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

這年輕道士低首垂目,似乎正在沉思。

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從車外傳來,打斷了他的思路

“張小道長,現在來了冀州,就可以先緩緩了吧。”

這年輕道士微微一嘆,隨後說道:“李將軍,請進來一敘。”

隨後,李始就掀開車簾子,坐了進來。

這李始正是那位縱橫蜀地,隱隱有割據之勢的李雄之兄,而他面前的這個道士,則是被其護送的張玄。

說起這個張玄,那真是有些來歷,乃是蜀中天師道教主的弟子。

那位蜀中教主名爲範長生,傳言有經天緯地之才,更得當地百姓愛戴,道場所在的青城山,山腳就有教衆千人,據說只要發出號令,三日之內就能聚集萬人!

這樣的號召力,便是朝廷都不敢輕易招惹。

李雄在擊敗朝廷,逐步佔據蜀地之後,幾次前往青城山,想要拜師請賢,希望範長生可以出山輔佐,幫助他安定成都周圍的局面,卻始終未能如願。

不過,幾次拜訪並非無功而返,多少讓範長生對他的態度有了變化,這纔有了這次行程。

這次行程,不是李雄親自出馬,卻也是將親近之人派了出來

李始作爲李雄的兄長,可以說是後者的左膀右臂,是心腹中的心腹,在這個朝廷反攻之時,卻被派出來,護送範長生的一個小徒弟,這裡面的用意和用心,不言自明。

張玄作爲範長生的弟子,按地位其實也不低,至少在蜀中道門的內部,其位格頗高,不過年紀卻不大,以李始的歲數,至少也是此子的叔伯輩,但對他卻格外客氣、尊敬。

此時,他入了那馬車之中,便做的很正,神色鄭重。

這份尊重,最初是看在範長生的面子上,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卻慢慢變得發自真心了。

原來,他們這一路東來、北上,時刻要注意隱藏身份,若是被人發現是蜀地李家的人,那根本不用多說什麼,當地的官府就會派人過來捉拿了。

但天下到底還是漢家天下,各地的官差,尤其是靠近蜀地的地方,對李家的人都有着一定的辨別之法和排查關卡,幾次差點暴露,都是這位小張道長臨時出計,然後李始指揮,這才躲開,多爲虛驚一場。

不過,李始很清楚,這些事看起來輕鬆,但如果沒有張玄的指導,事情絕對不會這麼順利,這心裡待他自是尊敬許多。

所以,當張玄提出來,讓這支隊伍快馬加鞭,儘快抵達代郡的時候,李始也只是最開始的時候表達了一些反對,但最後還是遵從了。

於是他們順江而下,中途又轉爲陸路,爲了加快速度,甚至先後幾次購買車馬,耗費了不少的錢財,以至於李始麾下負責護衛的將士,都有些人生出了怨言。

要知道,這個時候還能跟在李始身邊的,無不是他的心腹,因爲李家忽然崛起,底蘊不夠,所以這部下的編制還不夠清晰、明確,可能跟在李家人身邊的,隱隱已經朝着親兵轉變了,是那種可以託付性命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保守秘密,否則這一路漫長,人多嘴雜之下,說不定哪一會就暴露出消息了。

對於這些忠心部下的怨言,李始也只能努力安撫,卻沒有反過去讓張玄停步,只是希望找個機會,讓部下好好休息。

如今入了冀州,目的地在即,在李始想來,也是時候停步修整了,沒想到張玄卻不同意。

“小道長,也不是我有心拖延,而是手下的這羣兵勇舟馬勞頓,實在是疲憊不堪,他們負責護持道長您的安危,若是太過疲憊,真要是碰上了什麼意外,也不容易施展,再者說來,冀州這地面也不太平,聽說是流民滿地,更有羯人、匈奴人、鮮卑人混戰,眼下天色也不早了,現在起程,萬一到了地方,碰上了盜匪,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就是躲避都沒地方去。”

李始只能是一通勸阻,說的張玄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張玄才點點頭道:“將軍說的不錯,是我想的不夠周詳,不過代郡那邊將有大事發生,宜早不宜遲,若是去得晚了,這一趟也就白來了,這一路的辛勞反倒成了無用功,所以只得今晚安歇,明日就得繼續上路,而且要加快速度。”

“大事?”李始一聽,卻有些疑惑,“能有什麼大事?不是說那邊剛剛纔經歷了一番戰亂,莫非還要有大戰?”

有句話他憋在心裡沒有說出來,這樣的兵家之爭,都是軍情,要論瞭解,也該是他們這些將領先得到,張玄一介道士,如何能提前知曉,還說的如此篤定?

那道士張玄則道:“這大事卻不是兵爭上的,而是另外一種層面,甚至還涉及到李大帥的功業,我師之所以派我前來,其實就是有感李大帥的誠意、誠心,這才讓小道前來觀運,也好給李大帥指一條路。”

這個說法,一下子就讓李始愣住了,他自然清楚,張玄口中道李大帥可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兄弟李雄,那所謂的功業,更可謂露骨。

“這話的意思是……”李始躊躇片刻,還是忍不住道:“恕我愚鈍,還望小道長能明言。”

張玄搖搖頭,卻不願意多言深說,只是道:“將軍只要知道,走了這一遭,我師當回出山,輔佐大帥!”

有了這句話,李始儘管還是滿腔疑惑,但有了這一句近似承諾的話,也不問了,點頭稱是。

第二日一早,他主動起來,整頓隊伍,護持着張玄繼續北上。

本來,李始還懷揣着李雄的一個秘令,讓他伺機和石勒接觸一下,可在範長生出山的這個問題面前,這個任務也只能暫時放放,一切以趕路爲主。

隨後幾日,可以說是星夜兼程,期間甚至碰到過幾次兩軍交戰的局面,卻都是有驚無險的避過。

等一行人風塵僕僕的抵達代郡,正好聽到了一個消息

“今夜,府君所倡之宴,便要在今晚舉行,各方皆來,佛道同至啊!”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佔地稱雄爲傳道?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七百七十八章 勸諫反在謀中亂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二百零七章 賜予是福林邊攔路!第六百六十四章 鮮卑都覺得你胡說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勁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九百三十六章 梟雄未長成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駭之聞!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貶夏!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從欲散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主呢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得遠,傳得慢,錯的多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驚於幽州陳,進退乃失措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見難而行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百四十章 廣陵紙貴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敵麻木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