武丁,現在都像姜喜這樣,落到了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中。

這樣的環境,讓他們本能的收心,將關注的焦點注意到了自身之外,同時也更爲依賴於組織的存在,在心靈的寄託上有了變化。

不過,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姜喜這樣,能清楚的看到臺上情形的,只是這臺子上的情況,對他而言,似乎變得有些複雜了。

隨着陳止等人走上去,臺子上的氣氛,竟然變得有些凝重,尤其是陳止身後跟隨的下屬,和臺上幾位洛陽來客之間更顯得氣氛不對,連姜喜都能看出一點端倪。

“怎麼回事?上面的人好像是在說什麼,惹得太守那些從屬不快了。”

對姜喜而言,無論是陳止,還是跟隨陳止的衆人,那都是代郡的大人物,連年齡偏小,比他還要小好多的冉瞻也不例外。

這樣的人,在姜喜的眼中,那都是高高在上,要小心伺候着的,誰還敢惹得他們不快?

他這邊還在想着,又看到臺上的衆人似乎因此而爭吵起來,只不過跟隨陳止過來的楊宋、冉瞻等人,顯得神色不快,而對面的那幾位據說是洛陽貴客,則顯得從容而淡定,頗有風度。

“到底是洛陽來的人,是國都國人,這氣度確實不一般,與之相比,太守的這幾個手下,就有些遜色了吧,只是太守本人,倒還是十分沉得住氣。”

想着想着,姜喜的目光又落到了陳止身上,卻見這位代郡太守面帶微笑,出言安撫兩邊,隨後又對身邊的幾名副官吩咐了兩句,那些副官則點頭轉身,快步跑下高臺。

這兩個副官,其實姜喜也認得,因爲在平時操練的時候,時常能看到他們,其中一人名爲陳舉,據聞也是家丁出身,爲陳止最親近的心腹,如今這諸多隊主,都算是這位陳舉的手下。

這邊還在想着,那邊高臺邊上,幾個旗子忽然舞動起來。

見了這旗子的變化,姜喜的那位隊主忽然轉過身來,對衆人叫喊道:“全部把心思收一收,然後跟着我過去,今日太守要給你們講解戰陣,這可是高深的學問,以後你們在這軍中能有多大的成就,全都靠對戰陣能領悟多少!”

聽着這個聲音,姜喜心中一凜,趕緊收攝心思,那目光也收回來了,不敢四處亂看了,隨後像其他人一樣,就把這心思都落在了自己的隊主身上。

這位隊主隨後發佈了命令,帶領着姜喜等人,朝着邊上的一片區域靠攏過去,並且讓他們收縮陣型,騰出了空間給其他的武丁。

姜喜他們所在的隊列只是其中之一,也是一個代表,行進之間不能說是整齊劃一,但在隊主的口號聲中,卻見不到雜亂,一步一步,或許擡起的高度、幅度不一樣,但落點聲響卻很整齊,更是清晰,與其他隊列彼此呼應。

啪啪啪啪啪!

靴子拍打在地上的聲響,不斷的傳入臺上,讓臺上的衆人接連色變。

就連本來帶着淡然笑容的陸建、顧恩等人,都是眉頭一皺,滿臉意外的朝着下方看過去。

“居然這麼整齊!?”

王霍、朱憲等人更是不顧旁人,忍不住低聲驚呼起來。

便是早有心理準備的唐資,亦是被這個聲音給驚住了,他之前去過兵營,就已經從自家武丁的敘述中發現端倪了,回去就跟家中回報,說陳止練兵或許也有一套,家中自是留意,唐典也是因此知道的。

但任憑他們如何去想,也不會料到,短短時間之中,分屬各家的武丁,居然就能**練到這種程度。

“據說這還是剛剛整編之後,將不識兵,就能有這般動靜,着實不簡單啊。”

“可不是麼,你看這一支支隊列,行走之間速度都一致,就好像是涓涓細流匯聚起來,朝着這個高臺環繞。”

“這纔多久,就有這般氣象,想來給太守足夠的時間,那肯定是一支精兵啊!”

