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殺意

“雕版印刷術作爲印刷術從拓印,轉變爲印刷的關鍵點,是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的,可以說突破一時的時代侷限,可以直接將名聲傳揚後世的,莫非就是這個的緣故,令名望金液突破了那銅板的影響?”

帶着這樣的念頭,陳止陷入了沉思。

李立在旁等候着,不敢催促。

實際上,陳止最初是想要拉着唐家等幾個世家,以更爲自然的方式,推動印刷術的發展,造成一直商業考量的架勢,結果唐家更看重的,還是燒製陶瓷,畢竟這是一個傳統的盈利項目。

於是陳止便將印刷術的開發和推廣拿來自己運作。

他本可以直接拿出活字印刷術或者更爲成熟的印刷技術,但考慮到現實因素,必須要有限度抑制印刷術的傳播成本,給世家留下一定的適應時間,否則預料中的打壓,必定來的更快更早,也更爲猛烈。

另一方面,因爲陳止的推動,這印刷術於這個時代而言,雖然算不上是一個從無到有誕生出來的東西,卻也是跨越了發展的過程,如果不從最基本的情況進行佈局,那最後的結果就是相應的技術人員和理論根本上,造成畸形發展,反而影響後續的創新。

最後,考慮到商業利益,給自己留出迭代的空間,也算是自身的一個底牌。

不過,此時此刻,陳止主要在意的就不是這個技術的先進與否了,更多的是在想這件事是否就是名望金液的變化根本。

想了一會,陳止還是無法確定,隨即對李立一番稱讚,並告知其人,自己很快就回去厾親自指揮接下來的工作。

等李立離去之後,陳止馬上又接到了幾個消息,其中之一便是有關朝廷的快報!

“居然是通過楊家的渠道傳遞過來的!”

看到了那信封上的標誌,陳止就知道里面的消息,恐怕非常不簡單。

要知道,陳止眼下在代郡境內的一個個情報點雖然稍見端倪,但畢竟都是初創,雖在幽州已經紮根,初見規模,但想要和洛陽那邊取得聯繫,還是天方夜譚,必須要藉助陳家已有消息渠道來通信。

但陳家和楊家比起來,自是底蘊不夠、實力不足,以楊家渠道傳來的消息,比陳家的要快上三到四倍。

陳止現在得到的消息,幾乎就是兩天前在洛陽發生的事情了。

“那位趙王世子終究還是求得了援軍,朝廷有意要援助趙王,要調動江都王的人馬,對石勒進行圍剿和逼迫,如此一來,說不定要徹底讓石勒這個歷史留名的人物,在命運上發生巨大變化,而其中的一個關鍵,居然就在我的手裡。”

這麼想着,他從桌上的一疊紙中,抽出了一張紙來,上面記錄着的,正是有關孫秀和趙王孫劉車的敘述。

“按時間,明天那位趙王孫也該抵達了,洛陽傳來的消息,顯然這位趙王孫也被點了名的,甚至其人的安危,還和江都王功罪聯繫在一起,是一個重要人物,莫非這次名望金液的變化,和他也可能存在關係?”

幾個不同的可能,在陳止的心中反覆劃過。

但很快又有人過來請示他,城中要如何安排拓跋鬱律到來的這件事,是大肆宣揚,還是低調處理。

陳止想了想,笑道:“可以搞得熱鬧一點。”

隨着這句話的定調,伴隨着拓跋鬱律的到來,整個代郡都陷入到了一陣熱鬧之中,從官府到世家,從商賈到百姓,都彷彿沉浸了進去。

“真是古怪,不過就是異族的將領過來,這代郡怎麼好像是熱鬧的過節一樣?”

這般局面,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比如那位羅侯之子羅央,看着熱鬧的人羣,就不由表達出來疑惑,同時看着手上的請帖。

這請帖是陳府所發,據說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幾乎每個人都接到了一份,就是邀請他們前去參加晚宴的。

羅央的好友張景生等人當然也都得到了,聽到了羅央的疑問,張景生便笑道:“這也是正常的,你看起來不過是個小事,但此事本來就是個由頭、藉口,爲的就是調動全城的民心民意,營造出節日氣氛,來沖淡前段時間的刀光劍影。”

王快也道:“正是如此,不知你們是否知道,現在還有個消息,說是南邊的石勒,對代郡有覬覦之心,已經派出一支兵馬在邊疆徘徊,很有可能回來入侵,所以最需要這種城中氣氛,來凝聚民心。”

“石勒大概是不會攻來的,”陸建卻是搖搖頭,“不過這民心確實需要激盪一下,否則之前的刀兵氣息,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弭。”

就在幾人議論的時候,剛剛抵達了代郡的拓跋鬱律一行人,也已經安頓下來,他們得到了熱情的接待,隱隱有一種代郡將要與拓跋鮮卑關係更爲密切的樣子。

對於這樣的變化,各方都越發關注,代縣城內外潛伏着的各方探子,也格外重視這個局面,開始整理手上的情報,準備寫成一封封的情報,傳遞回去。

與此同時,在蘇遼的授意和帶領下,一個個密諜探子在城中晝伏夜出,監視着諸多探子,尋找着蛛絲馬跡,對他們來說,這次的氣氛變化,也是捕捉和掌握各方探子的機會。

隱約之間,代縣似乎形成另一個情報和信息的風暴,要往各方散發出去。

但處於暴風中心的陳止,卻顯得風平浪靜,他在接待了拓跋鬱律的當天晚上,甚至還在書房裡待了一個多時辰。

外人並不知道陳止在裡面做了什麼,因爲他連最親近的書童陳物,都沒有被允許在裡面侍候。

………………

“陳止昨夜特地抽出時間去了書房,待了一個多時辰,而且是在那拓跋鬱律提到了天火器之後,裡面說不定有什麼聯繫,趕緊寫好情報,給那邊送過去!”

很快,消息就在衆多探子中流傳,其中一封情報一路過關,送出代郡,直達匈奴國境內,落在了一個獨臂男子的手中。

他看着情報,默然不語,最後搖頭道:“這件事,必須慎重對待,那天火器若不能落在匈奴手中,那就誰都不該得到!”話落,他的眼中閃過一道殺意。

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五百四十二章 慕容議,戰已起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二百零四章 憶陳施主之言,明白牆上之語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四百一十六章 將軍算盤難如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繭自縛爲哪般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九百三十二章 陣前論禮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方協力,三路攻代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一百七十八章 針鋒相對,何必妥協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難請,當動之以情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