隨着衆人的議論,再次將話題集中到了精兵上面,可這一次陸建、顧恩他們卻沒有再出言反駁了,畢竟現實擺在這裡,哪怕這支兵馬確實沒有達到精兵的層次,但操練的時間擺在這裡,裡面還有許多其他的不利因素,就算是派出武鄉侯來整頓,能不能達到這種程度,也着實不好說。

其實,不光是這些世家人、洛陽客意外,就連楊宋、楊元等人,看着下面的情形,也是頗爲意外的,因爲這些天以來,他們時常會道兵營中游覽,瞭解其中情況,見到的一些細節和一鱗半爪,對局面其實並不十分看好,未了會是這樣的情形。

驀地,楊宋忽然低聲笑道:“難怪啊,之前太守要拿錢給這些武丁配置衣衫,我還覺得有些浪費,當時太守就說了,這衣服也就罷了,靴子是一定要配的,當時還不覺得如何,現在一聽這個聲音,才明其中深意啊。”

聽得此言,邊上的楊元、陳梓、蘇遼都是一臉默契的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顧恩卻貌似提醒的說道:“還請太守儘快宣講戰陣,這纔是關鍵所在,這兵將行事,皆賴於此!在下不才,與陸兄自幼也習兵家法,或許能查漏補缺,有所助益,我等也聽聞了有匈奴斥候徘徊左近,乃不祥之兆,當重兵防,但時間緊迫,此時亦當行之。”

楊宋、冉瞻一聽這個話,心裡又不高興起來,知道對方雖然被隊列震懾住了,卻還是心中不服氣,想要從這方面找回場子來。

但對於這方面,他們也有擔心,是以並未言語。

而顧恩的話,也讓那些代郡的世家人回過神來,同樣擔憂起來。

與此同時,那一列列的武丁,已經前前後後、左左右右的將這高臺給圍起來了,一個一個端坐其下,擡着頭,看着上面,衆多視線匯聚過來,哪怕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人,這心裡也難免生出一點異樣。

高臺周圍並沒有遮擋,所以從哪個方向,都能看到上面的景象,見衆人落座之後,陳止回頭看了一眼臺上衆人,點了點頭,然後朝前走去,坐於席上。

這時候,他的小書童陳物,卻從臺下走來,奉上了一杯剛剛煮好的熱茶,看得衆人不由意外。

怎麼這時候了,還要喝茶?

陳止卻不管衆人,將那茶杯接了過來。

陳止的心中,有着諸多戰陣,也可以傳授出去,亦有許多其他的學問,其中不乏被世家列爲傳家之言、不傳之秘的,對陳止來說,這都不是問題,可以一一傳授旁人。

但問題正像顧恩所言的那樣,時間有限。

他的時間太緊迫了,所以必須要用最短的時間,將這些東西傳遞出去,並且讓臺下的這些很多大字不識一個的武丁,都牢記在心,並且能運用出來。

這就必須要用非常手段了。

這樣的手段,他已經用了一兩次。

一次,是針對各家武丁的領頭人,以勸學茶,讓他們得以配合,減少摩擦,建立了一個穩定的環境,第二次則是在傳授一些左右相識、前後隊列的基本知識時所用,當時也如今日一般,是聚集了衆多武丁,一同宣講的。

在諸多隊主的管制下,儘管有幾千人,而且還離着很遠,但卻能很安靜,而且這片空地在佈置的時候,在兩邊搭建了一些圍欄與布帛,製造出了一個簡單的迴音環境。

“諸位……”

陳止聲音清朗,開口出聲,聲音變傳遞出去,但儘管安靜、又有迴音佈置,但人數太多,場地太大,依舊受到限制,所以臺下也有兩三名嗓門大的男子站着,重複着陳止的話語。

他這一開口,整個場地的人便都聚精會神起來,而臺上的衆人或者期待、或者等待,或者抱着其他心思,一樣等着他的話。

“你們將要面臨一場戰爭!”

但陳止的下一句話,就直接讓下方武丁的情緒劇烈波動起來。

情緒的起伏,正是勸學茶發揮效果的前提,於是陳止半點也不停頓,繼續說道:“若要應敵,便要有法,這法就是陣法,今日你們要學的,正是軍陣!”

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七章 心中搖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陳氏,後有玄甲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四百二十七章 廣寧郡隱藏着什麼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師而吞氣,劫來走一遭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二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七百三十五章 觀氣成柱第七百章 自相攻,謀火毬,非籤難成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軍敵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九百四十四章 天下如局,有人落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